159. 骑兵 林木茂密烟尘滚滚
下山的路就相对容易得多, 到了山脚再走一段,很快达到最近的村庄,这里的村子都是依山傍水而建, 要么在淮河边上, 要么在淮河支流的边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村里有不少渔民,自然就有不少船只, 严素光派人找到村子的里长,里长得知他们是京城来的大“大官”,丝毫不敢怠慢, 当即出面帮忙找了足够的船只,并亲自上船随行。
文靖安等人连人带马一起上船,登船之后, 船只从村庄的渡口驶入淮河, 左岸是山石峭壁, 右岸是平原沃土,他们便靠着左岸顺流而下,船夫知道他们要去的那个地方,不出半个时辰便到了之前登临的那座高山。
过了这座高山,左前方就是一片狭长的平地了。
船夫找到了合适的登陆地点,用木板在船和岸之间搭了一座临时的桥,文靖安等人便牵马从这座桥上岸。
严素光让人给了里长和船夫一笔钱, 里长和几个船夫千恩万谢, 严素光让他们自行回去。
随后就是正式走上这片狭长的平原。
靠近河岸是长满青草和灌木丛的野地,到这里才发现其实这片平原是两面环山,左面一条竖直的山脉拦着, 前面是群山相连,后面是浩浩荡荡的淮河,右边也是一望千里,一直沿着淮河延伸下去,看不到尽头。
毋庸赘言,这里用地面积绝对宽广,别建一个化工区,就是建一座临河的城市都足够了。
当然,还得确定前边真的可以造路与京城官道相连才行,否则只通水路不通陆路也不满足条件。
严素光让所有人原地做了休整,文靖安跟卢玉邻等学生叮嘱注意安全,后面便不再多言,一行人正式往里走,去找那两座山之间的平地。
前半段基本都是在草地上行走,后半段才有树木陆续长起来,文靖安大约估算了一下,从岸边到他们脚下的这个地方已经不少于五公里了,基本都是平草地,前边走到群山的山脚地带,地势才开始往上走。
显然,以现在的条件想要凿穿前面的大山造一条隧道出来并不现实,这使得他们寻找的那个山坳成为至关重要的进出口。
领路的工部官员之前已经来这里做过实地勘察,很快便带着他们找到了那个山坳。
山坳就是两山之间的平地,照理这种延绵成片的山势不该有如此低平的山坳,有点像是在两座高山之间天然形成了一条通道,到了此处,文靖安发现果然如此,两山之间确实形成了一条笔直的道路,只是上边林木茂密,又有一些高低隆起的土堆,从远处看让人误以为它很高。
工部的那个官员在前方停下,从队伍前边走过来跟文靖安和严素光汇报。
“严公子、文探花,就是这里了,上去之后走两三里就又是平地,继续往北走六七里就能走上官道。”
文靖安道:“崔大人——”
刚才考虑到以后要经常和这位工部的官员交道,文靖安问了严素光这人的姓名和职位,得知他叫崔琰,现任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年三十六,是个七品的官员,擅长勘测建造之术,严素光亲自挑过来人的技术和人品自然都没有问题,文靖安接着跟崔琰道:
“这山坳地势这么低,要是成了路,我有一个担忧。”
崔琰道:“请文探花明示。”
文靖安指着两边的山坡,“如果成了路,一旦下雨,左右两边山林的雨水势必会流下来造成淤积,到时候这条路恐怕不好走。”
崔琰欣慰道:“文探花这么属下就放心了。”
文靖安:“崔大人何解?”
崔琰拱手道:“不怕文探花见怪,我们这一行最怕外行领导内行,要是领头的大人什么都不懂又偏偏喜欢率性而为,那是我们最憋屈的,现在文探花能问出这些问题,足见我们遇到了一位好头儿。”
文靖安笑道:“不敢。”
严素光道:“正事,别扯些无关紧要的废话。”
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文靖安和崔琰,要是你们两个做事不靠谱,我就不会当这个中间人了,我找来的人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崔琰先不回答,而是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我们上去之后再。”
众人依言而行,牵马上了一段不算陡的斜坡,坡顶就是山坳间的平地。
崔琰指着两边的山坡道:“文探花、严公子,你们请看——这两边林木茂密,只要我们注意保护这两边的树木,雨季就不会发生滑坡塌方等事故,开路之后我们可以在两边各挖一条排水的沟渠,将水引到下面直接通入淮河,这些都在我的考虑范围里边了,并不难实现。”
文靖安这时已经不怀疑这个崔琰的业务能力,而是跳过这个问题直接问他:“你刚才给你一百民夫十天时间能把这条路修成,你跟我大概需要多少钱。”
崔琰不假思索道:“按照目前的行情,每个民夫每天60文工钱,10文饭钱,外加需要租用船只、牛车、马车,购买各种用具、物料等等,修这十里路不能少于上千两银子,具体多少属下得算过之后才能给出准确数目。”
那就是至少得花几百万,这笔钱是不少了,但对现在的文靖安来还不是问题,周洵和林宁宴去西海只带了五万两银子,而他们和萧慈祐一共筹集了六万两,剩下的一万两萧慈祐是划给文靖安和严素光筹办化工区使用的。
文靖安让崔琰将之前那张地图拿出来,转过身面对前方的淮河,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对照现实地形,道:“崔大人,不止是这条路,我们还得修一个码头供渡船停泊以及卸载货物使用,另外——第一个化肥厂的事情眼素光兄和你过了吧?”
崔琰点头道:“过了,按照文探花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厂房建在左前方,就是岸边这一处,在码头的下游。”
崔琰指了地图,又指了实际的位置,这些设计方面的细节不是文靖安的专业,他就不会直接介入,而是让崔琰这些专业人士充分发挥,他充当一个“顾问”的角色就可以了。
“那现在就是路、码头、第一个厂房三件事要办,你不能把这三个项目分开来看,你得统一规划,做一个充分联动的建造计划。”
崔琰不解:“文探花的意思是?”
文靖安:“这三件事都交给你来做,由你统一筹办,带人设计建造。”
崔琰:“……”
听文靖安这么,他一时语塞以至于有些感动,因为他知道这些工程意味着什么,一直以来,他在工部都是满腔抱负无处施展,如果严素光是慧眼识珠发现了他,那么文靖安就是直接给了他发光的舞台。
他正不知如何感谢,文靖安又:“如果你接受这件差事,我和素光兄只充当监督的角色,只会提基本的构想,具体如何建造,决定权在你,任由你来发挥,我们不会插手,另外我们会想尽办法给你保证钱粮的供应。”
崔琰听罢,拱手低头,坚定道:“崔琰必不负文探花和严公子信任!”
文靖安:“码头和厂房要参照西海那边的建造规格,不是要建成京城里那些豪华府邸,这些你了解吗?”
崔琰:“属下明白,严公子已经跟我清楚了!属下知道文探花要做什么事,对西海建造略有研究。”
文靖安:“那最好。”
不忘跟严素光补充一句:“谢谢。”
严素光:“……”
文靖安心情大好,道:“走吧,看看我们将来造的这条路。”
崔琰和工部的官员收起地图,赶紧抢到前面领路,众人从两山之间继续前行。
果然如崔琰所,这是一段难得的天然路段,也难怪崔琰敢给他一百人十天就能完工,这段路既不需要挖隧洞,也不需要搬运巨石、开挖大土方等等,只消左右两边挖两条通渠,将中间的树木砍掉,清理杂草落石,然后整平路面,夯实路基就差不多了,当然,这只是技术难度不大,工程量还是不的。
由于崔琰等人实地考察的时候已经走过这段路,他们很快就从树林中穿行出来,两边开始出现一些猎户进山的路或者连接附近村落的村道,走了约莫十里路,也就是五公里左右,前边豁然开朗,直通帝京东门的官道赫然出现在眼前。
众人牵马走上官道,像是回到文明世界,终于松了口气。
崔琰道:“我们初步计划的路线就是这样,到时候把这附近的林木砍掉,在这里衔接官道。”
文靖安:“好,这些事你和工部其他同僚商量决定就行。”
崔琰正欲再言,却感到官道地面震动,很快传来疾速奔驰的马蹄声,众人正觉奇怪,不多时,响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最后是烟尘滚滚,一队身穿甲胄的骑兵从官道右边奔来,他们并不像寻常行军,反而像是冲阵杀敌。
不待文靖安等人反应,这队长枪策马的骑兵,约有二三十人,竟然将他们包围了起来。
崔琰等人都是文官,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一时间有些慌乱,倒是文靖安那几个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纷纷围到文靖安身旁,严阵以待,杨玄素是武将世家出身,一眼看出这些骑兵的来历,在文靖安和严素光耳边道:
“这些都是辽州骑兵——不对!辽州骑兵怎么出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