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打架 丢盔卸甲心惊胆骇

A+A-

    两位高手径直往她们这边走了过来。

    文妙安赶紧噤声表示自己什么都没看出来, 英俊潇洒的大高手倒是讲究礼数,面带笑意向她们拱了拱手,文妙安用一个皮笑肉不笑的假笑回应, 严素光不为所动, 文靖安拱手回礼, 至于那个执剑的高手则俨然型严素光翻版, 脸上雨夹雪又逢霜降,冻不死人冷死人, 他将长剑斜靠桌沿,正襟危坐一动不动,一看就知道是大家风范、名门子弟。

    然而令文妙安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当各种鱼虾螃蟹端上来之后, 那个大高手完全没有半分高手的样子,他竟然捧起一只煮得通红的龙虾猛然开啃,叽里咕噜在那边狼吞虎咽, 像三生三世饿死鬼投胎转世, 那个高手则是一板一眼用筷子在那边精挑细选、细嚼慢咽, 一大一形成一动一静、一粗一细的鲜明对比。

    文妙安看得奇怪,暗示文靖安和严素光也一起看,并道:“好吃也不能这么吃啊,他会不会噎死?”

    文靖安:“随人家喜欢,不要扰,我们吃我们的。”

    文妙安“哦”了一声,继续咬螃蟹的钳子, 这时楼下又进来一伙客人。

    这伙客人人数较多, 一共八个,足够坐上一席,这八个人无一例外全都是军服穿扮, 他们腰夸横刀,面露凶相,伙计见状赶紧招呼,点头哈腰道:“赵都事,各位军爷,楼上请、楼上请。”

    待这位赵都事带人上楼,严素光倒先开口话了,她提醒文靖安:“你看,是他。”

    文靖安皱眉疑惑,这还有熟人?

    便也抬头去看,好家伙,还真是老面孔,要不是严素光提醒,他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记起这个人,这人是他们去年在京城东郊偶遇的那个兵痞,喊殷平海姐夫的那个,这厮滥用抓刺客的名义想要逮捕文靖安等人敲诈一笔钱,没想到被杨玄素当场制服,随后殷平海赶到,这人反而污蔑文靖安等人就是刺客,殷平海识得严素光,知道严素光是严同的孙子,便抽了这人一鞭子。

    后来朝廷宣布在剑州组建水军,把剑州出身的殷平海从辽州召回出任水军都指挥同知,这个姓赵的便也跟到了剑州来,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姐夫做了从二品的指挥同知,他便成“赵都事”了。

    可惜这人官越做越大,品性却越来越坏,他一上楼便大大咧咧喊道:“弟兄们敞开了吃放开了喝,在这种地方吃饭咱不用付钱。”

    文靖安:“……”

    岂料伙计连忙应和道:“对对,赵都事来吃东西是给我们面子。”

    赵都事:“算你识相。”

    他一把推开伙计,扫了一眼,发现靠窗的位置已经没有了,便直接往文靖安等人这边走来,不过他运气好,挑了文靖安和那两个大高手中间那一桌客人下手,恐吓那桌客人:“赶紧滚!这桌子本将军征用了。”

    那桌客人虽有不忿,却不敢在剑州得罪官军,只得忍气吞声让出了桌子,伙计赶紧上来招呼。

    文妙安这才压低声音问文靖安:“你们认识他?”

    文靖安:“他就是殷平海的舅子。”

    文妙安:“!!!”

    之前在京城文靖安把和苏长卿见面的事跟文妙安仔细过,并明确告诉文妙安殷平海就是苏长卿的师兄,就是苏长卿一心要复仇的对象,殷平海调任剑州,苏长卿也跟着过来了,这一刻他很有可能就潜伏在殷平海的军中,等待时机动手。

    作为苏长卿的亲传弟子,文妙安虽然答应过不淌这趟浑水,但以她急公好义的性格又怎么可能完全置之不理,她果然道:“吃完你们先走,我蒙面回来揍他一顿!”

    文靖安没话,严素光先开口了:“不要节外生枝,剑州天高皇帝远,他们军队的人不受府衙节制,真要闹起来会影响到我们办事。”

    文妙安:“那不能看着他欺负人啊,他吃饭不给钱!”

    严素光不话了,文靖安道:“朝廷花天量税赋在剑州组建新式水军,用这种人行么?要是我记得没错,都事是七品武官了,都像他这副模样,不用跟西海人交战,这新式水军自己先垮了。”

    文妙安:“就是!”

    严素光:“你们问中书省去。”

    她们仨私底下碎碎着,赵都事开始在那边吆三喝四命令伙计上酒上菜,这伙人一看便知借着官军的身份横行霸道惯了,且不止一次两次来吃霸王餐,害得这里的掌柜和伙计敢怒不敢言,食客也都避之不及,楼上原本坐着七八桌客人,这伙人来了之后纷纷远离,有的搬到一楼去,有的干脆直接离开,楼上很快便只剩文靖安这一桌和那两位大高手那一桌。

    于是出现了相对和谐的场面——文靖安三人低调吃喝,大高手依旧大快朵颐,赵都事等八个官军大喊大笑,行酒令、秽语、纵情声色,反正是怎么败坏怎么来。

    不多时,和谐被破了。

    楼下传来了一阵二胡的声响。

    二胡声最为刺耳,穿透赵都事等人的喊笑传到每个人的耳朵,还没等搞清楚怎么会有二胡声传来,赵都事便先端着酒碗到楼梯口往下看,待他看清,大声喝道:“老头!上来给本将军拉一曲助助酒兴!”

    很快,一位也是和文妙安差不多年纪的姑娘扶着一位明显是双目失明的老叟从一楼上来,赵都事笑眯眯量着那个姑娘,姑娘不敢跟他对视,只在老叟的耳旁道:“爷爷,是几位军爷要听曲儿。”

    原来是一对以曲艺为生的祖孙。

    老叟作揖行礼,问道:“将军要听什么曲子?”

    赵都事:“随便,本将军听得过瘾就行。”

    老叟微微颔首,孙女乖巧地解下背着的二胡递给老叟,从旁边挪了个凳子扶老叟坐下,然后从腰间的布袋取出一块松香擦在二胡的弓毛上,这是为了保证演奏的音质圆润,也可以起到保护弓毛的作用。

    待她擦完松香,于一旁侍立,老叟调好了音,确认表演状态完善后,问道:“将军,便来一曲《听宋》如何?的是岳元帅将那金兀术得丢盔卸甲,兀术狼狈逃至惠泉山下,心惊胆骇听着宋军兵马追来。老儿此曲寓意几位军爷来日能像岳元帅般驱逐胡虏,建功立业。”

    赵都事颇不耐烦:“管你什么宋啊唐的,赶紧的,别耽误哥几个喝酒。”

    老叟再不多言,调整坐姿开始演奏。

    文靖安几人沾了光,一开始便听闻乐曲慷慨激昂,隐隐有铁骑刀枪的交战之声,将人带入两军阵前,亲眼见证百万大军厮杀,黄沙漫天,擂鼓阵阵,随后一方败退,一方追杀,气势雄迈奔腾,豪壮浑然不绝,似虎豹追逐猎物,鹰隼搏击长空。

    即便文靖安不通音律也听得出这位老叟有一手的硬功夫,是妥妥的二胡大师,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激越的二胡演奏,老叟那位孙女“哎呀”喊了一声,乐音戛然而止,文靖安等人一齐看过去。

    原来是赵都事手贱捏了一下姑娘的腰肢,与另外七个流氓兵痞满脸戏谑,笑道:“你给本将军跳一个。”

    姑娘赶紧躲到老叟身后,老叟回道:“将军见谅,女孙本是山野粗人,并不擅乐舞之事……”

    当即有其他士兵断老叟讲话:“老头闭嘴!轮不到你话,再啰嗦把你破二胡砸了!”

    赵都事继续盯着姑娘,眼中满是卑琐,笑嘻嘻道:“不会跳舞也行,过来陪本将军喝两杯!”

    完他就起身过去抓姑娘,姑娘慌忙躲闪,另外几个兵痞却起身过来包围。

    见到这种情况,文妙安捏碎了手中的螃蟹钳子,盯着文靖安问:“管不管?”

    这一刻,文靖安也不考虑什么不能得罪人了,和严素光异口同声道:“。”

    文妙安当即抄了个空盘子,转身时猛然将盘子扔出,哐当一声,盘子砸在赵都事的脑门上,瞬间碎裂,赵都事只觉得脑袋一晃,有热烘烘的液体渗出来,他伸手摸了一下,鲜血直流,这才“哇啊”一声喊出来。

    几个兵痞反应过来,手快的已经拔刀相向,但文妙安出手比他们还快,又正在气头上,铆足了劲下黑手,专门挑致命的地方,不过片刻,七个兵痞捂着腹部或者裆部在地上滚,赵都事脸上手上全是血,这一下完全醒了过来,瞪着文妙安,大喊道:“你是谁!我告诉你,我姐夫是殷平海!”

    文妙安:“我干的就是殷平海!”

    闪身过去踢了一脚姓赵的腹,赵都事吃痛捂住腹部,文妙安便顺势踩住他的肩膀,将他压跪在地上,赵都事慌忙抬头,故技重施,求饶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我有钱!好多钱!”

    他抬头求饶便看到文妙安后面的文靖安和严素光,骇然道:“是你们?!”

    严素光冷冷盯着他:“回去告诉殷平海,他想为你出头就到府衙找我。”

    这个赵都事上次污蔑严素光被殷平海当场抽了一鞭子,他后来听过严素光的身份,得知严素光正是当朝丞相严同的孙子,他姐夫殷平海就是严同当年在剑州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后来殷平海被调往辽州,但起来也算旧党,看在严同的份上,无论如何都会给严素光面子。

    赵都事心知严素光不好惹,便先服软,连忙跟严素光不敢,严素光不愿再看他那副嘴脸,冷声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