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不见 三顾茅庐避而不见
拜帖只用了他的名字, 而且特意明自己和新党旧党都没有关系,严素光看罢,回道:“可以。”
文靖安:“你和我们一起去吧, 我跟他清楚你到底是什么人, 不然以后他老对你避而不见也不是办法。”
严素光:“还是不了, 我在外面等你。”
文靖安直接拉着她往前走, “来吧,这点气量他都没有怎么当布政使?你的。”
严素光:“……”
布政司衙门在黑城府衙和北边镇海港中间位置, 规模和人员组成比黑城府衙还要大,分为南北两院,北院负责联络军务, 南院负责处理政务,严素光已经派人听清楚了,萧弘治这人基本上把政务丢给他大哥留下来的智囊团, 他自己常待在北院衙门。
既如此, 他们就不用走冤枉路, 直接到北院衙门去找人,开始相当顺利,文靖安拿出腰牌亮明身份,门口的兵士当即放行,进去之后还有接引官出来领路,文靖安把拜帖递过去,接引官飞速进去通传, 但问题又来了。
不多时, 拜帖又被退了回来,接引官回复萧弘治没空,请下午再来。
文靖安和严素光面面相觑, 文妙安把拜帖取过来仔细看了一遍,问接引官:“你确定你家萧大人看拜帖了?”
接引官回道:“看了,否则下官也不敢送回来,萧大人确实不得空。”
文靖安道:“好,我们下午再来,请务必转告萧大人,我们的确有要事求见。”
接引官连不敢,文靖安行礼退出。
出了门,严素光道:“下午我在门外等你。”
文靖安无奈:“行,不过后面还是要见面的,总不能所有的旧党他萧大人都不愿意见对不对?如果只是为了避嫌就未免题大做了,而且你是例外。”
严素光偏过头了句“谢谢”,声音太文靖安没听清,便问:“你什么?”
严素光:“没什么。”
文靖安:“那好,先去吃点东西,下午我们再回来。”
严素光点了点头,文妙安道:“好!我带你们去找好吃的!这边好多螃蟹和大虾,比我的脑袋还大!”
但就算螃蟹和大虾有南方的冬瓜那么大,文靖安确实也没有心情吃,现在已经是二十六日了,三十日是正式谈判的日子,无论他们制定多少谈判条款,最后的落实都要先经过萧弘治点头,否则朝廷不会承认,一日见不到萧弘治他一日就不能安心。
于是在附近随便找了家面馆对付两口,过了中午,下午如约再到布政司衙门求见,这回严素光在附近一家茶楼等候,只有文靖安和文妙安同去,依然还是老流程,出示令牌、进门、接引官领路、拿了拜帖进去通传,然后接引官出来回道:“文司丞,萧大人还是没空,请你明天再来。”
文靖安:“……”
文妙安没那么好脾气,一把揪住接引官的衣领,质问:“什么意思?三顾茅庐是吧?玩我们是吧?!”
接引官大概也知道自己理亏,虽有军职身份却不敢反抗,连忙道:“文司丞!萧大人确实——”
文妙安接话:“他确实摊上事儿了!”
罢揪衣领的手重重一推,接引官被推倒在地,她跨过接引官的躯体就要冲进去,前边两个兵士看见赶忙上来拦,文妙安道:“我警告你们别找不痛快!来二十个我照!赶紧滚——”
话到一半,文靖安从后面跟上来抱住她左手,紧紧抓住将她往后边拖回去,一边向接引官和那两个兵士道歉,一边抓着文妙安走,不忘在她耳边提醒道:“事情闹大了不好处理!不要冲动!”
刚出大门,文妙安便挣脱了手,问道:“为什么?!干嘛这么委屈?见个人有这么难吗?”
文靖安心平气和道:“有事求人就这么难,就像平时有人为了见我不惜在咱家门口等上一天一夜。”
文妙安:“我们不是求他!我们是公事公办!”
文靖安愣住了,一时间无言以对,于情于理萧弘治确实都没有理由不见他,他也没做什么冒犯对方的事,百思难解。
严素光看见他们出来,从茶楼那边过来,发现文靖安凝思不语,大概猜到了结果,道:“我去找知府问一问。实在不行,明天把我们空闲的人都叫上,就堵在布政司门口不走了,他爱见不见。”
文妙安当即应声:“对!我第一个来!”
文靖安:“……”
严素光:“反正责任不在我们。”
文妙安:“就是!”
文靖安不做表态表示默认,如果对方执意不肯见他,他又实在找不出其他原因,想不到其他办法来解决,那么时间紧迫,也只有按照严素光的做,原来要办成一件事,不一定是什么巨大的艰难险阻导致失败,就是一个坑也让人寸步难行。
那么就先按照严素光的提议,返回黑城府衙那边去找黑城知府徐行简,请求他的帮助,此人是旧党在剑州第一心腹,听闻严素光来直接出门迎接,严素光明来意,徐行简请到偏厅话,分析了一大堆,果然是往党争方面引导,把严素光和文靖安拉扯到萧弘治的对立面,甚至给出直接跳过萧弘治的暗示,他答应联合剑州官员集体上奏帮忙弹劾萧弘治,将谈判失利的责任推到萧弘治身上。
显然,如果严素光是那种抱着旧党身份无时不刻都想着党同伐异的人,她一定会考虑徐行简的提议,甚至不惜刻意造成“谈判不利”的局面,好给徐行简等人弹劾造势,至于最后是不是为大盛谋利益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更多会考虑如何把萧弘治这个不是自己人的布政使拽下台。
严素光严词拒绝这种做法,并且明言:“这次来只为成事不为党争,告诉你下面那些人不要搞动作,把心思放在如何对付西海人身上,让我知道谁刻意使绊子,这辈子别想回京。”
徐行简连连拱手称是,严素光意识到从他口中也问不出什么来,再不多言,和文靖安兄妹退出了府衙大门。
严素光长长呼了一口气,似乎刚才在府衙里边的浑浊空气令她感到恶心,她:“我现在明白萧弘治为什么不肯见我了,换做我是他,我也会关门谢客。”
文靖安苦笑:“来之前宁宴跟我过剑州内斗严重,没想到会是这种程度。”
严素光:“不止内斗,他们根本不理解跟西海人谈判的重要性,就像当初他们不理解林修远来剑州推行海贸,等那批先驱死光了他们才会出来坐享其成,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文靖安:“大家都有难处,明天我再去找萧弘治,我们还是不要堵他门口了。”
严素光:“……”
相对无言,文妙安也不知道什么好了,天色尚早,三人从府衙出来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些什么,周洵等人各自有事要办,他们不好扰,这会儿不方便回行馆,便沿着黑城的街道信步而行,走着走着,忽然闻到一股香味。
文妙安鼻子灵,学狗那般嗅了嗅,率先道:“什么东西这么香?”
正在沉思的文靖安意识回笼过来,文妙安已经拉着他和严素光往香味出处那边走了。
原来这是一家近海的海鲜酒肆,店家为了揽客特意开辟了一个店面,正对着大街和来往的人群熬煮大锅香料和汤底,旁边还有用白布裹着的大蒸笼,负责烹煮海鲜的大厨便当众在那里献技,熏得整条街浓香四溢。
“螃蟹!”
文妙安如获至宝,复喊道:“就是这种大螃蟹!你们看,还有大虾!好多鱼,八爪鱼!”
文靖安:“……”
只见店家将海鲜分门别类安置在装着海水的大桶里,足足有十几个大桶,装着各种各样文靖安叫不上名字的鱼虾蟹,这里的流程是客人选中哪一样有专门的伙计帮忙捞起称重,然后直接转交专门的老师傅进行处理,最后转到大厨手上烹煮,客人只需进店稍坐,观赏海景,喝茶等候即可。
文妙安道:“中午就嚼了两口面条,比唐僧肉都素,正好来点螃蟹开开荤!”
严素光问她:“你就那么想吃螃蟹?螃蟹跟你有仇?”
文妙安:“对!时候它们夹过我。”
严素光:“……”
文妙安:“别这个了,看看吃哪四五只。”
严素光:“我没兴趣,你随便。”
文靖安:“我也随便。”
文妙安:“扫兴你俩。”
她胡乱挑了几样,自己付了钱,然后随文靖安和严素光进了店,海边的房子都不能建太高,这家店只有上下两层,都是开放式的桌椅,没有单间,这会才下午三时,没到饭点,用餐的客人不算多,文妙安到二楼挑了个靠窗的位子,请文靖安和严素光坐下,她又亲自倒了茶,喜滋滋搓手,道:“你俩别愁眉苦脸了,吃饱了再办法嘛。”
文靖安和严素光皆表现出食欲不振的症状,文妙安为了鼓舞士气,吼了声:“伙计!快点的!”
伙计在楼下娴熟应了声“得咧您客官老爷”,喊罢转身出门,迎面又来了一伙客人。
这伙客人一共只有两个人,一位少公子,一位公子。
少公子二十出头三十不到;公子最多和文妙安差不多的年纪,都是十五六岁,前者是墨衣束发、倜傥潇洒;后者握着一柄黑色长剑,俨然一位少年侠客。
伙计一见这两人,赶紧低头哈腰问候:“二爷!七爷!楼上请!”
这两人一上楼,文妙安扫了一眼,压低声音跟文靖安和严素光道:“走路没声,上楼梯气都不换一口,握剑的手比另一只手粗壮,高手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