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半年 短短半年的功夫,府……
短短半年的功夫, 府里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
康熙五十七年,雍王府添了位主子,年楚楚早产生下三格格, 瑚图灵阿,意为有福之人。
由于三格格是早产儿, 从生下来哭声就很微弱, 故而四爷特意取了这么个名字, 希望瑚图灵阿能是个有福气的, 能立住的孩子。
或许是看到年楚楚也生了孩子,或许是那孩子身子骨也不好,李侧福晋竟是放下了心结,她苦涩地想:或许,真的是意外吧。
对于陆亦凝来, 最重要的就是弘历长大了, 像个大人一样, 几乎是脱胎换骨一般, 言谈举止都带着稳重和大气。
时不时叫陆亦凝这个做额娘的都佩服。
几个孩子的闹竟也把羽绒服的摊子给支起来了,还开到了其他地方, 在好几个大都城都开了分店。
诧异之余,陆亦凝倒感觉挺正常,毕竟是利国利民的“新式衣料”, 尤其是在军事上的用途非常广泛。
比起军队的棉衣, 还是羽绒服更轻便也更保暖,造价也更低廉。
或许是康熙爷吩咐了,工部直接从羽绒服店订制采购衣服,算是给弘历几人一个福利了。
府里的课业不算重,毕竟孩子们都还, 在陆亦凝的建议下一直都是学五休二,平日里也是八点上课,十一点半下课,下午两点半上课五点半就下课了。
冬天下课就天黑了,但夏天天长,给了孩子们更多活动的机会。
宫里的话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基本上是上十四天课才休息一天,每日里的课程表安排的很紧凑,学业、骑马射箭、书法、作画等等,可以是全面发展了,但也导致弘时的时间总是很紧迫。
不过弘历上课并不是全天,而且只上午,从凌四点半上到十二点半,上足了八个时,下午则是布置课业自行安排。
但这情况,下午写写作业也就到时候了,毕竟有那么多门功课呢。
时间这玩意儿,只能挤一挤还是能挤出来的,这不弘时还是抽了个空陪着弘历、宝珠去考察羽绒服店。
咳咳咳,总得来,是出去走走。
随行的还有弘昼,这孩子不依不饶的非要跟着出去玩,弘时拗不过他,只得带他一起去了。
孩子嘛,哪里就能一直关在家里了,额娘们都默认了孩子们出去遛弯,就是耿格格也是很赞成的。
五月初,正是一年里天气最好的时候。
弘时几人商量着,去店里看看情况,再去逛逛集会,买点东西回去。
当然了,主要是弘历要买东西。
以前懵懵懂懂就不了,从四岁开始,弘历就开始给陆亦凝送生辰礼物了。
以前都是自己折的手工或者做好的乐高,摘的花花,今年他挣钱了,琢磨着给额娘买个礼物。
起礼物,弘时是很有经验的,所以弘历就拉着他出来了。
那宝珠更不必了,女孩子更懂女孩子,至于弘昼那就是个抱着腿非要跟着的跟屁虫,弘历是没法子才带了他来。
几人在车上叽叽喳喳讨论着到时候要去景心院凑热闹,七嘴八舌出着注意。
“不如送手镯吧,我额娘有个翡翠镯子可宝贵了。”
“我也觉得送珠宝首饰比较合适。”
“其实送点稀罕玩意也行,钮祜禄额娘挺有钱的,我感觉钮祜禄额娘在意的是心意,我们不如送些稀罕的不常见的玩意。最好是投其所好,平时钮祜禄额娘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送什么。”
“要我,送点点心不就成了。”
弘历瞥了眼弘昼,就数他胡乱出主意,他额娘就是靠点心铺子发的家,还买什么点心。
“那要不然买点乐高?”弘昼讪讪一笑,问道,“大概应该......钮祜禄额娘会喜欢的。”
这般想着,他也开始琢磨自己送些什么了。府里这些额娘,除了自己额娘,他最亲近的也就是钮祜禄额娘了,她会给自己甜甜的点心,还会在自己摔倒时抱她起来,反正弘昼是很喜欢陆亦凝的。
宝珠反驳:“那是你喜欢的吧?”
弘昼讪讪一笑。
弘时在一旁语重心长道:“送人东西得送到人家心坎里,可不能光送自己喜欢的,你又不是别人,怎么知道别人的想法就一定和你一样呢?”
弘昼撇了撇嘴,拉长了声音:“哦......”
“还哦,赶紧想!”
“还是新鲜玩意吧。”
“关键是哪里有新鲜玩意儿?”
“新鲜玩意,那不就是舶来品嘛?我知道一个地方有舶来品,什么钟表、香水的。”
“钟表我们景心院有,我自己手上还有一块呢。”
“那.........”
伴随着哒哒的马蹄声,马车上孩子们的讨论声便不值一提了。
街道两侧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商贩,热闹极了。
几人不禁撩开帘子,兴致勃勃地四处张望着,虽然已经出来很多次了,但还是好奇外面的世界。
孩子们一走,府里就空旷了。
不过对于三位额娘来,却觉得松了口气,至于担心?没有没有,完全没有那么多侍卫是干嘛的,不就是保护他们的。
孩子在总要围前围后,便是定主意要有自己的时间,可心在他们身上,哪里就能脱身。
也就是陆亦凝潇洒些,但这也是因为人家弘历懂事啊,年纪就成了贝子,在圣上那还挂了号。
不别人,就这府里除了耿格格偶尔会用有色眼镜看人,其他人那都是挺喜欢弘历的。
生得玉雪可爱,又乖乖巧巧,还对谁都礼礼貌貌,便是对最低位的侍妾也从来没有看不起,更不会无视,所以大家伙都特别喜欢他。
这府里基本上还是很和睦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府里除了世子位没什么好争的,而府里的阿哥就这么多,与其争权夺利,不如先生个孩子再把他好好养大。
再加上李侧福晋再接连丧子丧女后,对权利已经不是那么的热衷了,只要弘时健健康康长大就够了。
什么读书什么功课都没有孩子的健康重要,所以李侧福晋从来不逼迫弘时读书,反而期盼着弘时多出去走走,散散心,别为了读书熬坏了身子。
别人的额娘都是逼着劝着去读书,就她不一样,总劝着弘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定要注意身体,平时多锻炼,跟着武师傅好好学,成绩差点也没关系,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呢?出身宗室,已经是非常富贵了,何必那么努力上进呢?又不需要科举,只要读过书识过字,平日里又懂些道理就行了。
若从前李侧福晋还没表现的那么明显,那从弘时也封了贝子后,那就是格外的躺平了,甚至开始劝弘时年纪差不多了就出来做事吧,去不去宫里读书都无所谓了。
弘时当时的表情就是大写的窘,然后开始劝李侧福晋不至于,费了老大功夫才劝住了李侧福晋。
弘时真的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了,寻常孩子听了这话可不乐疯了,但他却不会,而是继续上学。当然了,有自己额娘这么见天的着,他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就当个普通的宗室就行了,阿玛总不至于把他们饿死。
那陆亦凝嘛,她躺平是因为知道弘历是个好孩子,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也就看开了。
孩子们出去走走长长见识,认识认识新朋友也是好事,所以陆亦凝一向看得开。
趁着这回他们出去的功夫,陆亦凝组了个局,准备开个茶话会,把福晋、郭格格、李侧福晋、年楚楚等人都请来了。当然了,没请耿格格,两人虽然是面上平平静静,但陆亦凝实在是讨厌这种只知道索取的人,也讨厌过去那个识人不清的自己,所以她一直不想再同耿格格靠近。
便是对年格格,陆亦凝都没有那么的抵触。
耿格格也曾觉得委屈,她觉得自己是犯错了,可是她也道歉了,也想过悔改,可不管怎么解释都没用,陆亦凝就是不愿意同她重修旧好。
于是乎她也别上劲了,连带着对弘历也是意意思思的。
这些年,两人的情分消磨得也差不多了,便是见面也是冷冷淡淡,个招呼就过了。
故而陆亦凝也没有邀请她。
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那个时间点就是错过了,回不去了。
弘历他们老早就计划好了,于是陆亦凝也紧跟着计划,甚至还发了请柬,邀请她们来参加茶话会。
这茶话会,顾名思义就是话聊天,再吃吃喝喝,玩玩游戏,大家同在后宅乐呵乐呵也行。
花生、瓜子、点心、各式各样甜点,再加上一人半个冰镇大西瓜,拿勺子舀着吃,那真是人间美味啊。
甚至于陆亦凝还准备投壶、以及游戏卡片,可谓是废了很大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