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偶遇 康熙五十七年,正值……

A+A-

    康熙五十七年, 正值五月底六月初,春暮夏初之际。

    街道上,人人都穿上了薄薄夏衣。

    京都比之旁的地方要繁荣不少, 街道上来往的不止是达官贵族,还有不少商贩, 便是外国的商人、传教士也是有的。

    八爷同十爷这些日子过得不甚舒心, 便想着出来松快松快, 散散心也消消气。

    至于消气是消什么气, 那就要从半年多以前起了。

    雍王府的弘时、弘历兄妹研发出了“羽绒服”这一新款衣料,老爷子很是欢喜,当即册封了弘时、弘历为贝子,还允诺二格格宝珠婚事自理。

    对于八爷来,区区贝子而已, 并没有什么好在意的。最重要的还是十四爷胤祯因此得利, 被老爷子派到边疆给将士们派送物资。

    胤祯人还没到, 又追加了旨意和物资, 要他代父巡视边疆,鼓舞士气。

    早前胤祯就曾进过军队, 也立下过功劳,只是他年纪,兄弟们也没什么防备。

    可如今八爷等人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好家伙, 老爷子是计算好了的。

    这事情才过去两三个月,胤祯就要道回府之际,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当即老爷子就派人快马加鞭加封胤祯为大将军王,统兵西藏。

    短短半年多, 十四爷胤祯从不起眼的跟班皇子成了手握军权的大将军王,京城中有头有脸的心底都在嘀咕,这架势似乎是在培养新太子啊。

    八爷从知道这个消息,回去就去了布库所,狠狠发泄了一通。

    他想了多少法子才把十四弄回来,哪成想就这关头竟是要仗了,再让十四刷个战功回来更不是他了。

    皇阿玛只道自己收买群臣,意图不轨,却不十四回来功高盖主。

    同是儿子,皇阿玛却偏要拆自己的台去给十四搭新台子,真真是可笑。

    再加上生母良妃的事儿,八爷心里是痛楚难当,这才想借酒消愁。

    没成想,一出来就碰见隔壁的侄子侄女了。

    这次偶遇八爷,弘历倒是没什么别的想法,单纯就是碰见叔叔个招呼而已。

    尤其是自家阿玛虽是复出,但却并没有几个关系好的叔伯,隔壁明显不能登上皇位的八叔不妨友善一些,就像额娘的远亲不如近邻嘛,好歹刷个存在感。

    所以四个孩子里数他最热情,所谓伸手不笑脸人嘛。

    “八叔安好!”

    “八叔、十叔安好!”

    孩子们热情地着招呼。

    叫本是郁郁不平的八爷、十爷后背一僵,随后不约而同挂上笑容。

    八爷温文尔雅道:“原来是弘时、弘历啊,这是宝珠和......弘昼吧?”

    十爷这才晓得几个孩子的名字,也跟着道:“你们这是同大人出来玩?”

    别是老四也在附近吧?

    八爷、十爷不约而同皱了皱眉心,从大格格怀恪那事儿一出,他们从心底里想远离四爷。

    总觉得见到四爷,这心里就不大得劲,莫是他们,阿灵阿府里其他人也是一个想法,实在是这雍王爷见到他们就不假辞色。

    故而两人便想离开。

    “没有。”弘时道,“今儿正好有时间,弘时便想着带弟弟妹妹们出来走走。”

    弘历在一旁含笑望着他们。

    八爷心下松了口气,过去他有些看不上或者是妒忌四爷,眼下却全化作了不自在。老四不在,可真是太好了。

    “原来如此。”十爷缓了口气,四哥每每见了他,那量的神色着实吓人,他实在是不想见。

    八爷抬了抬头,看见了“羽绒服专卖店”六个大字,不禁莞尔:“原来是三个掌柜来查账了。”

    十爷这才发现旁边有家羽绒服专卖店,不禁道:“三个掌柜可是年少有为啊,这摊子支得挺大。”

    三人腼腆一笑。

    “听这主意是弘历想的?”八爷随口问了一句,估摸着自己会看到一个腼腆谦虚的侄儿,继续调侃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弘历生得眉清目秀,年纪便能看出其钟灵神秀,是个不简单的孩子。

    只见弘历神情自若,唇角噙着一抹温文尔雅的笑容:“八叔谬赞了,侄儿这点聪明不算什么。早就听阿玛过,八叔像弘历这般大的时候已经饱读诗书,在尚书房也是出了名的勤奋,十叔在武艺上也是出了名的厉害,侄儿应当向叔叔们学习才是。”

    “瞧你的。”十爷咧了咧嘴,“你这才多大,回头有机会啊,十叔带你去围猎,可有意思了。”

    八爷在一旁含笑望着:“可不是,回头叫你十叔好好教教你们。”

    “那就多谢十叔了。”弘历眼眸微亮,语气温和,明明带着少年的锐气却又不叫人讨厌。

    弘昼搭腔,跃跃欲试:“十叔的围猎可是木兰围猎?十叔能带我们也去吗?”

    话音刚落,弘历不准痕迹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胳膊,趣道:“弘昼,你现在连马都不会骑,更别提射箭了。想那么远做什么?不妨回去了,先弄把弓箭再。”

    弘昼有些不服气,可弘历瞪了他一眼,顿时不敢吭声了。

    其实每年都有木兰围场,但这得是康熙爷决定的,便是弘昼开口了,十爷也没法子啊,格局去为难十爷呢。

    十爷松了口气,笑着道:“你们还着呢,再等几年吧,等你们学会骑马射箭了,定然有机会去木兰围猎的。”

    弘时搭腔:“你们啊,还是好好读书好好吃饭,长大了就有机会了。”

    弘历眼神清澈,语气熟稔:“弘昼,以后可莫要挑食了,再挑食可长不高了。”

    弘昼撇了撇嘴。

    宝珠只在一旁抿嘴笑着,这里头没有婶婶在,她不大方便参与这些话题。

    这一番话下来,可是叫八爷、十爷心里很舒坦,不禁感慨着:老四这样的冷面人,竟是生了个处事这样周到的儿子,真是可惜了可惜了。

    八爷不知怎么的,总觉得弘历的做派有些眼熟,却又想不出。其实十爷也是一样,实在想不出哪里不一样。

    “弘时已经入了尚书房读书。你们两个呢?”八爷问了一句。

    “未曾。”弘历摇摇头。

    弘昼无所谓道:“不进才好呢,如今在府里读书也挺快活的。”

    弘历轻咳一声:“弘昼胡什么呢?宫中有不少大儒教书,同我们在家启蒙学的自然是不一样的。”

    对于这个侄儿,他们却是不反感的,八爷随口便提点了几句。

    “便是在家读书,也要勤奋些。”八爷道,“这学问都是不进则退,如同书法一般。你们读到那些书了?”

    “刚刚学完四书。”弘历老老实实道。

    八爷惊讶:“你进度倒是挺快,赶上寻常人十来岁的进度了。”

    “回八叔的话,侄儿同弟弟开蒙早些,先把字学了,但一直没学写字。也就是这个月才刚刚开始练字。”弘历回道。

    “原来如此。”八爷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奇怪,怎么这么晚才让孩子练字,“既是刚刚开始练字,就莫要心急,一个字一个字来,好基础,日后才能写得一手好字。”

    他那时启蒙晚完全是因为额娘不受宠,惠额娘又一门心思放在大哥身上,只略略教了几个字而已。

    他那时是没条件,可四哥府里不应当啊?大家是六岁开蒙,把皇孙送进宫里进学,可哪个不是提前一年就开始读书写字的,怎么雍王府这样晚呢?

    八爷不晓得弘历、弘昼是三岁多不到四岁就开始学认字、读千字文,只觉得太晚了,甚至阴谋论起来,怀疑四爷是不是为了长子弘时故意压着两个孩子。

    他瞅了眼弘时,只见弘时安安静静站在一旁,时不时同弟弟妹妹句话,没有半点不耐,可见是个好脾气的。

    对于八爷的,弘历只觉得受用匪浅,很是感激:“多谢八叔指教,弘历晓得了。不知八叔、十叔可有用膳?听前面有家炙肉店做的很不错,不若一起用个晚膳?”

    八爷欣然答应。

    十爷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跟着去了。

    这炙肉馆其实就是烤肉店,学了邻国的法子,加了香料在里头,弘历学着额娘的法子要了生菜配着吃,其他人也有样学样,还别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不知怎么的,八爷倒是挺喜欢弘历的,便是十爷也挺喜欢这个机灵的孩子。

    弘历很是巧妙的把话题引到弘时、弘昼、宝珠也能加入的话题,不至于让他们觉得冷落。

    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

    只是不等弘历结账,八爷就已经主动结账了,做长辈的哪里就要让几个孩子请客了。

    吃过饭,八爷便同弘历等人一同回府,当然了十爷是跟着八爷一块的。

    弘历等人吃个肚圆,心满意足地道回府。

    这时候,天已经昏暗地不行了,估摸着得□□点了。

    弘历回来给陆亦凝带了桂花糕,琢磨着哄哄留在府里的额娘,哪成想额娘玩得比他都开心。

    上了马车后,八爷随口道:“这孩子的做派总觉得眼熟,也不知道像了谁,左右是不像咱们那四哥。”

    十爷笑了一声:“可不是。还别,这孩子有点像你啊,八哥。”

    他本是随口一,可罢后,他自己一琢磨,还真是这样。

    “是吗?”八爷反问了一句,若有所思。

    他垂眸沉思,才反应过来这弘历的做派还真是颇有自己的风范,文雅大度,但却多了几分赤子之心。

    他抿了抿唇,眸色微暗,这些他从前也有,只是渐渐被磨灭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