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合作 党派之争,哪朝哪代都少不了,只……

A+A-

    党派之争, 哪朝哪代都少不了,只是这康熙朝的格外多而已。

    从开始的保皇党、摄政王党到太子党、直郡王党再到如今的八爷党、十四爷党,其中不知埋葬了多少人的尸骨。

    九龙夺嫡可不只是而已, 比起权势,什么骨肉亲情都是虚的。上至天子下至臣子, 一旦沾染, 极难脱身, 可从龙之功实在诱人, 惹得一批又一批人前仆后继,恨不得自己当下就赌对了。

    眼看着康熙爷一日比一日衰老,下头的臣子个比个的心急,可因为康熙爷压了一个又一个皇子,几乎没有出头的这才按捺下来。当初大家伙愿意投举八爷, 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一位母族卑微, 妻族显赫、本人格外上进且得圣宠的皇子, 对于臣子来可是大有所为, 尤其是八爷自己有能力还礼贤下士,这妥妥的愿意听臣子劝诫, 谁不动心呢?

    哪怕康熙爷明令申斥八爷,点明他没资格继承皇位,也还是有人坚定不移站在他身后, 可见八爷的人格魅力。

    但这些日子, 八爷竟是一点作为都没有,难不成他也人了?是,这十四爷从前也是八爷党的,他们兄弟情谊是很深厚的。八爷若是愿意为他做配,也是可以理解的。

    或许是他们多心, 或许是八爷真的有这么个心思,这次倒是叫不少人开始琢磨要不要投靠十四爷。当然了。具体的肯定要等十四爷回来再。

    所有人都清楚,此战必赢。皇子在战场上为主帅,谁人敢克扣粮草?再加上几位矫勇善战的将军为副手,十四爷这就是稳稳的战功,这样的法子康熙爷曾给直郡王弄过一回。当然了,直郡王本人也是很有军事才能的,压根没用上这一套子,因为谁也没想到那时准格尔还勾结了其他部落,后期全靠直郡王的指挥才脱围。十四爷年纪轻轻,可没听过有什么功绩......

    便是因为如此,众人心中才更激荡,看来康熙爷是铁了心要扶持儿子上位了。

    无他,八爷都开始给十四爷的亲哥哥示好了,朝堂上也不再抵触十四爷了,这意思还不明确吗?眼看着就是示弱了,要转向十四爷了。

    有心人想着,看来这天是要变了啊。

    便是四爷也怀疑了一下,老八这就不行了?就投降了?还有他跟老十四关系也不咋地啊,他找他也没用啊。

    但是康熙爷听闻后,眼神却是闪烁了一下,问了一句:“这几日,弘历可是有送信来?”

    “回皇上,四阿哥送了一封信来。”

    “呈上来吧。”康熙爷好心情地撩开袍子,端起冰碗用起来。

    一旁的梁九功道:“皇上,这天虽热,却也不可食用过凉的食物。弘历阿哥都能做到,皇上想必也能做到。”

    康熙爷从上回生病,身子就虚的不行,甚至右手都不大稳了,不能再长时间批改奏折。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梁九功心里有数,故而他比谁都盼着康熙爷多活几年。当然,他自己肯定也得安排一下以后的事情,这不弘历就入了他的眼。

    “你这老东西,管得倒是挺宽。”康熙爷笑骂了一句,手上却是放下了冰碗,拿起一旁的信封,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梁九功送了口气,蹑手蹑脚地收起冰碗。

    他的动作康熙爷看得分明,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弘历信中所讲述的就是他同兄弟姐妹们在京城的见闻,以及他额娘的一些见解。

    孩子终究是孩子,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稚气,

    其中一些所见所闻中,弘历着重写了自己的注解,叫康熙不禁点点头,这孩子当真是可造之材,竟是一语点破八旗子弟的处境。

    昔日意气风发的八旗子弟如今倒成了无所事事的混混,反而是汉军旗的出了头。

    这个问题困扰了康熙许久,他也想了许多法子,可这些人不争气他也没法子。

    掠过这个疑问,康熙爷把重点放在了弘历偶遇八叔、十叔,并一起共进晚餐的事情上。

    弘历写得很客观,也只是一笔带过,可康熙总觉得弘历对老八似乎颇有好感。

    老八确实有两把刷子,可他却不适合为君,起码是在自己往后一朝不行。不管是亏空的饷银还是腐败的吏治,他有这个能耐却做不到,那些都是拥护他上位的,但凡要点脸就不至于。

    所以他才想相中了老四,这孩子很是隐忍,也没那没多人情债,最重要的是他同太子的兄弟情谊尚存,哪怕登基也不会赶尽杀绝。

    康熙爷摸了摸胡子,缓缓眯了眯眼睛,希望老八莫要叫他失望。

    ......

    事实上,八爷没这个心思,他只是破罐子破摔了。皇阿玛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爱谁谁吧,他管不了了。

    八爷清楚老十四这人虽野心勃勃,却不是什么狠人,最多也就是享受一下成功,意思意思折辱一下他,便不会怎么样了。

    可他心底还是不甘心,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朝臣被他拉拢了大半,且不金钱只心血就不知费了多少,竟要拱手让人吗?

    不管了,走一步是一步吧。

    今天先试探试探老四的想法,再去看看弘历。

    ......

    夏日炎炎,太阳尚未出来,空气便已然开始炎热,故而苏培盛特地叫人在马车上放了冰盆。

    一上马车,一股清爽扑面而来,四爷不禁松了口气。

    随后不自觉按了按眉心,这个老八,你有什么事你就等老十四回来啊,找我干嘛?

    四爷自己也是有青云志的,虽然隐在内里,可也不大愿意同竞争对手想出,他们还没熟悉到需要单独见面。

    正想着呢,就听见熟悉的糖葫芦叫卖声,便差人去买了些。

    四爷撩起帘子看了一下,似乎这里离那铺子不远,便着人去看了看。本以为会是寥落几人,未曾想却有这么多人排队。

    这时节,人人都开始买起清凉的夏衣,但奇怪的是,那羽绒服专卖店竟是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龙。

    他漆黑的眼眸中不禁划过意外,难不成真有傻子,夏天穿冬衣?

    四爷不禁仔细瞅了瞅,随后莞尔,这几个孩子倒是挺聪明。

    原来门口立了个板子,上面写着:“羽绒服限时五到八折,仅限6—7月。抢到就是赚到,速速抢购。”

    随后就听见几个大嗓门道:“父老乡亲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羽绒服夏季大甩卖了,仅此一季仅此一季!”

    “早买晚买都是买,降价不买更待何时?活动有限活动有限,买到就是赚到!”

    就连八爷也忍不住侧目,弘历这孩子倒是挺有商业头脑啊。

    当然了,他们不只是做了这些,还雇佣了许多人走街串巷做宣传,可以是非常成功了。

    此刻的弘历、弘昼正在上课,两人读书读得很是认真,丝毫不晓得外头的事情。

    到了雍王府后,八爷信步跟上四爷的脚步,两人一同谈论养生之道。

    八爷言语间似有颓败之感,满眼疲惫。

    到了他这一步,就是想退出也很难,身后有无数人簇拥着他,哪怕是转投他人也比自己隐居容易。

    四爷微不可见叹了口气,已是明白他的难处,纵是强弩之末也得硬着头皮上,只是他的意思难道是要......

    于是接下来的话题便成了彼此的心试探。

    待八爷离开书房后,面上竟是少有的轻松,面上是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

    四爷面色如常,本想送他离开,哪成想八爷竟是主动提起偶遇弘历的事情:“前两日碰见了弘时、弘历等几个侄子侄女,四个孩子都很优秀,假以时日定是人中龙凤,你是吗?四哥?

    四爷眸色愈深,黑瞳中似乎在翻涌着什么:“要看机缘。”

    八爷笑了笑,面上带着不可置否。

    他果然不是那么的老实,看来往后要是兄弟相争了,真好奇德妃会帮着谁?

    今日的碰头算是半正式的结盟了,虽是他临时起意,结果倒是还行。

    他宁可送老四上位,落个人情,也不想捧着那桀骜不驯的十四上位。

    当然,他也有私心,既然自己无法上位,那另一个“他”能否有机会呢?

    八爷提出看看孩子们读书的地方,四爷没有拒绝,带着他去了前院。

    刚一到那就听见了朗朗读书声,两人还未曾入内便瞧见有两个食盒放在窗户旁的架子上。

    八爷看了一眼。

    四爷解释道:“红色高些的是弘历额娘送来的,另一个是弘昼额娘送来的。”

    话音刚落,便有侍从开食盒把吃的端了进去。

    原来是钮祜禄侧福晋送来了三份松糕和盖饭,一看就是夫子和两个孩子的。

    随后便是耿格格送了两盘点心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云片糕。

    可以看出四爷对景心院的下人还是比较熟悉的,八爷估摸着钮祜禄侧福晋在老四心中还是有地位的,到底是给他送了份保命牌的女人。

    透过窗子可以看见身着玄衣的弘历面色如常,只吃自己的东西,并没有接受弘昼的邀请。

    就是弘昼自己也不过是寥寥几口点心,便去吃盖浇饭了。

    读了一上午书,兄弟俩饿坏了,便是夫子也开始吃起东西。

    其实不过一件事,却是叫八爷眉间阴鸷顿生,好在不过一瞬,未曾叫人发觉。

    这弘昼的额娘好生不客气,这做法分明是欺负他们母子俩......

    偏偏四爷还一无所觉,看得八爷自己很窝火,委婉提醒了四爷一下。

    四爷怔了一下,随后道:“八弟放心,我晓得的。”

    随后几个月,八爷有意无意去雍王府或者府外偶遇弘历,两人相谈甚欢。

    陆亦凝有些警惕,生怕弘历步了弘时的后尘,屡次提醒弘历心谨慎,不可轻易相信人。

    她没有指名道姓,可弘历也清楚她的是八叔,只得解释只是偶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