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弘历封太子 春风和煦,宫……

A+A-

    春风和煦, 宫中开始有了放风筝、踏春的宫妃。

    御花园里人满为患,年轻的宫妃们很有活力,只盼着自己的风筝能把帝王勾来。

    而寿康宫的太妃们却是没了心力劲儿, 她们的主子爷已经没了,一堆人挤在个的寿康宫, 怎么高兴地起来?

    倒是太后挺有兴致的, 从前便是做上了贵妃位也得心谨慎, 这个不能得罪, 那个话得心的。

    如今做了太后,天底下她最大,想干嘛干嘛。两个儿子和好了,子嗣也不必她操心了,各自都有继承人了, 她这个当额娘的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于是乎, 太后娘娘也兴致勃勃去“野炊”了, 在御花园的亭子里边麻将边吃水果, 日子美滋滋。

    甚至于为了自己不被扰,直接就跟皇后娘娘了, 没什么事不必请安,不要扰她睡觉。

    四爷:......

    皇后娘娘:......

    陆亦凝松了口气,心道:太后娘娘可真是个好婆婆啊, 这要是得请安, 她这个贵妃可逃不了啊。

    国丧一过,太后娘娘就开始了她的肆意人生。

    只是没成想,年妃年纪轻轻的就病逝了。

    其实那天四爷离开翊坤宫后,年妃就撑不下去了,年家人本就忧心忡忡, 请遍了神医也没能留住年妃,不过两三日的功夫,年妃便去找了心心念念的女儿瑚图灵阿。

    陆亦凝听闻后,不禁感慨了一句,年妃若是不那么心强,没有做那些恶事,或许她、弘盼、瑚图灵阿都还好生生的。

    只能一报还一报。

    人生在世,还是莫要做恶事。

    陆亦凝感慨了一下,默默为她上了一炷香,愿她来世不必再受这样的苦楚了。

    其实要起来,年氏一生衣食无忧,便是后头遭了罪,也是她先害别人的。至于男人,不被丈夫所宠爱的人多了去了,但也没有几个像她这样郁郁而终的。

    出于近几年的交情以及她对弘历的照顾,陆亦凝才给她上了这么几炷香。

    随后,四爷或许是愧疚或许是为了安抚年家,年妃受封敦肃贵妃,葬礼大办。

    陆亦凝身为贵妃,自然是不必为年氏守孝,弘历如今身为阿哥,却是需要的。

    君不见当年诚亲王就是因为在敏妃的丧期剃头而被弹劾,甚至是被十三爷胤详怒目相视,最后丢了亲王位。过了好几年,才凭借着功劳复位。

    而且年氏活着的时候待弘历不错,就连人没了,体己钱还分了一半给弘历,另外一半给了宫外的年家。

    弘历本是不愿意要,但年氏身边的侍女只道:“娘娘膝下无子也无女,诸位阿哥中,娘娘也只同四阿哥您有些许渊源,不求其他,只求您在娘娘丧礼上为娘娘真心实意上三炷香,若能行子侄礼就再好不过了。娘娘未曾强求,您、您可以征求一下熹贵妃的意愿。”

    年妃也晓得,便是去世,她也不过同陆亦凝同位份。人家陆亦凝还活着呢,让弘历行子侄礼这不是明摆着人家脸,所以她也只是让侍女提上一句。

    不管怎么,几个阿哥里她最亲厚的便是弘历了,还是希望弘历能满足她的心愿。

    弘历微不可见蹙了蹙眉,他同敦肃贵妃确实亲厚,尤其是这几年敦肃贵妃生了病,他也常常去探望。可不管怎么,子侄礼确实过就些,他的亲额娘还尚在世,如此不是在诅咒额娘吗?

    弘历是万万不肯这样诅咒亲娘的,只道愿意服皇阿玛,让年氏的侄子们来行子礼,圆了娘娘一个愿望。

    这本是不合规矩的,可四爷也默认了。

    年家的大侄子年富终究是进了宫,朝中也没什么人反对,毕竟敦肃贵妃生前虽颇得圣宠却无子无女,年家在皇上面前也还算得力,不过是身后事隆重些而已,便也没有人多什么。

    弘历虽是没有行子侄礼,却也认认真真上了三炷香,帮着招待了来宾。

    这一切,年家人都看在眼里。

    实在的,年氏生前明里暗里帮衬了弘历了不少,年家对弘历也算熟悉,看到他为年氏做的一切,心里少不得动容一二,尤其是年氏并无子嗣,他们心中更是有了新的想法。

    如今的年家同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年家不大一样,便是隆科多也没有了从龙之功,自然是拽不起来了。

    年羹尧、隆科多也是苦哈哈同其他王爷争权夺利,上不上,下不下的。

    而弘历眼看着就要脱颖而出,他们少不得想想法子,当然了投诚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不得人家还不需要呢。

    据年家所知,这宝亲王弘历同廉亲王关系密切,在廉亲王福晋有孕后更是频频请他入府用膳。

    去年年底,廉亲王福晋诞下了格格多恩,据夫妻俩是喜极而泣。

    便是宫中也是很为他们高兴的。

    现下廉亲王福晋还在做月子呢,听要做双月子,便是宫宴都没来。

    陆亦凝心底也是高兴的紧,一方面是廉亲王福晋平安产女,明那方子是有用的。以后他们夫妻少不得帮衬弘历。另一方面便是那珍妮纺织机终于造出来了,已经有妇人会使用了。

    于是乎,陆亦凝叫人加急加点开始大肆制作珍妮纺织机,甚至没有叫人封口。她准备把那手稿图也意思意思多卖几份出去,挣不挣钱无所谓,主要是想要给女性多提供一些岗位。

    古往今来,都是男耕女织,想来男人们也拉不下脸同女人们竞争岗位。

    陆亦凝想,她来这一趟不能白来,总要做点什么。她要一点一点提高女性的地位,同时得心谨慎,不能草惊蛇。

    陆亦凝每日里精神奕奕地书写着员工手册以及各种待遇,反正从她这边做起,其他人肯定是有样学样。

    所谓上行下效,她希望自己能带个好头。

    只是四爷不知怎么的,竟是常常留宿,弄得陆亦凝总是睡不好觉。

    这人怎么越来越黏人了......

    陆亦凝想不明白,那么多后妃,干嘛非要跟她挤来挤去?还非要跟她一起用膳。

    她看个书、练个字,胤禛也是非要看看。

    陆亦凝磨了磨牙,看来还是政事少啊!

    不过有人陪着,吃饭就是香点。

    饭后一起消消食,倒也不错。

    陆亦凝好心情地挽着胤禛的胳膊,在后花园绕来绕去。

    胤禛勾唇一笑,同她闲话家常如同普通夫妻一般,场面倒是挺温馨。

    弘历如今还没当差,虽然是亲王,却也还是一个旁听生而已。

    有康熙爷、八爷给他下的基础,他平日里对政事也是很关心的,这心里多多少少是有点想法的。

    弘历本以为是要同兄弟们争皇位,就如同阿玛他们一样,哪成想上朝第一天就发现三哥开差,还哈欠。

    可以,这一个月里,弘时就没有正儿八经做过什么差事。大部分事情都是他老丈人,董鄂大人帮衬的,弘时几乎就是一个甩手掌柜了,偏偏他自己还一副做了很多事的样子。

    弘历:......白担心了,不过也是,光看李额娘就知道三哥是没什么想法了。

    旁听了两个月,弘历只觉得长了不少见识,再加上廉亲王在一旁悉心讲解,几乎是把事情揉碎了讲给他听。

    弘历成长得很快,做起事情也有模有样,他现在几乎是廉亲王的下手,跟着做点事。

    这一切,胤禛都看在眼里,他很是满意。

    老八这回倒是挺有眼光的,帮了他不少忙呢,有他带着自己心里也放心了。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别的,老八能力是挺强的,帮他做了不少事,胤禛心里是很满意的,这省出来的时间就可以陪陪凝凝了。

    皇阿玛得果然有道理,很多事情不必亲力亲为,费时又费力,不如找些能干的,给他们一些机会。何必可着自己上呢?

    便是如此,胤禛也日日忙着朝政,上午批阅奏折都要很多功夫。便是休沐,他也是风雨无阻,每日上午处理朝政,下午则是随着自己的心意,去陪着陆亦凝或者在乾清宫休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子中只有弘昼还在尚书房读书,几乎是一对一辅导了。

    对此裕嫔郁郁不平,凭什么同岁的弘历入朝旁听,而她的弘昼还得继续读书?

    她没少给弘昼发牢骚,只是弘昼这人心大,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从羽绒服那事以后,他就晓得额娘的话很不必听。

    对于兄长们上朝这事儿,弘昼心里是无所谓的,他本身也没那个野心,给哥哥们做陪衬就做陪衬吧。

    再了,尚书房如今应了熹贵妃的请求,上五休二同从前府里一样,弘昼高兴都还来不及,哪里想自讨苦吃,四五点就得去上朝做差啊。

    陆亦凝现在日子过得很惬意,太后这人其实很是和蔼可亲的,几乎没正儿八经叫人请安。

    便是皇后也只要求每月初十去请安一次,阿哥们也是一样,反正宫里还没有年轻嫔妃,倒也不必忌讳什么。

    宝珠一天天长大,如今出了孝期,倒是可以开始相看驸马了。

    这不,陆亦凝正同皇后商讨驸马人选。

    她们其实不大了解这些,便叫了弘时、弘历来,叫他们给宝珠留意些青年才俊。

    宝珠一听就脸红,跺跺脚就跑了,全然没了平日里的大方得体。

    陆亦凝同皇后挑挑拣拣了大半年,还是觉得没有很合适的。

    九月初,弘历刚过完生辰,便迎来一个好消息。

    四爷准备立皇太子了,同康熙爷一样,让群臣举荐。

    不等裕妃想好措辞,这边四爷已经让人开始准备东西了,府邸翻修的也差不多了。

    朝堂上,众人各各的理,有人推举弘时,有人推举弘历,也有几人推举弘昼。

    但推举弘历的是最多的。

    弘时本人表示,他愿意像故去的裕亲王一样,做个忠臣。

    于是弘历顺理成章被被封为太子,典礼则是被安排在了大年初一。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兹恪遵太先帝之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雍正三年元月初一、授弘历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