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 中秋3 以后小心些,别再弄伤自己。……
莱和殿中, 群臣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高台上,伶人起舞弄倩影, 歌尽盛世繁华。太液湖畔, 高位将领沙盘推演, 执掌兵权的信王殿下半面刚毅,漫不经心拨旗入盘;半面柔情, 情致款款眺望远处宫阙。
那宫阙, 自然是颐庆宫。
宫中,有他的妻子。
今宵之后, 他们就要回家了。
颐庆宫的偏殿内,太后和谢蕴婆媳二人,端坐桌边, 无声瞧着一桌膳食。
“皇后——”太后望向内阁里间, 心中颤颤,“陛下他、他要做什么?”
谢蕴望着投在门窗上被拉得狭长的身影,又望着守在外头的太医,只垂首道, “臣妾不知。”
如此, 婆媳二人便又没了话语。
片刻,太后才继续开口,“皇后, 你瞧瞧那二人如何, 方才哀家看着王妃, 仿若挺喜欢那两个孩子。”
谢蕴也不细看,只低声道,“信王殿下喜欢吗?”
太后便开始叹气, 好一会又开口,“什么喜欢不喜欢,瑾瑜总得有子嗣。”
谢蕴便不再话,只将余光望向那间内阁。
内阁中,魏泷负手立在殿上,杜若站在他身后。烛火点得不多,有一抹月光照进来,整个屋子,不算幽暗,却也算不上敞亮。
魏泷的半边面庞被月色拂过,如玉圣洁;半边面庞笼在阴影中,看不真切。
杜若来不及思考太多,也不想去观他容貌神色,只开口道,“陛下有何事,但无妨。”她已经习惯了即便黑夜也亮如白昼的样子,这样半幽半明,前世被钉木封窗的恐惧便又涌上来。
于是,她便想起魏珣。
她想,她的夫君多好啊,无论是蘅芜台,还是琅华殿,总是点满烛火,唯恐她害怕。
然转念一想,心中便又有些刺痛。
前世,她被困内室,痛苦绝望的时候,他亦是暗无天日。她从前世恨到今生,恨得竟是最爱自己的人。
大抵从黎阳口中知晓真相的那一刻,她便想这世上有什么他喜欢的,她都要给他。有段时间,她清楚了些。
他最喜欢的,就是她和孩子。
她便想,时光温柔,以后可以一直一直陪着他。又觉岁月漫长,等她调理好身体,他们会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然而,不过是手掌翻覆间,她便弄丢了他们的孩子,连着自己都提前苍老。
今日赴宴前,她有一刻细看镜中的自己,华发丛生,双眼浑浊,早已没了年轻的模样。
“你何时掌的暗子营帐?”魏泷倒也直爽,开门见山,将她神思拉回。
“十岁结契,十一岁正式统领。”
“近十年了。”魏泷道,“如此年少的年纪,竟能掌下一国最精锐的暗子,怪不得他们唯你是从。”
“他们,即便是唯妾身是从,也是随妾身效忠着魏氏天下,保家卫国,无有私心。”
“魏氏天下?”魏泷转过身来,“瑾瑜,也姓魏。”
“陛下多心了。”杜若便跪下身去,“大魏只有一个君主,妾身不敢忘。”
魏泷一时无话,只静静看着她。
有夜风拂来,将一盏烛火吹灭,杜若便抖了抖,也不过转瞬便恢复了平静,“陛下,殿下很快便会回来了。”
“你交出暗子营,自是不错。”魏泷亦平和道,“然他们并不受朕指挥,听闻他们闻你鼓音,能结阵抗敌,以少胜多,有十倍之力。”
“暗子多来是刺杀、探秘,能结阵确实不错,只是言过其实了。”
“王妃不必谦虚。”魏泷道,“自接了你这暗子营,这一个月来,朕派人查过,听闻你曾在临漳以两千破明镜三万兵甲,后率众奔离临漳。还有去岁横兵燕国,亦是你率暗子营司鼓之效,方能如此速战速决,震慑千里。”
杜若闻此语,亦觉蹊跷,临漳之中皆为西林府军,是魏珣的人。不过一月,魏泷是如何这般快速且准确地得了消息。
然这一刻,她也来不及多想,只道,“君山上的暗子营,确实比一般暗子强些。”
“强的不是暗子营,是王妃。”魏泷伸手欲将她扶起。
然杜若却犹自跪着,“妾身为臣,为君效力。妾身亦为子民,得陛下庇佑。”
这是她今夜第二次向魏泷表明心意,与忠诚。
自策英军请走魏珣,她便知晓宴无好宴。而当魏泷踏入此间,且还带着太医,她便基本猜到,今晚她需留下些什么,方可安其心。
即便早有所料,然当到了这一刻,她还是无法从容。
不是因为害怕,也无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只是想起魏珣,自己占着他妻子的名头,然却已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再去给他。
唯这副身子,虽然衰败,然尚且完整。
她想,自己到底不够通透,不过世间一寻常女子,还是希望能够完整不残缺地交付给自己的郎君。
故而,她才在此刻,与早已下了决心的天子,这般多的话。
是不是,可以有转圜的余地。
只是魏泷的回应,让她彻底明白,不过是自己的妄想。
他甚至换了称呼。
他,“表妹,帝王榻畔,容不了他人酣睡。”
又言,乃推心置腹之状,“策英军六部,三部由朕亲掌手中,三部由宗族其他王侯分领,瑾瑜手中一半兵权,亦可随意调动那三部。如此,他还有西林府军。西林府军,是国军,却是他一手培值。若再加上你那能征战沙场的暗子营……”
“当然,朕防他,原不仅仅于此。”
魏泷目光钉在杜若身上,“曾经也是这么个局势,朕并未这般防他。”
杜若心中愈发明了,因为她是杜氏的女儿。
果然,魏泷眼中慢慢聚起狠戾的光,伸手抬起她的下颚,“杜氏并着姑母,都对朕做了什么?”
殿中,有短暂的沉默。
“很不幸,朕的弟弟娶了杜氏的女儿。”魏泷松开杜若。
话有千百句,来千百种。
也唯有这句话,摧毁杜若最后的坚持,让她放弃本就徒劳的挣扎!
她端正了身体,挺直背脊,双手交于胸前,行跪拜大礼。
礼毕,方言,“陛下赐何物于妾身,妾身皆甘之如饴。”
“表妹安心。”魏泷抬手示意太医进来,“朕不会要你的命。朕知道,如今朕还要不起。”
“朕只要你,不再司鼓便罢。”
来的两个太医,一个执刃贴上她手腕,一个两指锁住她肌腱。
“他们速度很快,不会太疼。”
杜若点点头,“容妾身多问一句,如此陛下可否安心,不再猜忌?”
“你们兄弟不睦,到头亦是天下难安。”
“朕心安,天下自安。”魏泷俯下身来,“看在你我有着一部分相同的血缘,朕只要你一只手。”
“可还有什么要得?”
“妾身不能再司鼓,暗子营便是寻常暗子,请陛下善待他们,他们皆是可用之才。”
魏泷额首,转身出殿。
*
魏珣赶回前,谢蕴帮杜若换好了衣衫,擦去绵绵不断的汗,靠在床榻上将她抱在怀里,直到止了颤抖。
谢蕴,“闭上眼,睡一觉,醒来就不疼了。”
“此刻睡下,我的手便白废了。”杜若见到那袭白色身影疾步而来,便又道,“告诉陛下,让他安心。”
“其实……”谢蕴将她抱的紧些,看着她那只被挑断筋脉的左手,哽咽道,“陛下非这般残忍之人,若是信王殿下愿意交出兵权,你何至于此!”
“我曾劝过。但我后来想通了,我夫君,此生所爱之物甚少,便是今朝执着了些权力,定是有他的道理,我不觉有什么不好。”杜若笑容明丽了些,“但凡他要,但凡我有,都是可以给他的。”
况且,今日一只手,换取的原也不仅仅这些。
她想,从此,连着杜氏的枷锁都可以卸下了。
在这之前,她没有忘记过杜氏的祖训。
——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千秋传礼乐,为万世开太平。
今朝,她以一手为代价,换君主放下猜忌,便等于是换天下安定。她生于杜氏,养于杜氏,受教被栽培多年,若此为因。那么,今日便是果。
因果了却,她亦算得了自在。
从此,可以无视当年父亲的算计,和后来母亲的仇恨。
魏珣见到她的时候,腥红的双眼几欲泣出血来。
“是我自己不心。”杜若喘过一口气。
魏珣便咬住了牙根,握拳的手发出指节咯吱的声响。
“是我自己。”杜若抖着唇口,又强调了一遍。
魏珣松开拳头,压下喷薄的怒气,扯起嘴角笑了笑,温言道,“所以,以后还能司鼓吗?”
“不能!”
魏珣依旧笑着,“那柔兆能来侍奉你吗?”
“也不能!”杜若气息微弱,回他却依旧清晰。
“所以,以后他们由陛下亲统,你可得浮生半日闲?”
“嗯。”杜若攒出个苍白的笑,双眼几欲合上,只强撑道,“过来,抱我回家。”
魏珣松开的拳头,握紧又松开,然后又握紧……最后,到底还是在他妻子虚弱又执拗的眼神中松开了去。
“那、以后心些,别再弄伤自己。”魏珣俯身抱起杜若,冰冷嗜血的目光从谢蕴身上扫过,回首方复了点温情模样,对着怀里的人道,“我们回家。”
走出殿外,魏珣方顿下脚步,却也没有回头,只淡淡道,“有劳皇后,代本王向陛下辞行。王妃伤重,本王便不见他了。”
“殿下,一路平安。”
谢蕴目送二人离去,她是真的希望,到此为止,从此往后,诸人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