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喜欢你(九)
摄影师姓李,大家都喊一声李老师。
李老师以前是公务员,后来因为兴趣爱好自己摸索着学摄影,年过不惑顶着家人压力开始创业,老婆都差点跟他离婚。
李老师跟老婆分居两年,后来事业稳定了,因为坚持和热爱也让两边长辈闭了嘴,这才重新和老婆同归于好,日子也渐渐顺风顺水起来。
能这么无惧无畏,遵从心里所想去寻求理想的人毕竟是少数。
能做成功的,又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李老师对阮杞如今的迷茫和挣扎,都十分理解。
“到一个阶段,总会有新的问题。人生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一次合作的时候,李老师一边擦镜头一边跟阮杞,“别想着能找着个什么事一劳永逸,没有那么好的事情。你总得付出点代价。只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对付出的代价在不在意,那又是另一码事。”
阮杞想到了赵知昕。
老赵开个网吧,江城不大,年轻人越来越少,生意不好做了,家里又上有老下有的,渐渐抠成了个铁公鸡,凡事只想着占便宜。若不是周围的人早就习惯了他那德行,恐怕朋友都没得做了。
话虽如此,也就阮杞、周雄还跟他关系不错,其他人心里到底有嫌隙。阮杞是大方,不计较这些,周雄是还太年轻,觉得朋友间太计较钱显得生分——显然是还没遭受过社会的毒。况且大多时候是阮杞在付钱,周雄损失不大,自然也不会多在意。
就算如此,周雄偶尔还是会怼老赵。这都是人之常情。
这是老赵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后,所要付出的代价。
人生总不会尽善尽美,没有“王子和公主从此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那之后的柴米油盐,鸡毛琐碎的焦头烂额,都是童话故事里不会写的。而随着年纪的增长,环境的改变,人也会变,不同的时期会想不同的事,慢慢变得现实,变得圆滑。
老李:“改变不是一件坏事。不用觉得自己变成了‘讨厌的大人’天就要塌了似的,谁没年轻过啊?大家都一样。”
“有的人活了大半辈子还没‘长大’,那就值得骄傲吗?多少匪夷所思的新闻都是这些人折腾出来的。”
“也不用觉得‘懂事’是什么贬义词,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词汇就是一个工具,想的人用的人不一样,达到的效果就不一样。”
老李顺风顺水了半辈子,临到头辞了铁饭碗去创业,什么苦难都受过了,还差点妻离子散。也算是看透了许多东西。
他跟阮杞:“只要你还有所追寻,对这个世界还有好奇心,多少岁都无所谓。哪怕被生活压得喘不上气,心里还有点盼头,那就都无所谓。不到人生最后一刻,你都不会知道自己手里还有什么牌。怕就怕你人活着,心死了,把牌都丢了。”
咔嚓。
临时住宿的房门被开,老李的话像是还在耳边,阮杞回过神,看着眼前窄却装潢得很简约清雅的房间。
“我来吧。”阮杞拿了周诩手里的行李,挨着放到门后。又摘了草帽挂在墙上,走到落地窗前去看外头。
日头正烈,阳光晃得人眼都睁不开,像是电影里“忽”一下闪现在人眼前的白幕,持续几秒,又渐渐消失,露出后头的画面来。
蝉鸣声,鸟叫声,水流声。
不知哪家的看门狗犬吠不停,合奏成了夏日最普通,也最让人感到安宁的曲子。
与衍与衍
屋里早开了空调,温度刚刚好,是让人舒适的凉爽。
时间往前推几个月,阮杞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认识李老师这样的人,会为了“工作”站在这个地方。
——不到人生最后一刻,你都不会知道自己手里还有什么牌。
阮杞若有所思。
周诩还在参观,家里的主人就端来了西瓜,摆在茶几上,笑呵呵地同人招呼。
“这是我家房子啊。”老头缺了牙,话漏风,十分热情道,“东西随便用,不用客气。这房子漂亮吧?我闺女亲自设计的!”
着,老头挺直了腰杆,露出得意的等待人夸奖的神色。
周诩笑道:“确实很不错。”
山村里不常来外人,风景好是好,但周围的房舍都很老旧,有的还用最原始的方法在耕地、放牛。
空旷的屋舍后头,是各家的自留地,种什么的都有。
老牛站在窗下,扑扇耳朵,嘴里慢条斯理一嚼一嚼,然后淅沥沥在院子里尿了出来。
阮杞:“……”
周诩将阮杞的脑袋转过来,继续同老爷子话:“您闺女呢?我看家里好像就您和婆婆两个人?”
“是哦。”老头点头,“闺女在外省上班,逢年过节回来一趟。”
想起什么,老头瞅瞅两个长相极好的男人:“你们结婚了吗?”
周诩:“……”
老头又道:“闺女什么都好,就是不谈朋友。嗐。”
老婆婆站在走道上吆喝:“什么呢!”
老头缩缩肩膀,显然是个妻管严的。
“我闺女样样好,那不得找个配得上她的?”老婆婆对丈夫翻了个白眼,“帅哥你们看看,这房子漂亮吧?我闺女亲自设计的,网上还能找着介绍的图片呢,多厉害啊!其他人做得到?这老房子之前旧了,成了危房,闺女想带我们去城里,是我们不愿意去。”
周诩让两人进来话,老婆婆还得去收拾碗筷,摆摆手:“空这么多房间,有人去附近景区玩或者想拍照,就来我们家住。多好的事情。”
“现在驴友多,还有那些个登山的,背个大包……哎哟,我们还招待过外国人!”老婆婆边边往楼下走,“我和老头啥也不会,连猜带比划,一样能把钱赚了。嘿,赚老外的钱!别人能行吗?你行吗?”
周诩明白了,笑着点头附和:“不行,姜还是老的辣。”
聊了一会儿,待两人走了,助理过来让准备拍摄。
周诩收拾床铺,冲阮杞挥手:“你去吧,我睡个午觉。”
阮杞揉揉他肚子:“刚吃完饭别睡。”
周诩捏他屁,股一下:“忙你的去,我下午带大灰子出去走走。”
傻傻的哈士奇被绑在前院里,同老牛大眼瞪眼,怂得一声不敢吭。
休息的差不多了,周诩在屋里拍了点照片,又对着光拍了摆在茶几上的西瓜。然后收起手机去外头。
这房子设计得很精巧,上下盖了两层,二层有几间不大的客房,老两口的主卧在走廊尽头,不会被扰。
一层是原木的设计感,简约风雅,客厅和餐厅中间用绿植隔开,摆着个大鱼缸,再往回廊后头走,就有三个可以拍照的摄影棚。
不拍照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待客和娱乐休闲。
墙上挂着一些家庭合照,很温馨。
中间一扇木门上有个圆形的玻璃窗,能看到房间里头。
周诩脚步停住,站在窗口往里看,刚好看到了正在“工作”的阮杞。
助理举着反光板,阮杞穿了一身浴袍,衣带敞开,露出白皙结实的胸肌和马甲线;修长笔直的腿一只伸着一只屈着,面前有台绿色的电扇,将他的额发吹起来,露出俊俏的轮廓。
周诩没见过阮杞正经拍摄的样子,直播除外。这模样让他变得有些陌生又遥远,但更多的是一种撩起人心头火焰的性,感。
李老师显然很清楚阮杞的“点”在什么地方,拍完几个动作,让阮杞自己随意走走,找点夏日居家的感觉。
阮杞一头雾水,但他想到了周诩——那个人窝在家里端着咖啡,或者坐在吧台前听唱片机里的老歌,是一种悠闲的、静谧的氛围。
于是他就想着周诩的样子,在屋里赤脚踱步,一手拿了只扇子,一手往后扒拉额发,目光落到了门上的圆形玻璃窗上。
只那么一瞬的对视,空气里像是爆开了火星“簇”地一下就燃了起来。
李老师自然没放过这个瞬间,相机的咔嚓声不停。阮杞跟周诩对视片刻,又笑了起来,扇着扇子,端起旁边的玻璃水杯,赤脚踩在了矮矮的窗台边缘,衣衫随着这个动作滑落半边,露出弧线优美的肩颈,不显单薄,反而散发出极具诱惑的荷尔蒙。
像是站在夏日尾巴里的少年,朝自己喜欢的人看过去,眼里落满了炙热的光。
李老师原本是想试试拍那种“内敛的、安静的”少年感,带一点禁,欲,一点盐系风。
但此刻瞬间来了灵感,这种张狂似乎也很不错,还更适合阮杞的气场。腿部线条好看的肌肉在半遮的浴袍下露出来,脚背上青筋微微鼓起,只是这么简单的站姿,就让人看得后腰发软。
阮杞抱起手臂,扇子环在胸口,歪了歪脑袋。
助理吞咽了一下。
周诩回过神,敲了敲门,目光不动声色地从助理脸上扫过。
李老师拍得满脸兴奋,头也没回:“进来。”
周诩推开门,阮杞道:“在那坐会儿。”
周诩拉过一把竹椅,随意地坐了,裤脚微微往上一收,露出一截深色的袜子。
又好一会儿后,李老师停下来,回看照片思索着什么。
他道:“前头的也可以用,但后面拍的更有感觉。干脆分成两组吧。”
阮杞无所谓,拢了拢浴袍,坐到周诩身边去了。
李老师开笔电,一边看一边研究。
临时改了一下主题,他余光又扫到正悄悄话的二人身上,愣了愣,灵感“嗖嗖”又迸了出来。
“别动!”李老师哎呀一声,“这感觉不错啊!周,你别动,我不会把你脸拍进去的,你就配合一下,行不行?”
周诩茫然,阮杞倒是反应过来了,笑道:“拿他当工具人啊?”
李老师道:“先试试。”
阮杞还没跟人合拍过,挺新鲜的。
他拉开了浴袍,一手绕在腰带上,一手撑在椅背,微微靠过去。
周诩绷直了背脊不敢动,手在膝盖上握成了拳头。
李老师引导着道:“放松,周你手指松开,自然伸展……对!这样很好!”
“我不会拍到你脸的,放心放心。”
阮杞往镜头那边看过去,下巴到脖颈处绷出流畅硬朗的线条,喉结明显。
李老师换了个方向,让阮杞蹲下来。
“试试借用周的腿……周你腿很好看啊,这裤子也选得好。”
周诩:“……”
夸不出来不用硬夸的。
阮杞忍着笑:“夸人是他们的基本操作,你别紧张。”
周诩:“……”
阮杞干脆坐在椅子下方,靠在了男人的腿上,一明一暗的交接线在他脸上晕染出成熟、纯粹两种质感,又奇妙的合二为一。
周诩低头看着,想起两人从相识到之后的种种,心里一动,也不知道怎么的,手就伸出去了——镜头里,就见周诩骨节修长的手指搭在了阮杞的下巴上。
阮杞一愣,被勾起了下巴,抬头仰看男人,四目相对,谁都没先话。
那一截手指出现的极妙,阮杞又半靠在长腿上,一手搭在对方膝盖前。
李老师整个人都要亢奋了,快门声不断,吼着让助理别傻愣着:“光不对!光呢?!”
助理一哆嗦,慌忙去补光。
窗外,两辆自行车接连冲过,铃铛声在蝉鸣声里响得欢快。
大灰子不知何时被金老板借走了,狗绳套在车把手上,跟着车跑得舌头飞甩。金老板骑在前头,陈博园骑在后头,淌过窄窄的泥巴路,又冲上田埂,车头不稳,差点栽田地里去。
陈博园戴着墨镜,一脸严肃,T恤外罩了件薄衬衫,车把手上挂着袋子,装着两只冰棍。
他拨了下车铃,往反光的窗户里看了眼,发出无声地“哇哦”。
金老板则被哈士奇直接带进了沟里,大狗浑身泥巴,汪呜汪呜的,金老板无奈道:“拉我一把……你看什么呢?”
“看帅哥。”陈博园将墨镜勾下来一点,视线扫过脏兮兮的大狗和脏兮兮的男人,转身骑走了。
金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