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捉虫

A+A-

    从食肆出来, 路金喆:“我带你去个地方。”

    今夜的裴宛似乎很好话,没什么异议地好。

    他们一路向西,渐渐地从热闹走向静谧。

    路金喆走到一间药铺门口停下来。

    裴宛抬头, 只见门扉上挂着个铁钩银划的牌匾:白氏大药房。

    药房是极寻常的药房, 只是略大些, 如此晚了,店里仍烧着高烛,一个头戴仓头巾的坐诊大夫头正在灯下忙碌。

    路金喆拍拍药台, 白果儿抬起头, 见到是她, 十分讶异:“喆喆,多早晚你怎么来这儿了?”

    “今儿逢七, 正好来瞧瞧你, 上回咱俩的那四海方,你爷爷后来又什么没?”

    白果儿摇摇头:“爷爷这两天愁眉不展,连我都不见,我还是那句话, 趁早让你朋友过来诊脉是正经!”

    路金喆也叹了一口气,转过头对裴宛解释道:“上回的药就是在这里抓的, 你巧不巧, 你吃的那个药方就是这间药铺主人治的, 他曾经是宫里的御医呢!”

    她这样一,裴宛便知这位白姓老爷子是谁了。

    路金喆拉起裴宛的手腕,放到脉枕上。

    白果儿呆了呆,口里无声质问:这就是你那位朋友?

    她把裴宛上下量一通, 怎么瞅都是个男孩子呀!

    路金喆点点头, 嘴巴一咧, 无声的回道:就是他呀。

    白果儿难得一见的,晃晃脑袋,上上下下把裴宛量了好几遍,才老实的给裴宛把脉。

    裴宛脸上表情极淡,他见路金喆一上来就与这年轻男子眉来眼去,不觉讶异,后来仔细量,才发现金喆与这人自来熟的亲昵,皆因这位是个女扮男装的姑娘。

    诊脉时,路金喆简直比裴宛还要紧张,一错不错的盯着白果儿看,但凡白果儿眉毛皱一下,都吓得抚心口。

    裴宛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只怕身边这位,别吓出毛病来。

    白果儿诊完脉,敲了敲桌子,路金喆不知其意,裴宛瞅了瞅药台上的价牌,掏出五文钱。

    白果儿把钱收了,才开口:“人的血脉犹如地上的百川,没有壅塞才能流的顺畅。我观你脉象沉涩,血毒之深,已入心窍,这病要搁在旁人身上,最多也就七八年活头,可我听你呼吸,绵长有力,并不像有此症的人,想来一定是用了诸多方法,内外兼修。”

    白果儿话一顿,对少年道:“四海方虽能补气血,但终究不是解毒的良方,可‘嗜香虫’这法子忒刁钻,太损身,我劝你不要再用了。”

    裴宛听了这话,没什么,不是一个御医下如此诊断了,他心里早已波澜不惊。

    路金喆却很着急的问:“果儿,你一大串,到底有没有什么法子根治?”

    白果儿摇摇头,也很为难:“我治不了,最起码现在治不了,他这毒一套一套的,相互克制,轻易动不得,唯有吃四海方吊命。”

    这大夫嘴巴里的辞,听着可真吓人,路金喆看了裴宛一眼,裴宛冲她笑了一下。

    白果儿就像压根看不见他俩这眉来眼去似的,一心在病症上:“我上回见你那方子,想了好几宿,想不明白集香散的用法。如今把了脉才知道是克制‘嗜香虫’用的,想出这法子不只是哪位圣手,真想见一见。”

    裴宛摇摇头:“他云游去了,连我也不知晓他的行踪。”

    白果儿很是遗憾,又想到一出,取出一枚银针:“不若叫我扎一下,我瞧瞧你的血……”

    尚不等裴宛话,路金喆赶紧捞住裴宛手臂,“姐姐,可不好随便扎人!一遇上疑难杂症,你的毛病比病人都多!”

    “不让扎啊……”白果儿犯嘀咕:“你们这叫讳疾忌医!”

    路金喆猛摇头,这要是一针扎下去,她可不知道白果儿项上人头还能不能保得住。

    裴宛手臂老老实实的被锁着,心,上回拿金钗要扎我的是谁呢?

    ……

    同白果儿告辞,两人出得门来。

    路金喆忍不住,把话问出来:“上回你身旁那个大个儿……”

    “他叫刘庆,是我的属官。”

    “唔,刘庆烧死的那个虫子就是那什么‘嗜香虫’麽?瞧着真唬人,每回都得挨一刀?”

    “回回都挨一刀,我还能囫囵个的站在这儿麽?往常吃药就可以压制,上回是药丢了。”

    “那你的药可得带好了,叫你身边跟着的人也带着些,别跟上次似的,那么大阵仗。”

    “嗯。”

    裴宛并不想让人一直把自己当病人看待,便把时候的旧事捡几件给她听:“现在我这病其实都没大碍了,也就是底下人一惊一乍的。时候那才是真的麻烦,喘口气都力不能及,后来父亲觉得这么下去实在不是法子,请了两个师傅教我拳,练步法,没想到这么多年练下来,倒也能跟寻常人一样了。”

    “您谦虚了,”路金喆笑睇着他:“瞧您在墙檐上如履平地的架势,寻常人可比不过您。”

    裴宛佯装发怒,瞪了她一眼。

    ……

    到路宅,裴宛又如履平地了一回,揽着路金喆跃上墙檐,拉开窗户,将她妥帖的送回二楼。

    “窗户锁好,我走了。”

    裴宛交代一声,一纵身,跳下墙去。

    路金喆摸摸耳朵,探身去看,只见一抹细长的影子消失在街角。

    *

    近来薛大人百事缠身。

    他遵从二皇子裴宣的钧旨,极力承办选女一事,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就连同僚中都有人颇有微词。

    官员们对采选这件事,比民间要想的深远。雍朝一百多年没有大规模采选女子冲入后宫了,如今陛下这个举动,是选妃还是选御女?

    选妃,那是好事,礼部下聘,正正经经把孩子送到京城,送进大内,将来若晋位,玉牒上也就有了名字,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大好事!

    可要是不选妃,只是选御女,没名没分的,兴许都不能随着陛下回京城,这不是把好好地女孩往火坑里推麽?

    大家同朝为官,都有女儿,你听我,我听你,最后都盯着州牧大人瞧:他家的姑娘,听已经定了亲事,并且八月十五那晚,行为出格,不像是有入宫参选的意头哇。

    人人心里都有一本经,洞若明火。

    薛乓泽呢,同僚们暗中这些涌动他不是不知晓,他的反应态度也是相当明确:从八月十五那天晚上起,就勒令自己的女儿薛蛮子,到罚跪祠堂。

    ……

    “都是你教的好女儿!”

    卧室里,薛乓泽发了好一通火。

    薛夫人受丈夫无端奚落,施了粉的脸上血色褪去,半晌咬了咬唇,不甘地道:“我的阿蛮,三岁始开蒙,五岁能诗文,凭她这份才华,浣州贵女哪一个堪比?早两年您夸她比几个儿子都强,若不是因这女儿身,早开牙建府争功立业去了!怎么,如今她稍有不到之处,就是我教的好了?”

    见太太这副咄咄逼人的样子,薛乓泽又不敢发火了,叹了一口气:“你妇道人家,又哪里懂这些个!光会读书写文章,又有什么用呢?花船夜游是多大的事,她停船就停船,搅了陛下的好事!放那么多人下船,要不是缇骑在,那宿不知道多少清白姑娘遭了毒手,简直是孩行径,胡闹!让先让她在祠堂里反省,到时候再罢!”

    薛夫人脸色更白了几分,她并不懂什么陛下的好事坏事,仍忍不住辩白:

    “您这话可要折煞死她了,她一个姑娘家,哪里有你们这些经天纬地的智才?我的阿蛮我知道,一定是有什么缘故,她才放人下船的,您又不听她解释,一味让她跪祠堂,多早晚是‘到时候’呢!”

    见夫人这般纠缠不放,薛乓泽脾气也上来了:“哼,我看不让她吃点苦头,她难长大!你也别一天十来趟的去关心她,派个生头脸的丫头送饭也就罢了。”

    罢,一撩袖子,提步便走。

    为了惩罚女儿,连亲近的丫鬟都不让近身,薛太太攥着手帕,只觉得发抖。

    ……

    薛府祠堂。

    “叩叩叩”,丫鬟歪着头,凝神去听门里的动静。

    “进。”

    门扉洞开,阳光唰的进佛堂,投到供台上,薛家列祖列宗在上,供台下摆着一个矮几,有少女跪伏在上,奋笔疾书。

    丫鬟端着膳盘,迈进屋来,温声道:“姑娘,用饭啦。”

    薛蛮子笔下不停,道:“你下去罢,我等会儿吃。”

    丫鬟不走,愣头青似的:“这可不成,太太嘱咐我,让我看着您吃下去才放心呢!”

    薛蛮子停了笔,冲她笑了一下,量这个送饭的丫鬟,有点眼生,她一思量,猜出是父亲的主意。

    薛蛮子并不想为难一个下人,她招手唤那丫鬟,把桌子上的麻桑纸收拾了,示意摆饭。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丫鬟收拾几案,喃喃出声:“姑娘,这也不是佛经呀?”

    薛蛮子倒吃了一惊:“你识字,念过书?”

    丫鬟擦着手,笑了笑:“家里弟弟才是正经念书,我跟着他临过几回帖,认得几个字罢了。”

    “难得了!”薛蛮子放下碗,对那丫鬟道:“回头你去我屋里领一套纸笔,字要日日临才好,既有这本事,就不要磨灭了。”

    那丫鬟喜不自胜,捧着那字帖,摩挲着放不下:“姑娘,您人真好,您这字也写得好,我竟找不出词来形容它,我那一笔字跟鸡爪耙过似的,不知道多早晚能到这份境地呢!不过,这写的是什么呀?我怎么看不懂?”

    薛蛮子瞧她一脸憨直,竟也不恼,反正时光难发,索性挺直了背,端坐在杌子上,手把手教这丫鬟:“这是《资治通鉴》里的一篇,天子失职莫大于礼也。”

    丫鬟听了,唬了一跳,忙摆手:“我的姑娘,咱们女孩家,读些诗就行了,这些史啊鉴啊,天子什么的,可不敢乱!”

    薛蛮子被她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笑了,“无碍的,这里只有咱们两个人。对了,你也是读书识字的,想来也算开过蒙,我问问你……”

    薛蛮子欠身,拉过丫鬟的手,摸着她指头上粗糙的手茧,极为认真的问道:“假如有一件事,你本来是出于好心,但是一时不慎,行差踏错,最终酿成了大祸,那该当如何?”

    这话得云里雾里,难得的是丫鬟竟然听懂了,她低头思索一会儿,笃定的:“那就赶紧把错处找补回来罢!不管怎么样,这人是出于好心,老天爷也会给她好运气的。”

    薛蛮子听了,不禁摇头失笑,叹自己如今真是病急乱投医,竟向一个不识字的丫头取经。

    “哪里有这么简单?指望老天爷嚒?”

    那丫头又想了想,道:“奴婢幼时常听弟弟读书,什么‘知错能改善摸大雁’。虽然不知道摸大雁能解决什么事儿,但知错能改总是对的罢?”

    薛蛮子听了,思忖,久久不语。

    “是了,这是世间最朴素的道理……”薛蛮子笑了笑,笃定下心来,才把这丫头仔细端量,忽的发现竟瞧着有些眼熟,仿佛哪里见过似的。

    “你叫什么名字?多早晚来府上的,我好想在哪里见过你。”

    丫鬟福了一礼:“奴婢从前也没名,昨儿才入府,嬷嬷给起个名字,叫芳儿。您瞧着我眼熟,可能是我长得太平常啦,大街上十个丫头有半数同我撞脸。”

    是个好淘气的丫头,薛蛮子被她三言两语逗得抿唇笑。

    下人房采买的奴仆,芳儿草儿的随便叫叫,干的都是粗活,若不是今天被罚跪祠堂,这丫头哪怕是在府里伺候一年,都找不着机会凑到自己跟前。

    薛蛮子把那芳儿叫到跟前,伏在她耳畔叮嘱了一番。

    芳儿听了,大为吃惊,摇头不迭:“让我扮作您?这怎么能行,您的气派、容貌,我哪里能扮的真?”

    薛蛮子拍拍芳儿,示意她放松:“又不是果真让你扮作我出去待人接物,无非是待在祠堂里坐一会儿。你放心,我跪祠堂的时候旁人是不会过来的,没人来瞧你的气派容貌。”

    薛蛮子快速写了一封手书,放在桌上,“喏,这封信你收着。信里我都清楚了,我太太是极慈和的,必定不会罚你,你把什么都往我身上推就是了——行了,就这么定了,你别丧眉耷眼的,我呀,是去做正事呢,迟了,误多少人的命!”

    芳儿无法,张嘴结舌的样子,只好任她摆布了。

    ……

    *

    半个时辰后。

    祠堂的门开了。

    一个眉清目秀的,梳着双髻的丫鬟探出头来,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敛着裙裾一忽儿跑出来,直往抄手游廊去了,不大一会儿就消失在花园里。

    而祠堂里,原本还是丫鬟的芳儿,此刻换上姐的华服。

    她伸伸胳膊,看着自己身上层层叠叠的绸缎衣裳,转了一圈,扶正了头上戴着的盘长纹簪,手持团扇,模仿薛蛮子的样子,在厅里走了两步。

    芳儿不知想到了什么,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没按约定好的老老实实在祠堂里装样,反而一推门,从祠堂里大大方方走出来。

    “姑娘,您要往哪儿去?”侯在外头的老妈子见姑娘出门,忙上前规训:“老爷吩咐过了,让您在祠堂里……啊,你,你是?”

    芳儿横她一眼,那一眼,如猫戏老鼠,又如凶蛇出洞,手上功夫快如闪电,老妈子立刻委顿在地。

    丫鬟拍拍手,拎起比她肥了三圈不止的婆子犹如拎一把团扇,轻飘飘将人拖到树后藏好。

    天爷,这哪里是什么丫鬟,分明是东宫十率府左虞候卫、当今太子座下第一悍将,柳儿。

    柳儿扮作薛蛮子的样子,婷婷袅袅的往书房走去,一路遇人不避,只以团扇遮面,膝上的禁步一丝不晃,教谁看了都得夸一句端庄淑女当如此态。

    ……

    薛府书房,厮们在廊下站着,远远的见五姑娘走来,忙一齐低头问安:“给姑娘请安!”

    “五姑娘”漫应了一声,提步迈入书房。

    正巧一个穿靛色长袍的青年从抱夏那边转过来,瞅见了那道一隐而没的身影,纳罕的问厮:“那谁家的姑娘,怎么进了书房?”

    厮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不是咱们家五姑娘麽?”

    薛旭之的折扇“邦邦邦”敲在厮们脑瓜顶上,心,这么明显的差别都看不出来,什么眼神?

    “什么五姑娘,她跟我妹子差十万八千里!”

    厮们委屈的很,他们哪里敢正眼量府上姐什么模样呢,看扮,看步态,那怎么就不是五姑娘呢?

    薛旭之顾不上跟厮们掰扯,大步跨入书房,就这么一会儿工夫耽误,书房里连个耗子爪都没有了,他疾步在书房里搜寻起来,梅瓶后的暗格原本塞得满满当当,现下空无一物,里面的文书也已不翼而飞!

    “大事不好!”薛旭之一拍大腿,点着门上的厮:“去衙门里请老爷尽快归家!”

    交代完这一声,疾步往祠堂走去。

    好麽,祠堂里空无一人,廊子底下有个老妈子在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