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翌日清, 明德宫。
最先来此间的不是九门顺天府,而是大公主裴甯。
“怎么病得这般重?”
看来是昨夜里东宫叫太医的阵势太过浩大,连裴甯都进宫来探望, 她蹙着眉, 望着蔫蔫的裴宛——这倒是稀奇, 她们家这位太子殿下,虽是个病秧子,但从克己持重, 又经年不辍武艺, 罕有这般病歪歪的模样。
医正们昨儿一宿没合眼, 刚歇息片刻,便被大公主叫道跟前, 详述太子殿下病情。
裴甯在坐上听着, 脸色越发沉郁,听那太医摇头晃脑扯经典,出声断道:“依着你这么,这毒在心窍, 平日里只合颐养,最忌雷嗔电怒。可你也看到了, 殿下宵衣旰食, 勤于政务, 如何尽情颐养?下头官员力有不逮,发懒犯浑,连骂一声也不行了?”
那太医忙摇头:“回禀公主殿下,颐养却非静卧, 偶有一嗔一怒, 及时发散了, 也是无碍的。只是……只是此疾最怕情切意深,忧思甚重,七情之中,犹以……”
裴宛只听他越越荒唐,倏地道:“廖卿,退下!”
廖太医磕巴了下,还没完呢,就被撵出去了。
裴甯暗自琢磨了一会子,回过些许味儿来,瞥了一眼上座的太子,吐出一口气,开始议正事:
“今年喀拉尔山东脉大雪一直未降,塌它草原人从八月等到十月,只等来两场薄雪,来年雪化,春草稀疏,羊羔都不一定养得活,今年的虎符要提早发了。”
关于塌它草原,裴宛也有密报,他一瞥裴甯:“皇姐这是不算在京中过年?”
这人哪怕是病蔫蔫的也着实叫人想一顿,裴甯咬着牙道:“你几时也学会拐弯抹角了?坦诚些,你知道我在什么。”
裴宛一语道破:“你要保周子衿?”
裴甯悄悄翻了个白眼:“你难道不在保他嚒?沙盘都送进牢房里了,这两个来月,我瞧着他下半卷兵书可是有着落。”
裴宛握手成拳咳了咳:“现在京中形势纷杂,周子衿还是在牢里多待一阵儿比较好,眼下抚北军暂交给你,是不好带?”
到这里,裴甯就一肚子苦水,周子衿治下的军队宛若群狼,性野而戾,与自己一贯精于谋算的治军理念极为不和,两拨兵士凑在一个大营里,她不当将军,光当裁判鸡毛蒜皮的县令了!
两人又议了一会儿事,裴甯瞧他精神实在是勉强,便告辞,临行前忽然想起什么,道:“我听你前两日往刑部那里要了浣州路氏父子的卷宗?”
裴宛没什么表情,“皇姐未免听的太多了。”
“裴宣的案子父皇没叫你插手,反而单让禄皇叔主理,我想你该明白这其中意味。”
“知道,叫我避嫌嚒。”
知道你还?裴甯颇有些不赞同地看着裴宛。
“我并不是徇私,这次皇姐回京也是一路走陆路官驿过来的,沿途百二十所驿站,什么境况你看了嚒?”
“大多凋敝不堪,有些驿卒拖家带口吃住在驿站里,生机维持得艰难,时有病患马匹得不到照料,更有甚者,竟然私自克扣上一驿的良马!”
邮驿隶属兵部,肩负着传递军政信息重责,下头驿站这般荒唐行事,简直就是在蠹国!裴甯无不气愤的道。
裴宛点了点头,同意她的法,“这都是积年陈疴,非一剂猛药不能根治,这些年我也一直想着该如何盘活拯治他们。”
“那剂猛药就是路金麒?”一届商户,草芥子一般的人,裴甯有些不解。
裴宛却颔首:“我在浣州与他深交过,他提过一条‘简化关防,允许商人赁用驿站’的谏言,我听了很有意思。”
裴甯并非不懂政,也思忖起来:“好是好,但是后患也无穷,首当其中就是怎么辖制他们?商人逐利,南来北往总是要携带家丁扈卫,如果让他们走官驿,回头出了事,贻害无穷!”
“不错,皇姐所言甚是,”裴宛笑道:“不过,这天下的事哪有筹备万全的,不都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嚒。路金麒此番是开路先锋,他这么一走,这法子到底行不行得通,就见分晓了。我已让两州驿长抵京,听听他们的官声。”
裴甯瞧他万事思虑齐全,不由得放下心来,亦笑道:“民声也要采采,有时候官民是两个声口。”
裴宛嗯了一声:“刘庆过两个月外放出去,任邺州知州,就着他办罢。”
裴甯抬眼,瞧着少年淡淡的脸色,心有所触动,老二犯蠢,把自己作歇了火,仅剩的两个弟弟都在垂髫稚龄,离不开奶妈子,唯有这个,原本只是凭着先皇后的缘故才晋的位,自拖着一副病体,老臣们直到现在仍屡屡上书谏言,为国祚计另立储嗣,要不然老二也不会起了糊涂心思,一心要废太子。
如今,她量裴宛,看着他极为肖似先皇后的面庞,心里感慨,从前羸弱的皇子,如今已经长这么大了。
“路家那位丫头,确实有胆气的很,那天找到我府上,我替她写了份执结。”
裴宛抬眼,这件事他知道,不知道皇姐提起来做什么。
裴甯自晒一笑:“我当时可能话的有点重,丫头心思玲珑,很会听言外之意。”
裴宛静静听着,没话。
“我,那日你救太子,是不是早为你父兄一案做了算?倒也不必求到他跟前,他是一国储君,忙得紧……”
她瞧裴宛愈加凝重的神色,不由得停了话头。
裴宛一哂:“皇姐,你误会她了,当初路金喆把我从匪寨里救出去,并没有多一句她父兄的话。那会儿白辞逼宫在即,情势很急,我身边没有得用的人,是她主动请缨去闵州你部请援。”
裴甯讶异:“当初在闵州初见时,她是你发她来的,原来还有这样的内情!竟是我瞧了她,她为什么不实话,难道还怕我害你不成?”
裴宛摇头,没言语。临行前的对辞他都教过她,只是这些细枝末节的叮嘱他却没,想来是她自己的考量。
裴甯却久久思忖不语,这个丫头不简单,行事有计算,言语又有分寸,难得。
“是我那天话多了,也不该妄自断定她有恃功矜宠的心思……”
裴宛却道:“恃功矜宠也没什么不对,她在浣州救我是实情,驰援救驾也有她一份功劳,凭这两份大功,若是男儿当可赏官身。也正因此,路家父子一案,刑部拟裁定的结果是不枉法。”
裴宛得简单,裴甯却从他话里听出些许言外之意,路金喆进京找上公主府邸,压根算不得什么“求”之一字,她的执结也不该是慈悲之举。
……
敬德二十年的冬天,因一场初雪,飘然而至。
路金喆自那那晚风雪里走了一遭,又被暖融融的炉火一烘,第二天头便沉得厉害,整个人精气神更不济了。
叫了郎中来家里,吃了两剂药,病歪歪躺上两天,才算渐愈。
近日京师里不断有传言,都皇帝要在冬至时节祭天告祖,礼部为此都忙碌月余,而牵动各方心弦的宣白两案也要都要落下帷幕。
初十那天,公主府邸竟派了于侍卫过府来,了一通话,不外乎是案子什么时候审,家里人该做如何预备,结案文书去哪里找等语,着实开解路家人。
太太刘氏又要给那侍卫赏,他摆手不接,千推万辞出得门来。
路金喆敏感的体察到这侍卫态度有变,不复从前的倨傲模样,只是闹不清缘由,权当公主又发慈悲,想起她们一家了。
*
冬至。
日出前七刻,斋宫鸣钟,敬德皇帝的大纛卤簿从麒麟宫起驾,一路乘辇行至郊外祭坛。
皇太子裴宛留守宫中,虽不陪祀,仍需一体斋戒。[注]
这是每一年都有的盛景,今年又与往年不同,皇帝祭天礼毕后,又发布告天文书,自述罪己诏,洋洋洒洒万余字,痛陈己过。
与此同时,经过三司反复核审的宣白两案终于落下帷幕,结果张贴皇榜,公示在皇城外,引来百姓簇拥围观。
……
路家人没去凑这热闹,只因一大早,刑部的吏员就带着人,敲开了兆尹胡同路宅大门。
“浣州商人路金麒,时任浣州商会参议,伙同父路岐山以财行求,冒用礼部勘合,滥用官驿,所盈以供逆党,兹事体大,供认不讳……盖因胞妹救驾有功,加恩免去籍没家财,免其亲眷为奴,改罚银五十万两,没收名下所有商号铺肆……”
吏员宣读案件核审结果,并将回执以及一沓商号清单交给太太刘氏——这是他们此番前来的目的,若只为递送回执,压根不用他们上门,发案犯家属前去索取便可以了。
太太刘氏接过商号清单,又叫来管家,逐一确认完毕。
一家人把那回执看了几遍,反复问交了罚银是不是就将人放出来,得到肯定答复后,喜不自胜,念佛不止。
金蝶金喆互相攥紧了手,都红了眼眶,她们无数次推演,都做好明年今日为父兄烧纸烛的准备,没想到连流役都不用,只罚银没收铺面,算是极轻的了!
金蝶悄声道:“是因你救驾有功呢!”
金喆笑着道:“也是祖上积德,运道好罢了。”
……
冬至过后又三日,太太刘氏缴纳了罚银,路家在全国的商号铺肆陆续估变后,锒铛入狱两个月余的路氏父子,终于挣脱监枷,得见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