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三十四章(上) 叶氏乃外命妇,不能……

A+A-

    34

    王妃从前被册封时, 并没有去过沧州谢恩,不知道是那边忘了,或者还是刘象没对她提及这件事。

    从前没有谢恩, 于王妃来本来也没什么, 可这一回恰好是她与叶氏互相作陪,这就叫人难免多想。

    叶玉杏听旨时, 亦觉得沧州恶意满满。

    只是她到底人微言轻,且这种事情也不能自辩。

    催粮官来常州,同路带了两个嬷嬷,指导鲁王妃与侧妃两个礼仪,王妃不耐烦, 把人都给了叶侧妃使唤。

    刘象好容易给自己筹措了不少军费粮草,不想沧州那里来的这样频繁,与孙正商量一番后,钱财他自己私藏三分之一,余下的一半充公常州军备, 最后一半全都铸成元宝模样, 一箱箱搬上船, 送去沧州。

    粮草一分为二, 自己一半沧州一般。

    他是去过沧州的。

    这一回要出发,孙正与他讲了许多要紧的事务, 他只觉沧州的情形十分奇怪。

    表面上看好似陈相一手遮天, 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真正在沧州直接领兵的,并不是陈相,而 * 是对陈相俯首称臣的原沧州太守,如今的齐王。

    齐王听命于陈相。

    刘象觉得这大约和自己与孙先生之间的关系差不多?

    这把孙正吓得够呛, 忙纠正一番。

    刘象更不懂了。

    不过这不妨碍他分别给陈相齐王两个送私礼。

    刘象与一妻一妾北上沧州,第一个拜访了陈相,第二个就是齐王。

    齐王从前做知府时就与刘象有提拔之恩,刘象心里再忌惮他,面子上对他仍十分崇敬,陈相那里他给了多少孝敬,齐王这里一样一样的奉上,半点都不叫齐王难堪。

    那齐王自听鲁王两个妻妾要来行宫谢恩,就找人听了一二,待见到鲁王,笑着搂着鲁王,两个勾肩搭背话。

    他调笑,“你那王妃长得顶多称赞一句周正,怎么也不换一个?”他做了齐王,就新娶了高门嫡女做新的王妃。

    刘象为难,“哥哥你有所不知,弟弟我那时差点也换了这个糟糠!可这母老虎实在难缠,不但没有换成,反被她和老婆联合起来倒一耙,弄得人灰头土脸,不走运不走运!”

    齐王哈哈大笑,过了会儿,又,“听你府里无数的妾,怎么偏偏挑了一个名声不好的弄来沧州?连我这远的,都听你这个侧妃,克死了许多人,实在是天煞孤星的命格。”

    起叶氏,刘象可就有话,他一脸得意,没忍住炫耀,笑道,“那是齐王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这几个老婆里,叶氏是我娶的最得意的一个。

    别的不,这个命格,实在是硬的当当响。不过你看我,不但活得好好的,甚至还做上了鲁王,满身的荣华富贵,谁敢我命不好?!

    哥哥你想想,这克夫克夫,克的都是不顶事的,她天生就该嫁给我这样的厉害人!再者,我这个妾,那长的可是十分的有滋味!旁人都比不得的!”

    齐王听他一言,倒勾起了他几分垂涎的心思。

    这克夫一事鲁王的极是,能被克死的都是不顶事的!同样的道理,克不死的,可不就是大富大贵的命格?!

    竟叫这没脑子的鲁王捡了现成的便宜。

    然而就在王妃与叶侧妃两个进宫谢恩,正与行宫的贵妃手拉着手哭着话时,外面发生了一件大事。

    孙正要避着丞相,没跟着来沧州,他在刘象身边留了几个能干事的,一早就把听来的大消息,迅速传给了鲁王:

    一 * 直盘踞京城的叛军马三元自立为帝之后,大兴改制,抄了京城许多富贵家族,得了山一样的财宝,从此练兵杀敌势如破竹,响应者甚众。

    十日前,西北的秦王奉旨东进勤王,在京城外四十里地,与伪王大战一场。

    那马三元借着熟悉地形之便,亲征前线,出其不意斩断了秦王好几路粮草,大乱秦王军心,紧接着双方大队人马对峙时,伪王佯装大败诱敌深入,最后杀了个回马枪,将秦王先锋骑兵设伏,同时,趁机斩杀了误入埋伏的秦王嫡长子。

    本该在西北边境戍卫的秦王嫡长子,竟然这样糊里糊涂死在了与贼首混战的前线。

    秦王因此受挫,失了战心,继而大败。

    那伪王逼退秦王后,终于腾出了手,向沧州发了挑衅书,十分张扬的声明,不日将南下扫荡沧州,若是沧州聪明,早早交了陛下,投降他们,或许能留一条性命。

    这个挑衅书没有送给陈相,而是直接送到了齐王手里。

    齐王忽然被针对,一时紧张,一时得意。

    鲁王当时在侧,拍马屁惯了,张口就来,“这个狗娘养的马三元,口气如此之大,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齐王哥哥你手下精兵无数,大军八十万,只要出兵,定然把那马三元的屁滚尿流,脱了裤子喊爹爹!

    齐王不敢八十万军是假,十八万才是真,——可他上报陈相叫鲁王筹措粮草,就是按照八十万军来要的,于是谦虚道,“哪里就能那么厉害了?你看秦王,朝廷真是白养了这个西北大将军,从前总听他战无不胜,原来竟是个脓包货,竟连个土鳖都不过!”

    鲁王忙道,“那可不,只要齐王哥哥你亲自带兵出阵,一举灭了伪王,这天下第一号战神,可不就是齐王你的了吗?那个狗皮秦王算个甚!”

    如此吹捧了一番,齐王渐渐就信了,也觉得那马三元不过是个地里刨土的匹夫,能有什么本事,从前的秦王当真是把自己吹捧的太厉害,这一到真章,就露了怯。

    居然连他嫡长子都给弄死沙场。

    这是有多弱!

    伪王挑衅书一事被陈相听,陈相召齐王来行宫外的住所相见。

    齐王才被鲁王吹捧得不知天高地厚,在陈相面前侃侃而谈,陈相略一沉吟,就同意了齐王的自吹自擂。

    半日后,齐王收到了要他亲自带兵北上剿匪的圣旨,他的跟班鲁王又被发回常州,重新筹措粮饷,及时北运。

    战事紧张,几乎一触即发,两个王连碰头的时间都没有,被安排的妥妥当 * 当明明白白。

    刘象接了回常州的圣旨,下回他就不用亲自再来这沧州了,从来没有这样开心过。

    王妃与叶侧妃从宫里出来,就被接上车去码头乘坐回常州的船,若不是押船的是升做先锋营将军的宝贵儿及刘象的结拜兄弟老八,她们还以为被人劫了道。

    就在大家上船的第一天,鲁王忽然收到了来自齐王的一封密信。

    原来他早看上了这些日子寄居在齐王府的鲁王侧妃叶氏,本来算找个机会问鲁王要人,在鲁王回常州之前成好事。

    结果军令来得太快,不等他给鲁王暗示,他们两个就各自离开了沧州。

    然而这齐王贼心不死,待出兵后,就找了机会给鲁王修书一封,的甚是冠冕堂皇:叶氏在宫中与贵妃相谈甚欢,前些日子贵妃思乡心切,鲁王如此忠心,应把叶氏留在沧州,给贵妃做个保姆,以宽慰陛下爱妻之心。

    末了,那齐王特意标注:叶氏乃外命妇,不能住宫里,最好让叶氏先住在齐王府,以供贵妃随时差遣。

    这司马昭之心,刘象此等胭脂场里的英雄,如何能不知!

    他把这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又惊又怒简直要当场大哭。

    谁也不敢。

    万一齐王恨他不听话,日后回了沧州,见天的在陛下与陈相面前他坏话,可如何是好。

    又或者,人常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万一这齐王没等到他的六儿,从北边击退贼首,八十万大军直戳拿下常州,那他又该如何是好。

    整整一日,他都在自己屋里转转,或者浑身没有骨头似的对着叶氏垂泪,爱的不行,恨得不行,也怕的不行。

    谁知道他若是做了对不起叶氏的事儿,那天雷劈会不会发作在他身上。

    别人或者不信,他却是眼睁睁见过乌鸦巣里的金子,硬生生砸死了要欺负叶氏的流氓无赖。

    叶玉杏一开始以为他为政事忙碌,可他一晚上坐立不安的,就纳罕了,问他,他也不话,只是伤心落泪。

    再问,刘象就,“我此番来了沧州,才觉得我竟如此想念我的大郡主,我的贵妃娘娘!我这回来去匆匆,甚至没去行宫外磕头!”

    叶玉杏要是信就傻了,她懒得计较,也不看他做戏。

    然而刘象毕竟是做了这么久鲁王的人,才睡了一晚上,就叫他想出来了个绝妙的法子。

    第二天一早,刘象叫王妃乘坐大船先行下常州回去。

    他带着叶氏重新乘坐了别的随 * 行船只,也不告诉王妃,暗搓搓两个人北上回去沧州。

    齐王不是借贵妃生事么,他想法子叫贵妃在宫里摆出厌弃叶氏的态度,就算是完成了齐王的吩咐,同时为了不叫贵妃不好做,他只能最后带着叶氏灰溜溜离开沧州!

    简直不相信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妙计!

    叶玉杏听他,还是想念贵妃,一定要在贵妃宫外磕头,她就不解了,“那你带着我做什么?要带也该是王妃才对?”

    刘象有苦难言,支支吾吾,都不敢与她同寝。

    船只下行极快,可要往上走,就慢了许多,待到鲁王的船再次抵达沧州,沧州那里竟传来齐王北边被伪王大败的消息。

    风闻那忠勇齐王整个人被无数支箭射中,倒毙在疆场,最后甚至叫伪王亲手斩下齐王头颅,悬挂在军营风化了三日,然后遣使者要将那颗头送还给沧州。

    彼时齐王的头还在伪王军营外挂着招风。

    鲁王简直要吓死了。

    他从来没有这么感激过自己对六儿的不离不弃,此时恨不能对着叶氏拜了又拜,才弃船登岸,就又要带着叶氏重新上船,连夜逃离沧州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