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三十六章(上) 苏娘的弟弟来探望苏……

A+A-

    36

    苏氏听吴氏答应帮忙, 满心欢喜的等着。

    然而等了许多事日,她见院子里还是那些壮妇守着,丝毫没有可能解禁的样子, 只能再拿出一根包着金边的玉簪子, 还有一对绞丝金镯子,托丫鬟给吴氏传话。

    那日吴氏正被四娘暗骂了一句, 在气头上,苏氏的丫头来问,她恼道,“你可别怪我得不好听,你们娘害死了王爷心爱的张侧妃, 如今与张侧妃要好的叶侧妃霸占着王爷不松手,谁敢这时候提你苏娘好话?我可不想触霉头。你给苏娘,且等着吧。”

    苏氏听闻大怒,随即恨上了吴氏。

    没多久,苏氏便病了, 求王妃请了家人来探望她, 或许能好得快一些。

    王妃冷笑着发了苏氏的丫头, 并不理会。

    坐在她下首嗑着瓜子的叶玉杏嗤笑道, “量谁不知道她什么主意呢。咱们王爷好容易做了个人样,岂能叫她兄弟再来坏事。这些事儿传入到御史口中, 把王爷好生编排一番, 王爷往后如何在沧州立足?”

    倒不是她觉得那个后生怎样, 而是刘象太不像样,人家分明是没那个意思的。

    强扭的瓜不甜,她就当日行一善,做个妒妇好了。

    四娘看着王妃脸色不好, 也不知该什么,苦恼道,“行了行了,不那些烦心事儿。如今二娘总是身上不好,咱们三缺一,连个牌都不起来,偏这个人还叫这丫头来扫了兴。”

    叶玉杏想了想,问王妃,“她那丫头她病了,可要叫太医来?”

    王妃道,“她哪里是病了,是想见郡主想得急了。我也是为了郡主能立住才不叫她多见的。日后郡主大了,自然是要回她那里。再,哪个生产的妇人不孱弱的,将养一些日子自然就好了。”

    叶玉杏面上不显,心中暗暗警惕,苏氏且不论,连那生了贵妃的二娘都如此不济,请大夫的都艰难如此,若是日后她病了,千万要有寻太医的办法。

    可越是有事要找刘象,他偏偏忙的不往内院走。

    这几日刘象都在外书房忙活,当上了亲王,手里就多了许多的事儿,陛下时有突发奇想,没有陈诚在旁边镇着,刘象应付熊孩子简直力不从心。

    而那苏氏见王妃如此冷漠,只能自己想办法,偷偷写了血书,叫人夹带在内衣中,带出府送给全家搬到了沧州的苏老太。

    苏山好容易摆脱了那个恶魔,在家中似幽魂一般闲了几个月光景,待要自去扬州散心,却被嫡母拿走身上所有的银钱,压制不准他去。

    待全家随着鲁王搬去沧州,嫡母这日又叫去话,原来是姐姐在王府里受困,想让他去帮忙解围。

    他又羞又怒,万般不肯。

    那些时日苏山经受的苦苏老太全都知道,只是装作不知,如今苏氏求助,见他不可肯,苏老太就大骂,“那不是别人,是你一母同胞的姐姐,今日她受难了你不去救,他日你落魄了,谁来救你!难不成指望我这老太婆来救你?!”

    苏山被嫡母一顿大骂,又有生娘服侍在嫡母面前,眼见他生娘哭得泪流满面,哭女儿苦命,他心中无限恼恨,却最后只能艰难地再来王府。

    可这才几个月他没有在王府露面,搬来沧州后,鲁亲王府大门新的厮竟全都是不认得的人了。

    他在府里时,没有用过什么帖子,因此只故旧来拜访鲁亲王。

    那几个看门的哈哈大笑,指着这后生就,“哪里来的后生这般有趣!我们亲王岂是一般人想见就能见到的?瞧瞧你这穷酸样,啧啧……”

    苏山的厮气得不行,从前他们可是鲁王座上贵宾,走到哪里不是人人敬着恨不能磕头巴结的!

    他那厮怒道,“你们狗眼看人低!我家少爷可是未来鲁亲王侧妃的弟弟,亲亲的舅爷,今日你们得罪我家少爷,他日定叫你们狗吃屎!”

    那鲁王府看门的一愣,心问道,“敢 * 问是那位叶主子的亲弟弟?”

    苏山厮挺着胸膛,“我家姓苏。”

    看门的顿时哈哈大笑,“哟,原来是那一位,我当时谁呢,还亲亲舅爷?快别逗了,哪怕是姓吴娘子都比姓苏的那一位有脸多了。

    看你长得俊咱们也不赶你,你自己个儿快走吧走吧,这里不是你们待的地方,想找的不是咱们正经主子,趁早后街听路子去!”

    苏山握紧拳头,这才真真实实感受到姐姐的处境,只怕大大不妙了。

    他心里把刘象恨了个彻底。

    正在苏山不知如何是好时,终于一个蹲茅坑回来的看门管事听见动静,听有常州旧人来秋风,笑嘻嘻过来凑热闹,他是认得苏山苏少爷的。

    这一见人,他面露喜色,却先跳起来就给门上耍嘴皮子的厮一个耳刮子,“瞎了你们的狗眼!不看看这是谁!那可是能随意出入外书房的贵客!”

    完了那几个不长眼的,这管事立刻转过来对苏山点头哈腰,摩拳擦掌亲自带他一路进了王府外院,免不了各种的吹捧献媚。

    苏山对他道谢,可心里十分痛苦。

    这个管事能从常州一路跟到沧州,甚至还能在最有油水的门上立住脚跟,到底是会察言观色。

    他觑着这位主儿的神色,笑道,“苏公子这些时日少来咱们王府,大约不晓得王府里的是非,别的咱们不敢胡,可这府里的侧妃,一位因苏娘子的缘故早早离世,一位姓叶。

    咱们都听即使王爷再请封一位侧妃,也需得是生了贵妃娘娘的那位薄主子。公子不知,苏公子姐姐苏娘在沧州时,有意要害咱们郡主娘娘,狠狠得罪了王爷,被禁足至今。

    若公子来得再晚一些,苏娘怕是不能成了。公子若能与王爷相处甚好,大约还能帮衬苏娘一二。”

    这一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

    苏山给了他好一份赏钱,叫他再多些。

    可惜今日事不凑巧,王爷没在外书房,从前他总是从叶侧妃那里直接走角门,去办事了,外书房的人也不知道王爷究竟人在府里还是去了行宫。

    苏山却松了一口气,道,“烦劳您找个好心人代为递个话进去,我想去瞧一瞧我那姐姐。”

    刘象此时在王妃院子里逗弄长开了脸的婴儿,刚生出来时丑的一比,长了这么大,越来越水灵,他就越来越喜欢。

    外头有丫鬟收了那管事几个钱,这也是齐王府留下来的人,并不晓得那些纠葛原委,便直接来报王妃,“苏娘的弟弟来探望苏娘,在二门处候着呢。”

    刘象一抬头,惊喜道,“你谁?”

    王妃狠狠瞪了一眼不长眼的丫鬟,脸色很不好看,却碍着刘象今日在此处,便冷笑道,“苏娘病了这么久,家里来个人看望是人之常情。双,你叫个婆子引着苏公子去苏娘院子罢。嘱咐一声莫要乱走乱看。这院子大了,苏公子不认得路,走错了地方可是不好。”

    刘象立刻就坐不住了。

    王妃瞥了他一眼,慢悠悠道,“人家去看亲姐姐,你凑什么热闹。若有心,且等上一时三刻,待人家姐弟俩完心里话,你再去叨扰,也是体恤人家姐弟情深。”

    刘象一听,果然是这个道理,还坐下来,掐着时间算起来。

    此时叶玉杏正与四娘要去二娘院子。

    搬来了新的王府,每个老婆都能分来一个院子,地方大了,见面自然就少了,尤其二娘生产体虚,王妃叫她好生养身子,寻常不出大门,旁人若不来探望,一半个月不见她也是有的。

    四娘独自住一个院子时常心里发慌,最爱叫了叶侧妃,两个一起寻二娘话,她道,“我如今在王妃院里请安,那地方又大又华贵,却让人十分的不自在,也不知是不是我想多了。”

    叶玉杏道,“你如今才反应过来?那位如今是亲王妃,你往后话谨慎一些,不为别的,只为不叫人钻了空子。”

    四娘一时无语,“你可真是满身都是心眼。”

    “那可不,若没几个心眼,我早死了八百回了。”

    两人从叶侧妃花园院子走过来,路过苏娘院外时,眼见二娘的院子还有许多步路,四娘忽然捂着肚子怪叫道,“不成,我肚子怎么痛起来了?!哎哟哟,不成了不成了!”

    叶玉杏忙看她,扶着她急道,“这是怎么了?”

    四娘红着脸,四处看着地方,焦虑道,“我要解,突然就着急了。”

    叶玉杏道,“去苏娘院子罢?”

    “不去!还不够丢人的!我一肚子胀气,放屁好似鼓,不去不去!”四娘一咬牙, * 往那边墙根下一丛丛高大灌木走去,边走边叮嘱她,“给我看着,片刻就好!”

    叶玉杏没办法,看着她蹲在高大灌木后面,果然一点痕迹也没漏出来,放了心,叫身边的几个丫头都去那里佯装摘花,掩人耳目。

    四娘躲在后头放了两个屁,十分羞赧,还叫她往远点走。

    叶玉杏无语,走到另一边大树后望风,背靠树木,借着树影挡着,若有人走在青石板的道上,不留意,也很难第一时间瞧见这里站了个人。

    这时,苏山从外头被一个嬷嬷引着进来。

    因为紧张,一直低头不敢乱看。

    却不知怎的,他才听嬷嬷走到姐姐院子附近时,低头的余光里,猛地瞧见一棵大柳树下,隐隐藏着一双粉色缀了珍珠的绣花鞋。

    苏山不禁扭头去看,却见那树后隐着一个美娇娘。

    叶玉杏似乎感觉到什么,探出头往那边看去,正好与苏山视线相对,愣了愣,抿嘴拂了鬓边垂下的一缕青丝,缩回树后,不再冒头。

    苏山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