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此后瀚海寂无声(七)

A+A-

    玉非柔其人,人如其名。

    金质玉相的绝好皮囊,大开大合的爽利性格,沧浪见她第一眼,便觉“冷似数九冰”这个形容太不贴切。

    直到日后有了交情,方晓得玉老板的艳仅对着家底雄浑且舍得浪掷千金的有钱人,至于旁的……

    沧浪转而以为,“冷似数九冰”这个形容,当真生动至极。

    “来尝尝,大师傅刚研制的新菜,白袍虾仁,光是这虾走水路运来,便花了我不少银子呢!”

    约摸是趁了王府权势的东风,玉老板此番亲自端酒菜上楼,莲步款款间银锭交撞的声音格外清晰。人们很难想见,时隔多年这爱财的女子为引倭寇入彀,千金散尽的慨然模样。

    “如何?”玉非柔盯着沧浪,期待地问。

    沧浪品了片刻:“嫩滑爽口,齿颊生香,若再淋些蛋清去去腥味,滋味当真馋死个人。”

    他食髓知味,接连伸筷,嘴角沾了些许油星。封璘刚想伸手揩去,却见那被油光润得滑腻的唇微张,灵巧的舌悄探出一个尖,舔了舔隐约晶亮的唇角。

    封璘突然感到唇焦舌敝,他这时候才知道,欲教常胜将军丢盔弃甲,不必非得长枪短炮,有时只需美人的一个煽动足矣。

    玉非柔闻言抚掌,两颊笑涡衬得面容妩媚:“先生讲究。巧的是我家那位花重金请来的厨子也这么,可惜起不宜食太多鸡子,恐伤腹肠,这才将量减半。”

    她兴致很高,净手替沧浪布菜,这时袖口滑落,露出空无一物的白净的腕。沧浪留意到,她手上带着的玛瑙珠串与王爷束发的那条似是一对。

    不知为何,沧浪像是口衔青梅,莫名有点酸。

    “起来,这种食法在松江府一带颇见风行,”玉非柔闲闲一抬眼,“先生从前去过?”

    筷箸与碗沿撞出细响,一鳞半爪的印象从脑海里飞快掠过,沧浪茫然而似有所感:“松江府……”

    玉非柔仿佛毫不知情地笑:“松江可是膏腴之地,形胜之所。妾身没去过,也知道那里出过不少风流名士,譬如,当朝先太傅,秋千顷。”

    这个名字更像是揳进顽石罅隙的一把尖刀,沧浪动动唇,想什么,却被一旁无声饮酒的封璘掐断:“这道虾仁怕不是过了玉老板的手,往里添了多少油跟醋,余味尽显酸腻,还是叫人撤了吧。”

    玉非柔莞尔,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倒叫沧浪无从追问了。

    醉仙居紧邻港口会馆街,海禁令以前,曾是各国商人经商谋事之地。而今海市虽禁,这条会馆街却留了下来,从前外商修建的居停场所被改造成各式茶馆、驿站,每日驰马传牒,喧喧哗哗,好不热闹。

    干栏楼的院墙外搭了一爿茶棚,供来往行人歇脚。书人醒木拍案,故事讲到高潮,却停下来润嗓,十足吊起了茶客胃口。

    “啊,那秋千顷与晓万山,后来如何了?”

    酒杯在掌中险成碎瓷,封璘一扭脸,见馋猫住了嘴,筷头支着下巴,模样三分认真七分走神。

    “秋千顷何等人物,大晏开朝以来最年轻的探花郎,才情比天高,据生得也是极好。有诗云他,梅花香在骨、秋水玉为神,春闱以后榜下捉婿的人家,险些没将城楼挤塌。”

    便有茶客不服:“秋郎厉害至此,怎地没高中状元,反倒屈居人下?”

    书人道:“秋千顷风雅不假,也要看压他一头之人是谁。诸位看官可知,当年盛赞探花郎的两句妙语,就是出自状元晓万山笔下,诗文禀赋可见一斑。”

    当朝状元与探花,神仙中人彼此相合,怎么听来都是一段旖闻佳话。

    茶客中有好事者嗤嗤:“这两位,该不会是......”

    书人把醒木一叩,忽然正经:“休要胡。秋、晓二人识于微时,曾因一诗结缘,乃堂堂正正的君子之交。后来晓万山见罪权贵,入仕三年便遭罢官,此后遁迹山林,创设松江书院。秋千顷虽居高位,照旧与他交好,每年休朝都不远千里往书院执经以听。若无后来的松江诗案,他二人琴瑟相偕,便是当世的伯牙子期,惜哉?惜哉!”

    须臾,官船起锚的吆喝声盖过了楼下纷纭。

    沧浪心头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愈渐浓稠。一块惊堂木,一段书声,将他引向记忆深处的海雾,茫茫中似乎有东西呼之欲出。这让他莫名相信,只要再往前一步,想要的答案便在虚妄的另一端。

    望着沧浪魂不守舍下楼去的背影,封璘竟也不阻拦,只一杯接一杯饮酒,越饮越急。

    玉非柔执壶在旁,笑意由深转浅:“不拦一拦么?万一被他想起什么。”

    封璘淡道:“不是还有解忧散,你过那香吸多了也无碍,只是会叫人不记前尘而已。”

    “好,”玉非柔竖起涂抹丹蔻的食指,“老规矩,还是这个数。”

    封璘对她的狮子大开口似乎习以为常,解下腰间玉牌扔到桌上:“自个去找迟笑愚,从王府私库里支。只不过。”他话锋一转,“下次再让我听见你旁敲侧击,休怪本王带兵踏平了醉仙居。”

    玉非柔笑容忽敛,“为了一个恨你入骨的人做这些,值得吗?”

    “当然,”封璘,“先生半生崎岖已过,往后的日子,我要他风雪无虞,百岁无忧。”

    玉非柔冷道:“可你别忘了,他的半生崎岖里,有多少是你的功劳?”

    “松江诗案,七年前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晓万山被罢官后心情郁闷,私下与秋千顷对饮时曾作讽诗一首,谁想就走漏了风声。

    诗词呈上御案,先帝龙颜大怒,朝中政敌伺机弹劾秋千顷与人结党,更声称金陵书院企图遥执朝政。

    先帝下令锦衣卫彻查此案,晓万山不堪受辱,狱中自尽,秋千顷亦被贬为太仓卫指挥佥事,上任不到三天就逢倭患,文臣软骨行差踏错,可惜了一代探花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白水涵秋千顷净,清霜粲晓万山空。功名如烈火油烹,转眼还不是千顷净、万山空。”

    啪!

    惊堂木落下,茶客复添一杯茶,关于秋晓二人的遭际,有人叹可怜,有人骂可憎,唯有沧浪置身其中,不清心头是什么滋味。

    偏那书人末了还要缀上一句:“起来松江诗案被人捅出,全是先帝幼子兖王的功劳。若非殿下以仆役之身蛰伏书院数年,密友间的体己话又怎么会搬上台面。他经此事立了功,这才入了先帝爷的眼,此后平步青云,好不风光!”

    话中毫不掩饰对兖王的鄙薄,沧浪听来又惊又愕:封璘,竟然还做过这种事情?

    一顶伞斜过来,替他挡了毒辣的日晒。沧浪转眸,封璘不知何时跟下楼,眉间拢着炎炎日光,是很磊落的模样。

    “日头升上来了,回去吧。”

    沧浪低头沉吟,忽道:“我要见杨大智。”

    许是他的错觉,伞檐在头顶晃了晃,封璘声线略沉:“他伤重未愈,不宜见人。等再过些时日,本王亲自陪你去见他。”

    那晚沧浪将睡未睡之际,脑海里魔怔似的反复回响着书人的话。

    秋千顷、晓万山,当世伯牙子期,人戕害,各堕风尘……

    心绪芜杂,辗转反侧,直到有人燃起香,脱靴登榻,从身后抱住了他。

    “先生有心事?”

    后背抵在坚实的胸膛,这是个互相慰藉的姿势。在名为解忧散的香气里,沧浪心像落了地,倦怠地阖上眼:罢了罢了,他人的是非恩怨与己何干,索性交付一场黄粱。

    不知不觉旬日又过,天气转凉,落了好几场秋雨。

    封璘合起奏折,手指搭在上头:“姓冯的都招了。”

    “供词里都了些什么?”杨大智迫切追问,他的伤尚未好全,封璘许他坐着回话。

    “虚报兵员,克扣粮饷。只不过有一件事你并未准,”封璘起身,在空地上踱了几步,“这些人每年的贪污钱数,怕是要在七十万两之上,再添一笔。”

    杨大智瞠目,竭尽所能也难以想象那是笔怎样惊人的数额。

    窝在墙角的怀缨见主子来,主动翻身露出肚皮。封璘在它屁股上踹了一脚,意思是别做这等憨犬模样。怀缨哼哼唧唧地爬起来,由着封璘拨弄它一双狼耳。

    “渡口码头上存放的,正是被眛下的军粮。除了朝廷每年拨下的饷银,这些人还通过走私军粮获利,其中一多半给朝中贵人上了供。也就是你的,向上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只在诗文中可见。封璘眼神虽无波,却透着不容忽视的凛冽。

    “钦安县城乃海防要地,朝廷拨银从不吝惜。据姓冯的交代,庆元年间历任县令都是这样做的,只有你兄长是个例外。”

    顿了顿,封璘道:“所以他必死无疑。”

    杨大智的面色倏然惨淡下去。古来臣之于君者,入则恳恳以尽忠,兄长承先人遗训,最后却也正是死在了这个“忠”字上。他恨透了这瓦釜雷鸣的世道,可是他无力改变。这些年他以蚍蜉之身搏浪击空,最后跌得血肉模糊。

    杨大智手扶椅背艰难起身,每走一步膝弯都在颤抖。他终于挪到封璘面前,缓缓屈膝:“宁为天家犬,不做白屋人。只要王爷为兄长雪恨,我杨大智,此后甘为王府鹰犬,任凭驱使。”

    封璘并不搀人起身,就这么垂睇杨大智的发心,寒声问:“当年钦安县城中,构陷秋千顷通敌叛国的除了谢愔,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