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好像是我爹

A+A-

    “唉……”

    周志勋看得都愣了,等想起来追时李留弟已经冲到街对面,一路往西追去。

    “喂、喂……”周志勋大声喊着,一路猛追,恨不得把扛在肩上的大三角兜子丢在路上。

    书这东西沉,他背着这么个大兜子,怎么可能追得上李留弟?还好李留弟不知怎么的,就自己慢了下来,慢慢停下来就那么站在道边上傻乎乎地看着前头,路上有一辆暂新的绿吉普驰过,尘土飞扬,扑了她一脸她都没反应。

    现在不像后世,到处都是水泥铺的道路,就是大城市,一般也不过是沥青泊油路,尔河这样的地方,现在还多是土道,可不是车一过就一脸灰。

    旁边推着自行车,边走边和人话的男人“呸呸”地直吐:“显白显白,就知道显白,就咱这疙瘩地儿,还用得着买车?这革委会的刘大书记也不知道咋想的……”

    话还没完,身边的女人已经一把扯住他,声呵斥:“你才咋想的啊?啥话都敢往出冒,也不怕……”

    声音一顿,她扭头看看呆呆站着的李留弟,皱眉:“大妹子,你让一让啊!”

    李留弟转头,眼神仍带着迷茫。

    男人就乐了:“八成是个傻子,放心,没事啊!”

    李留弟目光忽闪,看看男人,往旁边让了让,仍然没有话。

    后头的周志勋这个时候赶上来了,扯着李留弟训人:“你干什么?突然就跑了,我还以为你……李明慧?李明慧!”

    眼珠终于定住了,李留弟看着周志勋,扯了下嘴角,似乎是想笑,却到底没有笑出来,眼睛一眨,竟是泛上水意:“我、我好像看到我爹了……”

    “李会计?”周志勋掀眉:“不能啊!你要看到他还带……”把个“追”字咽了下去,周志勋意地看着李留弟:“你亲爸是吧?”

    点点头,李留弟吸了下鼻子。

    周志勋立刻就拉起她的手:“往西边去了?我带你去追他……”

    看着周志勋认真的侧脸,李留弟眼睛眨啊眨,忽然就笑了。

    这个总是横横的,好像霸道又无赖的少年其实有颗再温柔不过的心。

    “我不去了……”抽出手,李留弟摇了摇头,声道:“我就是追上他,他也不会带我回家的。”

    “咋的?”学着李留弟的口音,周志勋皱眉道:“他是你亲爸,怎么可能不带你回家?”

    “他不要我的!”李留弟声着,垂下头,想了想又道:“他只要儿子的。真的,我娘生我时,是生的龙凤胎,奶水不够,就把我给了老李家——他们只留了我弟,不要我……”一句话完,她就想哭。

    以为过了一辈子不会再为这样的事儿生气,可是原来悲伤从来都没消失过。

    “我只是不明白,为啥后来又生了闺女,就不送人了,为啥六个孩子,就把我一人送人呢?”低声呢喃着,她只觉得心里头像烧了一把火,把她的心烧成灰黑灰黑的,可那灰烬里,却居然还藏着一丝希望:这辈子我不再像上辈子一样那么死倔,爹娘会不会重新要她?

    她不再问为啥就把她送人了,也不去抱怨痛恨,她会乖乖地去洗脸洗脸,也不再往弟弟书包里塞赖蛤蟆,是不是她就能够回去?

    其实她一直在试图理解。

    娘一辈子生了八个孩子,只活了六个。在她之前,大哥银河刚刚夭折,听那是个又聪明又乖巧的孩子,得了痢疾,大夏天的病得都爬不起炕,娘着扇子赶苍蝇,他却“娘,别赶了,就找块布盖我脸上就行,你太累了……”

    娘她那时候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心里想着这话太不吉利。果然过了不到一星期,银河就走了。

    都是孩子的名起得太大了,老天爷才要收回去。等到生下一对龙凤胎,就取了乡土的名,儿子名叫二狗,女孩叫二娣。

    后来这个成了大哥的二狗叫了温佑安,可女孩却始终都只是二娣——不过才两周大,温二娣就因为亲娘的奶水不足,被抱到乡下送了人。

    一直长到十四,才头一回见到亲娘。而那时候,她已经又有了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五个孩子,她是唯一一个送人的,为啥呢?就是家里再困难,可到底不是还养活了五个孩子吗?为啥就不能把她也接回来呢?

    就因为这个,李留弟怨了一辈子,娘死时她问“为啥把我送人”;爹死时,她在灵堂上冲着尸体狠狠啐了一大口唾沫;再后来年纪大了见了弟弟妹妹,她也总是“可不是把你们给人啦,要是我像你们似的留在城里,谁我就不能出息呢?”

    上辈子,她恨啊怨啊就那么过了一辈子,可是现在却禁不住想:要是她不再像上辈子一样,是不是她也可以过不一样的生活?

    “我会回家的,很快就能回家……”低语着,李留弟抹了抹眼睛,转头看周志勋:“不是得请我吃饭?”

    周志勋直掀眉毛,看李留弟嘴角微微翘着,好像并不因为刚才没追上亲爹而难过了,才算是放了心,可嘴上却是冷哼:“就知道吃,你猪啊!?”

    李留弟啐了声,跟在周志勋后头慢慢挪步子。

    这年头要吃饭,不是随便哪个道边就有饭店的,那路边摊,后来的大排档什么的更是没有。

    现在的饭店那都是国营的,像是现在她们站的人民饭店,那就是国营饭店。

    门上挂着两个红幌,在后世已经很少挂幌的了,但在现在这个年代,饭店挂幌那是必备。

    红幌,就代表它是汉民饭店,卖猪肉。要是挂了蓝色的幌,那就是清真饭店,只卖牛羊肉,你要是进去点猪肉的菜,那就是在骂人,要挨骂的。

    这个幌也是有讲究的,上面的白塑料花,那是馒头,中间的红圈像盘子的是包子,下面的红穗就是面条,这三样基本就是东北的主食。

    人民饭店挂两个红幌,那就是它是基本饭店,要是挂一个,那就是吃铺,挂到四个那就算大饭店了,要是敢挂八个幌那就和后世的星级饭店一个样了。不过,在尔河,还真没哪家挂八个幌的。

    就是最大的国营饭店第一饭店也只是挂四个幌,那已经算是尔河数一数二的大饭店了,李留弟上辈子就没进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