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祸事的起源

A+A-

    唐思涵跪在李圃面前,趴在李圃膝盖上,哇哇大哭起来。

    李圃也不制止,搭在唐思涵脑袋上,算是安慰,笑着道:“没事了,没事了,乖孩子,不害怕。”

    许飞扬、薛辰松了一口气,一起来到厨房。

    许飞扬抓鸡,薛辰揉面。

    拔着鸡毛,许飞扬问道:“他们再什么,为什么我一句话都听不懂。”

    薛辰摇摇头:“我也听不懂啊,不过好在大人醒过来了。”

    许飞扬道:“没想到大人的名这么可爱,不过我得提醒大叔一声,大人本来长得就不凶,没啥威严,如果再有这个一个温馨的名,要被笑死了。”

    薛辰揉着面团,道:“你的提议真不错,改天要跟大叔一声。”

    唐思涵哭了许久,把一辈子的委屈都哭了出来。

    李圃也不制止,等唐思涵哭累了,才道:“我每天都会看星象,那天我突然发现,你在古河镇当官,但是在盘龙城出现了你的劫数。我掐指一算,今年盘龙城有蝗虫灾害,就立马变卖了老宅所有的土地,拿去购买粮食,牛羊,赶到盘龙城。把食物分给难民,才化解了你的劫数。”

    李圃并没有告知唐思涵,在免费分发粮食的时候,被盘龙镇知县为难的事情。

    盘龙镇知县正是徐余达,为了证明他在鱼鹿宴上的赈灾之策有效,特意拿来用。

    李圃的到来,免费分发食物,打破了徐余达的计划,被关押了起来。

    李圃的弟子们也不是吃素的,立马告到了州府,上风施压,徐余达不得不把李圃放出来,扣押的粮草牛羊也都如数退还。

    李圃不想唐思涵担心,坐牢这件事,就没有。

    李圃继续着自己的丰功伟绩:“因为这事,皇帝把我请到宫里,要嘉奖我,还要任命我为护国法师,我给拒绝了。不过我给你求了一个恩典。”

    唐思涵很是好奇:“叔给我求了什么?”

    李圃故作神秘:“什么也没求,又什么都求了。”

    李圃进宫见了皇上,拒绝了皇帝的请求,宫里有一个孟魂就够了,他就不去趟这一次浑水了。

    李圃也没有隐瞒,实话实了。

    古河镇的唐思涵是李圃的侄子,李圃年轻时候跟师傅学了一点本事,无法勘探国运,算一个人的吉凶,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圃想要还俗,前半生被困在古河镇,为唐思涵守着老宅,现在老宅被变卖,李圃想要还俗,去游历山水。

    李圃谢绝了皇帝所有的赏赐,只求给点盘缠去古河镇看望唐思涵一眼。

    将来唐思涵闯了什么祸,还请皇帝大度,原谅一二。

    听了李圃的话,唐思涵心里很是感动:“叔,您是真的想要还俗,还是借口。”

    李圃时候被唐家收留,跟着师傅学艺,师傅走后,他继承了师傅的衣钵,去盘龙城之前,没有离开过南山城一步。

    李圃以前放心不下师弟师妹们,现在枷锁已去,打算完成年幼时的梦想,云游天下。

    唐思涵见李圃不像是假话,从自己的金库里取出一个荷包:“叔,我没您有本事,就这点黄白之物,还请您笑纳。将来如果您缺钱了,可以去素人庄随便取。您取的是我那份,千万不要不好意思。”

    李圃没有拒绝,这样可以让唐思涵好受一些:“行,叔就收下了,不过思思,你年少吐血,非长寿之照,你一定要注意保养自己,知道吗?”

    唐思涵当然清楚,连连答应。

    见四下无人,李圃声问道:“我虽然是出家人,但也知道成家立业的重要,我看着那两个年轻人都不错,他们成亲了吗,你喜欢那个。”

    唐思涵知道李圃的是薛辰和许飞扬。

    这两个人确实都不错,但是唐思涵却没有功夫去想这些:“我是戴罪之人,自己都没有洗白,还是不要去祸害人家了。”

    李圃心下一沉:“还在伤心你师傅和南山四儒,你那四个叔父的事。”

    唐思涵道:“他们死的不明不白,我不能就这么算了。”

    李圃安慰道:“不要这么执拗,要学会变通,太过于执着,也非长寿之道。历史上的秦武王,举鼎而亡,就是因为太执着。”

    唐思涵安慰李圃道:“叔你放心吧,我是不会傻呆呆的跑去举大鼎的。”

    李圃没好气的瞪了唐思涵一眼,知道唐思涵是在装傻。唐思涵学富五车,哪里能不明白举鼎而亡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正聊天,薛辰带着鸡汤面,跑来敲门。

    李圃的到来,唐思涵心情好了很多,面也吃的很香。

    李圃看着消瘦的唐思涵,暗暗打定主意,要留下来一段时间,给他做一些好吃的,好好补补。

    许飞扬、薛辰送了鸡汤面就很识趣的出门了,留下这爷俩,私房话。

    巡街的路上,许飞扬很是奇怪,薛辰聪明,就问薛辰道:“盘龙城距离古河镇十万八千里,那边发生蝗虫灾害,管我们大人什么事。大人的叔父为什么,那是大人的祸事啊,有什么关联吗,蝗虫是大人养得吗。”

    薛辰也想不明白,摇摇头:“你们玄学,太烧脑了,我当年学了两年,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