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龙珠丢失
因古河城事败露,夏无季尽可能的让自己表现的像个透明。
因皇帝旧事重提,夏无季紧张的额头的汗珠都蹦出来了。
唐思涵连忙站出来,回答道:“臣不知道。”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向唐思涵。
唐思涵一脸无辜道:“臣真的不知道。”
唐思涵的话,有人信;有人不信。
唐思涵又补充道:“他被抓了之后,臣还向监军大人求情了呢!臣刚到任,就被山贼抢走了一个死刑犯,还是太守大人替臣追回来的。并且抓住了所有的山贼。事后,监军大人告诉臣真相的时候,臣吓坏了。”
明白事情真相的,心中冷笑。
两人互掐这么多年,对方罗南,不去补一刀就不错了,还替他话。
不明白事情真相的,只道唐思涵是在明哲保身。
关于唐思涵住的地方,花了多少钱,钱从哪里来,也没人在追究了。
忙完唐思涵的事情,皇帝询问九卿之首,朱胤,关于清明节祭祖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朱胤上位两年不到,就组织了两次祭祀。
第一次祭祀,声势浩大,青烟直上九万里。向阳山附近的居民见了,惊呼神迹。
这马上就是第二次祭祀了,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等着皇帝以及后宫所有有位分的妃嫔,还有百官诰命夫人们,前去向阳山,参与祭祀。
下了朝,景儿侯爷替唐思涵捏了一把汗。
景儿侯爷邀请唐思涵坐他的马车,一起回去,被唐思涵拒绝。
唐思涵想着三年未归来,也不知道京城情况如何,叫了一辆一般的马车,打算重新游览一番。
公主府的马车,都很大,很多路、巷不方便走,便拒绝了与景儿侯爷同行。
景儿侯爷哪能轻易放过唐思涵,让车夫先回去,自己缠着唐思涵,想要听听古河城的风土人情。
景儿侯爷从在京城长大,没有谁比他更了解京城。
许飞扬去找师叔了,唐思涵一人在京城,并不着急回去。
有景儿侯爷陪着,这一路上也不枯燥,顺便还能考验已下景儿侯爷的功课。
这三年,景儿侯爷很用功,学问大曾,唐思涵很是欣慰。
没几天,清明节就要到了,后宫上至皇后,下至昭仪;前朝,上到皇帝,下到百官。宫外各诰命夫人,一同前往向阳山,祭祖。
天不亮,唐思涵等人便在宫门口候着了。
左安大长公主和景儿侯爷也来了,捡了唐思涵,景儿侯爷一把抽出那条银狐大氅,给唐思涵披上。
虽然天气还很凉,也不至于穿这么厚。
左安大长公主见唐思涵不停的发抖,还以为唐思涵生病了。建议唐思涵跟皇帝请假,毕竟多他一人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
唐思涵解释了原因,左安大长公主这才知道唐思涵是因为冷。
再看儿子见到唐思涵的时候,直接抽出那条大氅,便明白是诶唐思涵准备的。
厚厚的银狐大氅,穿着很暖和,很舒服,就是站在百官之中有点突兀。
左安大长公主带着景儿侯爷进宫去了,不忘夸奖景儿侯爷一句。
等日上三竿,宫中正门打开,皇帝的依仗才缓缓走出来。
向阳山虽然就挨着京城,但真的要从皇宫走到向阳山,路上需要走两天。
这两天虽然不至于风餐露宿,但是住宿简单,还跟人合住,唐思涵根本受不了。
每天看书到深夜,然后裹着大氅,坐在篝火旁边,枕着麻袋就睡了。
有人问为什么不睡帐篷,就推里头冷,烤烤火比较暖和。
终于来到向阳山。
唐思涵虽然是京官,却是最的官,向阳山行宫里自然没有给唐思涵准备单间。
四人一屋,要在向阳山住五天四夜。
第一天准备工作;第二、三、四天正式祭祀;第五天返回京城。
放下行礼,唐思涵开始发愁,这五天四夜该怎么过。
因为要祭祀,这几日的饭菜是一点油腥都不见。
那些个贵族,吃惯了山珍海味;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这两天折腾下来,个个面露苦色。
吃了饭,简单休息了一下,在主持,玉煐真人的带领下,参观了祭祀的大殿,永安殿,这里摆放着黎国世世代代,皇帝和皇后的牌位;后又去了向阳峰的朝天塔,瞻仰龙珠。
朝天塔一共八层,龙珠在最高一层。每当夜幕降临,龙珠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照亮朝天塔中,各个时期,功勋大臣的牌位。
永安殿是龙身,朝天塔是龙珠,二者首尾呼应,罩着黎国三百年的气运。
次日便是祭祀的日子,走了一遍流程之后,真人们便去朝天塔请龙珠。
趁着请龙珠的功夫,大臣们聚集在殿上,或三五成群、或两两交耳。
唐思涵认识的人,都在跟皇帝话。其他人又不愿意搭理唐思涵,唐思涵就一个人跑到殿外,去透气。
透气的功夫,听到一元跟一厮谈话。
风雨晴出身平民,不甚懂礼,被太后不喜,在烈日下,站规矩,已经站了两个时辰了。
一元心,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后这是替女儿出气。
明珠公主东床快婿的第一人选,就是荀一元,却被风雨晴抢了先。
太后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一元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回到殿上,想找父亲聊聊。
荀一元的父亲是太史令,此时正跟玉煐真人,聊关于祭祀的事情,根本没有荀一元插话的间隙。
唐思涵听了,默默回到殿上。
谨王爷正与大臣们聊天,只感觉背后一阵发凉,回头一看,唐思涵正盯着他。
那眼神,似笑非笑,阴沉沉的,空洞如深渊黑洞。
谨王爷不解,唐思涵怎么对自己突然这么大的敌意。
本欲上前打个招呼,一探究竟,一真人匆匆跑回来,神色慌张,与玉煐真人耳语一阵。
玉煐真人听闻事情的经过,跪在皇帝跟前请罪,诉龙珠遗失的事情。
顿时百官议论纷纷,不知如何是好。
康光宗第一个站出来道:“向阳山本属于京城地界,龙珠遗失,他这个知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康光宗敢作敢当,引起皇帝的好感,询问解决办法。
康光宗道:“陛下,向阳山乃皇家祭天之所,平民百姓安敢登山,必定是山中守护真人,监守自盗,请陛下准许臣,将看管龙珠的真人,全部收押、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