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封侯

A+A-

    萧逸钧眼眸微眯,凌厉的目光在秦晏安身上来回扫视着,半晌之后才道:“秦卿可想好了?如此好的机会,就向朕讨要这么一个恩典?”

    秦晏安丝毫不惧地回望着当今天子的目光,语气坚定道:“臣想好了。”

    萧逸钧在心底颇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他本来可是算将秦晏安召回皇城后,想在自己的三个公主当中选一个与之结亲的,如今看来要赐婚怕是不行了,不过不定日后自己的哪个公主有本事能与秦晏安结为连理也不一定,这么想着,他微微弯腰双手扶起跪在地上的秦晏安笑道:“既然秦卿仅此一求,朕岂有不应之理。不过若卿以后有了心仪之人,可定要告知于朕,让朕给你二人赐婚,如何?”

    秦晏安眼睑微垂,意味深长道:“那是自然,届时陛下可莫反悔。”

    朝中的大臣们见状,都开始在心底盘算着各自的九九。

    萧逸钧感慨:“也不知以后哪个女子有福气能够进得了你秦大将军的眼啊!”着便负手转身回到龙椅上,望着底下的众臣缓缓开口道:“这几年来,幸得秦卿为我大晋扫清外敌,鞠躬尽瘁,才得以家国安康,此功不可没,遂朕决定封秦大将军秦晏安为我大晋的安定侯,望卿为我大晋,为黎民,为朕,安天下,定国邦,勿负这安定二字!”

    秦晏安深深行了一礼,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望。”

    萧逸钧满意地点点头,对于这位草根出身的将军,无父无母,又无亲无故,武功高强,现在军中又颇有威望,也从未作任何逾矩的动作,若对他多加以恩惠,必能为自己所用,只效忠于自己。

    右相林季坤出列道:“恭贺陛下,能得安定侯此等能臣相辅,天佑我大晋也。”

    众臣纷纷附议:“恭贺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萧逸钧道:“众卿也都是我大晋的股肱之臣,只有我等君臣同心,大晋才能昌盛安康。”

    众臣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必上下同心,共辅我大晋昌荣。”

    “嗯!”萧逸钧点点头,又对秦晏安道:“朕早在城南一处为秦卿选好了座府邸,还派人修缮了一番,下朝之后朕便让人领你前去,若有何处不满意,卿尽管与朕。”

    秦晏安:“是。”

    下了早朝之后,太子萧君煜便随萧逸钧一道去了御书房处理政务,其余各位皇子和大臣都纷纷想去拉拢和攀附这位新晋的安定侯,但还未接近,都被他身上那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和如九天寒冰的双眸,冻得全身一个哆嗦,皆都止步不敢再前。

    秦晏安无视众人的动作,只望了眼在前方不远处的一个青年,两人彼此暗自都对对方轻微点了点头,那人一身朝服,眉眼温润,谦谦君子,是三年前春闱登科的状元,苏世玦。

    萧逸钧身边的贴身太监长福笑眯眯地走到秦晏安跟前,恭敬道:“侯爷,奴才带您去府邸看看吧,若有何不满意的奴才好回禀陛下。”

    秦晏安昂首:“有劳公公了。”

    两辆马车缓缓停在了一处颇有气势的府邸前,朱漆大门上悬着“安定侯府”的匾额,大门的两侧,立着两只威风凛凛的大狮子,在烈日照耀下散发着庄正威严的气息。

    秦晏安和长福从马车上下来,早已在府门外等候的几个下人便立马迎了上来,恭敬地跪拜行礼:“奴才/奴婢参见侯爷。”

    长福在秦晏安疑惑的目光下解释道:“陛**恤侯爷孑然一身,身边无个人伺候,不懂照顾自己,所以便命老奴挑了几个机灵懂事的下人,好帮衬侯爷点点府内杂事。”

    秦晏安挥挥手让他们起来,心里明白皇帝此举何意,既得了个体恤臣民的明君名声,又能将自己掌控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得是一手好算盘。秦晏安在心里冷哼了一声,面上却看不出丝毫表情,只是眼里带着感激的目光道:“陛下实在有心了。”

    长福对此很是满意,笑着提点道:“那是自然,陛下对侯爷可谓用心良苦,侯爷可莫要辜负陛下的期望啊!”完话锋一转:“外面太阳大,老奴还是带侯爷进府里瞧着去。”

    秦晏安点点头,看着长福的背影哼了声:“老狐狸!”

    府里布局规整,甬道相通,装饰气派又不华丽,倒是很和秦晏安的眼光。

    将整座府邸大致逛了一圈后,见秦晏安倒是颇为满意,长福便拱手告辞道:“既然侯爷觉得满意,那老奴就回去向陛下复命了。”

    秦晏安点头:“公公慢走。”

    待人走后,秦晏安看向还侍立在一旁的几个下人,摆摆手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本侯要先去休息会,任何人不许来扰,若有人登门拜访也不必来通报,直接回绝便可。”完也不等几人应答便转身离去,一路还连连了几个哈欠,看样子像是十分疲惫。

    几个下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纪最大的道:“好了,都被杵这儿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一个长得水灵的婢女犹豫问道:“林伯,那侯爷那边,不用去伺候吗?要是……。”

    林伯目光深邃,脸上带着些许历经沧桑后的皱纹,扫了眼几人幽幽道:“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现在侯爷可是我们名义上的主子,明白吗?”

    几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边各忙各的去了,林伯站在原地望着那蔚蓝的天际,目光放空,似是在欣赏又似是在透过那层层叠叠的白云追溯着什么,片刻后叹了口气摇摇头离开了,只留下细细的呢喃被轻风吹散着带去远方:“老了,老了啊!”

    拾酒楼,是京城里最受欢迎的酒楼,但酒菜却极贵,一顿下来够一个平民吃穿俭用好几年的银两了,因此往往来的都是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和世家子弟,所以更多人来此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附结交些身份尊贵的豪门世家。

    大厅内觥筹交错,舞女在台中广袖挥舞,莺莺吟唱。相比起一楼大堂的热闹,二楼最里间的包厢就显得格外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