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不择手段

A+A-

    面对我的质问,江哲自知理亏。

    但是,为了钱,婆婆一哭二闹三上吊之后,婆婆的杀手锏又来了。扑通,江哲的妈给江哲跪下了。

    “爹,你是爹行吗?”咣咣又磕了几个头,江哲没辙了。

    为了要这个儿子的钱,给另外的儿子,这当妈的也是想尽了办法,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听了江哲的诉,我也能想象当时的场景。

    “江哲,我不是不讲理的人,我们是白手起家,我们是靠一点一滴、省吃俭用,孩子从出生就跟着我们,风里来雨里去,早起晚睡受罪受过来的。”

    “从没结婚,就省着能着地攒钱到现在,孩子都两岁多了,我们攒了这么多年,才攒了几个钱?”

    问题是,这是我们的钱,是村里按人头分的。我们以后养老拿什么?

    “你哥嫂不能这样吃救济,得想法子挣去!全国那么多没房改的,就不买房子、不娶媳妇、不活着啦?”

    “要不是村镇房改赶上了这政策,咱这辈子也别想着这发财的好事。”

    “本来,我想给大哥二哥一家十万不少了。交个首付,三囗再挣了还贷。你看看谁不是这么玩儿命干呢?”

    “再,妈和叔再一人分他们十万,已经不少了。”

    任凭我怎么、怎么劝,江哲不话。达不到目的,江哲就那么跪着。

    他跪着,我也睡不着,“快起来吧。”

    我起身,拿了三口分得的存折和写着江哲名字的房本,扔给他。

    “拿去,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关灯睡觉……

    他来到我身边,想拥我入怀,我起身拿了被子睡到沙发上。

    天亮,起床,带了还在熟睡的心心,去公司。

    不到八点,送酒的货车来了。

    员工们都提前到公司,分单装运入库。

    送走货车,送烟的、送糖的、十几辆大货车,接连送货、接货,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利落。

    第二天下午,江哲才从婆婆那回来。

    累了半天,想休息一会儿,心心在我身边无声地玩儿她的两个玩伴,一只娃娃和一只毛耸狗狗。

    江哲勤快地扫房间,收拾里里外外。又去做好了晚饭。

    我知道,婆婆的目的达到了。

    江哲在他妈那交差了。

    至于我,爱咋的咋的,我才明白,有谁会真的在乎我呢?

    谁见过两个大人,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一起吃饭,除了筷子、夹菜,勺子碰碗,再有就是吃饭的声音。

    大人不话,孩子不哭闹,那么安静地吃饭。

    像一幅油画。

    如果真是一幅油画,看图,也许你会,多么温馨的三口之家。幸福地享受美味,多么幸福的妻子、女儿。

    妻子幸福吗?

    有谁知道,这画中的妻子是用什么样的包容之心,才享受到丈夫做饭夹菜的厚爱!

    又有谁知道,画中那个勤快又有爱心的丈夫,是带着胜利的喜悦,还是带着对妻子、女儿的愧疚?

    想起孔子老先生的一句话,看见的,不见得是真实的。

    我信……

    记住,任何的人和事永远别看表象。表象的后面,隐藏的不是血就是泪!

    这是我的体会。

    江哲没有解释,我也不去过问。

    日子就这样波灡不惊地过着,没有质问,没有争吵,亦如什么都没有发生。

    除了忙生意,我要交代江哲要干的事情,然后,就是忙、忙、忙。

    因为忙,很快我就忘了一切烦恼,闲下来,看着慢慢长大的女儿,总会让我开心,给我带来快乐。

    刚进腊月,爸妈和两个嫂子来了。

    名义上是看看我的女儿,长这么大,两个舅妈还没见过外?女,两个舅妈给我的心心买了衣服,每人又给了五十元见面礼,我知道又有故事发生。

    大嫂让爸妈先,爸妈让大嫂二嫂。

    “别让了,无论谁先,不就是钱嘛,吧,怎么个意思。”

    大嫂:“我先吧,他姑姑,你幸亏把户口牵走了,要是不牵,听了他爷爷的话,坏了。去哪分那么多,这辈子也挣不来的那些钱呀。”

    “我了,他姑姑就是有福气,人家老话,发家发家,丑女发家。他姑姑在哪哪发。”

    二嫂跟她姑姑三婶一个德性,你好,全世界都没你这么好的。你坏,全世界也没你这么坏的。

    妈还没话,泪先流下来了。

    爸爸帮妈擦了泪,讨好地对我:“你看,你妈这个样子,又得吃药又得针,一直是我这个病人伺候病人。”

    “我现在也是药和针离不开,也干不了了,人家厂里怕我这体格,干活时病了讹上人家,人家都不用我了。没了收入,我老两口可怎么办呀。”

    读懂了各位的来意,我知道,都是钱惹得祸。

    我故意问:“那你们想让我怎么样才满意?”

    “他姑姑,我们家帅帅都上二年级了,着就升初。你这几年发财了也不回家,帅帅天天,等姑姑来了,让姑姑给买游戏机。买辆跑车。”

    “我先不买,先办正事,你看,你大哥天天上班还骑车,我姑姑发财了,给哥哥们一人赞助一辆摩托车吧。”

    二嫂:“对对,就是这么个意思。另外,村里人们都装了电话,你给我们一家装一部电话吧。有个事呀,想你了,随时通个话多方便。”

    看着一个个不懂羞耻的家人,真不明白,一个被你们抛弃、不管、不问、不找的一个人人嫌弃,不按照你们给安排人生的丑女,今天,她过得好点,你们抛开脸面,拿她当提款机吗?

    想想婆家蛮不讲理的索取,娘家比婆家不过是九牛一毛。

    一辆摩托,好点的万八块,安一部电话三千块,加上侄子们的跑车、游戏机,过年的礼物加红包,一家两万。

    至于爸妈,一年的药费、生活费、两万,每月一人五百零花钱,就这么定了。我用按人头分得的八万元搞定了娘家人。

    可是,人就怕不知足,给了一就要二。他们以为你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容易。

    蹬鼻子上脸的戏码又来了。

    却不知,我也是汗珠子砸脚面,一分一毛的辛辛苦苦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