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我该如何

A+A-

    身在异乡,情感的天要塌了,一夜的斗争加休整,我出奇地冷静。

    早上起床,收拾好行囊,吃了自助早餐,上大巴车,想起作家余秋雨的一篇散文,开头便是,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听导游介绍,闻名于世的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于256年修建而成,至今已运转了二千多年,被称为是世界上"活"的水利博物馆。

    闻名于世的都江堰从古代修建、沿用至今,她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年代久远的、伟大的水利工程。

    古代能工巧匠引用岷江水分两条支流,既防洪灾又灌溉良田和供民众饮用,是中国最伟大的水利工程。

    在风景秀丽的都江堰,沉默了一夜的江哲,从早吃早餐就一直陪在我身边,没有离开半步。

    众多的游客,在各团队导游的带领下,一边欣赏这带有古文化的水利工程,一边认真听导游声情并茂的讲解。

    都江堰的鱼嘴、飞沙堰丶宝瓶口,都对这项水利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以寺、庙、观、桥、水等古文化为背景的都江堰,游客们听着导游的讲解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大家都称赞两千多年前的李冰父子,以及参与修建、设计的又有智慧的广大民众。

    我不禁感叹,这水文化原来这么有底蕴。

    从两千多年前,古人李冰父子就带领能工巧匠和有智慧的广大民众,巧妙利用岷江之水分流,让城里民众享用饮水,又灌溉方圆良田万亩,还防止雨季泛洪涝水灾,真可谓一举多得,也让世人广为称颂。

    江哲也为这古老又神奇的水利工程惊叹点赞。

    他紧跟导游听讲解,又不时地回头寻找关照我。给我递水,问我凉、热。

    阴沉的天,有雨阵阵飘落。江哲把我给他随身捎带的、浅色夹克给我披上,又为我撑起了雨伞。

    这前后判若两人的行为,让我举棋不定,难分手。

    午饭的时候,江哲一如从前,给我夹菜,盛饭,递水,又递纸。

    被团友们称赞:「耙耳朵」大哥对我关怀备至。

    那两个少女中年的女人在另外一桌上就餐。从昨天到今天一个上午游都江堰,两个女人一直没有靠近江哲。

    她们是怕了,还是心虚了?

    我知道那个高个儿女人在金顶的晕倒是装逼!

    想想在金顶,她「难受」地伏在江哲怀里,当她听见我的声音吃惊的赶紧站起。那一刻,她勾人的把戏已被我揭穿!

    相信,江哲也明白。

    我自嘲,团友们对江哲的夸奖。

    心想,你们又知道什么对什么?用孔老先生的话,生活中有时候你看见的不见得就是真实的。

    可是,我又自嘲,真是矛盾!

    我特讨厌江哲这种明知故犯,又求饶、装卑微、装可怜的把戏。

    我冷着脸,也享受他贱男的伺候。

    江哲见我不话,却接受他奴才般的伺候,我想,他应该放下悬着的心了。这也是我给他心安的信号。

    必竞这是在两千里之外,有些事也只能回家再。

    下午,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著名的青城山。

    一进山,那参天古树便让人敬畏。

    这座紧邻都江堰市的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青城山,相传在东汉143年,由张道陵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本土道教。

    青城山分前山后山,主峰海拔1260米,植被茂密,气候适宜。林木青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江哲赞叹这清幽的风景,少有喧哗。惊叹那一棵棵参天古树的年轮。

    一条从山上淌下的溪水,冲刷着形状各异的大巨石。一段平缓的溪,有金鱼嬉戏。

    江哲立刻被这孩子才喜欢的「玩儿意」吸引。

    我接过他手中的雨伞,拿过他随身的包包,让他过把儿时捉鱼的瘾。

    江哲带着谢意对我笑笑,快乐地蹲在溪边,找寻他要找的鱼儿。

    江哲全神贯注,瞅准机会,双手下到水里,一条金色鲤鱼便在他手中跳跃。

    他孩子气地欢笑着,捧着手里欢蹦乱跳的金鱼让我看,像是回到了儿时,又像是讨好我似的立功赎罪。

    我,还是被这喜庆吉祥的金鱼逗笑了。

    当然,也许还有江哲过去的影子在眼前。他精神集中地要干好一件事儿,无论事情大,当成功的那一刻,他露出的笑意,是最真诚、最欣慰的。

    在心里,好喜欢这一刻的江哲。真诚、真实,淳朴、自然。

    其实,我和江哲除了喜欢看风景,看山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俩还是无神论者。

    我们就相信,脚踏实地,多学文化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智慧、诚信、努力过好自已的生活;

    我和江哲游青城山,只走了一半的路程,我们俩就都不想走了。

    既然不感兴趣,那就下山回集合地点。

    这是我和江哲旅游唯一一次半途而归。

    阵阵雨,并未阻挡游客们问道青城山的脚步。

    我们在一处树荫下休息,等待团友们集合,有两位老年人也坐在那里休息。

    话、交流,才知道这两位老人和我们也是一个团队的,旅程就快结束,才认识团友,我和江哲不好意思地表达了我们的歉意。

    两位老人很温和,高兴地与我们俩攀谈。我以为两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是儿女给报名参团出游。

    其实,两位老人是自愿报名参团旅游的。

    大爷:「他们没有孩子」。

    “噢,是这样。”

    那大妈:“也有过,就一个儿子,他自己非要去内蒙开大托挂车拉煤。结果,出事走了。”

    "人没了,我们老两口只剩下了钱。

    大爷又′“坐在家里,逢年过节看着孩子的相片,我们老两口再看看别人家都喜笑颜开、合家团圆的,我们老两口抱着孩子相片就面对面地哭。一下子,我们两个人都病倒了。”

    大妈:"等我们两个人病好了之后,我们俩就想,人活看为了什么?″

    “赵本山的品得好,人没了,只有一堆钱又有什么意思。”

    大爷接着:“等这场病好了以后,我们老两口恢复好身体,凡事也看开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