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开办合作社先搞定竹溪菜

A+A-

    送走了毛村长,竹笙就开始琢磨这两件事儿。

    合作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她之前对合作社的了解不多,不少内容是刚刚听村长讲的,这会儿也自己查了一遍。

    合作社,是农村专业合作社,模式挺多,合作社本身也有法人资格,竹笙感觉这就像是农民自己开的农产品公司,但又不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只是一个互助组织。

    再细细看看有哪些,她就发现这合作社还挺灵活:

    在农民入股的基础上,可以是最简单粗暴的直接对接农民和市场,从农民这里收菜然后卖出去,合作社一头直接对接各个公司,另一头对接农民散户,避免农民因为人数分散在议价上的吃亏。

    也可以稍微复杂一点,合作社承担功能更多,不仅仅是收购运输贩卖,还包括种植。比如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种,或者是托管模式,大家在不流转土地的基础上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再聘请技术好的来种,收获卖出去后再分成。

    或者还是农民自己种地,但是合作社会统一采购种子、肥料、农具,降低成本,并且对所有人做技术指导。

    还有什么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各种叠加模式,反正只要想搞,只要统合资源为农民服务,似乎怎么弄都行!

    这把竹笙看得一下子心动了,她虽然种的东西售价高,但是规模扩大慢,而且还十分缺人!

    就像是这两天,她的竹荪处理起来就十分麻烦,他们三个人一时半会儿也难找到更多人。

    建立了合作社,大家以土地入股,就能重新规划土地,合理分配人力,再以合作社的名义聘请大家种植,到时候还能再招聘专门的销售人员,发展起来就会非常快了。

    有了合作社统一收购作物统一包装销售,还可以真正地建立他们竹溪村的品牌。

    到时候,就不只是她承包的这个山头的。竹溪村可是被几座山环绕,等那些地方都开始利用起来……

    竹笙想想那种美好场景都要笑出来了。

    她一个人种不知道得种到何年何月去,扩大规模,现在就扩!

    “村长,咱们赶快召开大会和村民们一下吧!”

    .

    竹笙和村长商量了一会儿,又去找了村子里几个目前已经不怎么种粮食主要种蔬菜的人家通气,最后才召开了这个大会。

    还是在晒谷坪,毛村长拿着大喇叭,“咳咳!喂喂,人都到齐了吧?今天赶在这个时候把大家喊来,也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商量,关于我们村的农业合作社。”

    每家每户都来了一两个人,听见这东西,一时稀奇得慌:

    “合作社是啥?”

    “我听五道湾那边有搞合作社嘞!”

    “溪头村是不是也有一个养猪合作社?”

    大家对这东西模模糊糊听过,但是又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要怎么做。

    毛村长赶快喊两声,“安静安静,都听我!”

    “这一年,咱们村儿不仅是种水稻,大家也种起来蔬菜。售卖时,想来也陆陆续续发现了问题。之前牛永昌就和我反馈过,咱们村儿的菜大致就叫竹溪菜,可是溪头村的也冒充我们的菜,愣是他们那也是竹溪浇灌出来的,凭啥子不能叫竹溪菜!”

    村民们种的菜也不都是同一天成熟的,有些村民今天才知道这事儿,一下子炸开锅了,义愤填膺地恨不得冲上去干架,“溪头村咋这么不要脸?瞧见咱们上电视就想占便宜?”

    “以前他们和我们抢水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不是什么好东西,呸!”

    “他们也好意思?就那个破落环境,恨不得下场暴雨就来泥石流,也好意思冒充咱们村儿的地?”

    等大家吵吵完了,村长才接着,“我想着啊,这不能行,好不容易咱们上了次电视,这得来的名声不能便宜了他们啊!要是有个统一的品牌,咱们就能光明正大我们自己才是正宗竹溪菜了。可问题来了,咱们村儿自己的菜品质都还没统一,对外怎么和人家讲?”

    下面村民安静了几分。

    “有些人心里头的九九,这几天巡视我也都看见了。好不容易有个新的发财路,本来应该珍惜。但是他们种菜啊,就那么随便糊弄两下,菜叶子被虫子咬得不成样子了,你们这种菜也跟着叫竹溪菜,拿出去给人家看见了,害不害臊啊?这不亏心嘛!”

    好几个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人,悄悄捂住脸,总觉得毛村长就是在骂自己。

    其他人默默地点头,是这个理。

    过去大家的菜种的都自己吃,好也是自己吃,坏也是自己吃,谁管别人家怎么样。

    但现在拿出去卖,尤其是村子的名声开,所有人都因为这个名声受益的时候,谁要是破坏这个名声,不就是破坏他们的销量吗?

    那肯定不成啊。

    “村长,你咱们也搞合作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能!”村长斩钉截铁地,“咱们村儿种地现在种得最好,往外头卖的也最好的是谁?竹笙。由她来牵头,你们还不放心?”

    嚯,村长这话一下子吸引了下面所有人的兴趣。

    由竹笙指导?

    谁不知道竹笙那个天赋,第一年就靠比所有人品质都高的大米,卖了120元一斤的高价,后面又是卖菜、又是卖鸡,搞啥啥红火,她承包了个山头,哪怕先只承包了一百亩地,也让人看得羡慕死了!

    修路那会儿更是直接出钱,为村子做了大贡献,谁能不相信她啊!

    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喊,“我支持竹笙!”

    “放心,跟着竹笙肯定放心!”

    还有的反应慢半拍,愣是被自家婆娘狠狠地踩了一脚,赶快跟着喊,“支持!”

    竹笙接过了毛村长手中的大喇叭,清了清嗓子,“乡亲们,我也不怕告诉大家,我光是去年就收入三十万,今年又有了这么大一片地,收益更高。大家要是跟着我干,听我的指导,绝不会吃亏!”

    不少人的心一下子就跟着火热了,迫不及待地问,“竹笙,那这合作社要怎么搞?”

    合作社的模式很多,怎么搞这个问题,竹笙前两天已经和村长还有其他几人商量过了。

    有的人觉得就先搞蔬菜统销就行,有的人觉得要解决问题得从根源上出发,统一质量,那就需要技术指导,甚至土地流转,把合作社先发展起来。

    还有的更夸张一点,恨不得他们的地都能立刻变成竹笙那样的,种什么什么能卖大价钱!

    竹笙不得不满脸黑线地断大家激情幻想,那实在是有点远了,得慢慢发展。

    这些人怎么就不能一步步来呢,像她,哪怕一想到搞合作社,脑子里第一反应是把全村的土地重新规划一遍,现在不也没提嘛!

    咳。

    竹溪村这山地多平地少的情况,其实不大适合多种水稻。过去是为了自给自足,之后倒是不一定了,可以重新规划下哪里种什么。

    但目前最紧迫的还是怎么趁着竹溪村的名声开、还没完全消下去的时候,开市场,把这个便宜给占了。

    因此,即使搞合作社,后面要怎么改后面再,年前得先把蔬菜这一茬给解决。

    “我知道大家对这个模式不大熟悉,也怕亏了,这会儿答应都是信任我,那我就更不能让大家亏了。目前我们先建立蔬菜统销合作社,解决竹溪菜的问题。

    蔬菜统销合作社的运行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大家的菜种好了,我们会按照市场价收购,然后再卖出去,不用大家单独对接菜贩子,避免被压价。

    在收购时,咱们内部就会按照质量先分级,给对应价格。

    同时,我们也会把蔬菜送去做资格认证,也会注册商标,弄统一的包装。

    我们要让别人知道,咱们的竹溪菜好,不是而已,是真有那个品质,能有证来证明的。

    有了统一的品牌,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更理智气壮地指出只有我们是竹溪菜,其他村儿的都是仿冒的!”

    竹笙慢条斯理地将他们商讨后的初步规划讲出来。

    她是不急着搞其他的,等这次尝到甜头了,大家对合作社更加信任,到时候才方便开口嘛。

    村民们一听,这等于是在村里就能卖了,卖给熟人,不用另外找菜贩子,似乎也挺方便,没啥心理压力。

    “成!那我们都卖给你!”

    “不是我,是我们村儿的蔬菜统销合作社。”竹笙笑着纠正道。

    大家这会儿还搞不清楚差别,不过熟悉熟悉,应该就知道了。

    .

    有了那次开会动员,后面就是忙起来了。

    合作社的草台班子是先搭好的,竹笙担任合作社社长,上面有理事会,包括她和村子里一些蔬菜种得多的大户,她下面得配备一个财务部一个技术部,还有销售部。

    目前没有什么人,财务部就一个财务,是直接找村长要的人,让村子里的财务兼任。

    技术部……还不急,年后再,包括喷灌设备那事儿都先往后放一放。

    销售部那就是重中之重了,竹笙先把张大年和石厚算上,理事会那几家也让他们出个人,先紧着这几个用,不够了再招。

    让他们出人,一方面是自家蔬菜种的多,就算是为了自家肯定也会好好干活。另一方面,这平白招人也不好招,总得先培养几个起来。

    当然,干活都会发工资。合作社主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但经营过程中还是会有点营利的。如果是采取村民入股的形式,按照法律规定,营利至少60%要直接返还。

    不过他们现在都还没什么入不入股,只是单纯收购和销售,等这一波解决完了再看怎么改。

    至于这次收购的钱,有了合作社,就可以先找银行贷款,或者是干脆向村子里借款了。

    毛村长很支持这个合作社发展,也相信在竹笙的带领下能及时卖出去把钱还上。

    按理来这次也不会卖竹笙的蔬菜,竹笙都是直接卖给玉华餐厅的,不用来掺和这事儿。

    但有些事儿不能这么算,光看眼前可不行。

    对竹笙来,她把话语权拿到手中,之后把蔬菜合作社扩成混合合作社就方便了。有了给大家服务的经历,大家认同她,之后她再想扩大规模、流转土地、重新规划,那才好。

    甚至她把竹溪村都造成她现在那片地一样,也不是没可能。

    一步步来嘛!

    竹笙把自己在山包下的竹屋暂时贡献出来当办公地点,一边看着被送来的几人。

    “咱们现在时间很紧,我来和你们一下,我这里需要一个人去跑认证这个事儿,一个人去和菜市场那边沟通,要是有会开车的也能负责开车运输蔬菜,还有一个人负责查验蔬菜质量给大家登记,你们看看自己能做啥?”

    也许是因为竹笙本来就挺年轻,被送来的几人看着年纪也不大,看着和竹笙、石厚差不多都是十七八岁的,估计是高中没有读,或者是读了一半读不下去了,又还没出去工的。

    太嫩了啊。

    竹笙顶着自己才十七岁的脸,如此感慨道。

    她不一样,她可是有过两辈子的人了,怎么可能跟真正的屁孩儿一样?

    “我来登记吧?我在家里帮我爸种菜,这些都熟。”先话的是牛莉,她是牛永昌的女儿,自己家菜种的可不少。

    另外几人一看最轻省简单的工作被抢了,也顾不得害羞不话了,“我……那我去和菜市场沟通!”

    还有两个人更加傻眼了。

    菜市场沟通他们有点怕,那后面什么认证、运输就更不会了。不会开车,而且那个认证要怎么搞都不知道,这怎么跑?

    竹笙看了他们反应大致有数了,“行了,你们也不用慌,肯定是我们先带着你们,也不会让你们自己瞎忙活的。”

    她回头喊了一声,“张大年,你带这三个去菜市场那边吧。石厚,你带着牛莉做登记。”

    认证看来还是得她亲自去了。

    好在她可以问问郑经理,他负责采购,对什么证好,要怎么办,怎么分辨真假应该很熟。

    至于合作社统一的标识可以先麻烦蔡婶给设计一个,找个厂子下单制作点儿贴纸到时候贴包装上。

    合作社就这样先忙活起来了。

    来帮忙的几个人这里干一会儿那里干一会儿,人人都是身兼数职。

    很快,菜市场那边的人就发现有点不一样了。

    好些摊子都喊的是竹溪菜,但是怎么有的有贴一个的标签,有什么证书照片在后面放着,有的就没有呢?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