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遭人陷害、审厨婢 瞧瞧,我男朋友上报……
三月初四, 春日晴暖。
关鹤谣哼着曲儿路过一家报摊。忽眼珠一转,脚下一顿,她又倒两步停了下来, 笑着问:“请问可有刊载昨日金明池盛事的报?”
“自然有!”报贩子便从十几样报里挑出几份与她。
关鹤谣之前出书时, 总往府学大街那一带的书肆、报摊跑,已经见识过大宋发达的报纸行业。
因为印刷术的飞速发展,民间报种类繁多,而且比起需要层层审批、修改的官府邸报快得多,可保证每日刊印贩卖, 需知“新闻”一词就是源于宋时报。
各家报风格不同,有正经的——誊抄邸报中吏治、奏章、案件审理之类的重要消息;有八卦的——变着法儿编排朝中大员,乃至官家后宫;还有那香艳猎奇的——刊登些精怪故事, 文人词曲。
关鹤谣匆匆浏览几眼,对比着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这份《金陵杂刊》是对昨日水秋千着墨最多的, 写着什么“流电之势,破风之姿,青天可登也”,夸得挺走心。
且这家报也算下了血本, 竟连夜雕了插图,一副《金明池水秋千图景》赫然印在中间。
看着那个指甲盖大的人, 关鹤谣忍俊不禁。
瞧瞧, 我男朋友上报纸了。
她花六文钱买了一份, 略微沉吟,又追加两份。
报贩子大大的笑脸里藏着大大的疑惑,没见过人连买三份一样的呀。
关鹤谣不管这些,径自把报纸叠得规整,心地踹到怀里。
一份留着看, 一份留着摆,一份留着收藏。
这不是给哥哥榜的基础操作嘛!
心口被报纸熨得温热,她便哼着比来时更欢乐的曲儿,踏上节后返工的道路。
谁知一到国公府大膳房,这份好心情就被击得粉粉碎,烟消云散了。
*——*——*
齐院公和孟监司被阿虎请到关鹤谣案前时,着实吓了一跳。
他们平日见关鹤谣,这娘子总是笑眯眯的随和样子,倒是第一次见她满脸阴云。
关鹤谣轻扯嘴角,挤出一个笑脸声招呼,而后端起一个盆沉声道:“两位请看。”
“这、这,怎么会这样?”
齐院公和孟监司看了一眼,便惊得面面相觑,表现得就像滴血认亲时的槿汐和苏培盛。
关鹤谣飞快把来龙去脉了一番:休假三日,她一到大膳房,自然最挂心吊着的糟卤汁子。
谁知兴高采烈掀开桶上盖布却闻到一丝丝土腥味,她当即觉得不对劲。开糟卤布袋子一看,发现里面除了酒糟糊,竟还有一捧淤泥!
“阿虎莫再哭了,这不是你的错,我不怪你。”关鹤谣无奈笑看着又开始抽搭的阿虎,“我也相信此事与你无关。”
语落,她蹙眉神色一凛,转向齐院公和孟监司郑重道:“二位知道咱们做厨的,首要之义就是食材的干净整洁。太夫人年迈,三娘子体弱,朝散郎乃是家国栋梁,是以妾做菜时都是慎之又慎,生怕混进脏东西。未曾想离开三日,就有人做下这般腌臜之事。明日便是清明,膳房正忙碌,妾本也不欲张扬,但、但这把泥虽,事情却不。请两位莫怪题大做。”
她很久没有愤慨至此了,而且越越气,眼中火光隐隐,嘴唇抿成一条发白的雪线。
这么一把不知从哪个茅坑里抓来的淤泥,得有多少细菌、虫卵?
糟蹋食物不,还拿他人健康作为击她的武器。
这还能忍?
这么大动静,就算忌讳齐院公和孟监司在场,整个膳房的人也都暗搓搓往这边看,声议论着指指点点。
这倒正合关鹤谣的意,想到犯人也许就在这些人之中,或是与他们有关,她站直了环视四周朗声道:“各位同僚,妾忝居于此,一无害人之心,二不夺人之美,所求不过一张清净案板而已。各位一直对妾多加照拂,妾心中甚是感激,也愿同各位和睦相处,共为主家尽心尽力。只是此事涉及主家安危,非同儿戏,只能请齐院公尽快查明是何人所为,也省得各位为这人行径所累,平白污了名声。”
众人自然忙不迭点头称是,再应声夸几句鹤厨娘得好,激愤谴责几句也不知谁这样的事,真是阴险无耻之类,飞速把自己撇出去。
关鹤谣强势输出完毕,齐院公和孟监司也终于能插上嘴,“鹤厨娘,你放心,老夫一定把这耗子揪出来。”“对!鹤妹子别气,有我们呢!”
关鹤谣行礼致谢,又指指那一套吊糟卤的工具,给这犯罪定性,“做这事的人不是一时鬼迷心窍,而是蓄谋已久的。”
蓄意犯罪,那就比激情犯罪恶劣啊!
犯人没有采取直接往盆里扔——这种直接泄恨的破坏形式,而是大费周章往袋子里加,显然是有自己的思量。
因为细布袋子过滤性很好,吊出的汁液还是澄清的,如阿虎一样的常人根本难以发现。
多亏关鹤谣经验丰富,鼻子灵得能分辨出微的错处,否则怕是也被糊弄过去了。
等她真的用这汁子做了吃食,不管出没出问题,到时候有人把这泥袋子往外一抖落,她的脸也就甭要了。
齐院公和孟监司也意识到事实正如她所,神色更加凝重起来。
两人当即令人守在门口,再不许人进出,而后便马上开始调查。
“先去查这三晚夜间值守的人。”孟监司黑着脸,一手拽住关鹤谣,一手拽住齐院公,顾不得老大爷不太灵便的腿脚飞身就走。
在她的地盘搞这些把戏,她倒是要看看是谁嫌日子太好过了!
关鹤谣和孟监司想法一致。
虽然阿虎不可能全程看着木桶,但膳房白日人来人往,犯人没有机会,必定是晚上下手的。膳房重地,夜间也有人值守。可夜里难免懈怠,每间膳房又只有两个人,很可能出纰漏。
这六名厨婢很快就被找齐,一个个分开问话。都是十几岁的姑娘,忽然直面雷霆之怒的孟监司,抗不过三句话就被吓出眼泪来,事情也就有了眉目。
寒食那一夜值守的两个厨婢神色紧张,辞也对不上,可无论再问什么,她们都只哭着是偷懒盹。
其中一个叫静的厨婢恰是从食膳房一位厨娘的女儿。
孟监司二话不,着人将静娘亲请过来。
关鹤谣一看,还是个熟面孔,正是她之前做拨霞供时合作擀面条的那位白案厨娘。
静娘亲忽被叫来,本还云里雾里的,听完齐院公和孟监司的叙述直接白了脸,抖手着指着女儿不出话来。
女儿不懂事,她却懂得。这事往大了够她们娘俩上一回公堂的,更别那边齐院公已经遣人去取她们入府时签的契约了。
因她直接被从案前拉来,手中还拿着那一柄无懈可击的绝世神兵——擀面杖。
静娘亲当即暴起,哭喊着追着女儿,须臾母女俩又抱着哭成一团,摊在地上请求从轻发落。
“院公,求您念在我们孤儿寡母的份上,不要辞退我们啊院公!”静娘亲哭得满脸是泪,心慌如鼓。本来这是一份邻里人人称羡的活计,可若是因玩忽职守被国公府辞退,谁还愿意雇她们?她们母女再无长处,不得活活饿死?
“死丫头!你快话!到底是不是你做的,赶紧与三位个清楚!哎呦我的天啊——”她掩面而泣,“也好、也好让阿娘死个明白呀!”
娘亲的悲怆终于让静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吓得她哭都哭不出,劈里啪啦全招了。
原来寒食那晚,她和同伴值守这间膳房,忽然有人找她们去玩叶子戏,且自告奋勇帮她们值一会儿夜。她们便去匆匆玩了两把才又回来。
齐院公和孟监司对视一眼,明白这她们之前为何咬定只是睡着了。
娘子们玩叶子戏是常事,只是看她们这样子,必定是涉及钱财了。
府中严禁赌钱,一经发现便是重罚,可比值夜偷懒罚得重多了。然而赌钱这事不是目前重点,孟监司只厉声问:“谁来找你?”
“是、是隔壁膳房青娘姐姐。”
听了这个名字,孟监司心中已大致有了答案,却仍要把问题问于众人听,“青娘平时可与你交好?经常一起玩叶子戏?”
“从未,所以妾当时也很纳闷。但她、她一直劝,过节玩一玩而已,还给我们十文钱当本钱……”
几句话先把这对惴惴不安的母女发下去,孟监司拉过关鹤谣与她解释,“这青娘姓章,在管米粮那间膳房当值,入府大概...得有四、五年了。因她姑母是太夫人跟前的嬷嬷,平日里惯瞧不上这些婢子的,忽然找她们一起玩,确实有问题。而且——”她压低声音道:“青娘已做两年一等厨婢,本来马上要升厨娘了。可你一来……”
哎,都同行是冤家,原来预备役同行也是冤家啊。
关鹤谣暗叹自己天真,每日只知做饭,觉得自己简直是与世无争的典型案例。她想来想去,最可能给她使绊子的不过就是莫厨娘,却未想到这国公府人员复杂,门道众多,自己早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挡了别人的路。
孟监司也是头疼欲裂,青娘归她管,闹出这样的事她着实面上无光。
“青娘这丫头皮实得很,有她姑母撑腰,加之手艺也确实不错,连我话都顶几句。”她紧紧握住关鹤谣的手,“但你放心,老娘今日可不惯她毛病,定要狠狠治她一顿!”
这是气得都爆粗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