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魏国求娶·?
三国之战,晋国大胜而归,临都上下一片喜气洋洋,而在这一片喜气中,迎来了两件不大不的事。
第一件便是莲皇后寿辰。
皇帝病重,宫内忧心忡忡,这一年的寿辰原不想大办,但魏国却派了使者来贺寿,如今蜀国国灭,只余魏晋两家,两国虽有盟约,但世仇已久,又无第三国牵制,一直都是貌合神离。
在魏国面前,晋国定然是不能失了面子的,莲皇后的寿辰,也从办变成了大办,还要风风光光的办。
第二件便是祁慕雪回来了。
她作为和亲公主,虽未正式嫁娶,却也有了约定默契。如今夫君死在母国铁骑之下,她辗转万千,受尽辛苦方回了临都,重新归来的公主殿下,已没了往日的嚣张的的气焰。
徐幼薇见到她时,也大吃一惊。
眼前这个神色惊惶,目光闪烁的女子真的是祁慕雪?哪里有往日的光鲜亮丽。
莲皇后并未为难她,准许了祁慕雪住回了原来的宫殿,更是吩咐宫内众人不得妄加议论。
但众人皆知,祁慕雪这位公主已经不比往昔,宫里的人贯会看菜下碟,祁慕雪曾经行事又极为跋扈,心气不顺杀宫女都是常有之事,如今失了势,宫人们虽不敢明面上为难,但克扣分列,以次充好之事做的得心应手。
徐幼薇去见过她两次,屋内伺候的宫人眼里的轻慢都快要溢出来。
徐幼薇虽不喜祁慕雪的性子,但更不喜宫里人的势利眼,见着了便叫来宫中掌事女官,按宫中法度处置了一两个,一来二去,因着她的缘故,祁慕雪的日子方好过些。
莲皇后知晓后,摇着头了几句她心太软,倒也随她去了。
临都的日子便这样过着,终于迎来了莲皇后寿诞。
寿宴在无极宫举行,殿内金碧辉煌,雅致大气,上品的檀香缭绕,洋溢着大国的风范。
又有面容姣好的歌女,轻歌曼舞,衣袖飘飘,鸣钟击罄,声乐悠扬。
来贺寿的大臣使者们,觥筹交错,推杯把盏,好不热闹。
许是近几月晋国好事连连,病重的陛下也有了几分精神,拖着病体出席了这次寿宴。
他与莲皇后坐在上位笑着道:“今日皇后寿辰,乃大晋喜事,诸君共饮此杯。”
下座的臣子们无不举杯共饮,轮番着吉祥话。
接着便是献礼,以往的献礼都是太子领头,代表众皇子皇女表达孝心,之后才到大臣们纷纷献上礼物,感谢皇后母仪天下,恩泽万民的劳苦。
然后这一回却是不同了,因有从魏国来贺寿的使臣,这献礼之事,便先从使臣开始,也算是对魏国使臣的尊重。
徐幼薇坐在祁慕雪旁边,百无聊赖的瞧着。
只见中央的歌舞丝竹停下,歌女们朝两边退去,大殿内突然陷入了安静之中。
一个着魏国官服,面容俊朗的使臣站了出来,他双手交叠,朝皇帝与莲皇后拜了拜,道:“吾皇贺陛下与娘娘千秋万福,寿比山海。”
陛下抬了抬手,笑道:“尊谢贵国国君诚贺,使者不必多礼。”
使者这才站直了身子,笑了笑:“吾国摄政王为贺娘娘华诞,特意寻了几件宝物呈上。”
这话得稀奇,按理魏国使臣来贺寿,表率的定然是魏国君王,如今使者却以摄政王来的名号来送贺礼。
如此不合规矩之事,殿上众人面上却无一丝异色,都在暗自思忖,传闻魏国国君不过是一黄口儿,魏国主事者另有其人,如今看来便是这位摄政王了。
使者却不管殿上众人如何思量,他朝身后吩咐了一声,便有侍卫抬着红布覆盖的一米多高的箱子进来,侍卫将箱子放下之后,方悄悄退下。
殿上众人的目光也移到那些红布覆盖一米多高的箱子上,好奇不已,纷纷猜测魏国使者带来了什么礼物,这般神神秘秘。
使者笑了笑,走到箱子前,利落的拆开箱子,扯开红布。
只见一个样式古朴,花样繁复的古鼎出现在众人眼前。
看见这只鼎,居坐上位的陛下,眼睛募地睁大,失态的翻了手中的手杯。其它大臣亦是露出吃惊的神色,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祁邶夜将目光瞥向身边的魏国公主,询问之意十分明显。
魏国公主苦笑着摇了摇头,表明她也不知,她虽是魏国皇帝亲姐,但国内之事,尚轮不到她的弟弟来做主,何况是她。
有不懂的女眷声问道:“不过是一古鼎,怎得这般大惊怪?”
旁边的人长叹一声:“这可不是普通古鼎……传闻魏国建立之初,魏国开国君主得天神指引,寻得天外陨石,锻炼出天外玄铁,铸得一鼎,以表天命所归,千秋万代之意。”
女眷到吸一口凉气:“天外玄铁!这鼎莫不是魏国国宝。”
旁边的人点了点头,心中却想,这鼎的含义何止国宝那样简单,如今魏国使者竟将此鼎作为礼物献上,也不知存了什么心思。
这位大臣所想,亦是殿中所有人的想法,
陛下皱起眉头道:“这莫不是魏国开国国君所铸的天外之鼎?”
使者笑了笑,道:“正是此鼎。”
陛下面色微沉,眸光犀利:“使者这是何意?众人皆知天外之鼎乃贵国国宝,如今却用来做贺寿之礼,实在荒唐,使者莫不是在戏耍朕?”
面对薄怒的皇帝,魏国使臣却半点不惧,他又拜了拜道:“陛下息怒,臣下万万不敢戏耍您,摄政王了,皇后娘娘慈德昭彰,福泽四海,这鼎用来给皇后娘娘贺寿,实乃相得益彰。”
陛下皱着眉头沉思,祁邶夜见状笑道:“贵国摄政王费心了,孤代父皇母后谢过。”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使者忙朝太子回礼,又道:“我国摄政王献上宝鼎,其实还有一个请求。”
这话一出,殿上的众人方舒了口气,就嘛,怎会如此简单。
晋国皇帝皱着的眉平了平,又重新皱起,目含威严,淡淡道:“不知使者所求何事?若是损害晋国国本之事,还请使者将鼎带回去,晋国受不起。”
使者微微一笑,目光朝皇子公主所坐之处瞥了瞥,方道:“陛下放心……我国摄政王听闻晋国女郎蕙质兰心,贤良淑德,愿求娶一女为妻,望陛下与娘娘允许。”
话音一落,殿上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献出魏国国宝,竟然只为了求娶公主?
这摄政王未免太不靠谱了。
晋国公主虽都容貌清丽,但脾气实在不敢恭维,魏国摄政王这般费尽心思,大张旗鼓,实在有题大做,莫不是有什么阴谋?
陛下迟疑道:“若只为结为姻亲,使者直便是,何须送上如此大的礼?此鼎实在太过贵重。”
魏国使臣却道:“陛下此言差矣,吾国摄政王了,他求娶的姑娘,定然是皇后娘娘的心头宝,此鼎与之比起来,是万万不能及,摄政王献上此鼎,也不过是略作安慰,以全娘娘的母女缘分。”
陛下听闻此言,微微皱眉,隐隐约约觉得有些怪异之处,但魏国使臣已经到这般地步,他若再推却,未免失了气度,便咳嗽一声,笑道:“既然贵国摄政王如此诚心,朕便允诺了这门亲事,朕膝下正有一女在适嫁之龄,与摄政王倒是天生一对。”
此话未免太过虚假,魏国摄政王素来深居简出,更是传言年岁不,如此青春美丽的公主与之相比,哪里能称得上天生一对。
然而,两国之事本就如此。
皇帝开了金口,底下的大臣们十分知情识趣,纷纷奉承起来,好话一筐筐的着。
只有祁慕雪面色苍白,蜀国一遭,她已经怕了这种联姻,魏晋两国交好还好,若是两国交恶,联姻公主能有什么好下场?况且那魏国摄政王还是一个糟老头,无论如何她亦是不愿的。
祁慕雪不禁拉了拉徐幼薇的衣角,眼神慌乱,身神情凄苦的道:“幼薇,幼薇,你帮帮我,我不想嫁去魏国。”
徐幼薇这些时日的帮助,已经让祁慕雪下意识的向她求助,此事若在以前,实在不敢相信。
祁慕雪喊了几声,未听见身边之人回答,转头过去,却见徐幼薇怔怔的看着殿中使者的方向,不知在想些什么。
祁慕雪皱眉的推了推,徐幼薇方回过神来,苦笑着叹了口气:“你莫要担忧,我觉得求娶的可能不是你……”
祁慕雪不相信道:“父皇膝下适龄的公主,就只有我一个,不是我能是谁。”
徐幼薇深吸一口气,正想些什么,却见殿上的使者又开口道:
“陛下误会了,我国摄政王求娶的并非贵国公主殿下。”
陛下一愣,奇怪道:“那还能是谁?”
使者目光转过来,穿过虚空落到前方,笑道:“我国摄政王听闻,皇后娘娘有一养女,被封玉霄乡君,乡君容貌倾城,风华无双,摄政王为之心折,愿求娶为妻,以全琴瑟之好。”
这话一出,大殿之中一片哗然。
祁邶夜手中的酒杯募地翻在地,他神色冰冷的望着魏国公主:“这是你的意思?”
魏国公主十分冤枉:“殿下,我真不知。”
祁邶夜冷冷的看了她一会儿,家见她神色不是作伪,方垂眸沉思。
莲皇后失手捏碎了手中的糕点,咬牙切齿道:“使臣莫不是弄错了吧?”
晋国陛下也看着魏国使臣,眸光里疑惑之色尽显。
魏国使臣不慌不忙道:“回禀娘娘,这确实是我国摄政王之命。”
大殿中又是一片哗然。
而相比于众人的吃惊不解,身为当事人的徐幼薇却有果然如此之感。
因为当她认出魏国使臣竟然是长生天的白辉长老之时,便隐隐约约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祁慕雪闻言大吃一惊的同时,又暗自松了一口气,接着目光同情的看着徐幼薇,安慰道:
“幼薇,你若不愿嫁去魏国,想来皇后娘娘定然会帮你拒了的。”
徐幼薇深吸一口气,她哪里是怕去魏国啊,她明明怕的是那个人。逃了这么久,午夜梦回,总是梦见自己被抓回了长生天,关在黑暗冰冷的雪洞中,不得离开。
她知道东寄月绝对不会放过自己,但她没想到竟然是用这样的方式。
而且,长生天怎么会和魏国有了牵扯,白辉长老做了魏国使臣,那他口中的魏国摄政王难道是东寄月?
徐幼薇隐隐觉得,她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作者有话要:
更新,谢谢天使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