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A+A-

    虽是要离开, 到底还是要一起吃过早饭再走。

    现在萧景瑜的身体好了很多,饮食方面也不用太过于清淡。早膳有煎饼和肉汤面条,两人一起用餐。

    陶安然边吃边想着要不要帮忙收拾行礼带点东西到军营里, 但又不知该带点什么。以前萧景瑜一直住在军营中,该有的东西都准备了。

    心不在焉地吃完早饭,陶安然看着萧景瑜穿戴整齐后就要走。他不自觉跟上几步,看萧景瑜回头看他,他又不知道该什么。战场上刀剑无眼, 此去还不知道他会遭遇什么!

    看着王妃的脸上露出明显的不舍与落寞,萧景瑜的心再次被触动。他想了想道:"王妃平日里若是有空闲的话, 不如把那本游记后面的故事写出来。本王很是好奇那只猴子后来会遇到什么事?"

    陶安然眨眨眼,得是西游记吗?明明当初看的时候面无表情,还以为他不喜欢这个故事呢?没想到临走前来催更了。

    陶安然笑道:"那只猴子后面可是要遇到很多事的。故事还很长, 我还要慢慢写出来。王爷一定要记得回来看看。"

    萧景瑜总算是看到王妃脸上的笑容, 他回道:"本王很快就会回来的。王妃记得要把故事写长点。"

    完, 便开房门出去了。

    陶安然连忙跟在后面, 边走边道:"王爷, 您身体才好, 在外万事注意一点!"

    萧景瑜听着叮嘱, 再次回头,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你快点回屋, 心感染风寒。"

    萧景瑜完便大跨步离开,这次没有再回头。即使他知道他的王妃就在身后看着他。

    以前他总能看到, 那些出征离家前的男人, 被家里人拉着左叮咛右嘱咐的情况。他见到了总是有些感慨, 他身在皇家, 这些平常的事情对他来是很难发生的。

    不过如今不一样了,他有自己的王妃。王妃对他像是与平常人家一样,会关心他喝药苦,身上受伤疼不疼。在他出门时,更是满脸不舍地嘱咐,怕他会再受伤。

    萧景瑜这些年一个人习惯了很多事,手下心腹都有,但却没有人能与他一起立黄昏。直到现在,他有了王妃,终于可以问人粥可温了。

    萧景瑜不知道,在这一刻,他的眉眼罕见的温柔了起来。

    陶安然依旧是看着萧景瑜的背影消失无踪后才进的房间。只是原本感觉温暖的房间,少了一个人后感觉都空旷了很多。

    重新卧在炕上,陶安然看着萧景瑜之前躺的位置,那边的桌上还有他剩下的笔墨纸砚。上好的狼毫笔,徽墨,宣纸和歙砚。只是其中还夹杂了一根格格不入的羽毛笔。

    那是陶安然特意拿来给萧景瑜试试的,只是萧景瑜试探地写了几个字便放下了。萧景瑜写了多年的草书,还是更习惯用毛笔。

    半晌,他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心里有多不舍。

    陶安然呈大字型躺在炕上,他心想现在又能一个人支配大火炕了。晚上睡觉也不用担心会滚到一边压到某人的伤口了。

    只是想着想着,又有点担心萧景瑜的伤口。虽然大部分伤好得差不多了,但有些严重的伤口还在缠着纱布。这万一再剧烈运动,伤口会不会崩裂复发?

    "唉!"这样想着,陶安然又叹了口气。

    他的眼神落在桌上的宣纸上,半晌还是默默地爬了起来。来到桌前,果断略过毛笔,他拿起了羽毛笔。

    陶安然想起以前看过的博主做的实验,关于蒸馏萃取冷凝。他画下草稿图,再查缺补漏,弄出来一副看起来成功的示意图。

    至于为什么是看起来成功,因为一切得等真正实践起来才知道。

    陶安然招来白露和寒露,问道:"府里有管子吗,那种细长空心的管子?大概三四尺那么长的。"

    两人皆是目露难色,好在白露很快反应过来问道:"王妃,府里好像没有空心管子,不过砍些细长的竹子去掉竹节,不就是空心管子吗?"

    陶安然眼前一亮,"对,这样也行。不过现在这个天气方便砍竹子吗?地方远不远?"

    寒露连忙接道:"王妃不用担心,前院那边当初栽了几棵竹子,您没有注意到,现在大正合适。"

    陶安然点头,"原来前院就有,那就方便了。等一下你们让人去砍几根合适的竹子,弄掉竹节后带回院子里来。然后就是就,府里平时存的酒多吗?"

    白露和寒露目露疑惑,难道王妃想喝酒了?可是王妃平日里根本滴酒不沾,因为王爷刚走就要借酒消愁吗?

    陶安然似乎看懂了他们的疑惑,连忙解释道:"我不是用来喝的,是有用处的。我猜府里应该是有酒的,只是我大概要很多酒,不知道府里有没有?"

    白露好奇问道:"王妃要的很多酒大概是多少?"

    陶安然皱眉思考片刻回道:"刚开始来个二十斤酒试试,如果能成功的话,后续估计会要几百上千斤酒。"

    寒露倒吸一口凉气,连忙回道:"王妃,需要这么多的酒,我们得先和李管家一声才行。而且库房里也未必有那么多的酒。"

    陶安然皱眉,"这样的话,还是和李管家一声,这次先去拿个二十斤酒过来吧。"

    两人应是,然后各自吩咐下去。

    没过多久,陶安然需要的东西就备齐了。二十斤酒,细长竹管,另外加个干净的陶罐。

    因为烧炕,所以房间外面一直是有灶台的,在暖起火炕的同时,里面常常用来烧点热水饮用。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往干净的锅里倒入一些酒液,盖上锅盖。陶安然这时才想起忘记给锅盖钻个洞了。不然这热气怎么出来呢。于是趁着还没加火的时候,赶紧让人给锅盖个洞。

    锅盖是草藤编制,形状凸起的。想要在中间个洞并不难。只是这个洞不能太大,要和拿来的细竹管圈口一样才行。

    洞好之后,直接把竹管插进去,然后用点面糊糊住两者的缝隙处。而竹管的另一头则伸到门外顺势放下,插在干净的陶罐里。

    一切看起来准备妥当后,陶安然就吩咐烧起火来。白露和寒露看这架势,两人都觉得像是在煮酒。不过他们虽然不明白王妃究竟是在做什么,但知道王妃一向有主意,而且每次都有惊喜出现。这次不定也是如此。

    现在一切都顺利进行,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就行。等着酒液煮沸挥发,因为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收集挥发的酒精。使其导入细管里,通过管道的低温冷凝,使蒸汽重新液化成酒精流入陶罐里。

    陶安然便施施然地又回到炕上。他一边等着,一边想着等会会有多少酒精出来,而且酒精的浓度是多少也是未知数。

    从库房里拿来的酒,听是这西北特产烧刀子。一般人喝完喉咙会有灼烧如刀刺的感觉,所以才叫烧刀子。在大受欢迎的同时,好像也不便宜。

    陶安然听到这名,感觉像是度数高的白酒。等他拿筷子沾了一点一试,才发现自己想多了。以他的经验,这颜色发黄的酒顶多十来度,就稍微比啤酒好一点。

    所以用这个酒蒸馏出来的酒精,度数估计不会太高,而且产量也不知道能有多少。

    陶安然一边干等着,一边又有点着急。他等了一会还是下了炕去看看,刚好此时已经有液体通过管道流到陶罐里了。只是淅淅沥沥的,看得人着急。

    陶安然摸摸管道,发现管道的温度有点上升,连忙让人弄点雪过来包住管道。大概是热气流动中带动管道温度上升了。不过这冷凝过程就是要温差大一点才好。还好这冬日里冰雪随处可见,正适合随地取材。

    看陶罐装了大半之后,陶安然连忙拿走又换了个罐子接着酒精。陶安然掂量着罐子,估计有一斤左右。它闻起来酒香冲鼻,明显比之前的烧刀子味道重一点。

    陶安然往酒杯里轻轻倒了一点,颜色清淡,用筷子尝试一下,只感觉要比之前的烧刀子度数高。但具体有多少度,他也测不出来。这只能是高浓度酒,不是他印象中的酒精,也不知道有没有消毒的作用。

    虽然有点惆怅,但陶安然很快想到,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可以实验一下。虽然他本来就不精通医学方面的事情,但府里不是有专业人才吗?而且还算是这个世界的医学大拿!

    陶安然连忙吩咐道:"去看看曲大夫可在忙?如果不忙的话,麻烦他来这雪霁院一趟。"

    等曲芷水到的时候,陶安然又收了一斤的高度酒。他看到人来,连忙把人拉到陶罐前,还特地倒了一杯酒给他看。

    曲芷水冒着严寒缩成一团地来到雪霁院,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但王妃传唤总是有要事的。不过这一来,他就闻到一股酒香,像是谁翻了酒坛子。不等他想明白过来,就见王妃特意倒了一杯酒给他。

    曲芷水迷惑,王妃这是特意请他来喝酒?

    作者有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