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把青禾关起来这件事, 萧景瑜傍晚回府后就知道了。了解来龙去脉后,他对此没有异议。原本他想着这样的刁仆,直接挑断手筋, 再发卖掉就是。只是青禾到底是王妃的陪嫁侍从,还是要问问他的意见。
陶安然其实对这样的处理也没有意见。只是他觉得与其发卖掉,也许留着会有更好的用处。毕竟是陶安陵带来的,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也有可能。
而且他发现萧景瑜现在视梁王萧景辞为对手,好像忽视了暗处的陶安陵。他想借青禾的口, 让他重视起来。毕竟陶安陵也是主角,要谨慎对待, 不能马虎。
于是,陶安然表情有些不自然地道:"王爷,先别急着发卖青禾。现在他在外面能生活的很好, 为什么非得进来王府伺候人呢?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萧景瑜眼里眸光闪过, 笑道:"然然, 怎么会这么想?他是你身边的侍从, 你觉得会有什么秘密?"
陶安然挠挠脸, 回道:"他以前就不怎么忠心, 只是我身边无人可用, 所以才一直惯着他。只是现在我在王府, 情况就不一样了,万一他想对你不利呢。我把人交给你处理, 你可以好好问问他。"
萧景瑜摸摸王妃的头,回道:"好, 我去让人‘问问’他。你现在身边也要注意, 这里不比云州。我再派两个人在你身边保护, 你出门的话, 也可以多带点人。"
陶安然皱眉,"不用了吧,我除了院子里的丫环,身边有白露寒露就好了。出门带上他们有够了。"
萧景瑜没有同意,只道:"他们只能帮你做点事,遇到事情保护不了你。这次给你两个贴身护卫,专门用来保护你,你明天早上见到就知道了。"
既然这么,陶安然只好答应。
之后萧景瑜特意去了暗室,那是府里特地用来关押审问敌人的地方。他看着影卫审问青禾。应该根本不用过多费心,青禾一看暗室里的刑具就吓傻了。之后便问啥啥。
萧景瑜这才知道,原来这青禾除了贪墨王妃的嫁妆收益外,还负责传递消息。此次他进来王府,是被人以利诱之。更重要的是之后要向外传递王府的消息。再一问,不难得出是陶安陵的嘱咐。明面上只是关心王妃过得好不好。
萧景瑜眉头微锁,看来他是低估了陶安陵的手段。之前就查出这陶安陵在帮着萧景辞做事。只当他是野心大,想要当梁王妃罢了。但没想到,他能使出这样的手段。
青禾身为王妃的陪嫁侍从,当为一等侍从,平日随侍在王妃身边。很多事情,可能不知不觉就入了青禾的耳,然后便入了陶安陵和萧景辞的耳。就算最后青禾被发现了,但他与王妃之间肯定会生嫌隙。
所以,要是青禾进了映雪阁,计谋得逞。这就是一石二鸟之计。
不过陶安陵恐怕万万没想到,王妃已经不是陶府的那个没有主见的陶安然。而且如今的王妃,恐怕对陶安陵也是深有戒备,所以感觉到不对劲便连忙来提醒自己。
萧景瑜想到王妃那一脸不自然的表情就想笑。虽然还不知道王妃为什么那么肯定陶安陵要害自己,但被王妃时刻关心的感觉很温暖。这让他知道,他不是孤军奋战,有人支持他,在与他并肩作战。
陶安然第二天果然看到门外多了两人,是两个不苟言笑的少年。看起来年纪也不大,估计刚成年。
等陶安然看向他们时,他们便立即行礼问安:"夏至/冬至,见过王妃。"
陶安然连忙让他们起身,再看他们手持长剑,不由好奇道:"你们会武功吗?是不是很厉害?"
两人中皮肤略黑的那个叫夏至,他回道:"回王妃,练剑只为杀敌。谈不上厉不厉害。"
这样就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虽然陶安然觉得自己用不到,但有两位护卫在身边,安全感大大提升。
之后过了几天,陶安然和白露寒露终于把府里的账册重新整理了一遍。暂时得了空闲后,他就想要继续之前没完成的事情,那就是在京城里逛逛。
这回出府,他不光要带上贴身伺候的白露寒露,还要带上两个护卫夏至冬至。陶安然只能庆幸府里马车够大,能装得下这么多人。
听朱雀街上有个酒楼,名叫太白楼。太白楼高三层,装修雅致,菜品丰富又美味。尤其是太白楼的烧乳鸽一绝。而且里面还有专人书,每到饭点必能满座。不光京城里的平民百姓,更是达官贵人也都喜欢去太白楼用餐。
陶安然向往已久,这次出府后直奔太白楼。他去的时候还早,但从外面就能看到太白楼的大堂已经坐了不少人。堂内中央的书人正拍着木板书,不知到了什么,引来阵阵叫好声。
马车停在太白楼门口,门口的厮看到马车,便知道来者非富即贵,连忙前来招呼。白露前去沟通,几句话定好了楼上的包厢。
陶安然下了马车,正准备进去太白楼,忽然听到身后传来问话,"前面可是镇北王妃?"
声音有些犹豫,那人似乎也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认错人。
陶安然转身,看到一个英俊少年。再仔细看看应该是个姑娘,而且好像之前见过。
陶安然对她点点头,问道:"你是沈...公子?"
来人正是沈云娥,她连忙行了个礼,回道:"见过王妃,云娥失礼了。王妃也不要取笑云娥叫什么公子,直接叫名字就好。"
陶安然笑笑,再看他们在门口耽搁了一下,已经有些引人注目。他指着太白楼门口道:"我正准备进去。你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我们不如进去话。"
沈云娥连忙点头,回道:"上次王爷王妃救了我,还没有报答。不如这次就让我做东请王妃一次,聊表谢意。"
陶安然笑道,"不必如此,上次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但沈云娥明显没有听进去,是真的准备请客。
几人进了楼上定好的包厢,房间门口有屏风格挡视线,但是依旧能听到楼下书人中气十足的声音。
沈云娥不用看菜单,直接对上茶的二道:"把你们这儿的招牌菜都上一份,尤其是那个烧乳鸽,要选只体态匀称的鸽子。"
二连忙记下,然后转身就出了包厢去厨房下菜单。
陶安然见她这么熟悉的样子,笑道:"看来沈姑娘对太白楼很熟悉。"
沈云娥也笑道:"其实还好,主要是我在这里吃过几次,知道他家的招牌菜确实不错。"
虽然是请吃饭,但陶安然与沈云娥并不熟悉。两人的交集也只有当初上元节晚上的出手相助。现在坐在桌前,反而不知道该什么。
为了避免尴尬,陶安然只好装作对楼下的书感兴趣的样子,侧耳倾听。刚好楼下书人一拍桌案,起了最近的趣事。
"话最近最热门的事情,莫过于圣上要在两位王爷之间选立太子。为了考量哪位王爷更适合那个位置,特地让两位王爷到六部历练。其中镇北王去了礼部,梁王去了刑部。不知道诸位可知道,梁王去了刑部之后不久,就破了一件奇案。"
堂中有人起哄,道:"这个我知道。"
书人一拍桌案,道:"看来这位客官消息灵敏。不过还有很多客官不知道,且听我慢慢来。"
话那梁王到了刑部之后,一直兢兢业业,谦逊有礼,也不摆架子,不轻视官吏。如果有人请他帮忙,他也不推脱。很是受到大家的尊敬。
这天有个看管牢房的吏家中有事要请假,只要有人帮他当值就行。偏偏同僚都有事在身,没有空闲。于是他就求到了梁王身上,梁王二话不立即答应帮他当值。
梁王当天就去了牢房看守,他看见牢房里有几个公子哥面如土色,见人就喊"冤枉"。但没有人相信,因为这几个公子哥犯了偷盗之罪,人证物证齐全。现在收押牢房,就等着最后的定罪了。
梁王心地善良,见那些公子哥不像作假,直接问那几个公子哥为何喊冤。可是真的有什么冤情。如果有,不妨出来。
这些公子哥牵扯到了最近的城东失窃案。城东有个大户人家在夜晚被洗劫了,早上报官时,发现了一个本子。上面记录了一些公子哥平日里做的一些事情。
比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在妓院喝花酒。又或者某日某某聚众商议事情。其中条例清晰,有三十多条。官府按图索骥,直接把记录的公子哥都抓了起来。
因为这些公子哥平日里行为不堪,名声不好。所以父母也怀疑他们真的聚众洗劫了人家,官府也觉得抓对了人。
到了刑部大堂,开始这些公子哥还不认,但杀威棒一,便都招了。官员再问赃物在哪里,公子哥了个地点。官府派人去找,果然找到了赃物。至此物证齐全,这些公子哥便被收押监牢,只等最后的裁决。
此时那些公子哥见有人肯信他们,连忙七嘴八舌地出来,直东西不是他们偷的,他们也不知道东西为什么埋在那里。梁王见他们真切的表情,虽然没有证据,但心里已经有些怀疑。
作者有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