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等梁王看了卷宗之后, 心里更是怀疑。因为卷宗上仔细描写了,这些公子哥当初埋赃物的地点时,像是胡乱编造的。当官府真从那里找到赃物时, 他们的表情是不敢置信的。
其中还有人哭着,这是天要亡他们。
这都不像是作假的,毕竟应该没人敢拿性命开玩笑。
梁王仔细查看卷宗,又询问了当时参与办案的人员。最后他发现了一个疑点。那就是每次衙门提审这个案子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人在大堂边观看。但在衙门办其他案子时, 他就不会去观看。
这个人是衙门里专门养马的吏,失窃案与他毫无关系。他若是对办案感兴趣, 为何偏偏只关注失窃案,不关注其他的案子。
于是梁王对管理此案的主官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了验证,他们又故意提审了几次公子哥, 果然发现每次那个吏都会在大堂边观看。
于是几次之后, 便令人拿下那个吏。那个吏刚开始还准备狡辩。后来梁王一句"大刑伺候", 便立马吓到了, 连忙跪地求饶, 供认不讳。
原来这个吏被人贿赂。有人让他每次在失窃案审理时, 记下长官和公子哥的话, 然后报告给他们。他们事成之后给他一百两银子当做报酬。
衙门的官员这才知道为什么会在公子哥的地方挖到赃物。原来是盗贼事先知道了公子哥的地方, 先一步去埋的。
现在事已至此,梁王又问吏可愿将功赎罪, 帮助官府抓住那些真正的盗贼。那吏自然没有不答应的,连忙带着官府的人去把隐藏在偏僻角落的盗贼抓到了。
这样才破了城东失窃案, 让那些无辜的公子哥得以释放回家。
故事完, 书人再拍桌案, 惊醒堂上的客人。客人这才如梦初醒般地喊道:"好!好!好!"
有人赞赏道:"梁王爷真厉害, 明查秋毫,抓住了真正的盗贼,还百姓以清白。"
有人有些不相信,便问道:"这是真的吗,该不会是书的编出来的吧!"
不待书人话,旁边的客人立刻回道:"这是真的。我姑姑家的邻居家的舅母家就是其中一个公子哥家。听那个公子哥从就上房揭瓦,人嫌狗厌。本来也以为公子哥被关起来要受到裁决了。家里人虽然嫌弃公子哥不懂事,但也是哭红了眼。这回案子虽然水落石出,但公子哥还是受到了一番惊吓,现在还在家里躺着呢。不过听经此一遭,人倒有改邪归正的意思。"
又有几人连忙道:"这是因祸得福啊!还是多亏了梁王爷!"
堂下众人唏嘘不已。又起其他事来,显得闹哄哄的。
楼上包厢内,听完了书人的故事,陶安然一笑而过。饭菜也都上来了,他看着色香味俱全的菜色,食指大动。
不过有客人在此,陶安然还是先招呼道:"沈姑娘,请。"
沈云娥看着王妃毫不在意的样子,好奇问道:"王妃,您不担心吗?"
陶安然有些不明所以,"担心什么?"
沈云娥见他面上真实的疑惑,回道:"王妃,这下面的人都在夸奖梁王。现在他们都认同梁王,却不知镇北王。您身为镇北王妃,怎么不担心?"
陶安然这才明白她的意思,笑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担心也没有用。离王爷进六部历练还没多久,不定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如果现在就开始着急担心,那日子也太难过了。"
沈云娥似乎被动了,回道:"还是王妃想得开。不过很多人都是在提前算。云娥冒昧地问一句,王妃可想过,真到了万一的时候,王妃该如何自处?"
陶安然看着她,淡淡道:"真到了那个时候再。不过不管怎么样,我都会陪在王爷身边的。"
而且这书人的事情,得好像真有人一路看着梁王怎样破案,连梁王的心里想什么都知道。这明显是经过巧妙润色过的。主要显得梁王是如何的聪明机智,体恤众人等优点。不定就是梁王那边的人所宣传出来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忽悠一下这些老百姓,得到他们的赞同罢了。
陶安然完怕这沈姑娘再问东问西,连忙劝道:"这菜再不吃都要凉了。沈姑娘,我们用餐吧。"
沈云娥见王妃脸色,立即明白过来,随即不谈这些事情。拿起筷子,只偶尔介绍一下好吃的菜色。
后面的时间,他们二人倒是吃得开心。陶安然吃到了招牌的烧乳鸽,果然外皮酥脆,内里的肉质不肥不柴刚刚好。一只鸽子,他吃了大半。
等桌上饭菜吃得差不多后,让二撤走桌面,重新续上茶水,陶安然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消消食。也让一直伺候的白露他们去开了一桌用餐。
堂下的书人似乎去歇着了,换了一个琵琶女在弹琵琶。陶安然虽然听不懂,不过也感觉曲调柔和,听着倒感觉挺舒适的。
只是听着听着,就感觉曲子停了,而且还传来了嘈杂声。陶安然抬眼望去,似乎有喝醉了的客人在骚扰那个琵琶女。所以曲子才停了。不过还好有店里的二来劝阻安抚,后面琵琶声又重新响了起来。
"这世道女子本就艰难,出来卖艺还要被人骚扰。还好太白楼有二阻止,否则那个女孩日子就难过了。"沈云娥有些落寞地道。
陶安然看她的脸色,似乎有什么心事。他想了想还是问道:"沈姑娘似乎有什么心事?"
沈云娥叹了口气,笑道:"不怕王妃笑话,我以前在其他地方也见过这种情况。女孩卖艺被骚扰,我看不过去就去警告了那些人。我以为我是在做好事。但谁知,那些人表面上不敢了,趁我不在背地里反而更变本加厉地欺负女孩。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
陶安然没想到还有这回事,他斩钉截铁地回道:"你做得当然没有错。你或许没有考虑周全,但这不怪你。我知道当时那种情况,现场肯定还有其他人。但只有你站出来了,明你很勇敢,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而勇敢是一个人很重要的品质。"
没想到能得到王妃的肯定,沈云娥一时有些怅然若失。实在是她听过太多的否定了。更多的人只会那卖艺的女孩不好。什么既然出来卖艺就该知道会发生什么。还什么女孩只是假清高而已。这些话听得多了,她有时候反而会怀疑自己。
沈云娥用力吸了口气,问道:"王妃,我知道其实有很多人都我喜欢多管闲事。我一个女子,不该舞刀弄剑,就该待在家里,等着嫁一个好男人。但是我想知道,身为女子真得只有这一条路走吗?明明我也不比别的男人差。"
这些话藏在沈云娥心里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没有人能让她一吐为快。家里因为两个哥哥的战死,她不敢再刺激父亲母亲。但是眼看爵位要被二房谋算,她不甘心。三代血泪才换来的袭爵,凭什么要让没有上过战场的二房去享受。
但王妃仅仅了几句话,她就莫名感觉王妃会是她的知己。她的这些话,王妃一定能懂的。
陶安然看沈云娥突然的情绪爆发,心里叹了口气。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很稳固的。女子被束缚在各种条条框框里。哥儿也就比女子好一点而已。
看着沈云娥倔强的眼神,陶安然心里一软。像她这个年纪,在现代还是个读高中的孩子。还在享受着青春。最大的烦恼可能还是和学业有关。但是沈云娥年纪轻轻,已经在思考世俗与己身的冲突。
陶安然顿了一下,才道:"女子当然也可以舞刀弄剑,只要自己喜欢,不以此伤害他人就行。女子当然也有其他的路能走,只是会很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沈云娥听到这里,眼神有些黯淡。
陶安然想了一下,继续道:"但我觉得人这一生,若是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那样才不枉来世间一趟。其实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有两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要有强大的实力和内心。强大的实力能够解决大部分事情。而强大的内心,能够让人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坚守本心不动摇,不忘初衷。"
沈云娥若有所思。强大的实力和内心吗?自己现在这样烦恼,不正是因为没有实力让别人闭嘴,而自己听了别人的话内心也有所动摇吗?
她起身,向王妃作揖行礼,"多谢王妃,云娥受教了。"
陶安然实在有些不敢受她这礼,他这话多少有撺掇人家反抗封建礼教的意思。往了,就是在教人家姑娘反抗家里,包办婚姻。如果沈云娥家长知道他今天这样话,不知道会不会来找茬。
他今天实在是看人家姑娘烦恼人生,充当了一回人生导师,有些多嘴了。
刚好茶也喝了,饭也吃了,陶安然决定还是赶快先回府比较好。留下沈云娥依旧坐在包厢内思考,陶安然便告辞离开。当然他也没忘让白露去结账。虽是沈云娥请客,但他们这么多人怎么好意思让个姑娘请客。
等萧景瑜回府后,陶安然把今天遇到的事情和他一,没想到他却自己做得好,帮了他的忙。这让陶安然有些莫名其妙。
他再细问,萧景瑜反而神秘兮兮地不了。直让陶安然好奇不已。
作者有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