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当夏听遇到潜规则
许肆眉头皱了起来:“联系不上你。”
“所以你就来找我了吗?”夏听问。
“昨晚的新闻上……”许肆声音低哑:“玉城发生了泥石流。”
夏听脑袋昏昏,思考速度缓了许多,但也并不是不清醒。
她还是记得的,她来玉城的事情,除了丰逸凯,没有任何人知道。
就算许肆因为替她买过机票而用她的账号得知了航班信息。
但她究竟在玉城的什么地方,住什么宾馆,他是怎么知道的?
他在调查自己吗?
在夏听还是夏听的时候,刚蹿红的那几年,私生粉多得离谱。她前脚入住酒店,后脚就被人跟踪在隔壁开了房。
尽管已经隐瞒了自己的行程,还是能在飞机上、餐厅里,甚至公寓楼下「偶遇」粉丝。
这种让她背后发凉的记忆好像长了腿脚,迅速顺着她的四肢爬上了脊椎。
让她动弹不得。
就在这时,许肆忽然向她逼近半步:“为什么,不接电话。”
听到这里,夏听几乎是防御式地清醒了。
他是在质问自己吗?!
谁不接电话。
她连着两天联系不上许肆,这会儿竟要被他质问,为什么不接电话了?!
“许肆,我之前误会你没文化,我道歉。”夏听向后退开,和他保持着一人的距离:“但你不能不讲道理,你去问问公司里的人,我找过你几次,是谁不接电话?!”
她话的时候,冷静,清醒,神态自若。
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肆在失控边缘游离的紧张。
就连她后退的半步,都在无声地警告——
别失了分寸。
许肆将视线从面前人的脸上移开,无意识地落在了稍远一点的地方。
却无意间看到了她的餐桌。
两人份的晚餐还没有收,桌上的红酒却见了底。
玉城这地方经常有明星过来拍戏。
夏总如果想探谁的班,那是感情上的隐私,自然不会和公司里提前招呼。
“对不起,夏总,昨晚手机出了一点问题,没接到您的电话。今天——那会我应该是在飞机上。”
许肆收回了视线,恢复了一如往常的冷淡谦和,手语道:“确认您没事,就好了。”
夏听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吵架正面刚她从来就没在怕的。
但是一旦对方给她道歉,夏听的火都不知道往哪儿发了。
尤其许肆现在落水狗一样站在她面前,着实踩到了她的神经。
“算了。”夏听闭了闭眼:“你去楼下赶紧开一间房,洗个澡,别感冒。”
至于许肆是怎么锁定她的位置的,她现在懒得追究。
如果她想知道,有一万种方法可以知道,何必急于这一时。
支开许肆,关上门。
夏听躺回了床上,湿发贴在脖子上弄得她十分不舒服,但夏听只是望着天花板。
久久地失神。
她是不是……反应有点过激了。
——
许肆拿了房卡上楼。
根本没想到马路对面的餐馆里,有人举着照相机,将他的侧脸放进了取景框。
咔嚓……
“这是闻珩吗?”另一个记者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咋不太像呢。”
前天闻珩参加那个国际走秀,把头发给剃了。
“他换发型了你不习惯吧。”拍照的扯过照相机仔细看了两眼,“不然这身高气质,也没别人了啊。”
闻珩是个新锐模特,最近正在和徐清传绯闻。
然而这场姐弟恋,一直未能得到双方的承认。
有消息闻珩今晚和徐清入住了同一间酒店,所以记者们赶过来,又不敢直接在酒店里拍,只得在酒店对面的餐馆蹲着。
蹲了一天了,大家都乏了。
这会儿拍到了疑似是闻珩的男人,一行人就先把照片传回了公司交差。
像这种娱乐公司,竞争非常激烈。
每一家的八卦新闻的文案都是提前编撰好的。
只要收到了照片,稍作修改,就能抢在第一时间发布。
等在办公室的编也是在24时待命的,现在收到了照片,也没有再次检查,直接抢在第一时间就把闻珩探班徐清,入住同一家酒店的新闻发布了出去。
夏听并不知道,自己就住在徐清的楼上,也不知道有狗仔在外面蹲徐清的新闻。
窗外的雨依然在下,夏听在雨声里渐渐睡着。
醒来,夏听就收到了许荣光的信息。
她的试镜通过了。
女教师的戏份虽然不多,但也要在玉城多待一周左右的时间。
她把事情跟许肆了,让他等下带着笔记本电脑上来。
夏听没想到会在玉城直接开拍,以为可以隔日往返,就并没有带电脑。
现在计划有变,她要借许肆的电脑处理一下公事。
昨晚喝了酒,胃里有些反酸。
夏听强忍着反胃的感觉洗漱了一番,正在抹面霜的时候,听见了门外的敲门声。
以为是许肆,夏听直接开了门。
没想到,外面站着的,是《人生海海》的制片人,昨天试戏的时候,两个人虽然没有交流,但夏听记得他。
“张制片——”夏听上下量着他:“您有什么事吗?”
“夏姐。”制片人笑着:“我是来跟你谈昨天的试镜问题的,还有一天,结果就出来了。”
结果?
夏听眉毛一扬。
看来许荣光给她发消息的事情,这位制片人并不知道啊。
“方便我进去谈谈吗?”张制片看她没有想请他进房间的意思,有些不悦,主动问道。
“不方便吧。”夏听眯着眼睛看他:“随便进女人的房间,你礼貌吗?”
张制片顿时觉得火气有点上涌:“我看你是不想要这个角色,知不知道只有我给你投了票,导演和副导都看好卫央。”
夏听眼睛缓慢地眨了一下。
忽然玩心大起,装出一副既担忧又渴望的样子来。
她的长睫垂下,难掩失落。
张制片看她上钩,语气放柔,抬手摸了摸她的发梢:“如果你懂事的话,就知道该怎么做,机会只留懂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