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A+A-

    萧栖迟听罢,自然知道这是许上云安慰她的话,她对将士道:“一旦抓不回来呢?一旦会师后才遇上呢?”

    罢,不再等将士回话,直接带着婢女进了内室。再出来时,她已是一身精干的胡袖骑射装,华贵而又复杂的发髻,也换成了高高束起的马尾。

    萧栖迟一步未停,直接下楼,两名侍卫和那位将士连忙跟上。萧栖迟又命人从轻骑营点了五十人,直接跟着她纵马出城,让将士带路,朝许上云的方向追去。

    她不知道她和许上云的未来会是怎样,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像当初的裴煜一样,在未来辜负她。但是前后两世,她身边能全身心信任的人,只有许上云和罗映。罗映走了,她不能连许上云也失去。

    而前往大梁送信的两名侍卫,一路快马兼程,每日换马,以最快的速度到了雁京。

    这日下午,阳光晴好,裴煜正在谢非复府上,俩人一起处理一些公务。

    而就在这时,忽见王府厮匆匆忙忙进来,二人面露不解,抬头望去。

    厮一到裴煜眼前便道:“回禀王爷,府上来了两名大周的侍卫,自称来自昌阴长公主府,有急事求见王爷。”

    裴煜一听是萧栖迟府上的人,眉心蹙在了一起,若非发生大事,她不会这般派人前来。

    裴煜二话不,撂下谢非复便急急出门。谢非复听闻是昌阴长公主的事,紧着跟府里人交代了两句,便跟着出门去。

    二人一路快马,很快就回了王府。

    裴煜一进门,便在廊下见着两名面孔熟悉的侍卫,急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她可好?”

    两名侍卫齐齐跪行礼,额上挂着大颗的汗珠,脸色因赶路而泛着异样的潮红,话也因气息不稳显得格外激动:“参见王爷!我朝陈太师造反,已从滇国借兵二十万。卫军师二十万大军,十万大军跟随反贼叛变,京师只余十万大军!”

    裴煜闻言,心口骤然紧缩:“怎会如此?”

    谢非复亦是不自觉提了口气,竟然有十万王军追随陈太师,陈太师的势力可比他们掌握的要大得多。

    两名侍卫含泪磕头下去,对裴煜道:“太后已逝,我主年幼,又因太后遗言有损威信,如今国将不国。殿下派我二人前来找王爷求救,还请王爷看在殿下昔日情义上,出兵相助,平息叛乱!”

    “不可!”谢非复义正言辞的断,也顾不上什么尊卑之别,一把扣住裴煜的手腕,紧紧盯着他的眼睛,字字句句,苦口婆心的陈情道:“王爷,皇帝病重,如今你已监国。眼下陈党祸乱大周,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你不能出兵相助,不仅不能助,你还要抓住机会,趁此时机骚扰大周北境。”

    “谢非复!”两名侍卫匍匐在,抬眼看向他,眼里已是噙满泪水,其中一名,颤着唇道:“你也是周人!先帝与你也有知遇之恩,你怎么忍心大周百姓身陷战乱,流离失所?”

    谢非复眼里饱含着无比复杂的神色,冷笑着嘲讽道:“如今的大周,还是先帝在时的那个大周吗?那是个什么朝廷?这么些年你们看不到吗?百姓在那样一个朝廷的手里,才会真正民不聊生,如今梁主君圣,合该君临天下,给百姓一个安定。”

    “铮”一声刺耳之响,那名侍卫已拔剑而起,情绪激动,剑锋已指向谢非复。王府亲兵见状,一拥而上。

    裴煜一把擒住那名侍卫握剑的手腕,重重推开,厉声道:“够了。”

    令下,两方安静了下来。裴煜示意围上来的亲兵退下,而后对那两名侍卫道:“你们且回去告诉栖迟,我一定尽快带兵入周。回去再跟她,大周北境的戍边将士也可调去西南,我以监国身份保证,大周北境必会平安无事。”

    两名侍卫闻言,泪水终是下落,仿佛有千言万语不出口,跪以大礼答谢。

    裴煜向一旁的王府厮吩咐道:“带二位下去用膳沐浴,再准备好马,尽快送他们启程。”

    厮领命,引了两名侍卫下去,廊下只剩下谢非复和裴煜。

    谢非复双眸通红的看像裴煜,似有些恨铁不成钢道:“王爷……你怎能这般糊涂?此番是多好的机会,是个人都能瞧出来。容我句大不敬的话,陛下眼看着没有多少时日,眼下是你最关键的时候,你怎么能调兵入周?会有多少朝臣反对你,又会给多少躲在暗处的人,对付你的机会?这对你大大不利啊。”

    裴煜亦被谢非复激动的话语触动心肠:“我如何不知?但我不能做个忘恩负义的人!眼下大周祸起,内忧外患,她是公主,若大周覆灭,她必然无处安身。你让我怎么能看着她,呆在如此绝望的境遇里?她派人来求救,便是寄了希望在我身上,我若不去,她该是何等失望?眼睁睁的看着口口声声爱她的人,将她弃之不顾,我还是个人吗?”

    谢非复如何甘心,情绪愈发激动:“成大事者不拘节!难道王爷,你也要做那难过美人关的英雄吗?此番不管大周,趁乱劫,不定几百年来,两朝对峙的局面,就能结束在王爷手上。那可是能成就大梁千秋的基业啊!”

    “救你的人是昌阴!”裴煜厉声道。

    谢非复闻言愣住,泪水停在眼眶中,怔怔的看着裴煜。

    裴煜叹息着摇头,唇边挂着苦涩的笑意,对谢非复道:“你凭什么以为,我当初一个一无是处的质子,能将你安然从陈太师的手里救下?她看重你的才华,也一心为我着想。顶着宁可被你深恨的压力,也将这份功劳给了我,她是我们两个的恩人。”

    话到此处,谢非复所有话哽在喉咙里,一个字也不出来。

    裴煜深吸一口气,平了平心绪,而后对谢非复道:“若无萧栖迟,我不知道沉沦在大周的我,最后会变成一个什么人间恶鬼的样子,我或许会唯利是图,或许会不择手段,甚至……变得没有一丝一毫的原则。但是我遇见了她,是她的光明,善良,真诚的情义,让我看到我的人生,并非一黑到底,上天待我还算公平。我如今心里还能守着一方净土,还能坚持去做一些,毫不得利但对的事,都是因为她。你明白吗?像她这样的人,不该掉进狱里。若是如此,这世上,谁还会去做那个无畏奉献的人?”

    这一番话,裴煜得掏心掏肺,谢非复亦从这个不足弱冠的王爷的心里,看到了一方光明。

    裴煜转身,伸手捏了捏谢非复的肩头,冲他会心一笑,对他道:“任何人阻止我,我都不会搭理,做我想做的便是,但是你不同。我从到大没有朋友,自我回雁京,便得你诚心以待。你是萧栖迟后,这样对我的第二个人。我不仅将你视为并肩作战的伙伴,更视为平生的至交。我不求你支持我,只求你不阻止我。非复,这一趟我一定要去,替我守好雁京!拜托了!”

    罢,裴煜再捏谢非复的肩,转身大步出门,上马便往枢密院而去。

    谢非复看着裴煜离去的背影,叹惋的同时,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生怕裴煜不会上钩,才那么情绪激动的试探了一番,眼下倒是一百个放心了,也省得他再做手脚。

    裴煜对他,当真是无可的真诚,只可惜他是周人,深受昌阴长公主的恩惠与知遇之恩,不仅救他于水火,还给予他成就一番霸业的机会,他也不能忘恩负义。

    但凡裴煜比现在心狠一点,再现实一点,今日就不会做这样的选择,未来必定会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明君。可惜了……

    既然大周已乱,想来裴煜这一趟,怕是有去无回,他也该着手准备准备,“守”好这大梁的朝堂。

    第二日,朝堂之上,裴煜与文武百官唇枪舌战整整一日,最终带着卫京师二十万大军,准备开拔前往大周。

    他本想带三十万去,毕竟陈太师那边,滇国二十万外加叛乱的十万,共有三十万。但除去这二十万,若还要调兵,只能从戍边的将士中调去,文武百官死活不同意,最终达成协议,带走卫京师二十万大军。

    裴煜估摸着,谢非复能帮他守住大周北境不受大梁干扰,那么大周北境戍边的将士就能调过去,如此这般,他带二十万也够了,便没再同大臣们争执。

    出发的前一夜,裴煜从书房中取出一个漆黑的匣子,将其开。但见里面,当初那把未完成的玉梳,静静躺在其中。

    未完成的部分他已经完成,而之前摔碎的方,他也找能工巧匠,用黄金做了修补。玉梳尾部吊着同心结的锁扣,黄金上也按照他最初所想,刻上了一双大雁。

    他取出那把玉梳,捏着手里摩挲,凝眸在它身上,唇角挂着笑意。那笑意之温柔,仿佛看着它,便是看着萧栖迟。

    当初他仅仅只是做质子,便吃尽了苦头,她若是失去家国,该会是何等凄凉?这一次去,他一定会帮萧栖迟守住大周,击退滇国。永远不叫她尝到那种落入尘泥的悲苦。

    而且……这次去,他一定要带她回来!那样的一个大周,那样的一个皇室,她不呆也罢。

    他本以为,若想和她在一起,怕是要等很久很久,但是没想到,命运这么眷顾他们。她已经和离,他终于有了娶她的机会,他会将她永远留在身边,这一生一世,都要让她做别人眼里最羡慕的人!

    如此想着,裴煜深吸一口气,将玉梳贴身收了起来,匣子则放回了远处。

    作者有话要:

    今天好忙啊,晚了点,不好意思哈~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