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A+A-

    五天之内查出真相

    白离回到忠贤府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搜葛大娘的屋子。

    葛大娘的屋子在早上已经被官兵翻了个底朝天,她又细细翻看了一遍,除了一张画像,其他一无所获。

    画纸微微泛黄,已经有些年头。

    画上是个六七岁的孩,圆脸杏眼,圆嘟嘟的十分可爱,应该就是葛大娘那个死去的儿子。

    看样子这里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到爹的房间里去看看。

    白离遗憾的将那张画像给收起来,放回了原位。

    刚踏出房门,突然福临心至,又转回来重新开了画像。

    她量画中的孩,伸手掐掐算算,喃喃道,“这也不是个短命的面相啊。”

    白离又去白忠的房里翻找一番,除了在床底下翻出了几锭金元宝之外,仍旧是一无所获。

    白离顺手将金元宝塞进了自己的怀里,准备明日找人去问问,葛大娘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死的。

    宫里的消息比白离快。

    “少爷,开封府那边,葛大娘招认了。她和大人的奸情被赵四撞破,赵四威胁要将此事宣扬出去。老爷怕赵四损害他的名声,于是约赵四到护城河边将他推了下去。”

    “崔伯,你觉得这法可信吗?”

    “我们觉得不可信有什么用,关键是葛大娘都签字画押了。听宋大人将它呈给皇上的时候,皇上龙颜大怒,要择日将老爷问斩呢。”

    宋经纶,墙头草一根。

    他这么急着逼出口供,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

    而皇上面对这样离谱的法,不仅没有觉得不对,还深信不疑。

    是真的相信了吗?

    还是早就烦了白忠,准备趁着机会将计就计,把白忠踢出朝堂。

    当想明白之后,白离就不急了。

    “崔伯,你知道怎么能见到皇上吗?”

    “皇上有诏方可入宫。”

    「不,还有一个办法」,白离一边着,一边穿戴整齐。

    “那就是告御状。”

    崔伯大惊,怕少爷因为听到老爷的事太激动,做出一些糊涂事。

    “少爷您可不要冲动啊,如今老爷出事了,忠贤府上下都指望着您。若是您再出什么事,忠贤府可就完了。你若是想要找皇上求情,不如,不如去求求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良善,一定会帮您的。”

    白离摇摇头,“你别看楚之谨身为太子风风光光,但在皇上面前,他的话未必比我的话有用。

    若是让他去找皇上求情,皇上兴许还觉得他勾结言官,妄图左右朝堂风向,所以这事还得我亲自来。

    更何况,自己的爹,光指望别人算什么。好了崔伯,你有这个功夫劝我,不如赶快去命人替我准备马车。”

    少爷的在理,崔伯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照办。

    下人来告诉白离马车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出发了。

    白离一挥衣袍,往忠贤府外走去。

    路上一个厮撞到了他,也不认错,抱着怀里的包袱就往外跑。

    没有白忠的忠贤府乱成一团,白离将那些家丁的脸记了下来,翻身上了马车。

    此刻正是早朝之时。

    皇帝昨晚歇在丽贵妃那里,今早正是最累的时候,太监们就催着他去上朝。

    皇帝坐在上面昏昏欲睡,听下面的人讨伐白忠,得唾沫横飞。

    “启禀皇上,白忠平时看起来道貌岸然,满口礼仪仁也。可私底下竟不知廉耻,做出那样有悖人伦的事情。臣认为,处置白忠一事应该尽快,才能肃清朝堂的不正之风。”

    “皇上,巴大人的对。”

    “老臣和巴大人一个想法。”

    皇帝眯着眼睛看着巴信瑞,见他在朝堂上一呼百应有些惊讶。

    平时朝堂上绝没有这样和谐,总是有人因为观点不同而吵个不休。

    今日怎么这么一致。

    哦,原来是老爱反驳别人的白忠不在了。

    巴信瑞被皇帝探究的眼光看得有些发毛,连忙跪在地上。

    “臣只是发表臣的想法,一定还请皇上定夺。”

    皇帝突然又不想惩治白忠了,朝堂上就是得有人对立才好。

    都站成一派了,那还像什么话。

    “咚!咚!咚!”

    隐隐约约听到有鼓声,一个侍卫上前来传话。

    “启禀皇上,白忠之子正在殿前击鼓鸣冤。”

    登闻鼓,是设置在朝堂之前供百姓们告御状用的。

    在前朝时,想要告御状是需要滚铁钉,扇嘴巴子的。

    到了皇帝这一代,为了显示自己爱民如子,以仁政治天下,于是撤掉了这些刑法,想要来告御状的只需要敲登闻鼓就行。

    当然,这登闻鼓也不是谁想敲就能敲的。

    若是告状不成功,就会被直接拉去砍头。

    所以皇帝登基这么些年,这登闻鼓并没有响过几次。

    如今乍然被白离敲响,倒是让了一早上呵欠的皇帝来了精神。

    “传……”

    白离很快就被侍卫带上殿前。

    “草民白离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抬起头来。”

    白离依言将头抬起来。

    “朕还记得你。”

    “皇上赏赐给草民的玉如意,草民还供在家中日日叩拜。”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击鼓鸣冤,可是为白忠一事?”

    “皇上英明,一眼就看穿了草民的心事。”

    “你可知,击鼓鸣冤若是翻案不成是何下场。白忠一案,人证物证具在,已是铁板定钉。”

    白离重重的跟皇帝磕了一个头,“皇上,草民的父亲是冤枉的。”

    “那他是被谁冤枉的,你可找出凶手。”

    白离摇头……

    曹国公轻笑。

    “白公子,你你父亲是被冤枉的,却连是谁冤枉了他都不出来,就来击鼓鸣冤,让皇上还你爹清白。你以为这里是你忠贤府,只要你磕两个头,就能事事如你所愿呐。”

    「曹国公」,皇帝声音一沉。

    “皇上恕罪,是老臣多嘴了。”

    “那你想如何?”

    皇帝看着白离,想知道这个清秀的少年在这种情况下能怎么办。

    “草民虽年龄尚,但许多事情,跟在爹的身旁也耳濡目染学到了许多。草民恳请皇上能给草民十天时间,让草民重查我爹一案。”

    “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子,凭什么让朕给你这么大权力。”

    “启禀皇上,白离这孩子聪慧得很,皇上让他去重查白大人一案未尝不可。”

    一向在朝堂上不出声的周监正站了出来。

    “哦,周监正很了解他?”

    “微臣前段时间收了他当徒弟。”

    白离向周监正投去诧异的目光,师父不是收他为徒是决定机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吗。

    周监正冲他眨眨眼,转过头在皇帝面前又恢复了恭敬得不得了得模样。

    “周监正肯收徒,稀奇稀奇。朕相信周监正的眼光,既然如此,那朕给你五天时间。这五天里,朕给你差遣开封府的权力。可若是五天后你什么都没查出来……”

    皇帝沉吟一下,白离连忙磕头道谢。

    “谢皇上开恩,若是五天后草民什么都没有查出来,就让草民与爹爹一同斩首。”

    皇帝点头,“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