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A+A-

    困局

    砚儿看着杨渐,仍然是沉默。杨渐慢慢走到砚儿身边,蹲坐在她的旁边,把砚儿揽进了怀里。

    砚儿突然想到,曾经自己被萧毓凝排挤的时候,那个寒冷的冬天,杨渐也是这样偷偷溜到自己的身旁,将自己拥入怀中。

    泪水此时控制不住地掉下,砚儿虽自诩看透了杨渐的多情与负心,看透了他的贪玩和好色,却在这人世间里,只看透过这样一个男子。

    自己几乎是毫无选择地与杨渐成为了枕边人,这种莫名的依赖和羁绊,此时才让她更触动了起来。

    砚儿越是哭,杨渐抱她越是紧,过了片刻,杨渐才颤抖地问道:“是不是母后,终于要动手了?”

    砚儿呜咽着,她知道杨渐猜出了真相,而她也无法再隐瞒下去,只能点了点头。

    杨渐一阵僵硬,两人抱坐在一起,共同陷入了这个僵局。

    砚儿平复了好一会,缓缓开口道:“不如向突厥借兵吧。”

    杨渐一愣,问道:“突厥已经和天朝数十年完全不往来,贸然借兵,突厥会答应吗?”

    砚儿心中谋划的时候,本是没有想过要保住杨渐的,但真的当她见到杨渐时,才意识到自己似有似无也是存了一份情意的。

    哪怕不是为了爱,只是为了曾经的那一份眷顾和保护,那一份知己知彼的感情,心中还是有帮杨渐的冲动。

    砚儿这时才出了她的想法:“突厥不会答应。但是若是以臣妾和两个孩子为质,或许可以借一两万兵。”

    杨渐不明白,问道:“螳臂挡车,也会有效吗?”

    砚儿心中知道杨渐其实不太懂政治,也不怪他,此时危难,救了杨渐也等于是救了自己。

    于是便耐着心解释道:“如今的困局,是太后联合镇平侯府,与大月氏一同里应外合,想要迫使皇上退位,辅佐幼帝。

    若是大月氏自顾不暇,那么就很难集中兵力攻天朝,侯府自然无法在战事中大展雄风,此乃一层削弱。

    而青婵郡主若是可以领兵与侯府制衡,若是不从便将侯府直接定为乱臣贼子,侯府为了保存实力,必然会答应,此时皇上只要答应扩大侯府的权势,借机软禁太后,太后和镇平侯的联盟也能得到削弱,皇权则可以暂保。”

    杨渐疑惑地问道:“为何是暂保?”

    砚儿叹了口气:“臣妾不在,皇上若是再不上心朝政,今日之事迟早还会重演,到时候没有办法再这样分别制衡,而是皇上孤军对抗镇平侯府,只怕毫无胜算。”

    杨渐抱着砚儿的手松了松,他也在犹豫自己是否能够足以抵挡这一切,过了片刻,杨渐起身道:“朕会按照你的做,你就等着朕的好消息吧。至于质子一事,朕不会让你去的,你放心。”

    罢便离开了。全程目睹着这一切的朱翰远立在砚儿身旁,问道:“娘娘,皇上这边,您有把握吗?”

    砚儿微微一笑,有些凄苦:“有没有把握,也只此一次了。若是他能成,本宫也算是能离开虎口,到时候再做斡旋,还有转机。若是他不能成,本宫也好死了这条心,过往种种,已经以命相报了,往后只是两不相欠。”

    也就是,这次是砚儿给杨最后一次机会。两人同床共枕几年,砚儿其实没怎么给过杨渐机会,她把持着一切的主动权,或亲或疏。

    若是感到杨渐不靠谱了,便远远躲开,把他推给别人;

    若是用上杨渐,又要靠近他示好。这也无形中让砚儿有了一丝愧疚,虽自己也帮了杨渐许许多多,但心中那一丝情感上的愧疚让她选择最后再给杨渐一次机会。

    朱翰远立在砚儿旁边,看着砚儿的表情,过了许久才道:“若是皇上不成,娘娘如何算?”

    砚儿回头看了一眼朱翰远,见他面上都是担忧,却没有对自身未来的恐慌,也放下心来袒露心事:“本宫给了皇上一条生的选择,虽是艰难,但恐怕是如今唯一一条破局之法。若是皇上不选,那么他的路本宫也干涉不来,本宫只能先管好自己和孩子。”

    朱翰远默默点了点头,试探道:“娘娘已经有法子保全自己了?”

    砚儿放松了身体,靠在桌子上,道:“太后杀本宫的心思必然是已经起了,但她还得忌惮着萧毓凝,若是没了萧毓凝,只怕侯府不能跟太后合作;

    再退一步,哪怕不忌惮萧毓凝,本宫起码还有两个孩子,还有能够公之于众的文册,为了不落人口实,太后不会做的,她毕竟是个懂礼重礼的人。”

    听完砚儿的话,朱翰远心里也放了下来。原本自己只是梨落台的一个不起眼的太监,是砚儿的提拔让他恢复了自己的姓名、在宫中有了声誉和名望,此时砚儿落难,他早就做好准备要同生共死了,甚至可以,他都不需要做准备,自然而然便是这么想的。

    金兰和墨儿这时也从外面归来,在未央宫内的厨房做了些吃食和药膳,给砚儿滋补身体。

    未央宫的库房本就充实,哪怕是没有外界的物资也够支撑一段时间了。

    而太后虽是囚禁了砚儿,但是却也没有亏待她,还是有些新鲜的食材送进来。

    砚儿一边进膳,一边吩咐人去叫奶娘抱圆圆和团团过来,等到两个团子进来时,砚儿已经略微饱了。

    她从奶娘手上接过来圆圆,看她还是一团喜气,心情也跟着好了一些。

    又抱了抱团团,虽是已经冷清了好几天,但却没有对两个孩子有丝毫的影响。

    果然稚童能观察到最本真的世界,自己也应该如他们一样,不要被乱象迷了心神。

    和孩子们一起玩了一会,心中也放松了许多,正巧两个孩子都是学步的时候,跌跌撞撞走起来也是十分可爱。

    正当砚儿放下心来沉浸在这种乐趣中时,未央宫的大门突然开,一双墨玉底蜀锦面的绣鞋踏了进来——太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