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A+A-

    变天

    楼兰的神色虽没有变化,但深邃的目光却看向了别处,不再愿意开口。

    砚儿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神情渐渐又失望了回去,问道:“是不能吗?”

    楼兰点了点头,慢慢开口:“从前我,是天命要我,如今我不能,是天命不能让我。”

    砚儿也不再强求,找了个地方坐下,再慢慢观察大殿中的景象。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废弃宫殿,毕竟是在慈宁宫的范围内的,从前也许是哪个不得宠的太妃居住的,现在也就用来短暂地关押砚儿和楼兰。

    太后既然敢这样对自己,明现在已经顾不上什么礼义廉耻了,到了能对自己亲儿子下毒的程度,明一些事情本也就快要到那个时候了。

    太后和镇平侯,并不是从前是一体,如今也是一体的,只能相互借了彼此的力。

    如今哪怕太后倒台,镇平侯也可以继续扶持萧毓凝和幼帝,继而控制朝政。

    同样,哪怕镇平侯倒台,太后照样可以带着后宫里这几个幼的孩子垂帘听政,重新回到朝堂上。

    两个持有共同目标却又并不互相影响的敌人是很难一次性解决的,而想要解决皇上的亲娘,跟解决一个手握重兵的侯爷难度不相上下。

    砚儿只能期待前线的青婵和突厥人能够重挫镇平侯,颜家暗地里联系的那些地方兵力也能派上用场,好让侯府先颓败下来。

    不然等到改朝换代,侯府势力更加壮大,那时候自己活不活着也不知道了,该怎么能洗刷自己一家的冤屈、为萧毓凝报了杀母之仇?

    还好已经把孩子送到了萧毓凝处,如今再空想那些也于事无补,毕竟处在深宫里,本就是消息闭塞一些的。

    太后定然此时已经对外宣布了自己在慈宁宫意外发病的事情,如今自己明面上定然也是以「养病」的身份待在慈宁宫里的。

    但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再次失去自由反而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宫外一些人也应该会有所动作。

    当未来的皇后也跟着皇上一起病倒的消息传出宫,终于民间朝野都开始渐渐揣测起来了太后的用心,整个京城笼罩着一股不同往日的焦躁感。

    大臣们也不再集结着想要面圣,而是纷纷涌向了颜府,如今的朝臣一心倒更像是以颜阁老为主心骨的。

    颜阁老已到了耄耋之年,捋着白须坐在席上,从京城各处前来的朝臣看到颜阁老的静谧模样,摸不着头脑也更加焦躁。

    颜府是文官世家,一向颇有礼仪古风,既不着急着话,还好好地给每位朝臣安排了膳食和茶水,大家在底下窃窃私语,首席的颜阁老则在等待一个时机。

    约莫着快到黄昏时,大理寺门口人来人往,忙碌了整天的街市开始歇下来。

    却见哄闹的人群中走出一白衣男子,他衣冠古朴,温文尔雅,而他走到大理寺门前,竟然径直朝向了门口的鸣冤大鼓,拿起鼓槌后更是毫不犹豫,敲响了京城几年来都没有响起过的鸣冤之声。

    鼓声沉闷又洪亮,越来越多地聚起了人。而一旁围观的颜府家仆也火速抄近道跑回了颜府。

    他冲进颜阁老的待客厅,当着几乎半个朝廷的官员,字正腔圆地禀报道:“阁老、各位大人,前户部侍郎胡愈状告镇平侯利用征兵私自扩充兵力,抽取精壮兵力以图篡位,并利用职权陷害栽赃户部贪墨一案。”

    颜阁老这才放下了茶杯,收起了优哉游哉的神色,他站起身来,抚平衣袖上的褶皱,对着已经惊讶至极的朝臣道:“诸位同僚,此时到了我等出手的时候,走吧,去大理寺。”

    这才有朝臣反应过来,原来大家坐在这里着急忙慌地看着颜阁老发愁,颜阁老的招数且在下午等着呢。这一出状告镇平侯的戏码无疑也是颜阁老安排好的。

    正巧已经过了快要整个冬天,没有见到皇上、太后专权的日子也已经让文臣心中个个都没了主意。

    如今见到颜阁老主动出击,有了这么靠谱的招数,想来也是有了稳准的算和后招,一个个心里也安稳了起来,随着颜阁老坐上车马,快步往大理寺赶去。

    等大臣们到了大理寺,周围也已经被围观的百姓堵了个水泄不通。

    这个时间选得极好,众人都没有各自的活计要做,哪怕是等着看热闹,也有个等的时间,黄昏时分,大理寺卿都亲自出来请胡愈进去了,胡愈仍然是充耳不闻,继续击着鼓,直到看到了朝臣,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百姓,才朗声道:“如今我胡愈已是一介白身,进了这大理寺还不晓得能不能出来,今日便要当着诸位百姓,当着满朝文武,好好数一数这镇平侯的罪过。”

    罢便把鼓槌往地下一扔,发出重重一声,然后不顾大理寺卿尴尬地神色,继续道:“诸位,我曾在户部为官,当年无意间发现了镇平侯私自在征兵上来的青壮年兵力中抽取最精壮者为自己的私军,后来核算下来,数量之庞大,竟然足以颠覆整个天朝。

    谁知道多次上报无门,却被诬陷贪墨,全家都受了牵连。

    侯府还以我的女儿,也就是当今的云妃娘娘为威胁,逼迫我喝下疯药。

    幸好当日我装疯卖傻,后来吐了毒药又请了神医医治,不然早就忘却了这些事情!

    侯府如今发兵大月氏,正是要借此机会联合大月氏逼迫我朝皇帝退位,好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位!镇平侯狼子野心日月可鉴!”

    此时颜阁老也给了大理寺卿一个眼色,他的神情也缓和了许多,只是问道:“可有证据?”

    当着众人的面,胡愈从长袖中拿出了厚厚一叠文卷,道:“这是草民凭借当年的印象自己记下来的,而原件则在云妃娘娘处。只怕娘娘也因为此事受了牵连,竟然和皇上双双染上了恶病!若不是镇平侯咄咄逼人,我也不会来击鼓鸣冤。”

    周围一片寂静,原本保家卫国的英雄在寥寥数语中被拉下神坛,此时正需要一个人带头几句话,民众才能思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