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A+A-

    番外 绝绰(二)

    “可我喜欢仗啊。”二丫接道。

    我竟然一下被堵住了,我刚刚一直想着萧毓凝如何生活顺畅,却忘了她也有自己的艰辛。

    就像是我一直想着二丫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却忘记了二丫自己喜欢什么。

    我愧疚地低下了头,却听到二丫问我:“你是不是经常来雍王府,我习武不精还感觉不到,但我听将军有个暗卫老是往雍王府跑。”

    没想到青婵将军武艺竟如此出神入化,我只好点了点头。

    二丫却一下垂头丧气起来:“我还和将军了个赌,没想到真是真的,看来今晚得我去照顾祖宗了。”

    雍王府新添了一个郡主,这事情我倒忘了。

    我不知道什么,想着要不还是走了算了吧,却一下没注意左脚踩到了右脚,直直在二丫面前摔了下去。

    好尴尬……

    二丫大大方方上前扶住我,道:“我叫二丫,你以后要想来看我就直接来吧,不要躲躲藏藏的。”

    我感觉自己脸在发烧,唯唯诺诺应下了后,赶紧回宫去给太后请罪。

    太后也没多什么,只笑我奇怪。又不管二丫和萧毓凝是不是亲姐妹,她都会安排两人见面,日后再看两人怎么相处。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当晚我睡在乾清殿的顶上,感觉吹了好久的冷风,脸才不发烧了。

    比起我,二丫是个再爽利不过的人。她开心就大笑,喜欢武术便刻苦练习,她就像是骄阳一样,从不怯懦,也从不退缩。

    她喜欢我的时候也是一样,我楞在原地,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我这样的人,也可以拥有一段感情吗?

    那一次我竟然逃了。

    面对数十名死士时,我浴血奋战也不曾退缩;

    我亲眼目睹着皇帝被谋杀,也不曾退缩;我也跟同生共死过的暗卫们几度反目成仇,每一次我都没有退缩。

    但在我太阳般的姑娘面前,我退缩了。

    我逃也似的回了皇宫,却只见被太后叫去了宫里。

    太后,她不想要暗卫了。

    太后,她看我整日都在宫外,不应该耽误了我的大事,要放我出去了。

    我以为太后生气了,赶紧请罪。却不想她拿出了京城一处两进院子的地契,一封去雍王府手下商业版图做工的介绍信,还有零零总总加起来快百两的银子。

    作为暗卫,金银珠宝我见了很多。独为我准备的,却几乎没有过。

    我甚至从没有住在过属于自己的屋子,有过自己可以支配的财产。

    我明白太后不是生气了,她是为我,为自己,都安排好了退路。

    我接下了包裹,只日后需要还可随时传唤,便一人出了宫去——不只是我,所有暗卫都有了各自的安排。

    我又站在了二丫面前,对她,谢谢你,我也喜欢你。

    后来的许多日子里,二丫的武艺越来越精进,她在军中建功立业,步步高升,而我就在属于我们的院子里,发掘着我人生的意义。

    不做暗卫的日子,我写了一本书,是曾经学到的培养暗卫的手艺。

    我也有了一个孩子,只是我和二丫从没有正式去官府登记过。她的那张脸,实在不能出现在官府,起码要躲几年。

    我和二丫也一起去了一趟金陵,二丫的脸被萧毓凝捏来捏去。

    萧毓凝,她之前以为二丫是易容的,没想到两人是真的长得一模一样。

    我站在旁边细细端详,却再也不会弄混她们。

    她们一颦一笑都相似,在我眼中却完全不同。

    二丫是孤儿,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没有任何信物。

    萧毓凝是侯府的嫡女,虽然她嘀嘀咕咕不是。

    尽管两人看起来这么相似,又这么八竿子不着,萧毓凝还是坚持要让二丫做自己的妹妹。

    又留我们在金陵住了半个月,活活掏空了二丫前半生所有的故事,才放我们走了。

    萧毓凝好像也对二丫了很多真心话。

    回京的路上,二丫直抹眼泪,舍不得萧毓凝。两人只相处了半个月,却像是亲姐妹一般了。

    后来我再也没进宫见过太后娘娘,宫内的生活太平静了,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危机四伏。

    我还找了份活计,虽然只是个武场的师傅,但也够养家糊口。

    我和二丫就这样生活在一起,偶尔吵两句嘴,我却总是乐在其中。

    距离宫变大概过了五年,终于有一日,二丫和我光明正大地走在街上,却没有任何人感觉我们有什么不对。

    二丫的美貌反而招来了许多店家的阿谀奉承,这会让我给家里的美貌娘子买一束簪花,那会要我给这样的美娇娘买一块点心。

    二丫既不用簪花,也不吃点心,却看着我买了一包又一包。

    二丫,点心她不吃,要我送去金陵给她的姐姐吃。簪花她也不要,但是要留着给我们的女儿戴。

    后来总是两边跑着送东西,我就想,干脆做个信使得了。

    没想到这事真的做成了,我从前的暗卫兄弟们一个个都来投奔我,十天半个月不跑一次还有点脚痒,我们绝丫速递的招牌也响了。

    我们赚了好多钱,二丫和我借着走镖为名去各地吃吃喝喝,顺便一路上把和她一样孤苦无依的姑娘捡回京城来,给她们新的生活。

    如果要十几岁的我想,未来我会有一个如此聪慧坚韧的娘子,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有孩子,有家人,有朋友,我是不会相信的。

    但事实摆在眼前,我一直沉浸在快乐中。

    宫里的事情渐渐在我脑子里淡去了印象。直到太后娘娘出宫去了护国寺那年,我把京城的房契和她给我的银两送去了护国寺,举家搬去了雍王府对面的一处大宅子。

    太后娘娘见了我,笑我看起来比十年前还要精神些,转头又让我送去金陵一封书信。

    我果然没有入错行,咱这辈子原来不是本命做暗卫,而是一个邮递员,一个信使,一个走镖的。

    我不再把死亡带给人们,而给他们带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