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0206 姚燕和宗令

A+A-

    第二百零三章

    “主公, 越州来使求见主公。”

    姚静看向大鸿胪,道:“本王不是让你全权接待?”

    大鸿胪裴贤躬身道:“臣已和越州来使谈妥和谈一事,越州也向我王保证, 此次绝对不会插手秦晋之战。”

    姚静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 裴卿辛苦了。”

    “这是臣的本分。”

    “既已和谈成功,越州还有何事求见本王?”

    这正是大鸿胪要禀报的事:“主公, 越州此次使团来了朗州牧的秦夫人的侍女和亲卫,其侍女想代替秦夫人求见大公子和郡主。”

    姚静微微皱眉,秦夫人是秦世元和秦季瑜的妹妹。

    难道真是嫁夫从夫,郎虎想两不想帮, 又想拉近关系来了这一出。

    “不必了, 就他们还不到见客的年纪, 待本王平定南方,定然会允他们前去拜见。”

    姚静不会允许她的孩子和秦家任何人有直接甚至间接的关系, 一是削弱父系的影响,二是姚静不放心秦家任何人。

    裴贤连忙应下, 其实他主张同意来使求见之意, 这样无疑能让郎虎更加安心, 郎虎出兵助秦王的可能会进一步变, 这对于前方战事会有无可估量的作用。

    主公定然也能看出来, 可主公依然拒绝,裴贤来之前得金莳提醒,事关主公之事此时切记不要插手。

    “诺!”

    姚静挥了挥手,让裴贤退下去。

    裴贤退出政事堂,这前脚才出了角门,就听到一女声远远叫他。

    “裴大人。”

    裴贤看到来人后迅速低头, 他还行了一礼:“二姑娘。”

    姚燕缓缓走到他面前,上下量了一会儿后她问道:“听越州秦夫人的使者到了鸿胪寺?”

    裴贤低声道:“是。”

    姚燕又问道:“主公可是要见?”

    裴贤有面色犹豫,这事待他回去处理后,钦州城文武百官都会知道主公对秦夫人态度。然而现在他未回去,这又算提前透露消息。可若拒绝回答,这是不是得罪二姑娘。

    如今主公攻占中州,无论在何人心里,晋王不再是一方诸侯,文武百官虽未改称呼,但大家默契地都将君臣之礼捡了起来,二姑娘作为主公的亲姐姐,现下没有什么名分,未来定然是要封长公主了,长公主本身他们也得以君臣之礼相待,这位长公主和前齐的公主还不一样,钦州文武团体都清楚这位‘长公主’得以参政,听主公赐死亲叔,还是这位‘长公主’亲自下的手。

    可以想象,整个姚氏皇朝在太子未长到可以参政前,这位‘长公主’将会是除了女帝之下的第二人。

    这样的人,整个钦州文武团体可不想得罪。

    饶是裴贤这等出身士族,又以而立之年做了大鸿胪,他也犹豫了。

    本来不是什么秘密的事,其实了也不会有事,可是……他又觉得这样做并不好。

    “主公命臣回去好生招待来使。”裴贤了什么,却又避了些什么。

    姚燕在姚静心里虽然还是没有足够的参政才能,但不代表她没有一点政治眼光。

    自从她亲自替主公杀了姚文庆后,她原本还以为姚氏族人会对她多有微词,她还可能面临爹娘和大姐的骨肉亲情的糟心言语,然而事实摆在她面前,这些日子她却过得极好,所到之处,别当面数落她,就是公开场合也无人敢置喙,姚家的人都会对她心讨好。钦州的文武之前对她只是摆在面子上的有礼,这事过去后,她从他们眼中看到了敬畏。

    这样的情绪她只在丫鬟和她曾经在织室的一些女工中看到,她那时候也未多在意,可如今,那些朝堂中大好的儿郎和掌政的大人也这么敬畏于她,她一眼可定人生死,也能定一人前途。这些时日,她即便没有开府,每日就有不少商人陌客奉上大量珍宝讨她欢喜,也有诸多文武才俊不远千里想成为她的门客,就指望被她看上眼能被她引荐到朝中。

    姚燕也是头一回明白曾经只属于男人的权势是何滋味。

    无怪于那些男人都恋慕权力,这样的权力真的很上瘾。

    姚燕此时再回过头想起主公曾和她过的话,如果之前她不愿成婚是因为心中倾慕之人已死,又或是恐惧那些可以决定她命运的男子,也是恶心男人们三妻四妾,养妓唤婢的行为。她觉得自己一个人不愁吃穿,独立自在生活也挺好。

    现在姚燕心意已变,她不用在意这些世俗,只要她有权势,只要她未来是长公主,她不需要恐惧压抑什么?她对外可以像男人一样出入朝堂,对内她也可以像男人一样蓄养一些她能看上眼的才俊们,他们讨她喜欢她就多宠一点,若是不喜欢了,丢了赶出府或者送给旁人,甚至杀了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姚燕听了勾勒出一抹笑容:“裴大人是聪明人。”

    裴贤不免将头又低了几分。

    姚燕收起了笑容,她淡淡道:“我和主公了,我将会于本月十九开府,裴大人可一定要到,对了,侯府没有家眷,此次开府只请钦百官,令夫人就不要带来了。”

    裴贤心中一惊,但脑子也同时显现出一个声音。

    果然是这样。

    主公竟然册了亲姐姐为侯,而非郡主的名分。

    这位二姑娘和那位嫁了人的大姑娘是不一样的,他心中有所计较。

    “恭喜侯爷,下臣定会按时赴会。”

    姚燕便再无多话,她越过裴贤直接向政务堂而去。

    裴贤等了许久才抬起头看了看,他只能看到二姑娘的背影,这未来的天下因女帝之故终会有所变化。

    ***

    晋王未召见越国来使一事本该成为近两日最大的谈资。

    然而就在鸿胪寺安顿好越过来使后,钦州懒得关心这等事了,晋王封了亲父为宁王,亲母为宁王妃,并旨让宁王夫妇带领幼子幼女出晋王府开府,当然宁王府就在晋王府后头的长街上,不过对门的距离,这事钦州文武似早有预料,北方大定。

    该有的规格就该决定下来了,女君既然有子有女,正直姚氏宗亲需要梳理,分家之行势必发生。

    果然,其后第二份旨意,是改少府为宗府,册宁王为宗长,为姚氏王族族长。又册长姐姚香为诚宜郡主,然而却又封二姐姚燕为关内侯。

    这道旨意,岂会不会让人议论纷纷,心中纷纷在揣测女君心意。这像是要女子入朝为官,可又不像?他们本要第一时间上谏,却又犹豫了,万一女君没有这个心思,他们上奏是不是反而热闹女君,女君真强行推出女官女爵制度?别怀疑这个事的可变性,如今女君执掌大权,女君一意推行,他们也阻止不了。

    想到女君让长姐是按照规矩册了郡主,他们心里便不由给自己下了一个台阶。

    姚静也就是在看现在的行事,如今天下未定,她的举贤令和书院以考试选拔已经在挑战扎根大齐几百年的士族制度,现在不会傻得急功近利去去挑战千年的制度,待天下安定,民智开化,女子走出家门行使人权和财权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改革的时机。

    等到第三道旨意出来,大家才恍然大悟。

    命明侯姚燕为宗令,专管王族姚氏爵位财政等事宜。原来女君只是从矮个挑高个,前段时间姚家宗族出事让女君明白要拿出个章程来。姚家宗门之事,他们若去讨嫌,以后只怕也没什么前程了,他们最多让女君亲信之人规劝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