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缺勤遭雷劈
一千块可不是数目,宋英伟在镇上教初中,每个月才领取十几元的工资。
而他的几个同学,安排在大队村教书,一季度才发放十元的补助和每天十工分的口粮,偶尔农忙时节还会下地帮忙干活。
即便是三叔在县立高中教书,每月也只比他多个几块钱的工资。
宋英玲这跑出去三天,就赚了一千块回来,宋英伟简直不敢相信,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这个妹妹,是个有本事的,比他有出息!
宋英玲为了这笔买卖,有几天没签到,系统已经在亮红灯了,并且暂时不能更改签到地点,一年后才能变更。
宋英玲和三婶自己急忙回去,三婶下午三点钟就开始煮饭,吃完晚饭,又装了几个精细粮蒸的白面馒头和一刀新割的猪肉,让他们带回去。
三婶家堂弟叫宋英华,今年十岁了,五年级刚毕业,下学期读初一。
跳起脚想要跟着宋英玲俩回去红旗大队耍几天,宋英伟也就把宋英华给带上。
宋英华身子轻,坐前头横杠上,宋英玲坐后头垫子上,自行车上又架着大包包,终于从县城出发,往红旗大队赶去。
宋英玲回到红旗大队,等系统识别出红旗大队的位置,便立即进行签到。
“叮咚,恭喜宿主签到成功。”
“签到奖励:5元。”
宋英玲领取完五块钱的系统工资,卡在嗓子眼的心跳才落回胸腔。
正幸运断签一天还让她领取工资,结果就瞧见系统板面闪出一条红字警告。
“断签惩罚:天降雷劫。”
宋英玲还存一丝侥幸心理,难不成这系统还能引动这个世界的雷霆之力?
结果,下一秒。
她彻底傻了!
只见天边落日熔金,余晖灿然,万里晴空散落几颗星子,没有半点降雷的迹象。
而刹那间,又只有宋英玲头顶汇聚一朵硕大的乌云,迸发出一道道火花四溅的闪电。
宋英玲浑身一震,怕这闪电不走眼,伤到宋英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滚到一边的马路上。
那闪电就跟长了眼似的,照着滚在地上的宋英玲,一道道电火往她脑袋上劈。
劈得宋英玲头发冒烟,满脸焦黑。
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响彻四野,宋英玲真切感受了一把什么叫晴天霹雳,外焦里嫩,撒点孜然还能吃烧烤,连她自己都闻到身上的烧焦味。
宋英伟和宋英华都傻眼了。
宋英伟最先反应过来,连忙去拉起宋英玲,担忧地询问她的伤势,扶起宋英玲就要去看医生。
宋英玲从地上站起来,发现除了皮肤受了外伤,身体并无什么影响。
宋英伟欲言又止,宋英玲欲哭无泪。
她怎么解释这遭天谴的惩罚,是她断签了一天。
宋英玲如今是再也不敢断签了。
这断签一天就是天降雷劫。
那断签几天,不得命呜呼。
看来这一年,她是铁定要每天待在红旗大队,不能出去。
宋英伟带着宋英玲,又去村社卫生院开了涂抹患处的药膏,等到回家后,林慧茹和宋建国果然也紧张地问起。
“丫头,你这咋搞的,身上乌漆嘛黑的。”
宋英玲欲哭无泪,宋英华童言无忌,“英玲姐姐被雷劈了。”
宋建国瞪了宋英华一眼,“你个臭子,谁让你诅咒我闺女,信不信我甩你俩耳屎。”
宋英华委屈扒拉,“是真的,大伯,不信你问英伟哥。”
林慧茹瞧见宋英伟骑回来的自行车,又陷入迷信,觉得丫头运气太好,遭了雷劈。
毕竟宋英玲一口气拿出一百多块钱,买一辆自行车,已经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
“是不是和那次捡到的金子不干净,丫头,你不会被什么沾上身了吧?”林慧茹神神叨叨的。
宋英玲好笑道:“妈,你可别多想,我没事儿,和那没关系,就是不心挨雷劈了。”
林慧茹又问起自行车,宋英玲只好简单地了自己这几天卖宿舍设备赚了点钱,也没兜底,只给宋英伟过赚了一千块,主要是怕林慧茹嘴巴没个把门的,到时候出去,给家里带来祸端。
林慧茹爱财,也絮叨,和村里那些个婶子们关系亲近的,时而不注意就给宋英玲兜出去,又总会问个底朝天,什么都想知道。
宋英玲可算看清林慧茹这点,刚才还没进家门,就听见林慧茹和几个婶子围在大树下,把宋英玲挖了多少鸡枞菌,又给她三十块钱,边夸边出来了。
看来下次私下做什么买卖,可得瞒着点,不然真不好交代。
宋英玲在家里养了几天,身上的皮肤还是结成了黑黢黢的疤痕,那药膏几乎没作用,只起到缓解的作用,消除伤疤的效果微乎其微。
而宋英伟已经拿到大学通知书,邮差亲自送到家门口,又去镇上找校长辞职,昨天宋家人刚把宋英伟送到县城的汽车站。
从县城到省城,坐客车得三四个钟头,宋英玲让宋英伟把自行车拿上,到时候也方便他出学校游玩。
宋英伟走后,宋英华这子还待在宋家,还有几天开学,也没见提起回县城去。
宋英玲眼瞅着身上的皮肤涂了药膏没什么起色,便准备进山一趟。
山里药草种类繁多,不定有意外的收获。
大清早,宋英玲等林慧茹父母出工,便准备进山猪草。
宋英华听宋英玲进山,他也要跟着去。
正好有个人给她背背篼,宋英玲便让堂弟跟上,又使唤他去猪草。
家伙时候听话,就得好好使唤,长大了可使唤不动了。
宋英玲又在树林里搜寻治疗烧伤的药草,不过一时半会不容易找到。
八月底,山里漫山遍野都是野果,长满叶片的荆棘里,覆盖着一颗颗果肉饱满的刺泡儿。
刺泡儿熟透就是紫黑色,满嘴清甜的汁水,熟透的果肉酣甜,一点都不酸,宋英玲吃上瘾了,一口气摘了一捧吃了,嘴里都是甜滋滋的津液。
“哇,英玲姐姐,你又在偷吃。”宋英华完猪草,瞧见宋英玲吃东西,气鼓鼓地跑过来指着宋英玲嘴边的汁水控诉,还以为她带了吃的。
宋英玲好笑揉了把他肉乎乎的婴儿肥,摘了一颗刺泡儿,喂进他嘴里,“刺泡儿没吃过?”
宋英华撇嘴道:“没吃过,我可想来山里玩,吃这些好吃的。要不是你给我妈,让我回来耍几天,她都不准我回来的,每天逼着我写作业。”
堂弟才念完五年级,三婶子就这么严格,也难怪后来宋英华考上知名学府。
宋英玲又吩咐道:“你先在这里吃,吃够了摘一篮子回去,晚点做成果酱。”
“什么是果酱?”宋英华眨巴大眼睛,尤为不解。
宋英玲想起来这个年代的孩,物资缺乏,零食也是缺乏的,还真不知道果酱是什么东西。
宋英玲轻笑,“就是好吃的。”
一听好吃的,宋英华就开始卖力地采摘。
虽然物资缺乏,可大山里野花野果野菜漫山遍野都有,宋英玲如今是能利用就利用。
刺泡儿熬制的果酱,吃馒头片的时候,可以蘸着吃,改善口味。
剩余的也可以拿去黑市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