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双更合一
◎ “我得先去调查一下,去看看,再决定是开个餐馆还是开一个快餐店。”傅西想了稀◎
“我得先去调查一下, 去看看,再决定是开个餐馆还是开一个快餐店。”傅西想了想,着。
他得先去调查看看情况再决定, 开餐馆或者开快餐店都不是事。
“到时要是生意不好的话,我就搞个早餐店,卖包子馒头油条什么的,要是有时间我还可以搞点粉来卖。”
他煮粉的手艺比包包子和馒头还要好一些,不过之前摆摊并不方便煮粉来卖。
要是卖菜不成的话, 他就卖粉。
反正不管怎么样, 只要有手艺在, 不怕赚不到钱。
李家明点头, 而后叹了一声, :“你的手艺是好的, 不怕没有顾客。唉,市场那一边怎么就没有铺面卖呢?要是有铺面卖的话, 你去那里开店, 我的午餐就不用发愁了。”
其实那一边也蛮多快餐店的, 但是那些店的厨师煮得没有傅西那么好吃。
唉,他在工业品市场里面倒是有几间铺面,但是问题是那是在工业品市场里面,就算他把其中的一间铺面租给傅西, 傅西只能拿这铺面做服装类生意,而不能在里面开餐馆。
“大哥, 等我店铺开起来,你要吃饭随时过来。”傅西笑道, “市一离工业品市场也不是很远, 也就两三个公里, 开摩托车的话,一会儿就到了。”
李家明:……
不远是不远,不过要开摩托车过去吃饭的话,始终没有走路那么方便。
“再吧。”李家明应着。
“至于早上去学校包包子这事,我想转给堂姐傅珍。”傅西沉默了一下,着,“我开店的话,一大早就得备货,是绝对没有时间和精力做那一份工了。”
“珍姐跟着我一起包包子那么久,她包包子的速度已经跟上我了,自己一个人包完都可以。至于调馅,到时我可以卖点调料给她。”
“我回头跟校长一声。”
若是校长愿意的话,他就转给珍姐,若是校长不愿意的话,那这一门生意他就不做了。
至于珍姐,他可以雇佣到他的店里做服务员。
李家明点头,不再什么。
送走李家明和岳父岳母之后,傅西收拾完餐桌,将所有的家务做完,忽然高兴地从地上蹦了起来,蹦得高高的。
笑容满面。
蹦了一次不,还蹦第二次。
高兴地跟个孩子似的。
李家瑜站在门边,看着傅西,脸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一抹笑容。
真好啊。
分家后,他们都有自己的房子,现在准备有自己的铺子了,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
半年前,甚至三个月前,若是有人告诉她很快就会有自己的房子,她是一点也不会相信的。
现在,惊喜来得太忽然。
傅西瞧见李家瑜,脸上闪过一抹羞赧,不过,却是坚定地走到李家瑜面前,一把就抱住李家瑜,将脸埋在她的肩窝。
“家瑜,我好高兴啊。”傅西低声地,将脸埋得更深了。
李家瑜反手抱紧傅西,:“傅西,我也很高兴。”
虽然现在得自己照顾两个孩子,忙起来甚至连饭都没有及时得吃,但是心里却很快活。
特别是傅西,他最近变了许多,努力赚钱的同时,回到家还把他能做的家务都做了,减轻了她许多负担。
这是她结婚以来,过得最舒服的日子。
“家瑜,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傅西再一次低低地着。
“好。我等着。”李家瑜应道。
直到孩子们哭了,傅西这才放开李家瑜。
第二日,傅西在去的路上就跟傅珍了转让的事情,傅珍立刻同意下来。
“珍姐,要是校长那一边不同意的话,你就来我新店里帮忙。我新店也是要人的,钱会比现在多一些,毕竟工作的时间要长。”
傅珍却是摇头,:“先看看。要是校长那边不同意的话,我就专职卖包子。”
“你不去火车站那边摆的话,我的生意应该会更好一些。”
她这段时间摆摊也不是没有收获的,也积累了一批老顾客,是附近的居民,还有隔壁铁路一的学生。
做学生的生意比去火车站摆摊还要赚。
“也成。”傅西应着,没有再什么了。
他店铺才新开,生意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本来是想帮衬傅珍才这样的,既然傅珍有别的门路,那更好了。
傅西没有见到校长,只见了副校长,副校长听傅西完之后,没有同意转让,因为今天正好是月末,副校长便让傅西明天不要来了。
傅西无所谓,不来就不来,他早点起床做包子拉去化肥厂那一边卖,卖完后就去找人装修自己的铺子。
傅珍却有些可惜,不过,想到自己去铁路一门口卖早餐的话,也能赚上不少,便不再惋惜了。
正式装修之前,傅西进去宜城第一人民医院食堂了一份饭菜,坐在旁边吃了起来。
他发现,来医院食堂里吃饭的除了医生之外,大部分是病人或者病人的家属。
医院食堂的饭菜中规中矩,不好吃,也不难吃,就是普通大锅菜的味道。
傅西心里有数了。
他又去医院旁边调查了一番,发现周边的店铺做餐饮的,不是开快餐店就是开粉店。
卖大菜的餐馆只有一两家,不过这一两间也卖米粉。
也是,谁会来医院附近吃大菜?
有这个功夫,去别的,环境好一些的地方吃不成?
这附近的餐馆,几乎是为医院和在医院旁边的制药厂服务的。
是的,医院附近有一个制药厂,是宜城最出名的制药厂,厂里有多少人傅西并不知道了,不过制药厂很大,想来员工应该也不少。
中午一到,制药厂有不少员工出来这附近吃饭。
傅西心里更有数了。
不过,他没有立刻定下装修方案,而是又跑了宜城十几家快餐店,实地查看别人家的装修是怎样的,这才定下自己家的装修方案。
装修工队是宁继竹推荐给他的,傅西简单地画了一张图纸,把图纸给宁继竹看了,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就让工队按照他的图来施工。
当然他文化不高,画的图纸也不是那种专业的图纸,只是简单地标明店铺的布局和一些注意事项等。
他每天除了摆摊卖包子之外,剩余的时间就是过来这一边监工。
因为店铺之已经刷白,地板也铺了瓷砖,傅西只需要把厨房砌好,把墙壁敲掉,装成卷闸门。
工人们的速度很快,三天就将房间改成了铺面。
在此其间,傅西又马不停蹄地去搞了一个招牌。
针对招牌的名字,傅西还和李家瑜讨论了半天,最终定为:“十弟快餐店。”
十弟是傅西的名。傅西在家里排老二,但是在宗族中却是排行第十,村里人都叫他十弟。
本来傅西想把快餐店叫做“家瑜快餐店”又或者是“平安快餐店”,但是这两个名字不太好记,后来在李家瑜的建议下,便叫了“十弟快餐店”。
名字简单又好记。
李家明在知道这个招牌的名字之后,很是无语了一阵。
无它,这名字也取得太接地气了。
傅西倒是无所谓,反正别人能记住这个招牌名字即可,再了,他也没有什么文化,也取不了什么高深的名字。
装修好之后,傅西开窗户,让铺面通风透气,自己则是去找了一个风水先生,算了一个日子。
本来他是不信这个的,但是重生这种玄而又玄的事情都让他给碰上了,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选个日子。
日子定得很近,就是两周后的周一。
只有两周的时间就要开业了,时间有些紧,傅西之前定做的餐椅什么的还要做,他没有办法,只能加钱,让木工师傅抓紧时间做。
与此同时,他又去采购了一批餐具和一次性饭盒,调料等等。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拟菜单。
他不算弄炒,弄炒的话,只有他一个人,忙活不过来,就算是再多加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他算弄十来道菜出来,以一荤一素,或者两荤两素,又或者两荤三素,三荤两素等出售,这样,既容易计算价格,又节省劳力。
除此之外,他还算弄一些蒸菜和瓦罐煨汤。
蒸菜只需要提前备好,放到蒸笼里,然后蒸熟即可,这是针对那些不吃吃煎炒油炸,只能吃蒸菜的顾客。
而煨汤,这个更加简单,只需要弄一个特定的大缸,再将瓦罐放进大缸里,用木炭慢慢煨着,这几乎不费什么功夫。
不过,在宜城没有这样子的大缸和瓦罐卖。
傅西专门去隔壁村找了专门做水缸的老手艺人,加钱请他制做两三个个矮肚大的黑色大缸,而后又去买了一批瓦罐。
这种煨汤的味道极好,制做又简单,他当初去找闺女的时候,有幸在外地吃过一次这样的煨汤,当时他对那个大缸极为好奇,还去看了一下。
那个老板见他感兴趣,跟他聊了几句,得知他的厨艺不错,又多聊了几句,傅西便问了那老板有关这个瓦罐煨汤的事情,那个老板跟他洋洋洒洒地了半个时。
虽然这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这一趟经历是他为数不多的出门经历,所以他记得非常地清楚。
因为都是内行,并且那个老板也得比较多,所以对于能否做好这个煨汤,他的信心极大。
之所以订多几个大缸,他怕本地的大缸不耐长时间的高温烧制,所以订几个,免得到时缸烧坏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缸。
等煨汤的材料弄好之后,他又去订了几个蒸笼做蒸蒸菜。
至于之前那些,那是给做包子的,他寻思着,医生他们和病人也是要吃早餐的,早上他弄点包子的粥来卖也是可以的。
反正这大早就得过来忙活,先包些包子蒸着,把粥熬着,而后再准备食材也是可以的。
一天时间,他就将材料全部预定好和买完,回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他踩着三轮车回到,刚开门,李家瑜就迎了上来。
“怎么那么晚?”李家瑜将门关好,担忧地问着。
“连续跑了几个地方。”傅西将三轮车推到院子里放好,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把该买的东西买了,省得到时时间不够。”
“还有一些东西没有买完。比如装快餐的钢托盘,还有煤气什么,得一点一点买。”
“主要是我们钱不多,得慢慢地跟老板砍价,要不然也不用花那么多时间。”
他赚了八百多块,买房借了李家明五百块,自己出了五百块,加上税费什么的,也只剩不到三百块。
装修花了差不多一百多,然后再订购餐桌什么的,花了一百多,还剩下下几十。
幸好家瑜朝岳母借了三百,要不然这个摊子他真的铺不了那么多。
“明天早上我先去工商局跑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什么的,这个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傅西对李家瑜道,“等营业执照下来之后,又得去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
“不过个体户缴纳的税要多一些,我先看看,要是生意做得下去的话,我去注册一个公司,将个体经营换成公司经营。”
李家瑜听得云里雾里,她不太懂这些,她疑惑地看着傅西。
傅西不是跟她一样初中毕业而已吗?
怎么懂那么多?
傅西看到她眼中的疑惑,解释:“这些是大哥告诉我的。宁继竹也提过这事。”
“个人经营要缴纳的税多一些,我换成公司经营,可以规避一部分税。”
李家瑜听得头都大了,叹了一声,:“开个餐饮店怎么那么多事?”
傅西也赞同地点点头,:“是啊。”
“那还是摆摊好。”李家瑜又应着,“没有那么多事。每天只需要将包子包子,拉到火车站旁边,将包子卖掉就可以回家了。”
“什么营业执照啊,卫生许可,纳税登记什么的都不需要。”
可省了好多事了。
傅西笑了笑,:“这不一样。摆摊卖包子赚得少,开餐饮店赚得多。既然想赚钱,那就得遵守国家规定,依法纳税。要是偷税漏税的话,肯定被人举报。”
一举报,被调查,肯定被罚,到时店铺开不开得下去都是一个问题。
既然想要赚钱,那就老老实实将该办的证办好,该纳的税纳了。
不过,在此基础上,他可以规避一点税收。
“等团团圆圆断奶之后,我让我妈帮我们带孩,我过来帮你。”李家瑜道。
傅西懂那么多东西,又能赚钱,这给她危机感。
这几个月,她天天在家带孩,感觉自己都快跟不上傅西的步伐了。
“你喜欢出来工作还是在家里带孩?”傅西听罢,没有一口回绝,想了想,问着李家瑜。
李家瑜犹豫了一下,而后在傅西那鼓励的眼神下,:“出去做事。带孩我也是乐意的,但是天天在家里带孩,我不愿意。”
“我宁愿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回来再带一下孩子。”
天天在家里看着团团圆圆,尽管她很爱他们,可是这一成不变的生活,她不喜欢。
没有人帮带孩还好,她妈愿意帮她带,那么她肯定是想出去工作的。
“好。”傅西点头应着,“等团团圆圆断奶之后,你过来店里帮我,我们夫妻二人齐心,其利断金!”
李家瑜只是笑,:“你还懂用成语?”
傅西:……
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也不是大学生,但是好歹也读完初中,当年他的成绩极好,只是因为他爸妈的原因,不能继续往下读,若不然,他这会儿也该是一个大学生,吃国家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靠手艺吃饭,天天累得头老黄牛一样。
“你认识有人办这些证件的吗?”见傅西那略有些委屈的眼神,李家瑜赶紧转移话题。
朝中有人好办事,要是认识有人,估计会办得快一些。
傅西脑海里闪过一个人,不过很快就摇头。
他没有认识有什么人,所以想找门路办快一点都没有办法。
只能按流程办,只是按流程办理的话,也不知道要等多久,并且还不一定能办得下来。
傅西心里有些忐忑。
“你明天过去问问我大哥。”李家瑜道,“看他能不能帮上忙。”
傅西点头。
这话即便李家瑜不,他明天早上也会去问一下大舅哥的。
“你先去洗手,我去把饭菜端过来给你。吃饱再。”李家瑜还想继续着,可是在听到傅西肚子里传来的咕咕叫,这才想想傅西还没有吃饭,她懊恼地闭上嘴巴,着。
她怎么一下子就问那么多,应该让傅西哥吃过饭,他们再好好聊聊的。
傅西点头,他洗干净手之后,并没有立即吃饭,而是回房间看了团团和圆圆。
两个不点乖乖地在床上睡着,睡得极香。团团也不知道梦到什么,嘴角忽然露出一抹甜甜的微笑。
“家瑜。”傅西低声叫着,而后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会吵醒孩子,傅西赶紧捂住嘴巴,紧张地看着孩子。
李家瑜听到叫声,以为出了什么事,急急忙忙地走过来,一走过来,看到傅西在床边,又没有听到孩的哭声,脚步便放缓了一些。
“怎么了?”李家瑜悄声地。
傅西摇摇头,又不舍地看了一眼两个宝贝,悄声:“我们出去。”
李家瑜点头,他们这才出去。
一出到客厅,傅西便兴奋地:“家瑜,团团左边有一个酒窝。刚才他睡梦的时候笑了一下,我看到了!”
“他竟然有一个酒窝!”
傅西有些激动。
他有酒窝,家瑜也有酒窝,之前孩子还,看不出来有没有酒窝,后来他忙起来了,早出晚归,每次回来,两个不点很少有清醒的时候,即便清醒,但是因为他跟他们少相处,每次他逗他们的时候,团团和圆圆一点面子也没给他,他逗不笑他们两个。
直到现在,在看到儿子梦到无意识地笑了,他才发现自个儿子的脸上竟然有个酒窝。
他心里既激动又愧疚,他不是一个好爸爸。
李家瑜看得心酸,故作轻松地:“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你有酒窝,我也有,儿子有是正常的。可惜闺女没有。”
傅西长叹一声,:“我现在才发现。唉,我会勤奋点,多赚钱。在市里买块地皮建房,到时得空就回去看看。”
赚钱重要,陪伴孩子也重要。
为了能更好的陪伴孩子,他这段时间努力赚钱,看能不能赚到钱把铺子后面的地皮和那两间平房给拿下。
要是可以拿下的话,他就在那里建房,到时一家人搬上来住。
他既可以忙生意,也能陪伴孩子。
李家瑜应了一声,只:“快吃饭吧。等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傅西便没有再,走过来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傅西拿齐证件,便去找了工业品市场找了李家明。
李家明在城里买了一个院子,一般一个月回几次家里,其余时间都是在城里住。
在听完了傅西的来意之后,李家明诧异地看着傅西。
“大哥怎么这么看着我?”傅西被李家明这眼神看得很不自在,问着。
“傅西,要不是你还长这样,我都要怀疑你换了一个人。”李家明感慨地着。
搁以前,他也想不到傅西会过来找他帮着找人办事。
要知道,之前的傅西,憨厚老实,憨厚到甚至有些迂腐的地步,眼下傅西竟然主动过来想找人办事,这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有捷径为什么不走?”傅西听得心里一紧,生怕李家明看出什么不对,然而他到底活了几十岁,尽管心里紧张,但是脸上一丝紧张也没有露,“人太老实是不行的。”
“柿子挑软的捏,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世人都爱欺负老实人,连自己的爹妈都不例外。”
后面的这一句,嘲讽当中甚至带着淡淡的心酸。
李家明不知道该什么,他也就没有再,而是将店里的事情交待好给员工,自己则是带着傅西出去跑证件去了。
一个早上的时间,除了纳税登记,其他的证件都跑下来了。
傅西很满意。
“这就是人脉的作用。”李家明谆谆教导,“做生意,有人脉的话,更容易取得成功。你开店之后,要是以后想赚钱,或者想扩大自己的生意,要注重积累这方面的人脉。”
“要是你只想守着一个快餐店过一生,就当我没有。”
傅西点头,若有所思。
店铺装修好,证件也办好了,餐桌什么的也订好了,现在,就等着开业了。
不过,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傅西也不算浪费。
因为店铺的厨房已经装修好了,傅西便将蒸笼什么的运来店铺,每天早上买好材料,一大早就过来店里包包子,馒头,烙饼,炸油条等,直接摆在店铺门口卖。
第一次摆摊,还是着买一送一的口号。
不过这一次傅西为了开名气,下了大血本,买一送一不是送馒头,而是送笼包。
于是,第一次准备好的包子和馒头一下子就卖光了。
当天下午,傅西就去买了几个大铁桶,洗干净,第二天直接煮了皮蛋瘦肉粥,南瓜米粥,鱼片猪肉粥等连同包子什么的一起卖。
生意出乎意料地好,原先是包子好卖,结果开始卖粥之后,是粥更加好卖一些。
甚至还有人过来问有没有汤粉卖。
这自然是没有的,光是卖包子馒头、粥等,已经让傅西手忙脚乱了,再卖汤粉的话,晓是他有两只手,他也忙不过来。
如此几日之后,傅西的身体还吃得消,但是心却吃不消了。
他不能看着钱在他面前哗哗哗地流。
他算招一个人,而这人,他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作者有话:
◎最新评论:
【好看!!不够看!!】
【不够看啊不够看】
【坑有点浅啊。不够看!!!!】
【坑有点浅啊。不够看!!!!】
【晋江卡了,发了快两个时才发成功。更晚了,抱歉】
【撒花花】
【
【好看】
【期待】
【卡撒花】
【这个喜欢】
【
【谁可以过来帮忙呢?】
【作者大大,国地税分家是在1994年,在86年出现地税局这根本不可能】
【喜欢平平淡淡努力奋斗的一家人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