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双更合一

A+A-

    ◎

    本来他是属意他堂姐傅珍的,傅珍性格好,勤奋爱干净,又是自己的堂姐,信得过。

    病◎

    本来他是属意他堂姐傅珍的, 傅珍性格好,勤奋爱干净,又是自己的堂姐, 信得过。

    不过傅珍想要自己摆摊,自己做个个体户,那他也不勉强。

    自己做老板总比给别人工要强得多。

    所以他有空就想谁能帮得上他的忙。

    这人既要勤奋,又要手脚麻利,还要自己信得过的, 爱讲卫生的, 这么一筛查, 还真给他找到了一个。

    他的大姨, 他妈的大姐张美芳。

    张美芳跟他妈张桂芳不一样, 他妈还没有到五十, 就不想干活了,只等着他来供养, 而他大姨张美芳, 虽然已经过了五十, 但是仍是在勤勤恳恳地干活。

    农村人到八十多岁还在种田,这个很正常,然而搁他大姨张美芳那里,却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 她想赚钱。

    他大姨早年的时候嫁得还挺好的,大姨丈林光泊是当兵的, 每个月有工资不,还有补贴, 大姨算是他妈那些姐妹中嫁得最好的。

    他的时候还时不时得到大姨给的糖吃, 但是自从他大姨丈做为志愿军上了朝鲜战场没有回来之后, 大姨一家的生活一落千丈。

    虽有抚恤金,但是一家几口要吃要喝,孩还要读书什么的,这么一点抚恤金根本就不管用。

    二十多岁就守寡的大姨没有再嫁,一个人拉扯两儿两女,现在,她的儿女已经长大成人。

    大表哥当年高中毕业之后,直接通过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去读了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回市政府工作,现在已经结婚,有一儿一女。

    这个表哥跟大姨丈一样,去当兵去了。

    两个表姐也已经出嫁。

    按道理来,大姨辛苦那么多年,可以休息了,然而坏就坏在,表哥还没有结婚。

    表哥当兵复员之后,没有接受政府分配的工作,反而跑到鹏城做生意去了,这些年也就是逢年过节回来,其他时间都在鹏城。

    不过,大姨坚持认为,给儿子攒彩礼,办婚礼的钱是她应该出的,她已经给大儿子办了,就不能不给儿子办。

    对于两个女儿,她也一视同仁,各自准备了一份同等价值的嫁妆。

    若不是两个表姐在读书方面没有什么天赋,表哥又去当兵了,那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还不一定落到他大表哥的身上。

    大姨觉得自己对不起表哥,又因为这些年表哥一直在外面漂泊,不成家,大姨便努力干活,想攒钱给表哥结婚。

    大姨这些年一直勤奋干活,一个五十多岁的人了,年年把家里分到的几亩地伺候得很好,还养了几头大猪。

    是个能干的。

    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姐妹,生长的环境和受教育的程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他大姨没有重男轻女?反而他妈不仅重男轻女,还偏心得厉害。

    傅西有记忆以来,一直在勤快干活,再加上年龄的差距,他跟两个表哥表姐只是过年见一面,其余时间都不怎么见,导致他们并不怎么熟。

    所以傅西去工商局□□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到过去找他大表哥帮忙。

    再了,都不是很熟,就算找到了,他大表哥还不一定帮他,所以他脑海中也只是闪过一下,倒是没有去找。

    大表哥的孩子也长大了,不需要大姨帮带,所以他大姨自己一个人在家,是有空的!

    傅西把他想招他大姨张美芳的事情跟李家瑜商量。

    李家瑜听完之后,想了想,:“招人是没有问题的,招一个人能让你别那么累,这是可以的。只是,要是把你大姨招了,你妈那边?”

    别的不怕,她就怕她家婆。

    现在她的日子好不容易好了起来,傅西也敢当面怼他妈了,现下要是招张美芳的话,让家婆知道了,该闹翻天了。

    “万一你妈看到我们招大姨过来帮忙,她提出要过来帮我们呢?那到时,你怎么办?”

    除非逼不得已,要不然,她实在是不想跟她家婆同处一屋了。

    虽然她们相处不久,不过也足够让她看清了她家婆的为人,骨子里好吃懒做,贪婪虚荣,招她帮忙,无疑是在店里供了一尊“大佛”,不能使唤,只能好好供着的“大佛”。

    再者,这要是招张桂芳进来,相当于把那一家子的人都招进来了,以后这店是属于谁的都不知道呢。

    “没事。”傅西着,“我妈不敢的。我妈在我大姨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

    他妈在面对他大姨面前时,总有一股自卑感,再加上他大姨在他妈那一众姐妹中很有威信,他妈还是他大姨一手拉扯大的,所以他妈不敢在他大姨面前放肆。

    “至于我妈有可能提出会过来帮我,难道她一提出来,我就会答应?”

    他又不傻,现在好不容易分家了,摆脱了被吸血的命运,他才不会为了那么一点可怜的父母之爱又给他们吸血。

    除非必要,否则他们不可能在他身上拿走一分钱。

    他的钱,要留给自己的家,养活自己的老婆和孩子,而不是给一些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我别的不怕,就怕你妈闹起来,到时我们的生意做不了。”李家瑜仍是有些担忧地。

    张桂芳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为了达到目的,那么一把年纪了,她甚至能就地滚。

    到时他们不满足她的要求,她直接在餐馆门口大吵大闹,甚至就地滚,那该如何是好?

    “不用担心。”傅西沉默了一下,应着,“到时我妈真的这么做的话,我自有办法应付。”

    李家瑜听罢,心里的担忧并没有减少,不过,傅西都这么了,她不好再。

    第二天,傅西卖完早餐,洗干净餐具,关好店铺的门,拿着早上特地留出来的一块一斤多的猪肉就骑着三轮车往福西镇新沙村去。

    新沙村在傅西的所在的村石门镇龙岗村的对面,虽两条村属于不同的镇,但是却很近,过了一大片农田就是了。

    傅西之前来过他大姨家,所以这一次熟门熟路过来了。

    前两年,他大姨花钱建造了两层的平楼,左右两间房间,中间一个大厅,侧边同是两间厨房和洗澡间。

    这两层楼在整个新沙村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就看出来张美芳的能干了,明明是一个寡妇,靠着那一点有限的抚恤金,养大四个孩子,还起得那么好的楼,并且还有钱给大儿子娶媳妇。

    特别让傅西觉得钦佩的是,张美芳对她的四个孩子,不偏不倚,跟她娘重男轻女,偏爱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到的时候,他大姨家的门是虚掩着的。

    傅西先是敲门,而后喊他大姨,只是并没有人应答。

    他就坐在门口那里等。

    过了大概半个时,傅西这才看到他大姨挑着一大担红薯藤走了回来。

    傅西赶紧过来将担子接了过来,:“大姨,你挑那么多红薯藤做什么?这么重!”

    这一担红薯藤对他这么一个成年男子来,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年人来,却是很重了。

    张美芳摇摇手,:“没事。我边走走,边休息,倒也不累。家里养了几口大猪,这一睡醒,就要张嘴吃。我不弄点红薯藤回来,不够喂啊。”

    “大姨,您辛苦了一辈子,这会儿也该歇息一下了。不要干那么多活。”傅西忍不住劝着。

    两个表姐都嫁了,嫁得还不错,大表哥在政府里工作据也很不错,又成家生孩子了,至于表哥,听在鹏城做生意也做的挺大,儿女都有出息,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

    “你表哥还没有结婚呢。”张美芳又摆摆手,叹了一声,着,“我得趁现在能动,就多干点,帮他攒一点老婆本,免得他到时找到对象了,我这个做母亲的,一分钱都没有给他。再了,我都做了一辈子了,这手头没有点事做,我都不习惯呢。”

    “都是做熟做惯的,这些倒也不累。”

    到这里,张美芳又长长地叹了一声,忍不住抱怨道: “你你表哥,都三十多岁了,还不想娶老婆!要是他结婚了,我也不用那么挂心,干那么多。”

    傅西只是笑笑。

    “要是他像你一样那么早结婚就好了。”张美芳又叹了一声,,“对了,家瑜生了没有?我记得上次过去看她怀孕了。”张美芳又问着。

    “生了。生了,一对龙凤胎。”傅西笑嘻嘻地应着。

    张美芳蓦地停住脚步,一脸不高兴地质问着傅西:“生了怎么不跟我一声?前段时间农忙,我天天在田里干活,也没得时间过去一趟。”

    傅西将红薯藤给挑给院子里,而后拿起菜刀,一边不停地剁着红薯藤,一边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告诉张美芳。

    张美芳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特别是听到李家瑜大着肚子摔了一跤导致早产时,眉头皱得能夹死一个苍蝇,她忍不住骂道:“这个张桂芳!”

    等听到傅西要求分家,两人分出来住,由李家瑜的母亲伺候李家瑜月子,张美芳的脸色才好一些。

    等听完,张美芳长长地叹了一声,:“你妈以后肯定是会后悔的。”

    她妹这三个儿子中,大儿子傅东已经被亲家公亲家母宠废了,儿子傅南虽然读书多,是三个儿子当中最有出息的,但是那个性子,却被她妹妹宠得很独,瞧着也是一个白眼狼。

    三个儿子当中,傅西的心最软,也是最善良。

    没见她对那三个外甥都一样好,但是只有傅西见她自己一个人在家,便时不时抽空过来帮她做一些活。

    这么好的儿子不好好珍惜,反而心都偏到了咯吱窝,还对傅西做了那么过份的事情,以后她妹肯定是会后悔的。

    傅西明显已经被伤了心,她妹以后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

    傅西没有应,而是沉默地帮着张美芳剁红薯藤。

    等剁完之后,他将他带来的猪肉拿给张美芳,将来意清楚。

    “大姨,我想来想去,也只有找您帮忙了。”傅西着,“您去我店里,也不用做什么活,就是平常帮洗洗菜,洗洗碗,招待一下客人。”

    “早上的话,帮着拿包子或者舀粥给客人。中午和下午,则是帮着舀菜或者端菜。”

    “活肯定是没有地里的累,钱也比在地里赚得多。”

    “一个月休四天。”

    若是招一个成年男女的话,他肯定是给休一两天就成了,但是这是他大姨,所以他就给出了四天休息。

    “傅西,我是真的想去帮你,可是要是我真的去了的话,我这地里还有家里这一摊子,没有理啊。”张美芳一脸为难。

    她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情况,她人老了,体力不比年轻的时候,平常干干就歇歇,现下有一个轻松而又钱多的工作,她当然想去啊。

    可是,这要是去了,这地里的庄稼,坡里的花生玉米红薯还有家里养的鸡猪怎么办?

    张美芳如实地跟傅西清楚情况。

    “地里的庄稼和坡里的作物还有家里的鸡和猪什么的,大姨你可以花点钱找人帮着看一下。”傅西斟酌了一下,着,“等田里种完这一季,您再租给别人种。至于家里养猪养鸡什么的,以后就不要养了。”

    “这怎么能行?”张美芳立刻就否定,着,“不行啊。”

    这做农民的,不种田,不养猪养鸡那做什么?

    傅西:……

    他大姨一口否决,这还怎么?

    “傅西,你这个太突然了,我再想想吧。”张美芳应着,又叹了一声,,“我老了,就怕到时到店里,非但不能帮上你忙,还给你增添负担。”

    “大姨,你那么能干,去店里,肯定能大大地帮我忙,而不是给我增加负担。”

    “实在话的,现在要是招人的话,还是很容易能招得到的。别的不,现在国企那么多下岗职工,我想招人,肯定很快就能招得到。只是,现阶段,我就缺一个信得过的人。”

    毕竟他招的人要帮着收钱,肯定是招信得过的,若是随随便便招一个陌生人,那人昧下他的钱他都不知道。

    “大姨你实在为难的话,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先帮我做几个月,等家瑜断奶了,到时您再不干?”傅西着。

    她其实也想请岳母过来帮忙的,但是到底没有这个脸。

    岳母已经帮了她那么多了,等孩断奶之后,他还得请岳母帮着带孩,这个时候倒不好再麻烦岳母。

    而他信得过的,又能帮得上他的,只有张美芳了。

    傅西这话直接戳动了张美芳的心。

    她轻轻地叹了一声,:“好孩子。我今天就将事情给安排清楚,你明天早上就过来接我,晚上再送我回来。”

    傅西是个可怜的孩子,父母又是那个鬼样子,他都亲自过来求她帮忙,若是她再不帮着点的话,那就没有人帮他了。

    “谢谢大姨。”傅西大喜过望,兴奋地着。

    他承认,他刚才话时还用了点苦肉计,但是的也确实是真的,他没有骗他大姨。

    傅西回去之后告诉李家瑜这个好消息,李家瑜也替傅西高兴。

    第二天早上四点,傅西一大早就去接了张美芳,他先开店让张美芳进店里,自己揉了面,让面醒着,泡发粉条什么的,而后才骑着三轮车去采购肉菜什么。

    等他从菜市场里回来,就看到大姨已经将蒸笼什么的都洗干净,粉条和梅菜什么的都切好了。

    等他将菜拿回来,他大姨又帮着洗的洗,切的切,最后还帮着熬粥。

    包子馒头什么的她不会包,但是粥却是熬了一辈子,虽然这会儿换了锅,但是没差。

    为了熬粥,傅西在店铺原来的门那一边的空地上,砌了四个柴火灶,烧柴的,专门用来熬粥。

    柴火灶熬出来的粥比煤气灶熬出来的要好吃一些,成本还低。

    张美芳专门看着粥,时不时添点火,用勺子往锅里不断地搅拌,以免糊底。

    以往傅西一个人的时候,包包子包到一半还得出去看一下粥,这会儿他不用看了,专心致志包包子,这速度比平常快了不少。

    因为有张美芳在,傅西也比平常多备了三分之一的货,先把十几笼包子上锅蒸着,而后再继续包。

    虽然是多备了三分之一的货,但是因为有张美芳专门负责熬粥,最后傅西也在同样的时间点将所有的包子和馒头包完。

    至于油条什么的,因为时间有限,他就没有再炸了。

    等到了售卖时,傅西这才发现多了一个人的好处。

    他们两个,一个负责专门卖包子和馒头等,另外一个则是专门负责卖粥,并且搭把手。

    等蒸笼里的包子卖完了,因为有另外一个人在外面帮着招呼,傅西也得空进去厨房将另外的蒸笼给搬出来,不至于像之前一样,顾得了这一边,顾不了那一边。

    就连包给顾客的速度也快上不少。

    往常他店铺里排队要排不少时间,这会儿多一个人帮忙,排队的时间缩短了。

    有老顾客看到有人过来帮忙,朝傅西着:“老板,你早该多雇一个人过来帮忙了。你看现在不是快了许多?”

    傅西能怎么办?

    他只能点头。

    虽多备了三分之一的货,但是仍然不够卖,有不少来迟的,见什么也没有了,建议傅西多备些货。

    傅西点头,只心里并不算多备货。

    每天卖这么多就够了,再多的话,这劳动量就有些大了。

    他倒还能顶得了,他大姨就不行了。

    “傅西,你这生意不错喔。”等清洗完所有的厨具之后,张美芳朝傅西竖起大拇指。

    今天过来买包子和粥的人一个接一个,就没有停过。

    她之前干农活都是干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但是因为舀粥不是很累,所以一直干着也倒也还可以。

    “还好还好。”傅西着,“现在还没有开业,只卖早餐。中餐和晚餐才是大头。”

    也就是现在缺钱花,还欠了不少外债,他得努力赚钱,要是以后把外债还了,赚钱买到地皮建好房子,那他肯定不会再做早餐。

    这太累了。

    一大早起来准备不,这中间一点休息的时间也没有。

    若是只卖早餐,那还顶得住,连中餐和晚餐也一起卖的话,那根本就顶不住。

    他这一辈子想活得久一些,不想像上辈子那样过劳死。

    张美芳点头。

    来的时候傅西已经跟她清楚了,只让她负责早餐和中餐,等中餐结束后,傅西就送她回去休息。

    如今看来,再加一个中餐的话,这工作量在她承受的范围。

    将厨具什么的洗干净之后,傅西载着张美芳回了他家。

    李家瑜早就准备好菜,等傅西回来。

    傅西一回来,立刻下厨炒菜,而张美芳则是洗干净手,去房间看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一点也看不出来是早产的孩子,被养得白白胖胖的,此刻正躺在床上伸腰拔颈蹬腿。

    “乖乖。”张美芳见状,赶紧凑上前去看,“团团和圆圆长得可真好。”

    团团听到有人话,朝张美芳看过去,脸上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哟,还有一个迷人的酒窝。”张美芳笑着,搬了个凳子在床边坐下,而后开始用夸张的表情逗孩。

    团团和圆圆被她逗得咯咯笑。

    张美芳的心都软了一大片。

    她有些想不明白自己的妹妹,这么乖巧可爱的亲孙子和亲孙女都不过来帮着照看着,反而在家里瞎忙活。

    傅东那两口子都是有孩子的人了,还要两个老的种庄稼给他们吃。

    张美芳看了孩子之后,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包,塞到两个孩子的包被里。

    这是她昨天晚上就准备好的,红包的红纸还是她亲自裁好而后折叠好的。

    李家瑜赶紧推辞不要,张美芳却让她收下,:“这是大姨的一点心意。哪里有人上门看孩子不准备红包的?”

    李家瑜心哪里没有?

    孩子的奶奶上门就没有准备红包?

    不过,她最终也没有将这话给出来,只是收了红包。

    吃过饭之后,傅西又将张美芳送了回去。

    在忙忙碌碌中,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快餐店开业的那一天。

    作者有话:

    ◎最新评论:

    【。。】

    【ih xa awx g ms】

    【

    【撒花】

    【可憐的老夫妻,養兒子幹嘛呢!】

    【不懂,儿子宠成那样图啥】

    【撒花】

    【按爪爪】

    【加油!】

    【撒花】

    【不考虑加更吗】

    【撒花撒花撒花】

    【过度宠溺孩子没有什么好处的,害了孩子也坑了自己!】

    【好看加油】

    【撒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