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鞑靼王子 “要变天了。”
两个鞑靼骑兵放完了火, 其中一人左右看看,对同伴道:[晋朝人一定会回去通风报信,咱们只有两个人,万一他们来的人太多, 我们不好脱身, 还是回去和王子他们会合吧。]
[好。]
……
谢韫之赶回去的时候, 现场只剩下一片狼藉,稻草堆上的火熊熊燃着,草方格被点燃大半, 烧断的稻草散落一地。
谢韫之面无表情地攥着缰绳。
系统:“呃……”
冯顺从不远处匆匆跑回来。
他先前跟着众人逃离现场,却并没有跑远,只是在远处观察二人动向,见那二人离去,谢韫之匆匆赶回, 才连忙回来讲述事情经过。
“……那两人冲锋上来,挥刀就砍, 属下本想招呼大家一起抵抗, 但当时场面已经大乱,没法控制, 只好先让人赶紧回去报信……”冯顺低着头, 有些忐忑不安,“属下先前守着,看见那两人往……”
他的话还没完,却听见鞭声一响, 谢韫之已经策马远去,只留下一片烟尘。
“顾将军!”
……
凉州城外。
这天气出入的行人不多,城门驻守的士兵有些无聊, 正在闲聊,却见远处一骑飞驰而来。
马上坐着个半大的少年,双眼通红,皮袄子上溅了半身的血。
“站住!做什么的!”
士兵连忙上前阻拦,少年却滚下马来,直扑上前:“鞑靼来了!鞑靼袭击了我们屯寨……我是来报信的!”
士兵瞪大了眼睛。
……
阿日斯兰骑着马,在屯寨中心等待自己的属下返回。
屯寨里火光四起,几个鞑靼人手持钢刀,看守着一群瑟瑟发抖的妇女和幼童。剩下的人正在搜刮屯寨中的粮食细软。
他抖了抖刀尖的血珠。
之前坐在村口的那个老人倒在马蹄前,脸上仍旧是怒目圆睁的表情。
[王子,咱们回去吧?]一旁的属下征询他的意见,[咱们这次没带多少人出来,万一晋朝的援兵到了,恐怕会有麻烦。]
[软弱的晋朝人。]阿日斯兰嗤笑一声,[就是援兵到了又怎么样?十几个草原勇士就足以将他们击败……]
他是新任可汗乌察笃汗最的儿子,几个哥哥都比他年长许多,只有他身上没有功绩。
阿日斯兰迫切地想向父汗证明自己。
父汗并没有允许他离开王帐,他是偷听到父汗袭击凉州的计划,悄悄带人出来的。
晋朝边防一向空虚,只是袭击几个屯寨而已,不会有什么危险。等他带着战利品回去,父汗就会交给他更重要的事务了吧?
阿日斯兰得意地想。
火焰燃烧的噼剥声盖住了马蹄声,棕色的骏马流星般直入屯寨,阿日斯兰抬起头,和马上的骑兵大眼瞪眼。
晋朝的援兵这么快就到了?!
阿日斯兰慌乱了一瞬,但他很快就发现,马上的骑手并没有穿着晋朝骑兵的沉重铠甲,甚至是赤手空拳,连弓箭和长刀都没拿。
而且只来了一个人。
这人看见众多手持弯刀的骑兵,竟然不闪不避,直冲阿日斯兰而来。
不自量力。
阿日斯兰冷笑一声,举刀迎了上去。
他失算了。
对面的骑手以一个匪夷所思的姿势躲过了这一击,阿日斯兰直觉一股巨力传来,刀柄不受控制地脱了手。
不好。
阿日斯兰脖颈一凉,身体突然一轻,天旋地转之间,他看见了自己的身体,和那个手持长刀的骑手。
这是恶魔吗?
最后一个念头消散在他脑海里。
卫所的援军终于赶到的时候,只看见血泊里站着个人影,周围是倒伏一地的尸体。
那人手拄弯刀,浴血修罗一样,一时间竟然没人敢接近。
她转过身,露出雪白的面孔。
“来得太慢了。”
她。
谢韫之一战成名。
……
谢韫之经过城门的时候,两旁的卫所士兵都纷纷对她行注目礼。
有人窃窃私语。
“看那,那边就是顾将军!”
“不像?哪里不像?我告诉你,她只是外表长得好看而已,实际上可是个狠人!我听我表哥了,两个鞑靼骑兵袭击了他们,烧了他们一车稻草,她就追上了鞑靼的队伍,连干对面十五人!连鞑靼王子都死在她刀下!”
“没准鞑靼王子是被她的皮相迷惑,一时疏忽呢?”
谢韫之:“……”
她抬头看了眼远处话的士兵,咧嘴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笑容森然。
对方了个哆嗦,顿时不敢再。
谢韫之纵马入城。
援军收拾尸体的时候,根据阿日斯兰身上的服装和首饰判断出了他是鞑靼贵族,仔细调查才弄明白他的身份。卫所指挥使丁鹏威听闻消息当即大喜,立刻就把这件事写进奏折上报表功。
当然,奏折里是半个字没提谢韫之的。
谢韫之不用想也知道丁鹏威会怎么做,她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甚至正中下怀。
“宿主。”系统的电子音在她耳边响起,“你杀了鞑靼王子,根据大数据计算,乌察笃汗达日哈赤报复的可能性达到百分之九十。”
“哈。”谢韫之笑了一声,“报复凉州卫?”
“你笑什么?”
“兵员短缺,守备空虚,吃空饷严重。”谢韫之冷冷点评,“就这么个卫所,这么多年了,鞑靼也没有下来……这明他们也强不到哪去。”
系统:“……”好像有点道理。
谢韫之一拽缰绳,翻身下马。
门房一见她回府,连忙往里通报:“将军回来了!”
这座宅子是谢韫之在凉州城内购置的府邸,她从京城带来的人大多都安置在这里,平常偶尔也回府处理一些事务。
谢韫之把马交给门房牵走,让侍女烧了桶水,准备泡个澡放松一下。
“不过,仅仅一个凉州卫都如此守备空虚,晋朝边境数百个卫所,不知道还有几个战力尚存。”她靠在浴桶里,微微眯着眼睛,“当你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家里可能已经有了一百只。”
新任的乌察笃汗,长期的按兵不动,一次看似偶然的袭击,死去的鞑靼王子……
“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