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A+A-

    ◎商城开了◎

    “邓琳琅!”袁劲松猛地站起来, 冲着邓琳琅高喊一声,他认定邓琳琅这个时候出现在院子里是故意的,与大妮话里话外提分粮能随意做好吃的也是故意的, 不由咬牙切齿的瞪着已经要走进厨房的一大一,掐死一个的心都生出来了。

    被人这么叫, 谁听了心里也不痛快,邓琳琅回头轻蔑的看了他一眼, 语气中带着冰渣子:“有事?”

    袁劲松喘着粗气,邓琳琅冰冷的语气迫使他冷静下来,想起邓琳琅已经不再任他予取予求,为了不让人发现他失态,半天才想出一个不成理由的词:“柴火是大家按人头分的, 你既然都跟我们把粮食分开了,就别多用。”

    就这?!邓琳琅笑了:“可以。”她天天在牛棚上工, 放牛的时候都能捡筐柴火, 还怕跟他们把柴火也分开?

    袁劲松今天晚上是不是刺激受多了,否则不应该这么容易气糊涂, 别人不提分不分的事儿,他自己倒又提起来了, 是怕林敬轩他们忘了想分粮的事儿吗?

    看,林敬轩就没让邓琳琅失望,这次的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分一个人也是分,顺便把我的那份也分出来吧。”

    张晓凤、许丽荣和周胜海跟进:“我们的也一起分开好了, 连粮食一起。”

    成静然站起来拉了袁劲松一把:“你好好跟琳琅话。琳琅, 他不是那个意思, 就是不想让集体的利益受损失。”

    转移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来了, 还不忘拉集体做大旗, 看来这两天他们还是没吸取教训,一有问题就想往自己身上推呀。

    邓琳琅笑得云淡风轻:“没事,袁组长啥意思的话我都听得出来,不管是字面上的意思,还是深层次的含义,我都能理解。”

    桌子边传来几声闷笑,成静然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袁劲松看邓琳琅的目光飞出刀子。邓琳琅很怕吗,怕她就一直躲在窗根听戏而不是看现场了。

    成功的让男女主都不出话来,邓琳琅扭身带着大妮进厨房涮碗,耳朵听着院子里的动静。

    吵是没大声吵,刚才闷笑的几个人都听明白邓琳琅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他们只跟袁劲松掰扯字面上的意思,至于深言奥义,对不起,他们读书少听不明白。

    至于想加入谈判的成静然,不好意思,她跟大家一样是普通知青,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请他们听得懂的话,拿水汪汪的眼睛看了这个看那个起不到任何作用。

    谁也服不了谁,最终只好投票表决,结果同意分粮与不同意分粮的人各占一半,投票投了个寂寞。

    许丽荣笑了:“咱们知青点现在有九名知青,虽然邓琳琅先分粮出去了,可她还是知青点的一员,也应该参加投票。”

    袁劲松等人自是不愿意让邓琳琅参加投票的——不投票的时候她都把粮分出去了,同意哪一边的意见还用问吗?

    可不让邓琳琅投票,林敬轩四人便要求直接把邓琳琅算进同意分粮一方,如果袁劲松等人还不同意的话,那么他们就要自己动手分粮了——知青的粮食都在一起放着,如果不是顾忌着被生产队的人听到对知青印象更差,影响工农兵大学生名额的归属,他们早自己动手搬粮食了。

    至此袁劲松一方完败,他很清楚自己不同意也没用。那就分吧,袁劲松想通了。

    知青分开做饭,看似对他的威信是个沉重的击,未必不可以利用一下——工农兵大学生名额虽然要经过生产队推荐,可拍板的是公社知青办。

    知青突然闹着要分粮,那就是在知青内部搞不团结,闹分裂,知青办会放过带头挑事的人吗?看着因为每人应分粮多少争论不休的知青们,袁劲松冷笑了一声,一句话也不。

    很不巧,转瞬即逝的冷笑,被出门给大妮端洗脚水的邓琳琅看了个正着。

    跟她有关系吗?

    没有。

    邓琳琅对仓房前的人们视而不见,跟大妮两个洗漱完窝在被子里,教她背乘法口决。大妮已经有些犯困了,头一点一点的重复着“一一得一”。

    “算了,你先睡吧。”邓琳琅有些无奈的让大妮躺好,没一会儿就听到孩子平稳的呼吸声。

    门呯的一声从外头被顶开,许丽荣一脸不高兴的搬着个袋子进来。大妮的身子哆嗦了一下,邓琳琅赶紧拍了两下,又睡实了。

    把粮食堆到柜角的许丽荣看到邓琳琅拍孩子的动作,默默关上了门,对她吐槽道:“早知道那天我就跟着你一起把粮食分出来了。这才两天,我们每人都比你少分了九斤。”

    除了微笑一下,邓琳琅不想接话。少的九斤去了哪儿,这些人自己心里应该有数,许丽荣自己可能没抠出这么多,忍不住吐槽,等会张晓凤搬粮食回来,肯定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

    许丽荣的确心里憋的难受才跟邓琳琅嘟嚷一句,完自己也后悔了——邓琳琅分粮食只分自己的,可以按分掉的粮食减去定量算。今天知青们集体分粮,就得按实际有的粮食均分。

    再按生产队分粮数减去吃掉的定量分,中间要出个大窟窿。

    更让许丽荣后悔的是,她跟谁吐槽都不该跟邓琳琅吐,因为这窟窿没有一粒是邓琳琅造成的——邓琳琅为了不让袁劲松为难,真的做到了不抠一粒粮,所有知青心里都有数。

    每天吃到嘴里的饭稀稠骗不了人。

    没用许丽荣后悔多长时间,张晓凤也搬着分到的粮食回来了,看了看许丽荣放在地上的袋子,有些为难的:“冬天的时候还得在屋里洗漱,潮汽大的话粮食放地上可不行。”

    然后两人便开始倒腾柜子,腾地方装粮食,再把收拾出来的东西包好推到炕梢,也不知道折腾到了几点,邓琳琅睡着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得想法子搬出知青点,别跟这些人掺和了。

    早起来大家因为谁先用灶做早饭争论的时候,邓琳琅更坚定了这个念头。她才不跟那些人争,灌上热水瓶子、揣上几个昨天郑秀敏送来的玉米面饼,拉着大妮就来到牛棚。

    等许大富上工来,邓琳琅正把最后一口烤饼子塞进嘴里,大妮手里还有半块,看得许大富一愣:“咋跑这来吃早饭了?”快深秋了,牛棚的味道虽然比夏天轻点,仍不是吃饭的好地方。

    大妮拿着自己半块饼子,冲许大富笑了一下:“大富爷爷早。”

    “唉,早,早。”许大富又一个愣症之后,嘴角微微上扬后很快放下,才听邓琳琅:“没办法,知青点现在分开做饭了,我抢不过人家,就带大妮过来烤个饼子对付一下。大富叔,我用了点柴火,等下带大妮捡点补回来。”

    大妮看着邓琳琅张了张嘴,很想玉米饼两面烤出金黄的嘎吧,夹上她叫红红的那个东西,比疙瘩汤还好吃。

    邓琳琅轻轻捏了捏大妮的脸蛋,示意她快点趁热吃饼子,又倒了杯水等着晾凉给她喝。见她照顾大妮如此细致,许大富的倒皱起眉毛来:“天越来越冷,你们还能顿顿在这边对付?”

    邓琳琅同样为咋搬出知青点犯愁,为难的:“哪能咋办,知青点就厨房就那么大点地,一起做饭真做不开。唉,要是我能搬出来住,大妮就不用跟我一起受罪了。”

    “只要跟娘在一起,我不怕受罪。”大妮的声音细细的,却把两个大人听呆了。

    如果有特效的话,邓琳琅额头一定有三条粗粗的黑线,娘是个什么鬼,自己啥时候成了大妮的娘?!

    “别胡,我才比你大几岁,你还要找家人呢,可不能管我叫娘,要不到时候你家里人该不高兴了。”邓琳琅得把孩的错误思想及时纠正过来。

    大妮觉得手里的饼子不香了,抬头可怜巴巴的看着邓琳琅:“原来他们都骂我是没娘的孩子,不给我饭吃,不给我衣裳穿。可你一见面就给我糖吃,给我烙油饼,给我穿新衣裳,还顿顿给我饱饭吃。你要不是我娘,为啥对我这么好?”

    这是一个有奶就是娘的孩子,是吧,是吧?

    邓琳琅磕磕巴巴向大妮解释:“我给你糖吃,是怕你一直在那个玉米秸垛里呆着晚上冻坏了,烙油饼是我自己想吃顺手给你一张,这衣裳也不是新的,是许婶子拿来建功的旧衣裳改给你穿的。”

    所以你不能赖上我,知道不。

    大妮的眼泪在邓琳琅到一半的时候,吧哒吧哒掉了下来。她没如一般孩子不如意时高声哭闹,就自己坐在原地,大颗大颗眼泪顺着瘦的脸蛋滑落,雾蒙蒙的眼睛一直看着邓琳琅。

    与看到成静然水雾迷蒙的眼睛不同,看到大妮这种哭法,邓琳琅的心一揪一揪的,语无伦次的解释:“你别哭呀,你看你今年都四岁了,我才十七,我咋能做你娘呢?没准明天公社就找到你的家人了,你得回家呀,你跟着我连户口都没有,你就成黑户了,连口粮都分不到。”

    在许大富眼里邓琳琅同样是个孩子,现在要被另一个孩子叫娘,他也觉得很别扭。可想想大妮刚才的话,他又觉得情有可原: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心甘情愿送给一个人的,除了亲生爹娘,很少有人能做到。大妮没娘了,在原来的家里受过没娘孩子的苦,邓琳琅无私地对她好,她可不就认定邓琳琅是她的娘。

    “这是咋啦,大妮咋还哭上了呢?”郑秀敏背着个篓子边走边问:“是磕哪啦还是没吃饱?”

    邓琳琅还在哄大妮,许大富便对郑秀敏了原因。郑秀敏跟许大富的表情差不多,可她比许大富能会道,上前摸着大妮的脑袋问:“你觉得邓对你比亲娘还好,想叫她娘对不对?”

    大妮用力点头。

    郑秀敏笑了:“可是你也看到了,我家建功都叫邓姐姐,你比建功才几岁,咋能管邓叫娘呢?”

    大妮身子往邓琳琅那边靠了靠,不话也不动,跟没听到郑秀敏的是啥一样。郑秀敏也不恼:“看来这孩子跟你天生的缘分,要不咱们一起捡的她,她咋就认你一个人呢。”

    邓琳琅见大妮不再哭,总算松了口气,问:“婶子你咋到牛棚来了?”

    郑秀敏看了许大富一眼,许大富便进牛棚去给牛添饲料,郑秀敏才把篓子放到地上,掀开盖着的草,硕大的牛胃猛地跳到邓琳琅眼前,很是让她吃了一惊:

    “婶子,你啥时候去的光明生产队,咋这么早他们就……”

    郑秀敏忙往四下看了看,声:“那头牛都已经吃夜草了,这头牛吃了药还是拉稀,再养着也是等死,要是病死就得直接埋了。你想想,现在谁舍得把好好的肉给埋了,他们就半夜悄悄的……也没用我过去,我兄弟给我送来的。我怕知青点人多眼杂,才给你送到这儿来了。”

    邓琳琅一愣,又听郑秀敏:“春和听你要把牛胃给兽研所寄去,给你留出来了,他怕光有胃不够研究,连胆、肾都给拿来了。就是这邮费生产队没法上帐,他怪不好意思的。”

    “没事没事。”邓琳琅听光明生产队送来这老些牛内脏,有些激动的晃了一下郑秀敏的手:“也费不了多少钱,等会我就去请假邮东西。”

    “一会儿就去?”郑秀敏有些为难的:“这么老些东西,你可咋背到县里呀。包裹得走好几天吧,这些东西路上会坏不?”

    牛黄就在眼前,邓琳琅脑子转得飞快:“到邮局有包的箱子,到时候我买一个就行了。婶子要是把这篓子借我使使,再借我许叔的自行车用用,我半天儿就回来了。”

    郑秀敏拍了她一下:“你就直想用我家自行车得了。”

    邓琳琅喜欢这种自己人的感觉,脸上却现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咋让婶子看出来了呢。”引得郑秀敏笑了起来。

    一直安静听两人话的大妮,不知啥时候把饼子吃完了,拉着邓琳琅的衣角不撒手。可邓琳琅身怀系统万不敢让人知道,只好向郑秀敏求救:“婶子,大妮也得麻烦你帮我带半天,我回来给建功买糖吃。”

    “行,我跟你回家推车子去。”郑秀敏又想自己背篓子,却见邓琳琅已经站到牛棚门前,问正在拌饲料的许大富:“大富叔,我今天还得上县城去一趟,你有啥东西要带的吗?”

    许大富这才抬起头,看了跟在邓琳琅身边的大妮一眼:“你要是放心,就把孩子留在牛棚,不然茂林媳妇看孩子还得耽误工。”

    一心只有牛黄万事不放在心上的邓琳琅脸都红了,不好意思的向郑秀敏道歉:“婶子,你看我都急糊涂了。要不还是让大妮……”

    郑秀敏拉了邓琳琅的手一下:“我兄弟让人捎信今天要过来找我,我跟你许叔了上午别给我派工,大妮跟着我不耽误事儿。”

    邓琳琅立刻听明白了,笑着向许大富道过谢,提前给他道过辛苦,背上篓子拉上大妮,跟着郑秀敏去许家推自行车。一路上大妮拉着她的手一句话也不,邓琳琅脑海里想着到哪儿把牛黄取出来不被人发现,同样没开口。

    倒是郑秀敏声告诉她,除了牛内脏,光明生产队还给了邓琳琅三根牛肋骨。她知道邓琳琅是个急性子,可能马上要把内脏邮走,所以把牛肋骨留在自己家里,问邓琳琅用不用她帮着炖出来。

    邓琳琅连忙拒绝。

    开什么玩笑,系统还有一个菜品评积分的活动呢,万一不是她做的菜系统不给评分,她可就亏大了。再现在农村做菜的调料除了盐没别的,炖出来的肉肯定好吃不了。她正好上县城买点调料回来,不信炖不出超过这个时代水平的牛肉。

    定了主意,推起自行车要走,邓琳琅才发现大妮拉着车架子的手,摸着她的脑袋承诺:“我半天就能回来,给你带好吃的红红行不行?”

    红红就是早给大妮夹在玉米饼里的火腿肠,为了怕大妮人在人前漏嘴,邓琳琅没告诉她那叫火腿肠,顺口按包装的颜色是“红红”。这样就算大妮跟谁提起红红有多好吃,邓琳琅也能搪塞过去。

    从来没吃过肉的大妮,觉得红红已经替代疙瘩汤,成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听到这两个字嘴可疑的吧哒了一下,看向邓琳琅的眼神里少了被遗弃的担忧,换成了对红红的渴望。

    邓琳琅认真的冲她点点头,加重这个承诺的可信度,在大妮的手离开车架子的瞬间,骑上自行车飞快的离开。

    她要尽快把牛黄搞到手。

    骑了半个多时,邓琳琅发现离路不远处,有一道不知哪个生产队取土留下的深沟,沟沿处剩土堆起了包,上头长满了茅草,可以遮挡行人的目光。

    四下望去,附近的地都已经翻过,看不到干活人的身影,前后路上没有行人和车辆,再加上深沟的遮掩,形成双保险,正是取牛黄的好地方。

    邓琳琅把自行车停在路边,提着篓子心的下到沟底,很是喘了几口粗气,才呼唤系统:“系统,你快看看牛黄在哪儿呢。”

    系统不紧不慢的:“在牛胆里。”

    邓琳琅蒙了:“你不是在牛胃里吗,咋又成了在牛胆里?”

    “牛黄是牛的胆结石,”系统对邓琳琅的质疑充耳不闻,只它想的:“牛胃里的是没消化的草。”

    你可真有学问。邓琳琅有些疑惑的看着篓子里巨大的牛胃,在想是自己记错了,还是系统在耍自己。好在郑春和是个大方人,郑秀敏也不贪便宜,否则自己非跟牛黄擦肩而过不可。

    “系统,你这样有意思吗?”邓琳琅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是可以信任的,那问题就出在系统身上,没好气的:“咱们俩现在都想要积分,你给我增加难度,积分赚不来咱们就一直在这耗着吧。你这么没有合作精神,下次我也不用费心费力想着咋挣积分了。”

    上次在郑春和家不告而取的土碗,邓琳琅不是不内疚的,到现在还想着咋回报人家一下,才能不让人起疑心。

    系统足足停顿了五秒钟,声音都比刚才了一些:“对不起宿主,系统扫描部分刚刚优化升级,对以前扫描错误进行了纠正。”

    你可真是个人才。邓琳琅很想让系统看看她的死鱼眼,可惜系统不知驻扎在她脑部哪个分区,很可能看不到,便不再废话,直接提要求:“那你快点所牛黄收起来吧。”

    系统:“……宿主,系统不能收取没有剥离好的牛黄。”

    “你不是优化过了吗,肯定能。”邓琳琅觉得自己应该再相信一次系统,并在精神上支持它。

    头一次绑定宿主的系统能怎么办,为了积分只好要求邓琳琅把三样牛内脏摆成一排,指导她哪一个是牛胆,再让邓琳琅把手放到牛胆之上,鼓溜溜的牛胆很快便干瘪下去。

    邓琳琅往自己的储物格一看,最下方的第二个格子里出现了一个鸡蛋形状的东西,下方的进度条前进了一点,数值直接变成了一千零八十八。

    上方的界面头一排变成了彩色,映衬得整个系统页面都灿烂起来,换一换三个字偶尔闪烁一下,使得整个页面灵动不少。

    商城开了!

    邓琳琅兴奋的问系统:“现在是不是可以换东西了?”

    “宿主目前积分,只能换一千分以内的东西,不建议宿主现在兑换。”

    还跟她玩心眼呢?邓琳琅笑了:“你是不是想把积分攒着冲进度?别忘了,我不换点吃的东西,没准儿哪天就饿死了,你进度再快有啥用?”

    系统不话,系统想静静。

    邓琳琅同样不话,她的心神全集中在头一排的商品上。一排只有十样商品,都是吃用的东西,看的邓琳琅心情大好——十斤一袋的大米,二十积分,二十斤一袋的面粉,同样二十积分,十米一份的棉布,还是二十积分。

    “系统,咋都是二十积分?”东西这么便宜,系统咋还不让自己换呢?

    系统不得不回答她:“要想商城界面保持启动状态,宿主积分额度不能少于一千积分。”

    明白了。

    邓琳琅试探着换了十斤大米,竟然一下子出现在沟底。还好大米自带包装,否则想收起来太困难了。麻烦也麻烦在大米的自带包装上——双层真空包装的塑料袋上面,印着硕大的金色稻穗,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边上一口冒着蒸汽的电饭煲,明显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邓琳琅敢带如此包装的东西进县城,碰到哪个红袖箍心血来潮要检查,她就等着被人切片研究吧。没有办法,邓琳琅只好不停的按着最上面的换一换,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款复古手提袋儿,忍着心疼换了出来。

    细麻材质的月白色袋子上面,印着暗红色的老人家头像,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成半月形映衬在周围,十分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色。

    跟大米相比,二十积分换个手提袋太贵了,虽然够大也不能弥补邓琳琅受伤的心灵。

    邓琳琅强忍着心疼的想法把大米的袋子划开,心的把米一粒不剩倒进手提袋里,把袋子拉链拉好,要放进篓子里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可以直接把米袋子直接放到食物格里。

    突然出现的系统商城,让她太兴奋了,竟然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邓琳琅拍了下自己的脑袋问:“系统,我能七天无理由退货不?”

    系统无语,邓琳琅继续追问:“你不是淘宝系统吗,凭啥不能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系统与其他界面交易的物品,享受七天无理由退换,系统自带商品,不享受任何退换服务,请宿主谨慎选择。本规定解释权由系统所有,如有变动,将及时通知宿主。”

    连商城第二排还没点亮的邓琳琅迁怒了:“那刚才我选袋子的时候,你咋不提醒我可以直接把大米放进储物格里,你不是一直不想让我花积分吗?”

    停顿了一秒后,系统的回答来了:“宿主不在这里把袋子埋起来,回到知青点如何解释袋子的来历?”

    好有道理的样子。

    邓琳琅干笑一声,不再跟系统对话,飞快的把几样牛内脏装进塑料袋。牛胃太大装不下不要紧,把坑挖大点直接埋进去就好。

    至于再有人来取土,发现这些东西的存在,不知要过去多长时间,牛内脏不定都烂了。这个时代又没有天网,追查不到邓琳琅头上。

    重新骑上自行车的邓琳琅,并没有直接回生产队——从庄头到县城有三十多里地,骑着自行车往返一次也得两个多时,尽管她换东西、埋牛内脏用了很长时间,也没超过两个时,现在回去时间上对不上。

    加之请一次假太不容易,邓琳琅还想去穿越者必到的废品收购站看看,这是郑春和家那个不起眼的土碗给她的启示:一个土地碗就值一千积分,她只要能淘到一个跟土碗差不多的东西,就有一千积分可以大换特换了。

    幸亏系统不知道邓琳琅的想法,否则一定哭给她看:好的攒够进度一起回现代世界,有了积分想大换特换是什么鬼?

    邓琳琅觉得自己想换东西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她还不知道在这个时代呆多长时间,总不能天天吃不饱穿不暖。她没跟其他穿越者那样以成为世界首富为目标,系统也不允许她有这样的目标,那她让自己生活的舒坦一点,花点积分是必然的吧?

    反正系统任务是让她过上悠闲的养老生活,吃不饱穿不暖叫悠闲吗?

    有了目标的邓琳琅,骑起自行车来那叫一个有劲,又用了二十多分钟时间到了县城。看着依然行人匆匆的街道,竟生出一股亲切感。

    她的第一站还是定在邮局,原因也跟上次必须个电话一模一样——生产队的介绍信就是开给邮局的,自然要用了才行。

    刚换到手的大米派上了用场,邓琳琅进了邮局之后便问营业员,有没有可以装东西的袋子卖。问的恰好是上次嫌邓琳琅电话时间长的那位,她对邓琳琅还有些印象,便问:“你要袋子做什么?”

    现代要邮寄东西,快递员还得检查一下邮的是啥呢,邓琳琅并不觉得营业员这么问侵犯她的隐私。加之要邮的大米必须要用干净袋子,便向营业员堆着笑,声:“我想给家里寄点大米,没有合适的东西装。”

    营业员的眼神一变,同样声质问:“你从哪里来的大米?”

    永安县所处的华北平原北部,并不适合水稻生长,大米可是个稀罕物。邓琳琅一身扮比城里人差些,又比农村人强点,一看就是下乡知青,这样的人能从哪里搞到大米?

    邓琳琅四下看了一下,发现挨着营业员坐的另一个营业员,同样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与自己同样站在柜台前的男顾客,看自己的眼神里也冒着绿光。

    都是物质溃乏闹的。

    东西要寄,邓琳琅还带着些心思,想了一个得过去的理由:“我们生产队一个婶子的娘家生产队分的,我跟她换了一点,想给家里人寄点儿。”

    此时虽然私自买卖不被允许,可农村自留地里种出来的东西,自己吃不了私下交换,甚至悄悄卖到黑市,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行为,邓琳琅这个理由让看向她的三双眼睛里亮光都消失了。

    不过营业员觉得邓琳琅上次电话就花了四块五毛钱,这次又要给家里寄大米,家庭条件应该不错,态度又变好了点,问明邓琳琅要寄五斤米,给她找出一个白布袋,交待她得收一毛钱。

    邓琳琅有些不放心的:“要是半路上湿了咋办,能给我找点塑料布裹一下吗?”

    营业员看邓琳琅的眼神,象嘲笑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傻子:“塑料布,我要是有塑料布,自己早用了。”

    邓琳琅被噎得一句话不出来,只能扒拉开半筐茅草,从篓子里掏出手提袋,准备把米装进白袋子里。至于邮的路上米会不会出问题,只能看邓家人有没有吃到白米饭的命了。

    两个营业员连上那位顾客,看向手提袋的眼都直了,他们当然见过手提袋上的图案,可不管是茶杯上还是书包上,都没有邓琳琅手提袋上的图案清晰、颜色鲜艳。要是自己手里也拿这么一个手提袋,足可以在单位和亲戚面前露脸。

    “同志,你这袋子是哪儿买的?”最先发问的是那位男顾客。

    邓琳琅看他一眼,没话。营业员十分热情的帮着邓琳琅撑起白布口袋,嘴里还嘱咐着:“你慢点,可别把米撒了,这么好的大米撒了太可惜了。”

    本意想跟邓琳琅套近乎的营业员,最后一句话得实心实意——邓琳琅拿出的大米是她见过最好的,米粒洁白晶亮,拿到手里就有股米香,要是蒸成米饭,她觉得不用菜自己都能吃上三大碗。

    男顾客跟营业员的想法一样,声跟邓琳琅商量:“同志,你剩下的米,能不能分我一点?”

    邓琳琅很想分给他,她把米拿出来就想换点更急用的东西,可手里大米就这么一点儿,边上还有两个营业员虎视眈眈,她为难的看着男顾客:

    “对不起,要不是家里嫂子怀孕就想喝口大米粥,我也不会五斤换一斤跟那位婶子换。所以剩下的我要自己留着,省得下次我嫂子再需要的时候,我娘为难。”

    怀孕的人想吃东西吃不到嘴是啥情况,比邓琳琅大好些的顾客和营业员比她清楚,对她的理由很认可,对不能换点大米很遗憾。

    带着这种遗憾,营业员更加心疼的看着装进白袋子里的大米,飞快的找来一个看上去有些破旧的袋子,厚厚的裹了好几层后,帮着邓琳琅缝上,拍拍明显大了好几圈的包裹对她:“这回你放心吧,包裹从县里到地区也就走个四五天,肯定坏不了。”

    写好地址的邓琳琅,感激的向她笑了一下,从手提袋里掏出两把米放到柜台上,诚恳的:“太谢谢你了,我只有这么点东西,你别嫌少。”

    营业员有些不好意思的推让了几下,便飞快的把米收了起来——不够做顿米饭,能熬成粥给家里人尝尝也是好的。

    男顾客办完自己的事儿后一直没走,等邓琳琅出了邮局便跟上她,邓琳琅要开自行车的时候,他快步上前一把拉住车把,邓琳琅尽管早发现他跟着自己,心里还是惊了一下。

    “你要干啥,大白天的想抢劫吗?”她要看看这个男人应变能力咋样。

    男顾客的脸都白了,见几个红袖箍已经向这边看过来,声又急促的向邓琳琅:“同志,你别误会,我就是想跟你换点大米。我媳妇也怀孕了,她也想喝口大米粥,可我没处买去,刚才在邮局也是给别外亲戚拍电报,求他们给淘换点儿。”

    呵呵,用自己的理由来动自己,脑子转得倒不慢。邓琳琅用一种你编、你继续编的理由看着男顾客,直到他额头冒汗也没把目光移开。

    红袖箍们眼看就要靠近两人,男顾客祈求的向邓琳琅:“我的都是真的,你要是不相信的话,给,”他从兜里掏出一个红本递给邓琳琅:“你看,这是我的工作证,我在县革委会工作,你可以到县革委会问一下。”

    哪怕知道他的话大部分都是给红袖箍们听的,邓琳琅还是接过红本认真看了起来——她同样不想跟红袖箍们交道,眼前这个人的工作证不上可以帮他避免眼下的麻烦,不定可以长久互惠互利,她得看清楚一点。

    红袖箍们见到男顾客掏出工作证,果然又散开了,邓琳琅已经飞快的把工作证的内容记下,确认这本工作证是真的:大红的永安县革会章就盖在上面,纸页有些发乌,一看就用了很长时间,做不了假。

    不过男顾客的级别有点低呀,看上去三十来岁的人只是个轻工局科员,能不能罩得住自己呢?邓琳琅心里划个问号,面无表情的把工作证递给男顾客:“石爱党同志,你好。”

    “你好你好。”石爱党有些受宠若惊的接过自己的工作证,试探着问:“邓同志,你看已经快中午了,要不你上我家歇一会儿、吃口饭再回生产队?”

    邓琳琅狐疑的看了他一眼,直接拒绝:“谢谢石同志,我只请了半天假,还要赶紧回生产队呢。”

    石爱党直觉自己不能这么让邓琳琅走,语气里带上了哀求:“邓同志,你看了没,我家就在那排房子里,我媳妇因为孕吐得厉害,请假在家没上班。”

    他不这么还好点,一邓琳琅便想起现代时看过关于孕妇骗女大学生回家、供丈夫发泄兽//欲的新闻,整个人都不好了,声音也提了八度:“你想干啥?再不让我走我可喊人了。”

    石爱党脸都白了,声的向邓琳琅解释:“我真的只想换点大米,就换你给营业员那些都行,我也是让我媳妇磨得没办法,我们结婚七年了她才怀上,想吃啥我也得给她找着不是。邓同志,我就是觉得到家里换安全点,有别的意思呀,你可别喊了。”

    真把红袖箍叫过来,把他当流氓抓起来咋整呀,流氓罪可是重罪,吃花生米都有可能,他只想给媳妇换口大米,咋就这么难呢。

    见石爱党神情不似做伪,邓琳琅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点,同样声:“我不会去你家的,你真想换就到废品站来找我。”能不能在县城找到稳定出手系统商品的路子,总得试一试。

    作者有话:

    终于入v了,咱们按老规矩抽个奖吧。

    ◎最新评论:

    【最近看到的不多的能看进去的了】

    【

    【牛内脏是可以吃的吧 ?人家叫牛杂?你这是为了图啥事儿 就全给埋地里啦 ?感觉好浪费 一点都不像过日子的样子 果然是穿越了 没有真实感 ?】

    【我还是不喜欢女主养孩子这种操作 一个十几岁的姑娘 以为养孩子那么容易吗 吃喝拉撒 看病 念书这种责任之重大 不是一个未婚姑娘能担得起的】

    【晚安】

    【哇,恭喜入V】

    【

    【抽奖不如加更】

    【

    【写的真好,厉害!】

    【恭喜入V 好想每天都能看到万字更新】

    【加油!写的真好】

    【作者更文辛苦了,来一个地雷提提神吧!】

    【加油】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