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换起来◎
邓琳琅觉得, 石爱党在这个时代能做稳县革委会工作,家里可能有点背景却不大,本人也得行事谨慎, 这样的人好脸面,一般不会因为几斤大米黑吃黑, 比她再找一个一面不识的人自暴有大米稳妥些。
“行行行。”石爱党一听邓琳琅口风松动,根本顾不上想她为啥把换东西的地点定到废品站, 一口应下:“你看你想换点啥,几点到?”
邓琳琅了一声“我现在就去”,就在已经靠近的红袖箍注视下,骑上自行车离开了。至于换点啥,就看石爱党头脑灵活不灵活了。真要是死脑筋的话, 邓琳琅不介意以后多跟邮局的营业员联系一下。
县城就这么大地儿,邓琳琅没跟人听废品站在哪儿——大街上闲逛的多是红袖箍, 还是远离保平安为好。
很快, 邓琳琅就出现在废品站前,下车子一看, 占的地方倒是不,四面半人高的围墙好几处豁着大口子, 破败的大门歪在一边,一个老头儿坐个板凳靠着破门,正头一点一点的晒着太阳瞌睡。
能不能找到换积分的东西,在此一举了。
邓琳琅叫了一声:“大爷。”
老头儿肯定听到了, 可他头都不抬, 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站长开会儿去了, 卖废品下午再来。”
邓琳琅有所求, 自不会在意老头的态度, 把自行车一支,笑呵呵跟老头商量:“大爷,我腌菜没家伙式,想来看看咱们这儿有没有。我们生产队离得远,到县城得骑一个时自行车,等下午的话又得耽误半天工。来之前我就听了,大爷你心眼好,见不得人为难。你就再发发善心,让我进去挑一个得了。”完,一个纸包被她递到老头眼皮底下。
这是签到抽到的红糖,邓琳琅把其中一袋分成包,方便每次沏水时用,没想到现在用上了。
老头在邓琳琅夸他好心眼的时候抬起了头,本想推开纸包,却闻到了一丝甜味,不由接过开一看,又一把把纸合住,四下看了看才向邓琳琅:“你挑去吧。大坛子两毛,坛子一毛。挑的时候心点,别给弄了,弄哪样都得照价赔偿。”
听起来不贵,可送到废品站的哪有不缺边少沿的,也就实在缺钱的人,才会到废品站来找能用的东西吧?邓琳琅心里吐槽,脚下却不停,仿佛闻不到空气中的霉味一样,直奔堆着坛坛罐罐的角落而去。
“系统,快看看哪样可以换积分。”邓琳琅不知道石爱党啥时候过来,催着系统快点干活。
系统没想不到邓琳琅想出这种换积分的办法,不过它很喜欢,扫描起来十分卖力,很快便指挥着邓琳琅挑出三个旧碗,还有一个一尺来高的瓷瓶:“宿主,这四样每样可换一千积分。我马上扫描别的物品。”那边纸堆里好象也有好东西。
邓琳琅对系统的积极性十分理解,她自己同样想住在废品站——刚进来不到十分钟,马上就有四千积分入帐,她得签四千天才能得到的数值,任谁都会心动吧。
“啥,找人,我们站长开会去了,现在就我一个人。”老头的声音传进来,邓琳琅便知石爱党来了,不得不顺手抄起一个大敞口坛子,把三只碗和瓷瓶都放了进去,心又费力的提到门口。
“大爷,我挑好了。我看这几个碗还能用,能不能一起卖给我?”邓琳琅不看石爱党,先要跟老头确认东西的归属。
石爱党见她拿个旧坛子出来,讨好的:“邓同志,原来你需要腌菜坛子,我家里正好新买了一个还没来得及腌菜,你拿去用得了。快别花钱买这破坛子,都不知道原来装啥的,你用心里不膈应?”
不膈应,这样的东西有多少邓琳琅都不膈应。她冲石爱党微微摇了摇头,便等着老头报价。
老头往坛子里看了一下,手还插在兜里,嘴里报着数:“坛子两毛,瓶子五分,碗二分一个,总共三毛一。”
邓琳琅刚想掏钱,石爱党已经递给老头五毛钱,邓琳琅想了想没推让,等老头找了钱后,把碗和瓷瓶掏出来,当着老头的面用篓子里的茅草包了包,直接放进篓子里背好,坛子则在废品站找了条旧绳头,绑在车架子上。
见她做事即利落又有章法,老头微微点了点头,目送邓琳琅与石爱党两人双双推了自行车离开,才回到板凳上接着他的瞌睡。
石爱党并不象老头看到那样轻松,他正紧张的告诉邓琳琅,自己一共带了三样东西,看她想换哪样:玉米面十斤,面粉五斤,棉花二斤。
邓琳琅听后心里满意,笑眯眯的问:“那你想咋跟我换?”
当然是想把你所有的大米都换到手。石爱党有些犹豫自己要不要实话实,最后决定试一试:“你看这些换你手里的所有大米行吗?”
邓琳琅笑眯眯的看着他不话。
石爱党觉得自己脑门又冒汗了:“要是不行,你看能不能给我换个三斤,你自己从这三样里头挑两样。”
现在谁家东西也不富裕,石爱党肯这么换应该是真心想要大米,邓琳琅又不想做一锤子买卖,向他点点头:“我可以用二斤米换你二斤棉花,另外再一块五换给你一斤,刚才你替我出的坛子钱,从里头扣,咋样?”
石爱党大喜:“太谢谢你了邓同志,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粮站每月供应的二斤细粮光是白面,想找点大米太难了。我媳妇跟你嫂子一样,怀孕后就想喝口大米粥,都想了一个多月了。”
邓琳琅直接把石爱党拿来的棉花包放进篓子里,接过一块五毛钱后,连手提袋一起递给他,把仍在不停感谢她的石爱党弄愣了:“邓同志,你这是……”
邓琳琅冲他笑了一下:“你跟我大哥一样对媳妇挺好,我觉得你这个人可交。”
“不不不,邓同志你太吃亏了,这不行。”石爱党接过手提袋就掂出米的份量,啥也要再掏三块钱给邓琳琅。
穷得快吃土的邓琳琅,几天来一直往出花钱,想想接过那三块钱,跟到石爱党了声再见就不见了影子,急得石爱党直喊:“邓同志,你的袋子。”
骑出老远的邓琳琅抚不平自己微翘的嘴角,对系统也不吝表扬:“系统,你真是我的福星,要是能随时发现换积分的东西,就更好了。”
系统:倒也不必。 丽嘉
笑之间,邓琳琅已经出了县城,趁四下没人把三个碗和瓷瓶收进储物格,积分一下子变成五千零四十八,那种穷人乍富的感觉,令邓琳琅身轻如燕。
利落的把坛子也收进储物格,邓琳琅又点开商城界面,不停按着换一换,按得系统忍不住问她:“宿主想找什么?”
邓琳琅不客气的告诉它:“我想找炖肉的调料。”
只见第一排商品闪烁了几下,内容全换成了各式调料,喜得邓琳琅想亲系统两口。至于调料仍是现代包装,每样仍需要二十积分才能兑换,自觉发财的邓琳琅根本不在意,看着自己手里的调料笑个不停。
系统看着不停减少的积分,不得不提醒她:“宿主,马上就要十二点了。”
好吧,高兴的时间总是不知不觉走得很快,邓琳琅现在也是有牵挂的人了。可自行车经过光明生产队的时候,邓琳琅骑不动了。
前次拿了郑春和家一个土碗,虽然情况紧急,邓琳琅一时想不出非得买或要人家一个碗的理由,不得不让系统直接收进储物格,可二十几年所受的教育,让她很难心安理得。
她从来不是一个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人,就算使手段,也是对伤害过她的人用。人家郑春和从未做过对不起邓琳琅的事儿,她觉得应该补偿人家一下。
“郑队长在家吗?”邓琳琅按记忆找到郑春和家,没有冒然进门,叫了一声提醒主人。
郑春和端着个碗边出门边问:“谁呀。”
一看是邓琳琅,马上笑了起来:“是邓知青呀,你咋来了呢,快进屋,家里正好炖了点牛肉,一块吃点儿。”
邓琳琅摇了摇头,有些不好意思的从篓子里掏出早准备好的红糖,放在郑家门前的石墩子上,不等郑春和话就踢开车梯子,做好随时上车准备,才对一脸不解的郑春和:
“郑队长,前两天我看你家鸡架的时候,觉得喂鸡的碗挺有意思,走的时候忘了放下,回去又不心给碎了。这是我赔你的,要是不够的话,你让许婶子给我捎个信,我再给你送钱来。”
郑春和快步走过来想把红糖给邓琳琅塞回篓子里,邓琳琅早骗腿骑上自行车,两脚一用力蹬出老远,端着饭碗的郑春和根本追不上人。
“谁呀?”他媳妇张秀玉没见人进屋,出来看是咋回事儿,一下子看到石墩子上的纸包:“这是谁放这儿的,啥东西。”
郑春和觉得不管邓琳琅放的是什么,都不应该要她的东西——那个喂鸡的土碗,是当年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分给他们家的,生活好那几年家里买了新碗后,淘汰下来喂鸡用,等于是个废物,咋能要人家邓知青赔呢。
人家帮着生产队治好一头牛,药钱都是先垫上的。
“娘呀,谁把这么好的东西放这儿了。”
郑春和不满的瞪了张秀玉一眼,觉得她一惊一乍的太没样,看清纸包里的东西也愣住了——纸包里足有一斤红糖,是做月子串亲戚才拿出的好东西,还得四处求人才能淘换着。
“走,进去。”郑春和横了媳妇一眼,让她别再声张。
张秀玉心把纸包拿在手里,呯一下关上院门,声又问:“你知道是谁放的东西?”别是谁想求郑春和办啥事吧,一斤红糖,求的事儿郑春和能办得了吗?
郑春和叹了一口气:“前天秀敏不是带着他们生产队一个知青来给牛治病吗,那个知青自己垫钱给牛买药,我领着她回家拿钱的事儿,不是跟你过。你还四处找喂鸡的碗来着,记得不?”
张秀玉边听边点头,眼睛一直看着纸包,寻思着要是谁求郑春和啥事,她咋也劝郑春和给人办了。就听郑春和接着道:“刚才来的就是邓知青,看鸡架子的时候,看碗有意思忘给咱们放下了,回去的时候碎了,今天拿这东西赔咱们的碗呢。”
“啥?”张秀玉有点不信:“那么一个破碗,她就赔一斤红糖,咋这么有钱呢。”
郑春和没好气的又横了媳妇一眼:“这红糖咱们不能要。”
“那不是,那不是咱们生产队还给她好几根牛肋骨,还有那几样牛内脏呢嘛,人家不定借着碗的事儿还这份情呢。”张秀玉攥着红糖十分不舍得撒手。
郑春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兴许是这么回事儿。要是这样的话红糖真不能直接还回去。”
“对,”张秀玉眉开眼笑的:“还回去就是人家邓知青的脸了。人家这是想跟咱们走动呢,直接还回去,下回人家不敢跟咱们走动了咋整。”
知道媳妇舍不得到手的红糖,郑春和还是觉得她想的有些道理,不过也不能白占人家邓知青的便宜,他对媳妇:“听邓知青不跟他们生产队的知青一起做饭吃了,知青也没个自留地啥的,你明天给她送几颗白菜去,那玩意放好了能吃一阵子。”
跟不容易淘换的红糖相比,郑春和媳妇觉得自留地里长的白菜可以牺牲一下,痛快的答应道:“行,明天我就给她送五颗去。”
不知道自己意外得到五颗白菜的邓琳琅,刚把自行车停在许茂林家院子里,正在郑秀敏的帮助下,卸她走近生产队前重新绑在车架子上的坛子。
“这坛子好好涮涮也能渍菜。”郑秀敏听这么大一个坛子只花了两毛钱,很替邓琳琅高兴:“你们不一块做饭了,自己渍点菜也行,冬天能换换样。”
大妮早跑过来拉着邓琳琅的衣角不松手,听到郑秀敏的话跟着点头,惹得郑秀敏好笑的点她的脑门问:“咋地,你还会渍菜吗?”
大妮竟还在点头,细声细气的:“会。”
邓琳琅与郑秀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不到五岁的孩子,竟然会渍菜,大妮在原来那个家里完全被当成大人使唤了吧。
她们谁也不怀疑大妮在谎,因为没有那个必要。
邓琳琅因大笔积分入帐有些飘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问郑秀敏:“婶子,公社那边有信儿吗?”
刚一问完,衣角就是一沉,大妮的身子直接靠到了邓琳琅腿上。郑秀敏看得心里有些发酸:“还没听着信呢。对了,你去大队支粮食了没有?”
邓琳琅真把这事儿给忘了,摇了下头。郑秀敏便:“正好你许叔明天要去大队,让他给你支回来。”
邓琳琅一听,又拿出一包红糖递给郑秀敏:“婶子,你可千万别不要,今天我在县城碰到不要票的,就买了点儿。”
过日子的人,一上手就知道纸包里是啥,正准备推让的郑秀敏明知道邓琳琅的是假话——不要票的红糖,那得是啥价钱——还是无奈的收下纸包:“行,那婶子就不跟你客气了。你也不许跟婶子客气。”红糖不能再推,不然下了邓的脸,以后没法再帮她了。
完,郑秀敏拉着大妮就进了厨房——不带着大妮,她怕邓琳琅直接走人——很快端出一碗土豆炖牛肉来,语气强硬的:“拿着,一会儿就上工了,你来不及做饭,好歹垫补一口。”
碗里的土豆明显比牛肉多,可邓琳琅心里还是觉得暖和,笑嘻嘻接到手里:“这么好的东西,我才不跟婶子客气呢。”
大妮无声的笑了一下,手里还捧着两个温热的玉米饼子。郑秀敏则死活不让邓琳琅拿坛子,是自己晚上涮干净了给她送到知青点去,就把两人轻轻推出了门。
邓琳琅才不想让知青点的人看到她从队长家端了牛肉,直接带着大妮又回到牛棚。许大富又在给牛添饲料,邓琳琅忙招呼他:“大富叔,你吃中饭了没,一起再吃点儿。”
许大富看了一眼,摇头:“我在家吃过了,你快点吃吧。要是不累的话,下午你带着大妮把两头牛赶到河边散散,今天下午不翻地了。”
“行。”邓琳琅正想捡点柴火,一口应了下来,把牛肉拨到另一个碗里一半,准备让许大富晚上带回家吃,才自己吃起迟到的午饭。
哪怕是缺少调料,牛肉又瘦得塞牙,邓琳琅还是吃得很香,并没因系统没给积分遗憾——她还有三根牛肋骨放在许家呢,等晚上自己炖出来,不信系统还不给积分。
等邓琳琅下工后背了一捆柴火,带着用蓝子提着牛肋骨的大妮回到知青点,才发现自己想简单了:
现在知青点人人要自己做饭,个个都想先吃,往日看起来和睦的集体,如今为了两口锅的优先使用权,快到了互不相让的地步。
这还是张晓凤与许丽荣两人合伙、袁劲松与成静然合伙后的结果,如果他们再个个分开,邓琳琅觉得厨房不用煮粥,人直接能成一锅粥。
可她还想吃炖牛肉呀。
幸亏趁着捡柴火之机,邓琳琅跟大妮一人吃了根火腿肠,肚子不饿等得起。
直到厨房里没有了人声,邓琳琅才带着大妮来到厨房,看着一边一个没涮的锅和脚下的碎菜叶,无声的叹了口气:这地方真是不能住了。
大妮很有眼色的迈着短腿,舀来一瓢水倒进西面的锅里,还想拿炊帚涮锅,吓得邓琳琅连忙制止她:“你够不着,别烫着你。”
点着火,把牛肋骨冷水下锅等着把血水紧出来的空档,邓琳琅削起大妮洗完的土豆,让她看着火就好。没一会儿锅开,撇去血沫子,放入盐、花椒、辣椒段、葱姜蒜、一块陈皮和两颗山楂,盖上锅盖,邓琳琅就等着看各屋一会儿的反应了。
大妮见她跟自己一起坐在灶前,不解的问:“土豆咋不一起下锅呢?”
听到大妮竟然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邓琳琅十分高兴:“土豆好熟,放早了就煮化了,等一会牛肉快熟的时候再放也来得及。”
这要是有颗西红柿,谁愿意放土豆呀。
哪怕不是西红柿炖牛腩,牛肉的香气还是在知青院里肆虐开来,三间屋里吃着饭的知青,个个觉得自己手里的粥更难下咽了。
“邓琳琅买肉了?”虽然是问张晓凤,许丽荣的却是肯定语气:“她哪儿来的肉票?”
张晓凤看着自己碗里比昨天稠得多的粥,心里一点高兴的感觉也没有:“不定是她用自己的粮食换的。”
只有这个解释才得通,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邓琳琅咋就敢用粮食换肉呢,那个大妮可还跟着她吃饭呢。
没等想明白,院门处有人在叫邓琳琅,听起来是郑秀敏的声音。张晓凤想透过窗户看看,可惜天已经黑实了,根本看不清楚。
不过声音还是能听到的,郑秀敏似乎没想过遮掩:“你把牛骨头炖上了,可真香,比我炖得香多了。”
邓琳琅已经站了起来:“婶子你吃了没有,正好一会尝尝我炖得咋样,也给建功带回点尝尝去。”
“不了不了。”郑秀敏是来给邓琳琅送坛子和白菜的,哪儿肯再占她的便宜。
邓琳琅冲她一笑,亲昵的:“中午婶子给我的时候我都没客气,现在婶子也不能跟我客气。”到这儿声音终于放低了些:“婶子,你要是不拿回去给建功吃,我和大妮吃不了的,也保不住。”
郑秀敏赞同的点了点头:“那行,婶子就再占你一回便宜。要不你跟大妮到我家吃饭得了,省得天天这么晚了,饭还吃不到嘴。”
邓琳琅顺口答音:“婶子家人口不少,我们两个天天去太给婶子添麻烦了。要不婶子回去问问许叔,我能不能申请块宅基地,盖间房子,那样我跟大妮住起来方便,做饭啥的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你想盖房子?”郑秀敏觉得,自己只要一跟邓琳琅话,总处于被惊吓状态:“你不想回城了?再你治好了两个生产队的牛,大队都已经知道了,都你是全大队知青贡献最大的,听那意思今年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他们想推荐你呢。”
作者有话:
感谢:17622433、唯菀、柠檬糖霜、云淡风轻灌溉了营养液,谢谢天使们的支持。
本来下本想开《女兵,女兵》,算是军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可是编辑认为现在情况敏感,最好不要开军旅文,那就试试《美好的八零年代》吧,作者真是感情苦手,一直写无cp也能看得出来,现在犹豫下本年代文是无cp还是幻言,天使们有兴趣的,给个意见吧。
◎最新评论:
【这女主???
偷拿有主的东西,无主的反而花钱买
偷人家古董碗,废旧品这里反而是很好的投机取巧的地方,也不是私人的,女主却花钱买。这个操作我实在不懂】
【无cp真的好看,宝,求求你继续无cp。】
【偏好无cp】
【先看无cp】
【
【如果强行写出来的感情线很尴尬的话还是别写,无cp就好】
【无cp也不影响大大笔下人物自然而然的生活轨迹啊,万一写得顺手的时候,心血来潮把他们的心有灵犀写出来了呢?】
【无CP挺好】
【无cp好】
【如果前面已经出现了一个优秀男子,那cp挺好的。这本文来,女主独美吧】
【无cp好,就喜欢看女主独自美丽】
【无cp好】
【无CP很好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