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A+A-

    ◎杨金环◎

    孙桂英听了邓琳琅的问题, 便知她是真没做过针线,笑着:“你有春秋的旧衣裳没,拿一件我改改当里子, 外头就用你买的布当面,凑凑肯定能给大妮做一身薄的、再做身厚的, 省得刚入冬孩子穿得太厚,脱下穿上的感冒。”

    会过日子的人话就是不一样, 邓琳琅听后连忙翻柜子找旧衣裳。不想许丽荣一会儿也折腾她的柜子,没一会儿递过来两件半旧的汗衫,还有一条旧裤子:“你要不嫌乎就先用着吧,我记得你自己也就两件春秋的衣裳。”

    若是张晓凤递过来,邓琳琅肯定不收。可许丽荣的话, 她想想还是伸手接过来了:“大妮,快谢谢许阿姨。”

    “谢谢许阿姨。”大妮听话的道谢, 许丽荣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默默坐回炕上不知想啥去了。

    孙桂英看出屋子里的尴尬,逼着邓琳琅找出她的棉衣裤, 就要回家趁时候还早,今天晚上洗出来。

    邓琳琅跟大妮把人送出院, 回屋的时候许丽荣还保持着她们走前的坐姿,听到两人回来了抬头看了一眼,过一会又看一眼。

    身为恶毒女配,自然不善解人意。邓琳琅并不因这额外的两眼, 主动问许丽荣发生了什么事儿。许丽荣来来回回看了几眼, 见邓琳琅一点反应都没有, 心里竟升出些悲凉之感, 许久叹了一口气, 幽幽的:“工农兵大学生名额,真那么重要吗?”

    平日风风火火的人,竟然开始伤春悲秋,邓琳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认真的量了一下许丽荣,发现她也在看着自己,倒不好再装视而不见,道:“可能对于某些人来,逃离农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真的很重要吧。”

    “就为了这个,连人格都不顾了,底线也不要了?”许丽荣明明三观已经被冲击了,还想抓住根稻草。

    想到屋子里缺的那个人,邓琳琅觉得自己明白许丽荣为啥发出这样的感慨了:“有的人为了利益,觉得啥都能牺牲吧。不过我觉得,人只有自尊自爱,别人才会尊敬你。象我以前,”

    吐槽起原身来,邓琳琅毫无压力:“以前热脸贴人的冷屁股的事办得还少了,结果人家不拿正眼看我不,出头得罪人的是我,给人背锅的是我,被批评关牛棚的还是我。”

    “现在呢,我不掺和这里头的事儿,有力气我给集体出,大队、生产队谁不高看我一眼,背锅的事儿也找不上我。”

    到这里邓琳琅也是一笑,自己是疯了才跟许丽荣这些,不定人家只是暂时虚伤感一下。

    许丽荣却久久回味着邓琳琅的话,邓琳琅都要出门烧水跟大妮两个洗脚了,才轻轻的:“我原来以为在知青点里,你是最傻的,没想到我自己才是最傻的那个。”

    倒也不必如此直白。

    张晓凤回屋的时候邓琳琅并未睡实,奇怪的是以前总关心她行程的许丽荣也没问她咋上个厕所上了近一个时。张晓凤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原身的坏运气可能在牛棚中走到了尽头,邓琳琅盖房子的这几天都是大晴天,眼错不见院墙就垒上了,房子的框架也一点点有了模样。

    房子的结构,按照邓琳琅的要求,不是传统的三间,而是隔成三大一四间,三大间把东,分别做两个卧室和一间客厅——邓琳琅受够了不管谁来都脱鞋上炕的习俗,觉得完全没有一点个人空间。就算为了给两间卧室腾空间,哪怕客厅了点也要有。最的一间理所当然会被充做洗漱间,为了防潮没跟另外三间屋联通,而是单独留门。

    许茂林其实不大赞成这个结构:“你咋这犟呢,等住进来你就知道了,在屋子里把饭做好,门都不用出就能热乎乎端上桌,可比风一吹上桌的都是凉饭强多了?”

    “对了,各生产队送来的土坯剩下不少,麦秸根本都没用呢,我觉得还能搭间柴棚子。再有剩下的,把厕所也给你垒出来。”

    你刚完做饭问题就跳跃到厕所建设上,跨度是不是有点大?邓琳琅腹诽归腹诽,十分清楚许茂林为了替她规划这个院子,真是劳心劳力,把大队和生产队送来的东西物尽其用了。

    所以一脸带笑的:“队长,柴棚子点没事,厕所你帮我修得宽敞点行吗?”自己要用好多年,可不能跟知青点那个厕所似的,蹲得靠后一点就能碰着墙。

    邓琳琅不是强求的人,她也想直接搞个抽水马桶放进洗漱间里,可她盖房子所有的材料都是大队和各生产队凑出来的,要是突然搞个抽水马桶出来,是不是得考虑一下从哪个生产队的材料钱还起?

    她腹诽许茂林,许茂林心里也在嘀咕邓琳琅:城里人就是城里人,邓是扎根农村,这讲究可真多,这第讲究能扎得下吗?

    “邓琳琅,邓琳琅。”街上有人突然喊邓琳琅的名字,许茂林听着耳生,跟着邓琳琅一起出来一看,是公社的邮递员在叫人。

    “张同志,你咋还把信给送到生产队了呢?” 许茂林有些纳闷。

    张路扬扬手里的单子:“包裹单得本人签字,放大队部怕丢了。”

    竟然是自己的包裹,邓琳琅有些好奇的上前接过来——按原文交待,原身一直到大返城之前都没有收到过信件和包裹,到她这儿涨行世了?

    包裹单上的字迹很清楚工整,收件人地址的头几个字笔画有点生硬,后面的字便很连贯,收件人的确是邓琳琅,寄件人处写着平山地区轧钢厂邓晋生。

    是这原身的爹给寄来的包裹。

    邓琳琅往邮寄物品栏一看,不出意外的写着棉衣物。

    “邓,快点签字呀。”许茂林见邓琳琅一直拿着包裹单发愣,催了她一句:“别让张同志等着。”

    张路不在意的:“谁接着家里邮的东西都高兴。别,你们村这个知青,我还是头一回给她送包裹单呢。”

    邓琳琅签完字后,许茂林就催她:“家里好不容易邮来东西,现在没啥事儿,时候也不晚,你上县里取回来吧。”

    “那中午饭又得麻烦我婶子了。”邓琳琅跟许茂林客气一句,又:“正好我缺的东西太多,看能买着点啥先买点回来。”

    大妮这两天已经跟孙桂英混熟了,不用邓琳琅托付孙桂英就主动会看好她,邓琳琅便问她有啥要买的东西没有,自己可以给她捎回来,得到否定的答案后,才去许茂林家推自行车。

    背上篓子,骑上自行车的邓琳琅心情还明些复杂的,忍不住边骑边跟系统吐槽:“老邓家这家人都够倔的,闺女跟爹娘置气,不往家写信不回家过年,爹娘也忍的住两年不问一句。也就是我来了,要是我没来的话,他们知道自己闺女没了会咋想?”

    除了增加积分对其他事情不感兴趣的系统:“人类的思想太过复杂,宿主要尽量保持冷静。”

    邓琳琅当然很冷静,一路上默算着自己取包裹前,应该再找石爱党一次,看能用大米给新房子添些什么东西:各生产队送来的砖瓦,不可丁可卯也差不多,房子建成后最多能剩出点铺地的砖。可邓琳琅适应能力再强,不求能有木地板或瓷砖,至少得用水泥把地抹一遍,才方便以后扫吧。

    还有窗户和门,人家是按三间房给凑的材料,邓琳琅却把房子盖成了四间,还差一套窗户和门。另外房子不可能只有一盘炕别的家具啥都没有吧,她手头却只有知青点放的一个柜子……

    “大爷,我找石爱党。”邓琳琅上前跟门卫老头招呼。

    门卫对她还有印象:“又来找石爱党呀,你是他啥人咋老来找他?”

    尽管邓琳琅不喜欢这种一见面就想把人八辈祖宗听清楚的话方式,却还是笑眯眯的:“他是我表哥。”

    “你表哥?”老头更加狐疑的量邓琳琅:“没听杨同志有这么大个表妹呀。”

    邓琳琅忙:“我家是平山地区的,跟表哥家的亲戚有点远。可在永安我只有表哥一个亲人,有事儿也只能来找表哥。”

    “这么回事儿呀。哎,杨同志,杨同志,这位同志是石爱党的表妹,找他有事儿。”老头点头,身子却一动不动,看到有人从革委会出来,才突然喊了一嗓子。

    杨金环肚子有点丝丝拉拉的疼,便跟办公室的人了一声,想回家躺着休息一下——她这一胎来得太艰难,前些天孕吐严重到医生建议流产,好不容易不吐了,可不敢再出点啥事儿。

    所以她走路十分心专注,根本没听出来门卫老头是在喊自己。门卫见她不理自己,撇了下嘴放高声音:“杨同志,有人找你。”

    这次杨金环听清了,往传达室门前一看,只有门卫和一个不认识的姑娘,眉头就皱了起来:“谁找我?”人就原地站住,一点往传达室走的意思都没有。

    门卫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邓琳琅一眼,邓琳琅对此视而不见,快走两步来到杨金环面前,直接挽起她的胳膊,笑眯眯的:“是表嫂吧,你现在还吐不吐了?上回我表哥那粥你喝了有点效果,我就又给你淘换了点送过来。”

    随着她的话语,杨金环的神情从吃惊到了然再到惊喜,变化快的除了一直挽着她胳膊的邓琳琅,谁都没注意到:“原来是你呀,我都没敢认。上回我你表哥了,咋能不留你吃顿饭就让你走呢。”完,向邓琳琅晃了晃自己手里提着的东西,赫然是邓琳琅上次从系统里兑换出的号手提袋。

    邓琳琅跟着欢畅的笑:“我们生产队活多,我这回要不是来县里取包裹,也请不下假来看表嫂。”

    “再忙也得跟我回家坐会儿。哎呀,我这肚子又疼了,你快扶着我。”杨金环用略嫌浮夸的演技,把自身重量往邓琳琅身上加了些。

    邓琳琅想起自己头一次与石爱党做交易对他的怀疑,好悬没笑出来——杨金环这个做派,还真跟她记忆中报道的差不多。

    门卫见两人笑起来就不理自己,刚想凑过来又见两人已经转身要走,只好高声问:“杨同志,那我还通知石同志吗?”

    杨金环头也不回的:“当然得告诉他。让他快点回家,就我肚子不舒服得去医院检查。”

    邓琳琅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门卫正瞪着杨金环的背影,被自己看个正着后马上收了目光,露出巴结的笑容后,飞快的转身回传达室拿起电话,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姐,你可真厉害。”邓琳琅由衷的感叹一声,心想杨金环家的背景,怕不只轻工局局长一个远房亲戚那么简单。

    杨金环已经把身子走正了,带着揶揄:“咋不叫表嫂了?”

    邓琳琅还是笑:“一见到姐,我觉得叫表嫂就有些远了,还是叫姐亲。”自己怕是要长期生活在永安县,哪怕因利益关系有个靠山也不错,只要自己一直保证靠山得利就行了。

    不想这一倒对了杨金环的脾气:“你这话我爱听,要是咱们两个早见面,肯定比石爱党能做的事儿多。”完又冲邓琳琅晃晃手提袋。

    两人一进院,杨金环就迫不及待的问:“你还能不能找到这种手提袋,我有好几个同事都想要,可惜石爱党拿回来的另外两个太大了,出远门装东西还行,平时拿着有点不伦不类的。”

    原来她看中的不是大米竟是手提袋?邓琳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就是个装东西的家伙式,咋还……”

    “你看看这面料多厚实,再看看这提手多结实,拉锁多牢固,还有这图案多逼真,字体一点都没走形,头像也跟照片一模一样。再这颜色多正呀,有这么一个袋子拿在手里,谁敢拿袋子的人不是对老人家怀了最真挚的感情!”杨金环跟个推销员似的,对着邓琳琅吹起彩虹屁。

    大姐,你是不是搞错了,你不是卖东西的是想买东西的,这么吹捧还有讲价的余地吗?

    邓琳琅心的问:“姐,你自己都看出来了,我就实话实,这袋子做一个不容易,价钱也不便宜。我是实在没东西装大米,才拿出来用的。主要是因为我看得出来,石同志是个实在人,不是那种背后给人捅刀子的,要不我宁可不……”

    “知道,我都知道。”杨金环断邓琳琅的表白:“姐比石爱党还实在呢。主要是我那两个同事,都跟我们家里有点交情,实在推不过去我才答应帮她们问问。她们了,哪怕是三块钱一个她们也要。”

    邓琳琅听出来了,杨金环为了让人知难而退,把白得的手提袋价格成三块钱一个,可她咋这么喜欢呢。

    “行,既然姐你都这么了,那我回去头拱地也帮姐把这事儿办成了。”邓琳琅就差拍胸脯了:“不过姐可一定得保密,千万不能跟人手提袋是我给姐找来的,也别问我是从哪儿找来的。”

    杨金环直点头:“放心,姐知道这里头的事儿。”

    邓琳琅就有些奇怪的问:“我看姐家找大米应该不费啥事,咋还让石同志冒那么大的风险……”

    杨金环看了她一眼,嘴角带着意味不明的笑:“妹子,你还没对象吧?”

    见邓琳琅点头,杨金环摆出一副过来人的面孔,颇有些语重心长的:“等你有了对象就知道了,女人不能对男人太好话,也不能让他觉得啥都是理所应当该得的,要不他才不拿你当一回事儿呢。”

    “我家里能找到大米,可我肚子里的孩子是石爱党的吧,孩子没出来就让我们家养着,石爱党干等着抱儿子?他能擎现成的,他那一大家子也跟着擎现成的?”杨金环不屑的摇了摇头:“想擎现成的是不是也得给人个好脸,拿着别人的好处还踩乎着别人,好象人家求着她擎现成的一样。真那好处就不用拿了,看谁着急。”

    见她越脸色越沉,邓琳琅觉得她一定有跟婆家不得不的故事。

    那就不必了。

    “姐,你们一共有几个同事想要这手提袋,我找一回干脆多给你找几个,省的下回别人来问姐拿不出得罪人。”邓琳琅就吧,还是谈交易更安全。

    杨金环果然不再想婆家的是是非非,两眼放光的问:“多少你都能找到?”

    邓琳琅赶紧摇头:“不可能,这东西又不是白菜,就算是白菜还得看地里长多少呢。”要是她敢多少都能找到,估计系统马上就敢跟她解绑——她保命的粮食可还都在储物格里呢。

    “宿主,前方一米处的笔筒,可以兑换五百积分。”系.曹操.统适时发声。

    前方一米?邓琳琅顺着系统的提示往窗下的书桌上一看,还真有一个插着两三支铅笔的笔筒,不由站起来走到书桌前,拿起系统看重的笔筒端详起来。

    入手并没有什么份量,不是金属材质的,上面有着山水雕刻,邓琳琅虽然不懂,仍觉得十分大气壮美:“姐,你这个笔筒可真好看。”

    杨金环一听,直接把里头的铅笔拿出来,向邓琳琅:“这是石爱党从单位仓库里找来使的,你要是喜欢就拿去。”

    “那可不行。”邓琳琅虽然想要这个笔筒,白拿的事儿却坚决不肯再干:“我就是觉得上面的雕刻挺好看,姐你多少钱我买。”

    “买什么买。”杨金环装出生气的样子:“他找来的时候都没花钱,我要是收你的钱成啥人了。你要实在觉得过意不去,多给姐找两个手提袋就行。”

    这倒是个接近距离的好办法,虽然在杨金环自己的家里,邓琳琅还是压低了声音:“姐,你不收我的钱,那手提袋我也不能收你三块一个。这样吧,一个手提袋我按两块给你,你给别人多少钱我不管。”

    杨金环听了很不可思议的看着邓琳琅,她听石爱党提起邓琳琅都是换起东西来一点不手软,现在竟然每个手提袋让利给自己一块钱。

    她自己在县革委会上班,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左右,要是邓琳琅给她找到四十个手提袋,那她不就一下子多得一个月的工资?

    “不行不行,”杨金环赶紧推辞:“那样你太吃亏了。你找这东西肯定少不了冒风险、搭人情,人家不会给你少钱,我不能占你这么大的便宜。”

    你家要是多几个笔筒,不定是谁占谁的便宜呢。邓琳琅心里是这么想,面上却带着坚持:“姐你听我,这手提袋也就你们上班的人舍得买,别的人吃饭还困难呢,哪有闲钱买这不当吃不当喝的玩意。要不是姐你有人要,我淘换来也砸手里,一分钱都挣不着呢。”

    完,邓琳琅定定看着杨金环的反应,她必须确定,杨金环对她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是什么态度,如果一边享受着“投机倒把”的便利,一边鄙视投机倒把的行为,两人的合作只能止步于手提袋,仅限于杨金环提到的三个。

    更多的?很抱歉,邓琳琅就是找不来。

    杨金环在邓琳琅的目光之中认真思考了一下:“你的也有道理,那就按你的办。不过你可得多替姐找几个,姐还指望着你给孩子多做两身衣裳呢。”

    邓琳琅很满意杨金环的答复,更满意自己的看人眼光,一口应下会尽量多给杨金环找手提袋,不客气的把笔筒收进背篓里。

    刚收好,石爱党就进门了,大口喘着气就问:“你肚子又疼了?要不咱们还是上医院看看吧,实在不行就住两天院得了。”

    看得出石爱党是真紧张杨金环的肚子,邓琳琅忍不住开口:“石爱党同志,屋里还有一个人呢,你是不是……”

    石爱党这才看到邓琳琅的存在,有些不好意思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只顾着担心你嫂子,怠慢你了。你今天来有啥事,是还想换大米吗?”

    ◎最新评论:

    【撒花】

    【异父异母姐妹的默契】

    【哈哈哈,太欢乐啦~】

    【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大大加油】

    【杨金环跟邓琳琅才是亲戚吧,这不用上税的演技来就来,可不是天赋异禀么?】

    【么么哒】

    【石爱党是真心对老婆好吧,估计婆婆或兄弟那儿有事儿。新出场的女性厉害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