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A+A-

    ◎多了个孩子◎

    邓琳琅听到袁劲松的喊话内容, 愣了。

    原身的哥?他怎么来了,原文里没有这个情节呀。

    “这孩子高兴傻了吧。”孙桂英推了邓琳琅一把:“你哥是从平山来的吧,那得坐多半天的汽车, 再从县里走到咱们生产队,得累成啥样, 还不快把你哥接进来。”

    大妮反而有些发怯:“孙奶奶,舅舅会喜欢我吗?”

    邓琳琅得到孙桂英的提醒, 已经要迈步出门,听到大妮的话后又回身拉她一起走。她早想好了,大妮跟着她生活一天,知道大妮的人就要接受她的存在。如果不能接受大妮,那她也不接受他们。

    来到这个时代, 让她不再用做任务的心态,疏离以对真实的世界, 正是大妮的到来。

    带着这样的决心来到院门口, 邓琳琅再次愣住:袁劲松身边站着的那个高个男生,应该就是原身的哥哥邓林胜, 可他怀里抱着的那个孩子是咋回事?

    “哥?”邓琳琅忽略袁劲松脸上的得意,试探的叫了一声:“你咋来了?”

    邓林胜同样看着妹妹手里接着的女孩, 有些迟疑的问:“这就是你收养的孩子?”

    邓琳琅一下子看向袁劲松,他脸上的得意还没收起,被利剑一样的目光刺了一下,竟了个哆嗦, 强忍着才没后退一步, 脸上的得意不自觉便收敛起来。

    “对, 这就是我收养的大妮。来, 大妮, 叫舅舅。”邓琳琅拉大妮的手稍微用了点力,提醒她叫人。

    “舅舅好。”大妮听话的叫人。

    邓林胜脸上的表情十分丰富,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爹娘听你收养了一个孩子,怕你日子难过,正好我攒了几天假,就让我过来看看你。”

    孙桂英向邓琳琅:“快让你哥进屋喝口水,暖和暖和再话。走了这么远的路,肯定累坏了。我先回去了,要是有啥事记得让大妮去找我。”

    邓琳琅顾不得跟孙桂英客气,等孙桂英转身后向邓林胜:“进屋吧。”侧开身让邓林胜进门。

    袁劲松跟在邓林胜身后也想进,被邓琳琅拦住了:“袁劲松,这是我家,我不欢迎你,你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吗?”

    袁劲松脸一下变得铁青,他当然知道邓琳琅现在不待见自己,没想到当着邓林胜的面竟也丝毫不给自己面子:“邓琳琅,是我送林胜过来的,我总得看到林胜安顿好了。”

    邓琳琅回以冷笑:“他要是安顿不好,你是不是就带着他和那个孩子一起到知青点吃住?”你那点粮食够吃吗,那床被子能盖得住三个人吗?

    袁劲松被问愣住了,求救一般看向邓林胜:“林胜。”

    邓林胜脸上神情莫辨:“谢谢你呀袁劲松,今天给你添麻烦了,等你回平山的时候我再好好感谢你。”

    虽然邓林胜把好好两个字咬得很重,邓琳琅对他的态度还是满意的——没仗着哥哥的身份对自己处理问题指手划脚,没让自己在袁劲松面前失了面子,可以暂时列为自己人。

    院门在袁劲松鼻尖前呯一声关上,气得他举起拳头想砸门,理智又把他的手逼回原位,只敢恨恨冲地上吐一口唾沫,心不甘情不愿顺原路回知青宿舍。

    邓琳琅此时正跟邓林胜四目相对,如果知道袁劲松竟然没热血上头砸自己的门,肯定会呸他一脸:欺软怕硬的东西,在原身面前咋就一直冲动控制不住脾气,到邓林胜这里就控制住了?

    “这孩子……”

    “这孩子……”

    兄妹两个同时开口,又同时住嘴,看着对方齐齐露出无奈的笑。

    邓林胜不再话,把怀里的孩子放到椅子上,替她摘掉围巾帽子,露出苍白的脸,还有两个羊角辫。

    “给她找点吃的吧。她就跟我去派出所报案的时候喝了点水,从县里到你们生产队哭了一路,现在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邓林胜向妹子求助。

    大妮好奇的:“是妹妹。”

    邓琳琅只来得及向大妮点了点头,就忙活着找出奶粉,边冲奶粉边问邓林胜:“哥,这孩子是谁家的,这么点的孩子你就带着她坐长途车,她家里人愿意吗?你咋还抱她上派出所报案呢?”

    邓林胜一脸想哭的表情:“我从平山上车后,这孩子的娘就抱着她坐在我旁边。一路上好好的,快下车的时候她娘自己有行李在车顶上,让我帮她抱一会儿孩子。到地方大家都挤着下车,眼错不见她娘就没影了。”

    “我等到人都走光了也没找到她娘,只好到派出所报案。可派出所一时也找不到人,让我先把孩子抱回来,是等找到她娘之后再来接孩子。”

    邓琳琅不知道该啥好:好心有错吗,乐于帮助人有错吗,急人所急有错吗?都没错,却要好心人承担后果,以后谁还敢好心帮人呢?难怪春风刚吹起的时候,社会治安乱象从生,不得不开展严。

    “那你要是把孩子抱回平山,派出所找不到人,把你当成人贩子通辑咋办?”邓琳琅又抛出一个问题。

    邓林胜脸上现出别扭:“派出所看了我的介绍信,记下了我的工作单位,还有我探亲的地点。他们,他们……”

    派出所的人的究竟是啥,竟然让邓林胜难以启齿,邓琳琅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不停晃着牛奶以利降温,眼睛看着邓林胜等他接着。

    邓林胜无法,只好道:“派出所这孩子的娘是在永安下车的,有很大可能就是永安本地人。为了将来不浪费资源,孩子最好不要离开永安。”

    到最后,他的声音是低的,头是低的,大有一种把自己低到尘埃里的感觉。

    神人呀!

    不光邓林胜,派出所办案人员同样是神人。谁告诉他们人在永安下车,就一定以永安为目的地?人还是从平山上车的呢,就不是常居平山?

    邓琳琅知道现在不是埋怨邓林胜的时候,只能给他摆事实:“哥,你的假期才几天,路上来回用两天,能在永安呆几天?总不能你做了好事儿,结果必须等在永安连自己的工作都不要了。你没跟派出所的人你的实际困难吗?”

    邓林胜缓缓摇头:“我跟他们了,可他们现在遗弃孩子的事儿时有发生,福利院收留不了那么多孩子,派出所有规定,谁捡到的谁先代养。”

    “还讲不讲理了。”邓琳琅被气着了:“福利院收留不了,我们自己就有能力收养了。这是孩子不是猫狗,不是给口吃的饿不死就行了。”

    “哇——”大妮突然哭了。

    一直坐在椅子上安安静静的孩,听到大妮的哭声被吓着了,也跟着“哇”地一声哭出来。

    邓琳琅把碗往邓林胜手里一递,自己先抱住大妮:“大妮,你咋啦,是饿了吗,娘这就给你做饭去。”

    “娘,”大妮抽抽哒哒的:“我会烧火,我会帮娘做饭,我会帮娘割柴火,娘你别不要我,我要跟着娘,不去福利院。”

    坐在椅子上的孩子听到大妮叫娘,自己也向邓琳琅伸出胳膊求抱抱:“娘——”

    邓林胜一个头两个大,邓琳琅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兄妹两个面面相觑,邓琳琅心头涌起前所未有的委屈,穿书后的头一滴眼泪毫无征兆的落下。

    “琳琅,你别哭,都是哥不好,哥给你添麻烦了。你放心,不管咋样哥也会在回平山前把这事儿处理好。你要是有啥困难也跟哥。哥这次来娘给我带钱了,还给带了好些票,都是给你应急的。”邓林胜见一向好强的妹子哭了,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自己是来看妹子给她支撑的,反而一来就让妹子知道自己的难题,不是成心给妹子添堵吗,难怪妹子被自己气哭了。

    大妮也从来没见过邓琳琅掉眼泪,吓得抱着她不住嘴的喊娘,眼泪要掉不掉的十分可怜。邓琳琅掉了几滴泪后心情有所平复,用力回抱了一下大妮,知道这孩子还是太没有安全感,才会因一句话就以为自己连她也嫌弃。

    只有坐在椅子上的孩子,还在不屈不挠向邓琳琅伸着胳膊,抽噎着断断续续叫娘。

    不哭的大妮扭头向孩子喊:“这是我娘,不是你娘。”

    邓林胜觉得自己对那孩子总有一份责任,上前抱起孩子轻拍两下,孩子却在他怀里挣扎开了,向着邓琳琅继续叫娘。邓琳琅觉得自己应付不了,带着大妮去厨房做饭,由着邓林胜咋收拾乱摊子吧。

    乱摊子不是那么好收拾的,邓林胜喂奶不合格,撒了一半,还把孩子本就脏得看不出面目的衣裳湿了。用毛巾好歹擦了擦衣裳,邓林胜又试图跟孩子讲道理,结果孩子的眼睛一直盯着门口的方向,对他的话听都不听。

    邓琳琅跟大妮娘两个一个端汤一个端饼子进门时,看到的就是这副情景,邓琳琅心里叹口气,不敢想邓林胜真把这孩子带回平山,一路上该咋不被别人当成人贩子。

    或者可以请派出所给开个证明?邓琳琅更觉得自己有必要跟邓林胜去派出所一趟。

    鸡飞狗跳的把两个孩子都安顿睡了,邓琳琅才有机会跟邓林胜坐到客厅,这两年的情况,以及他为啥突然出现在庄头。

    原来邓琳琅上一次给邓晋山电话后,邓晋山回家佯若无事的跟家人后,他们的亲娘许慧丽就哭了一晚上。等邓琳琅那五斤大米寄回家,连邓晋山都红了眼圈,全家人一起喝过数着米粒煮成的米汤后,邓晋山只了一句话:“孩子已经长大了。”才有了邓琳琅收到的那个内容丰富的包裹。

    结果没几天,邓林胜就收到了袁劲松的信,邓琳琅年纪轻轻就收养了一个孩子不,还跟所有知青闹矛盾,哪怕他从中调节也丝毫不起作用,邓琳琅要自己盖房子离开知青点,完全要把自己孤立起来的架势。

    邓晋生和许慧丽一听还了得,哪怕他们对邓琳琅最失望的时候,也只是狠心不跟她本人联系,仍能通过袁劲松与邓林胜的通信,了解闺女生活得好不好。

    袁劲松写给邓林胜的信里,每次的都是自己身为知青组长,如何照顾、劝解邓琳琅,替她承担化解了多少与知青、生产队社员之间的矛盾,从不会自己拿邓琳琅做刀,还经常占她便宜的事。

    信息的不对等,导致邓家人对袁劲松的不满渐渐消失了,对他信里的话相信了大半。邓晋生与许慧丽觉得闺女插队时自己处理的粗暴了,就想来庄头探亲,能好好劝劝闺女别再犯糊涂。

    不到十八岁的姑娘家,给一个快五岁的孩子当娘,生产队的人知道来龙去脉觉得邓琳琅厚道心善,将来回城的话咋办?轧钢厂的人们可不知道那孩子是咋到邓琳琅身边的,一旦有一个坏心人点啥引有歧义的话,邓琳琅的名声就完了。

    可邓晋生夫妻一个在轧钢厂后勤办,一个在食堂上班,谁也离不开,只好让邓林胜来劝邓琳琅——兄妹两个只差两岁,关系一向是兄弟姐妹间最好的,邓林胜又跟袁劲松是同学,哪怕邓琳琅一时又犯倔不认哥哥,邓林胜也不至于无处安身。

    只能世事难料了。

    邓林胜怀里突然多了一个孩子,来到庄头后想的是以的如何安置,没心思听袁劲松他发出最后一封信后这段时间,邓琳琅又做了哪些“过份”的事。

    加之邓林胜没到耳聋眼花的岁数,知青点又有些刻意想叫他听到的声音,足以让邓林胜没对袁劲松提出的好好规劝邓琳琅发表意见,只等自己见了邓琳琅再。

    邓琳琅听了之后真没忍住:“哥,你是咋跟袁劲松做上朋友,还把他天天往家里领的?”

    如果不是出于对亲哥的信任,原身应该与袁劲松没啥交集吧——大院里的孩子们,两岁足以出现代沟,孩子们是不大敢跟大孩子玩儿的。

    邓林胜有些无奈的看着亲妹子:“咱们住一个大院,你原来不是全大院数他长得顺眼吗?”

    原身看他顺眼你就往家领,还真是个疼妹子的好哥哥。邓琳琅咋觉得,亲哥这脑袋里的坑不浅呢。

    为了把亲哥脑子里的坑填平,邓琳琅也把原身插队两年如何受袁劲松“照顾”,以及为啥非得搬出知青点,其中袁劲松的突出作用,生产队与大队又是如何帮着她建房子一一给邓林胜听。

    好在客厅与卧室是分开的,否则邓林胜气得转圈的脚步声,一定会把孩子们吵醒,最后还得邓琳琅安慰他:“都已经过去了。我以后到大队部上工,比他们活轻松还挣得多,该眼红生气的不是我。”

    邓林胜不只气袁劲松脸皮厚颠倒黑白,更气自己咋就拉不下面子早给妹子写信了解情况:“那我也得问问他,哪儿来的脸吃着你的东西,让你做最苦最累的活,还是他在照顾你?”

    邓琳琅觉得他没抓住主次:“你该问的是派出所。”

    一句话把叙旧的气氛破,兄妹两个第二天一人带一个孩子到了大队部。陈老实和郑春山看着如此奇怪的组合也是一惊,听邓琳琅了她哥怀里孩子的来历,更觉得不可思议,都赞同邓琳琅的法,认为应该到派出所问问情况。

    陈老实最近一段时间对邓琳琅的观感好呀,好到直接让郑春山赶着牛车送四人到派出所。不想傍晚时分,几个人灰头土脸的回到前进大队:

    派出所很认可邓琳琅的法,承认让邓林胜一直留在永安代养孩子有难度,可邓林胜不是还有个妹妹在永安县插队吗,让她代养几天,民政上补贴一些粮食总行了吧?

    邓琳琅知道这已经是杨金环写条子后最好的结果——派出所那个杨金环的熟人,一脸为难的带着几个人去县福利院实地看了,里面大部分是身有重疾的五保户,还有十来个有残疾的孩子,不分男女住在一间只升了一个炉子的屋子里,连铺炕都没有,据孩子们晚上就睡在沿三面墙铺着的麦秸上。

    这种情况下,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做不出把孩子硬留下的举动,邓琳琅不得不跟邓林胜一起,把孩子重新带回庄头。

    “琳琅。”邓林胜觉得自己无法面对妹子:“这孩子一天没找到家人,我一个月给你寄十块钱做她的口粮钱。”他觉得自己只有这么一种办法可以弥补妹子。

    邓琳琅并不与他客气:“还有工业票和布票,这孩子连件换洗衣裳都没有。”

    邓林胜点头同意后,才想起爹娘让他给邓琳琅带的东西,忙找出来递给她:一百块钱、两丈布票还有二十斤粮票。

    邓琳琅把粮票推给邓林胜:“家里都吃供应粮,林强、林和两个又在长身体的时候,粮食肯定不够吃,粮票你拿回去。”

    “可你这一下又多了个孩子。”邓林胜越想自己越对不起妹子:“我以后少吃两口,总能把这孩子的口粮省出来。”

    邓琳琅接受邓林胜每月寄钱,是提醒他和邓家人记住,这个孩子是她不得不替邓林胜接手的。如果要太多,邓家不定会反感,给她以家里为借口,往出拿商城里的东西带来麻烦。

    她又不缺粮食,让邓家人愧疚,可比让人觉得贪得无厌划算。

    所以她再次拒绝邓林胜推过来的粮票,告诉他农村除了冬天外,想找点吃的比城里方便,有了邓林胜每月寄来的十块钱,她也可以买点高价粮。

    “琳琅,”邓林胜听她提起高价粮,有些担心的:“爹让我告诉你,可不敢再去黑市。要是让人抓住了,他想给你办招工或病退就难了。”

    邓琳琅:“我暂时不会回城。”

    邓林胜咋劝也没用,邓琳琅有现成的借口:她现在等于有两个孩子要带,她走了这两个孩子只有上福利院一途,因为知青返城是不能带孩子户口的。

    想想亲眼看到福利院的环境,邓林胜劝的话都咽到肚子里,更觉得对不起妹子了。

    本想安静帮妹子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袁劲松却忍不住来找邓林胜,他得跟邓林胜邓琳琅做的“好事”。不料邓林胜见面后的头一句就问:“袁劲松,这两年你真跟自己信里写的那样,用心照顾琳琅了吗?”

    “林胜,你不知道,邓琳琅她……”袁劲松想过邓琳琅会对亲哥自己两年来的遭遇,也好了如何辩解的腹稿,想对邓林胜好好自己的苦衷。

    不料邓林胜直接断了他的话:“琳琅要真跟你信里的那么不懂事儿,你们大队长也不会带头帮她建房子,各生产队也不会给她派义务工,生产队的婶子们也不会无偿替她做针线带孩子吧?”

    袁劲松脸胀成了紫茄子:“那是因为邓琳琅帮着大队买了两趟农具,我就担心这个。你想她一个姑娘,在永安县是咋认识的人,她那农具是找谁帮着买的,人家又为啥帮她。”

    邓林胜冷笑起来:“所以你到知青办污蔑她一次不够,现在又想给她扣帽子?袁劲松,以后我们还是不要通信了,你家里有啥事儿的话也别来找我了。”

    没错,邓林胜相信袁劲松会照顾邓琳琅,就是因为两人间有交换条件——袁劲松的爹虽然是轧钢厂副厂长,但工作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家,他娘身体不好不,一个姐姐也因身体不好留城,这两年家里买煤买粮之类的重活,都是邓林胜帮忙。

    原文里邓家不知道邓琳琅是如何被“照顾”的,邓林胜给袁家干活真心实意。现在知道自己全家都受了骗,直性子的邓林胜选择当面取消交换协议。

    从被人捧到大的袁劲松愣了一下,也怒了:“你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还我家有啥事儿都别找你了。你别忘了,我爹可是副厂长,想替我家干活的人多着呢,不缺你这一个。”

    作者有话:

    感谢:情天若轻扔了1个地雷,开心果扔了1个地雷

    感谢:逢考必过、讨人厌的英语、人间柠檬、阿年灌溉了营养液。

    谢谢天使们的支持,爱你们。

    ◎最新评论:

    【大大加油】

    【好看 大大加油】

    【1月18日追更瘾发作最严重的一次,躺在床上,拼命念大悲咒,难受的一直点刷新,以为刷评论区没事,看到评论区都在讨论剧情,满头是虚汗,坐了起来,拼命扇自己耳光,越扇越用力,扇到自己眼泪流出来,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就是二妞了。二妞出来了,三妞还会远吗?】

    【嗯…,姓袁的一直以为邓林胜是在捧着他?!】

    【这哥有点憨,但不是爹味男就还能要】

    【

    【邓大哥还是拎得清的,刚好让姓袁的吸取够教训。孩子这也没办法,简介中写着呢】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袁劲松这个自私精,让邓大哥回去宣传一下剥削朋友妹妹的食物和劳动力,他更回不去城市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