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决定权问题◎
邓琳琅发现郑春山又给她使眼色了, 差点没忍住笑出来,只得低头装没看到。平复了一下情绪,邓琳琅才向郑春山:“郑会计, 咱们去四队吧,快点还完钱我还得回家给孩子做饭呢。”
“邓邓, ”张玉山着急的叫人:“你看你咋还是个急脾气呢。我们生产队坏的农具郑会计还没来得及登记呢,我跟你们一起点个数吧, 要不郑会讨还得再跑一趟。”
邓琳琅一脸懵懂:“李主任不是,各生产队坏的农具都是自己找铁匠修吗,为的就是怕有人虚报从中赚钱。万一,我是万一我表哥找的人,收的钱比你们自己找的人多……张队长, 你还是别难为我了,我以后还得在李主任领导下工作呢。”
张玉山眼巴巴看着郑春山赶着牛车走远了, 气得一脚踢开门口的凳子, 恨恨的叫过儿子来,让他快点到二队把李雪梅找回来, 要问问她咋头一天见面就把人给得罪了。
不是得罪了一个邓琳琅,听那意思郑春山都对李雪梅有意见了。郑春山跟陈老实好的穿一条裤子, 李雪梅把他得罪了,以后还想好好在大队上工不?真当自己干个妇女主任,就谁都得听她的了?
更要命的是,生产队的社员知道别的生产队一起修农具, 只有自己生产队得自己找人, 不管出的钱多钱少, 修的是好是坏, 都等着大家把他脊梁骨给戳起包吧。
邓琳琅正有些担心的问郑春山:“郑会计, 要是张队长和李主任两人起来……”
郑春山根本不当一回事:“他们两口子吵架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李雪梅当了妇女主任,天天给这家做工作,给那家做工作,家里外头的事儿都想了算。张玉山好歹也是个生产队长,在家里听她的也就算了,出门了还一点面子不给张玉山,不吵架等啥呢。”
不是你的李雪梅没啥坏心思,咋还挑着人家两口子吵架呢?
邓琳琅更加不解的看向郑春山。就听郑春山慢悠悠:“上回你盖房子,三队答应好好的要给一千块土坯,外加所有的麻刀和沙子,结果回家一宿,沙子根本没见,还是许茂林现找人筛的。人家许茂林根本没往庄头帐上记,还不让我跟你。”
原来自己欠庄头生产队钱最少,还有这么一回事儿,邓琳琅心里有些愧疚:“郑会计你当时咋没给我记上呢,这不成了我占庄头社员便宜了。”还不如欠三队的呢。
郑春山不在意的:“许茂林没把房子卖给你,心里有愧呢。不让他多给你出点力,他心里更过意不去。你可别找他问去,也别多还庄头的钱,要不许茂林倒难做了。”
对此邓琳琅还是明白的,心里也有了如何还情的办法,便听话的应了一声,跟郑春山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的送钱、统计需要修补的农具。
及至到光明生产队还了钱,就剩下七队的帐没还了,心情轻松的邓琳琅,便有心情向郑春和关心自己治好的那头牛。郑春和脸上带笑的:“冬天也没啥事儿,就是进城拉两趟车,那牛现在养的油光水滑的,邓去看看不?”
总是自己治好的牛,放牛的还是郑秀敏的亲爹,邓琳琅便到牛棚走了一圈,发现牛果然如郑春和的一样,看上去健壮不少,郑老爹脸上也看得见笑模样了。
“郑爷爷,我就不到家里去了,这袋糖给孩子吃。”邓琳琅没敢拿大白兔,掏出的是一包硬糖块。
郑老爹直往外推:“你救了牛我都没谢承你呢,咋能要你的东西。”
邓琳琅把糖塞到他手里:“我郑婶子可没少帮了我,就跟我亲婶子一样。不来光明生产队也就算了,既然来了光明生产队,我当然得替她看看你。”
“你这孩子,你这孩子。”一辈子老老实实放牛的郑老爹,一直在推让,嘴里却除了这几个字不出别的客气话,质朴得近乎木讷。
郑春和看着两人推让了一会儿,笑呵呵的劝郑老爹:“叔,邓实心实意给孩子们买的糖,你不要的话不是伤了邓的面子,下回她咋来咱们光明生产队呢。”
郑老爹听了才接过糖,啥也要拉着邓琳琅回家,要让老伴给她冲鸡蛋水喝。农村的鸡蛋都是攒起来卖钱的,邓琳琅哪儿好意思去喝他家的鸡蛋水,竟又被郑春山使上了眼色。
路上他悄悄告诉邓琳琅:“我老叔一辈子不愿意欠别人的情,也就是你跟秀敏关系好,他今天能收你的糖。你要是今天不喝他这碗鸡蛋水,管保过年的时候他能给你送生产队分的猪肉去。”
跟猪肉比起来,一个鸡蛋水变得不那么贵重,邓琳琅一行跟着郑老爹回了家,被热情招呼进屋里,郑老娘一直推着邓琳琅让她脱鞋上炕暖和一下。
“宿主,前方半米的掸瓶,可以兑换一百积分。”系统在邓琳琅坐定之后,便迫不及待的提醒她。
邓琳琅没敢抬头,怕自己抵挡不住诱惑,更是一个字都不回答,装做听不到系统提醒的样子,惹得系统不停的发出提示,连别人话都听不清了。
“郑爷爷,你家的掸瓶挺好看的。”邓琳琅不得不跟郑老爹搭话,系统便不在提示,邓琳琅的耳边终于清静下来。
“哎,都是土改时分的,咱们也使不出好来。”郑老爹闷闷的应了一声,直接把天给聊死了,听得郑春和、郑春山暗暗着急。
邓琳琅面上带着真诚的笑,心里跟系统:“你看,人家自己还有用呢,咱们也不能强买强卖不是。”
郑春和见邓琳琅没接郑老爹的话,以为她喜欢这个掸瓶,便笑着问邓琳琅:“邓喜欢这样的东西,我家里也有两个,你要是有用就拿回去用。”
系统就又在脑海里鼓动邓琳琅,邓琳琅还得应付郑春和:“不用不用,我家里也有两个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万一了倒可惜。”
直到邓琳琅三人都喝到鸡蛋水,又从光明生产队坐上牛车,邓琳琅耳边脑海里还有系统的提示音,邓琳琅总算有时间跟系统算帐了:
“上次四千多分才换了百分之二的进度,你还看不出来,进度跟积分多少关系不大,而是跟我的生活水平相关。再当着别人面拿了东西,我肯定不能放进储物格里,不然人家问起来我咋回答?既然拿到也不能兑积分,你老让我要人家的东西干啥。”
系统弱弱的:“可是有了积分,你可以兑换更多的生活用品。明天你去县城,不就是想用商城里的好农具替换坏农具,赚修理费吗?”
行呀,都会未雨绸缪了。
邓琳琅有些无奈的提醒系统:“就算我想换商城里的农具,也不用非得先赚了积分再兑换吧。”咋就跟系统不明白呢。
既然不通,邓琳琅干脆告诉系统:“这些天你也看明白了吧,我这边生活的咋样,是系统进度的关键。以后你只负责提醒我哪些东西可以兑换积分就行,兑换不兑换由我决定。”
系统至此不再出声,邓琳琅升起自己以前对系统太温柔的感觉,倒没放在心上,只想把七队的欠帐还上以后,自己就可以回家摸鱼了。
可惜李雪梅竟在七队等着她和郑春山,一见面的脸色并不好看:“郑会计,你为啥不统计三队坏的农具,还跟张玉山是我的原因?”话是对郑春山的,要是完不看邓琳琅那一眼,就完美了。
郑春山一本正经的:“我错了吗?一开始不是你一样收钱,不用邓表哥牵线的吗?你要是觉得我得不对,下次干脆大队买啥农具都各生产队分开买好了,我还不愿意到处给人赔笑脸呢。”
被人找回生产队部的七队长听了忙:“那可不行,咱们这两回买农具这么顺利,都是沾了邓的光。要是各生产队分开买的话,邓不是得跑好几趟?郑会计,你快别想一出是一出,邓带着孩子哪能老往县城跑。”
郑春山话里有话的:“以后邓也不可能跟着我去县城了,她得跟着人家李主任搞妇女工作。”
“搞妇女工作就不用吃饭了,还是妇女们下地干活不用农具就使手扒拉?”七队长不满的看了李雪梅一眼:“啥事都得有紧有慢,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吧。”
几句话得李雪梅脸色通红:“我那不是不了解情况,才了一句嘛。下回只要是邓帮着大队办事,我不要求她非得紧着妇女工作还不行?”
完强向邓琳琅笑了一下:“邓,你可别跟郑会计那么心眼,咱们都是为了干好革命工作。”
邓琳琅对上郑春山得意的眼神,知道这口气也就出到这里了,也扯了扯嘴角:“我到大队部上工,当然要听从大队部的安排。不过我代养着两个孩子,有些时候还请李主任体谅一下。”
“体谅,体谅。咱们都是当娘的,哪能不知道带孩子的难处,你有做不过来的活计,只管跟我,我也能帮你做上一件半件的。”李雪梅从语气到内容里都带上巴结。
七队长和郑春山相视一笑,谁也没再修农具的话题,统计的时候却十分仔细,还不时征求邓琳琅的意见。邓琳琅哪里修过农具,不过是对商城有信心,不管七队长拿起啥样的农具,她都能修就是了。
七队已经是邓琳琅还帐的最后一站,李雪梅有些讨好的让邓琳琅先回庄头给孩子做饭,惹得七队长又瞪了她一眼,才讪讪闭嘴。
邓琳琅自不会客气,想着七队离庄头不过六里多地,便不等郑春山的牛车,自己一路走了回来,又走得后背潮湿。
“二妮的棉衣也做好了,”孙桂英指着椅子上的包袱给邓琳琅看:“给她换上吧,明天我得把大妮的给拆洗一下。”
邓琳琅正好跟孙桂英:“孙婶子,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大妮二妮两个总是麻烦你,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这样行不行,以后每个月我给你五块钱,补你耽误的工分。”
孙桂英当时就把眼睛瞪得老大:“啥呢。我是稀罕这两孩子,帮你带她们我自己愿意。你给我钱,让人家知道了不得你是地主,剥削我劳动呀。”
“可一直让你耽误工,我心里太不得劲了。”
“你咋不这么想呢。”孙桂英看了两个孩子一眼,声对邓琳琅:“上回从你这拿的布,你当我跟你郑婶子都白送人的?”
当然不是白送人的,不过肯定比在黑市上卖的便宜就是了。邓琳琅同样声问:“好出手吗?”
“你还能找来?”孙桂英眼前一亮:“好出手倒是好出手,可一直是一个颜色的也不行。家里有大姑娘媳妇的,总想要点带色儿的。”
邓琳琅心下一动:“要是好出手的话,正好明天我上县城再找点回来。婶子,再有人要布的话,也不见得非得要钱,谁家有从地主家分的东西,也能一件换五尺布。”
“不管大?”
“大都行。”邓琳琅觉得哪怕收上一两件系统看中的东西呢,就值得自己出手一回了。
一路保持沉默的系统,声的向邓琳琅嘀咕:“宿主,你不怕换来的东西突然不见了,别人问你了吗?”
孙桂英恰好回答了系统的问题:“行,到时候我就跟人我自己家里有用,你也收好了别让人知道。”见邓琳琅看她,孙桂英笑了一下:“我知道你们城里有人稀罕这东西,前些日子还有人悄悄进村到各家收过。可不认不识的,谁知道来的是啥人,不是揭不开锅的人家可不敢随便跟人换。”
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敢来乡下收东西,邓琳琅听了都觉得收的人胆子不,自要嘱咐孙桂英两句:“不是熟悉的人,婶子咱们也不跟他们换。”
孙桂英应了一声:“婶子知道。这回你放心了吧,婶子在你这儿吃不了亏。唉,不是婶子贪财,实在是我跟你许叔没个一男半女的,手里不多抓挠两个钱,真到干不动的时候,就得饿死。”
最后感叹的声音大了点,一下让大妮听到了,她不再理会追着跑的二妮,飞快的抱住孙桂英一支胳膊:“我给孙奶奶养老。”
追过来的二妮则抱住邓琳琅的大腿,奶声奶气的学舌:“养老。”
大妮听二妮要给邓琳琅养老,又不干了:“你,你不会干活,我也给娘养老。”
两个孩子就谁给娘养老的问题交流起来,邓琳琅便送孙桂英出门。她刚才受到孙桂英的启发,明白现在真不适合给孙桂英钱,那就给她和许大富补身体好了。
正好明天她要去县城,表哥既然能替她找到铁匠和布,再替她买到肉,应该也没问题吧。
要过年了,邓琳琅觉得自己家不能光吃猪肉,还得有鸡有鱼,有海鲜,有牛排,有可乐和鸡翅……想远了想远了。邓琳琅闭上眼睛,掖了掖被角,觉得自己还是给二妮单独想个被子比较靠谱。
第二天到了大队部,邓琳琅被各生产队送来待修的农具惊了一下:“大队长,这么多一车能装下吗?”
陈老实也有些犯愁:“不光一车装不下,郑春山半夜闹肚子,今天还去不成呢。”
邓琳琅听了暗道天从人愿,一脸担心的:“可东西都堆在这儿,要是被人顺手拿走一件半件的咋整?”
陈老实更犯愁了:“的就是,我更怕送晚了,人家接的活多,赶到春耕前修不完可咋整。”
李雪梅今天来得早,端着炉灰从屋子里出来,对陈老实:“要不我跟邓去一趟?”
邓琳琅可不想跟她搭伴,笑了一下:“我在生产队赶过牛车,还是我自己赶车去吧。李主任不是还有几个生产队没调查完吗,就不耽误你的工作了。”
“你行吗?”李雪梅觉得邓琳琅的笑有些刺眼:“这牛性子可倔,半路不走谁拿它也没办法。”
邓琳琅却分外坚持,最后不得不声告诉陈老实,她表哥不大愿意跟农村人交道,如果她带个陌生人去了,不知道人家高兴不高兴,还肯不肯从中牵线。
城里有工作的人晚上跟人交道谨慎,陈老实是知道的,闻言果断否决了李雪梅想跟邓琳琅一起进城的提议,自顾自的跟着邓琳琅分门别类数起农具来。
“镰刀跟郑春山记得不一样呀。”陈老实皱起眉头,看着多出来的十几把镰刀十分不解。
李雪梅脸有点红:“大队长,郑会计昨天没记三队的,这不张玉山今天一早就跟我一起送过来了。”
邓琳琅心里偷笑,脸上一本正经的问:“李主任,要是铁匠要的价高了,三队的农具还修不修?”
“修,别的生产队出得起修农具的钱,三队也出得起。”李雪梅看着陈老实的脸色,信誓旦旦的:“你放心,只要跟别的生产队是一个价,该多少一分钱也差不了你的。”
陈老实闻言递给邓琳琅三十块钱:“这是定钱,跟人家约好日子我让郑春和去拉,今天就辛苦你一趟。”
拉肯定还要邓琳琅自己去拉,定钱邓琳琅也要拿。直到过了公社,牛还走得稳稳当当,邓琳琅觑着路上无人注意,悄悄把农具收进储物栏,慢悠悠赶着牛车进了县城。
这一次她直接把五袋大米和两匹红底黑花灯芯绒布放到牛车上,用盖农具的破席子盖好,大摇大摆把车停到日杂店前。
李卫东听邓琳琅找他,几步就出了日杂店的门,有意提高声音:“咋现在才来呢,快走吧,要不人家该等急了。”完也不管车辕是否干净,顾自坐到牛车上,给邓琳琅指了个方向就让她快赶车。
“你店里有人?”邓琳琅不会甩鞭子,只得用棍子给牛屁股一下子,声问了李卫东一句。
李卫东不经意的回头看了一下,觉得没人跟着才:“有两个红队的在我们店里呢。”
“那我直接回生产队得了。”邓琳琅觉得安全第一,还是别冒险的好。
李卫东又扭头看了两眼,才:“没事儿,他们常上我们这儿找东西,不太敢得罪我。”
果然敢让兄弟在黑市淘金的人,胆子不是一般的大,也有胆大的底气,比如眼前这个能把牛车直接赶进去的院子,在住房如此紧张的年代,就不是一般人能住得上的。
“这布多少钱?”李卫东摸着厚厚的灯芯绒,对邓琳琅从哪里找来的东西越加好奇,却没有一丝探究之心,只在心里提醒自己,这次不管邓琳琅要价多少,他都不讲价,免得邓琳琅下次有东西不再拿给自己。
“大米还是一块二,布六十五。”邓琳琅自己不想去黑市,总得让接手的人有赚头。
李卫东点了点头,又问邓琳琅:“下回大米能多搞点不,上次的大米没够分,还有几个领导听到风声,不点一下的话怕出麻烦。”
“我来一回县城太受罪了。”邓琳琅倒不怕用积分换大米,单纯不愿意大冷的天坐牛车。
李卫东笑了一下:“你要是信得过,我就让我兄弟去拉,咋样?”
邓琳琅想想问:“除了大米,别的粮食你要不?”
“你还能找到啥粮食?”
“八五粉,还有玉米。”商城里磨得最粗的就是八五粉,饺子粉之类的邓琳琅根本不敢往出拿。玉米倒是可以换出来,就是倒腾包装得费点劲。
“你能搞到八五粉?”李卫东早把黑市有能量的人寻思遍了,也想不出谁有找到八五粉的能耐,对于邓琳琅的进货渠道更加好奇起来。
明明好奇得要死,偏偏不敢问清楚,真是一件让人抓狂的事儿。
“八五粉一块,玉米五毛。”因为抓心挠肝的好奇,李卫东故意每样东西都压低了一毛钱的价格,寄希望邓琳琅在讲价的过程中,多少透露一下货物的来源。
不想邓琳琅只求尽快把东西脱手,并不跟他讲价,只:“那就大后天晚上十点吧,庄头和光明生产队之间的第二个玉米秸垛,会有二百斤大米、二百斤八五粉和五百斤玉米。”
“让我兄弟直接拉走?”李卫东觉得自己看不明白邓琳琅的操作,更不认为据只跟邓琳琅也是刚认识不久的杨金环,能让邓琳琅信他到这种程度:“你不怕拉走后我不认帐?”
◎最新评论:
【哈哈哈哈】
【卡】
【女主:你不守一个试试?】
【踩点(??ω?)?嘿】
【越来越万能了】
【按爪爪】
【李卫东比石爱国靠谱点,他要点的人脉多了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