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A+A-

    ◎先进知青代表◎

    钱副主任见陈老实一直摇头, 声音不自觉提高了八度:“不管你答应不答应,这事儿也得这么办。总不能你前进大队吃上肉了,别人汤都不让喝。”着, 眼神终于瞟向邓琳琅,话却还没完:

    “陈老实你别忘了, 你们前进大队买的新农具,可不是按计划时间买到手的, 数量也比计划多不少,都是占用哪个大队的?要是你不让邓帮这个忙,那我就得跟别的大队道道,看你们是不是夹了他们的塞儿。”

    陈老实脸上的尴尬更盛,目光再次定格到邓琳琅身上, 艰难的叫了一声:“邓,你过来, 钱副主任想跟你商量点事儿。”

    有啥可为难的, 刚才钱副主任的声音那么高,邓琳琅还能猜不出陈老实跟他咬耳朵的内容是啥?她步挪到两人面前, 没等陈老实讲明叫她过来的原因,已经开口向钱副主任起自己的难处:

    “钱副主任是想让我帮着别的大队, 也联系修农具的铁匠吧?你别为难我们大队长了,这事儿我办不成。人家单位有生产任务,额外接点活还行,一下子接全公社的……”

    钱副主任现在看邓琳琅的眼神, 跟陈老实看她的差不多, 带着笑频频点头:“理解, 你的这些我还能不知道吗?邓同志呀, 咱们农民苦呀, 年年上头农具计划就那么点,坏的了农具不修好了,大家只能凑合用,劳动效率跟不上,经常耽误农时,生产队的粮食减少,分到个人头上的定量就少哇。”

    完,还用膀子撞了撞陈老实,让他帮着上两句的意思不要太明显。陈老实自己家就从生产队分粮食,还能不知道农民苦?可他真没那个脸帮着劝邓琳琅,只以扭头看已经听呆了的牛倌们,却发现郑春山不停的向自己挤眼睛。

    郑春山见陈老实总算看自己,两个眼皮都快挤抽了,最后定格到了邓琳琅身上。陈老实一下理解了郑春山的意思,咳嗽了一声开口了:“邓,兽医站的人诬蔑你的事儿,你别往心里去。全公社的人都知道钱副主任一向是非分明,不会因为兽医站的人告黑状,真的对你印象不好。”

    钱副主任:……

    邓琳琅早顺着陈老实的目光,发现郑春山的动作,右手背到后面,悄悄向他比了下大拇指,郑春山就笑呵呵的声跟郑老爹起光明生产队买牛犊的事儿,不再往这边散一个眼神。

    “钱副主任,”邓琳琅不能让陈老实一个人承受公社的不满,严肃了表情之后:“您希望我帮忙联系修复农具的铁匠,是对我的信任,我心里十分感激。可是你也看到了,有时候干事儿不如不干事能保平安,我再希望乡亲们都有趁手的农具,也架不住总有人上公社告黑状。我这心里也是有苦不出哇。”

    钱副主任被两人红脸白脸搞的有些无奈:“既然公社都已经发现你是一个一心为公的好同志,就不会让你受到冤枉。对于那些告黑状的人,也会做出相应的处理。邓同志,你是一位有知识有觉悟的先进知青代表,一向急集体所急想集体所想,应该比别人更相信集体嘛。”

    “可是人家铁匠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修农具的价格也不比别处便宜,我担心……”邓琳琅自然变不出一个铁匠来,只好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虚化存在。

    钱副主任一脸我都懂的表情:“陈大队长跟我了,你们大队修的价格就很合理嘛。也不用一下子就把全公社的农具都修出来,一个大队一个大队来就行。”

    那加起来也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好不好?

    邓琳琅直接摇头:“恐怕不行。最多我跟人家商量一下,看一个大队最多帮着修多少农具。人家不会为了挣咱们这点钱,就冒丢了工作的饭碗。”

    她这句话,坐实铁匠是正规单位的人,令钱副主任更加放心:“行吧。不过邓你得向我保证,尽可能多的向他争取,多替咱们公社修点农具,时间不急的,他可以修慢一点。你不知道,咱们农民苦哇。”

    知道,咋能不知道?邓琳琅跟陈老实等人一起送走钱副主任之后,还有些纳闷:“大队长,这位钱副主任,我咋觉得跟别的公社干部不一样呢?”

    郑春山噗嗤一声笑了:“他是不是也跟你咱们农民苦了?老钱是土改时上去的,本来就是土里刨食吃的农民,心里只有种地,跟那些玩意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那些玩意是哪些玩意,邓琳琅心里门清,倒对钱副主任好感大增,有些担心的问:“他跟别的公社领导合不到一起,会不会受排挤?”最主要的是别有人为了排挤钱副主任,借兽医站告状做文章,她还得跟着吃挂落。

    陈老实用力往地上啐了一口:“啥时候也得吃饭。那些玩意自己天天勾心斗角的,没老钱顶着,黄土梁公社年年得吃返销粮。再老钱的老领导解放了,虽然还没安排重要工作,黄土梁那些玩意也不敢跟他扎刺。”

    难怪钱副主任要给兽医站相应处理的时候,底气十足,邓琳琅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到了肚子里。陈老实却觉得有些对不起她:“邓,又得麻烦你去求人了。”

    邓琳琅不当回事儿的摆手:“钱副主任的没错,让别的大队知道咱们加塞买到农具,肯定会对前进大队有意见。我现在找人帮着他们修修农具,他们有意见也不好意思提了。”

    “你这孩子……”陈老实看着邓琳琅,一时不出话来,最后向郑春山:“以后邓有啥事儿,你也多伸把手。”

    突然被点名的郑春山……

    作为将被照顾的邓琳琅,除了含笑向陈老实道谢,再请郑春山以后多帮忙之外,还能什么?那两人的其实是邓琳琅在照顾整个前进大队之类,当耳边风就好了。

    因为邓琳琅耳边正响着系统的声音:“宿主为平行世界做出巨大贡献,提前解锁商城第三排页面,每兑换一样商品,需要一千积分。”

    第一排商品只要二十积分,第二排提前解锁也只需要五十积分,第三排是啥好东西,就要一千积分?如果邓琳琅没记错的话,她现在的总积分还不到一万,岂不是连十样商品都兑换不到?

    “邓,我跟大队长先回去了。你明天还得骑自行车到县城吧,要不我上许茂林家把自行车给你推来?”郑春山的话,中止了邓琳琅的疑问。

    “不用麻烦许队长了。”邓琳琅有些不好意思的:“这些日子我有事儿就骑许队长家的自行车,都快把他家车子骑旧了。”

    陈老实很不当一回事儿的:“你也不是为了自己的事儿用他家的自行车。要是过意不去,一会儿我让春山把我家的自行车给你送过来,以后就放你这,随便骑。”

    放到自己这儿,也不是自己的。邓琳琅想起自己曾让李卫东给自己找自行车票,觉得是时候买一辆自己的自行车了:“明天还得麻烦郑会计送我到县城,我问问我表嫂,看能不能买一辆自行车。”商城里自行车的样式,时代差距太大,她无法兑换出来直接用。

    听邓琳琅把买自行车得这么轻松,郑春山的眼睛一亮:“还得是邓,我们想买一辆自行车,除了有自行车票外,还得到百货大楼排队。”

    邓琳琅急着回去问系统商城的事儿,敷衍的向郑春山笑了一下,看起来很是莫测高深,更让郑春山相信明天她一定能买到自行车了。

    回到家里,大妮两个又被孙桂英带走了,邓琳琅正好与系统进行一下深入交流:“系统,商城第三排的东西,咋要那么多积分?”

    “第三排解锁的条件,是积分达到一百万。这次提前解锁,是宿主对平行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提前解锁,可是商品的积分要求没有变。”系统的声音听起来还是那么平静如波。

    邓琳琅却无法平静:“系统任务不是要求我悠闲养老吗,咋我为平行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却给奖励了?”要做出贡献,肯定得劳心劳力,能叫悠闲?她这些天忙东忙西,也跟悠闲挨不上边好吧。

    系统对此也摸不着头脑,声音里总算有了疑问:“可能是宿主现在的贡献,有助于将来悠闲养老?”

    邓琳琅肯定不信:“以前你都书中世界,刚才咋突然平行世界了?”

    “对不起宿主,系统接受到的指令,就是以后不再出现书中世界的名称,一律改称平行世界。”

    你可真为所欲为。

    邓琳琅腹诽着又提问道:“我怎么没觉得自己做了啥贡献呢,到底是哪件事儿给了这么大的奖励?”以后她就照着做,应该很快就能完成系统任务了。

    想到完成系统任务,邓琳琅开系统界面查看起来,发现进度的确又进展了一点,已经到了百分之四十,忍不住向系统哀嚎:“都给提前解锁商城了,进度才增加了一个百分点?是不是你把进度调低了?”

    系统沉默以对,任邓琳琅喊破喉咙也不回应一个字。邓琳琅拿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系统没有办法,恨恨的量起商城第三排页面来。

    竟然是各种简单机械!

    当然只是对于邓琳琅这个见识过各种高精尖机械的人来简单,对于现在系统口内平行世界的人们来,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好东西:

    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哪一样拿出来,都是解放劳动力的好东西。邓琳琅以前兑换的型编织机,在第三排也有了升级版,兑换出来的话,一天就能把两千付手套全部搞定。

    可惜不能兑换出来呀。

    邓琳琅再次哀嚎一声,舒解心中郁闷,不死心的又问一次系统,自己做了啥贡献触发了奖励机制,还是没得到回应,不得不恨恨退出界面。

    第二天郑春山吃完早饭,便赶着大队的牛车接邓琳琅,一路上对邓琳琅的表哥表嫂赞不绝口,更对邓琳琅可能拥有的自行车比她本人更期待。

    “郑会计,你没过门的儿媳妇,是不是又想要自行车?”邓琳琅觉得大家还是有话直的好。

    郑春山摆出一副苦相:“不是儿媳妇要,是儿子不省心。人家结婚都有三转一响,他不求三转,两转总得有吧。”

    这是儿子吗,怕是胎盘养成精了吧。

    邓琳琅直接断了郑春山的念想:“你给儿子买了,不怕大儿子有意见?大儿子不啥,大儿媳妇能愿意?”多少婆媳、妯娌之间的矛盾,都是这么产生的。

    郑春山脸上的苦快化成汁了:“要不我咋犯愁呢。就是因为大的那时候有自行车,的要缝纫机我也认了。谁知道他那个媳妇,非缝纫机一年也用不上两回,不如自行车天天能用得上。”

    真不是这么强词夺理的。邓琳琅同情的看郑春山:“你想过给两儿子分家没?他们觉得你买的东西不实用,那就都别要,你跟婶子两人自己使。儿媳妇觉得啥实用,让他们自己买去,买到是他们的本事,买不到自己受着。”

    郑春山被邓琳琅吓着了:“邓,咱们农村跟你们城里人可不一样,家里有老人咋能分家呢。我总有干不动的那天,就得指望着儿子养老。现在把儿子儿媳妇得罪狠了,到时谁给我和你婶子养老。”

    就怕把儿子的胃口养大了,更防不了老。

    邓琳琅更加同情的看向郑春山:“郑会计,你现在一年挣的,得有你儿子两人加起来一样多吧。你老的干不动,能有几年,到时你儿子也得有五六十了吧。”也快干不动了。

    郑春山听了呵呵笑了起来:“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可不指望活到七老八十,活一天自己能动弹一天就行呀。”

    邓琳琅这才意识到,此时的人,远没有现代七十几岁的平均寿命和硬朗的身体——常年高强度重体力劳动,令大家的身体机能在五十几岁就迈入老年,剩下的岁月往往在病痛之中度过。

    要是大家干活的时候多用些机械,减轻一些劳动强度,应该能够少受些病痛的折磨吧。可是机械真不是那么好拿出来的,哪怕李卫东那个日杂店经理,平日也只能接触些镰刀、锄头之类,拖拉机这些得由农机站统一分配。

    邓琳琅十分惆怅,扯闲话的兴致都没了。好在已经进了县城,不话也不显的太尴尬。

    连初五还没过自然是在年里,邓琳琅没空着手上门,为杨金环准备二十尺细棉布,给孩子做衣裳或是做被褥都能用。她知道杨金环家可能不缺布,可市面上卖的哪有她在商场里换的柔软细密。

    在翻商城的时候,邓琳琅看着各种孩子的鞋子流了好半天口水,没忍住换了两双虎头鞋,还有配套的两双棉袜子,算是连姑带姨的礼物都全了。

    杨金环捧着两双袜子爱不释手:“你是从哪儿买的,快再给你外甥找几双,我从来没见过特意给孩儿织的袜子。真软和。”

    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邓琳琅手一挥:“孩子长的快着呢,我外甥的袜子,以后我包了。”

    被石爱党请来的李卫东,看着那两双袜子也两眼放光,上手就想抢:“你儿子生下来的时候,天气热了穿不着袜子,还是让我儿子先穿吧。”

    石爱党直接把李卫东拦住:“那可不行,这是他姑姑给孩子准备的,咋能送给别人呢。是吧,表妹?”

    杨金环自己把袜子攥的紧紧的:“让你妹子给你儿子买去。”

    完,才发现自己错话了:李卫东的爹倒是跟后妻生了女儿,可两边早已经闹掰了,别给他儿子买袜子,过年都没凑到一起过。

    石爱党拦人的动作也顿了一下,看了内疚的妻子一眼,眼睁睁看着李卫东借机把两双袜子抢到手里,不当一回事儿的:“这不就是我妹子给买的。”

    邓琳琅看着三人的互动,心里也有些可怜李卫东——大过年的谁想起不负责任的亲爹也闹心——便从手提袋里又摸出两双大红色印着虎头样的袜子来,做势要递给杨金环:“姐,本来我想着孩子长的快,这两双想等他四五个月的时候再给你。现在既然那两双被抢了,就提前给你收着吧。”

    听邓琳琅手里的两双袜子适合四五个月大有孩子穿,李卫东又想伸手抢,终是顾忌邓琳琅与他只是合作关系,哪怕刚才自己人家是妹子,手还是没好意思真的摸到袜子边。

    杨金环觉得笑闹得差不多,一手接过邓琳琅手里的袜子,一手伸向李卫东,默默交换之后,才问:“琳琅,你不光是来给我拜年的吧?”

    邓琳琅点了点头,没自己明面上的任务是找铁匠,只自己需要一台自行车代步,还得请在座的三位帮忙。

    李卫东听了嘿嘿一笑:“自行车票我这儿倒是有,也跟百货商店过招呼,随时都能取车。可是年都过完了,你是不是也得给卫党那边供点东西了?”

    邓琳琅觉得自己的积分,不足以支持即换黑市大米又换农具,头一次在三人面前叹了口气:“你就知道要东西,可给我供货的人,要的东西难找,我也不知道该咋换来呢。”

    还有邓琳琅觉得难找的东西,杨金环三人听了都觉得稀奇。邓琳琅便借那位子虚乌有供货人之口,出需要不同年代的古董字画:“人家就稀罕这个,可我在庄头上哪儿给他找去。”

    “难怪你那么喜欢你表哥那个笔筒呢。”杨金环恍然大悟:“你不早,你表哥他们仓库,我们单位的仓库里都有一些,不知道那个人要怎么换。”

    谁能保证石爱党单位仓库里的东西,样样都能况换积分?为了不亏本,邓琳琅只能最保守的价格:“得看东西,有的他换五十斤大米,有的能换到一百斤。还有的一粒米也不换,不知道因为啥。”

    李卫东了然的点头:“可能是人家没看上东西。得了,知道人家稀罕啥就好,以后遇到那样的东西我留意着就行了。”

    他可是知道哪怕是砸最严重的时候,还有些人悄悄藏起了些东西。只不过藏东西的人,低估了运动的持续时间,藏起来的东西成了烫手的山芋,现在悄悄买到手的话,能减轻他们的经济精神双重压力。

    杨金环夫妻也跟着点头,他们的希望都有各自单位仓库,没有李卫东那么灵通的消息。

    看着自信满满的三人,邓琳琅不得不提醒他们,不能逮个人就问是不是有古董,哪怕不做黑市生意呢,也得确保自身安全——现在政策虽然有所松动,离春风吹来还早的很,古董之类的还在砸烧名单里呢。

    对此三人都是一笑,他们中最没敏感性的石爱党,去仓库挑东西的时候,也知道避开人。杨金环、李卫东这样从耳濡目染的人精,更不会犯邓琳琅担心的错误。

    得知邓琳琅已经把送她的牛车发走了,如果买不到自行车只能走回庄头,杨金环三人很是服气。最后不得不动用杨金环家的关系,请百货商店主任临时加班,把自行车给邓琳琅提了出来。

    关系用的是杨金环家的,陪邓琳琅提自行车的却是李卫东。他跟百货商店的主任十分熟悉,临别的时候往人裤兜塞了两包烟,事情便办妥了。

    “你一个人骑加去能行吗?”李卫东有些不放心的问邓琳琅:“眼看太阳就在落山了,落山前能骑回庄头去?要不我让卫党送你一趟吧。”虽然现在治安不错,可邓琳琅参的是新自行车,万一有见钱眼开的人呢?

    有李卫东出马,百货商店的服务简直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水平,连机油都帮邓琳琅上好了,她很自信的拍了拍车座:“没问题,你们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这个时期恶□□件前所未有的少,可能是人的恶可用光明正大的理由行使的缘故。

    二八加重自行车的车轮大,蹬一圈是一圈,很快就把县城抛得远远的。大过年的,走亲戚的这时候早已经各回各家,路上很少人声车影,红彤彤的太阳在邓琳琅眼前一点一点接近地平线,路过光明生产队的时候,已经全然看不见,天色一下子暗了下来。

    邓琳琅奋力蹬了几下自行车,很有最后冲刺的兴致,却听到一阵细碎的哭声,被越加昏暗的天色放大,萦绕在耳边不去,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蹬车的动作更快了。

    哭声象迎接邓琳琅一样,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邓琳琅急忙向系统求救:“系统,快看看是人是鬼。”

    作者有话:

    明天就初五了,也是二月的头一个周末,咱们万更吧,看我能不能坚持下来。

    感谢过年期间支持作者的宝贝们:

    感谢:殇扔了1个地雷、战地黄花99扔了1个地雷

    感谢:日富一日、云淡风轻、继续微笑、阿尔、讨人厌的英语、半世行走、千鳥飛絕灌溉了营养液。

    ◎最新评论:

    【琳琅又要捡一个孩子?】

    【大大加油】

    【三妮来了】

    【好的好的】

    【三妮年龄是更了吗】

    【三娃也可怜,还好不是凑葫芦娃】

    【  "饭碗"给作者大大捉个虫~

    风险】

    【天啊!日万!日万!】

    【撒花】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是三妞啊】

    【行,听你的,你什么都可以。】

    【自从喝了营养液,除了更新,不想干别的。】

    【加油(? ??_??)?,大大,你是最棒的!】

    【三妮在这么个大冷天被摞到路边,她父母太狠心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