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保密◎
“这你别管, 就能不能帮我换来吧。”看着李卫党冒着精光的双眼,邓琳琅突然有点心虚,自己是不是找错人了, 应该直接跟李卫党的,那子比李卫东好忽悠多了, 肯定不会问这么多问题。
“咋可能不管!”李卫东一步迈到门边,拉开门向外扫一眼, 又呯的一声把门关上,声而严厉的对邓琳琅:“那可是高产种子,他从哪儿弄来的你知道吗?万一人家保留种子的发现了,追查到你身上咋办?再那是种子,产量高低得好几个月才知道, 他高产你就信?万一光长杆子不长庄稼,你咋办?!”
信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可这话邓琳琅没法跟李卫东, 只好用“供货人”一直以来的信誉服他。可李卫东不管是为了黑市的供应、还是看杨金环的面子,都不愿意让邓琳琅出事, 一口咬定她不把事情来龙去脉清楚,自己不会让李卫党去换古董的。
反正那人爱要的是古董, 没了古董,“供货人”就不会跟邓琳琅完成这笔交易,风险也就不存在了。
两个人谁也服不了谁,邓琳琅真是服气了:“你要是不帮忙的话, 那我找金环姐去。人家这次的东西咱们不帮着出手, 下次咱们想要东西, 人家还能想要啥帮咱们找啥?”
“她都快生了, 你好意思麻烦她?”邓琳琅最后一句话动了李卫东, 至于她去找杨金环,李卫东认为是威胁自己就范,没把她的话当回事儿。
邓琳琅却一定要让他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儿:“有啥不好意思的。就算金环姐不动李卫党,不是还有单位的仓库、石爱党单位的仓库,还有金环姐家人上班的地方,不定仓库里也有这东西呢。”
越想,邓琳琅觉得越是个路子,站起身就要去拉门。
她走的毫不拖泥带水不,李卫东看出邓琳琅的决心,在她拉门前用力把按住门:“非得换?”
“必须换。要是我真看走眼了,大队种了多少,我就按去年的产量赔他们粮食。”邓琳琅对商城完全托底,出来的话斩钉截铁。
敢这话,一是邓琳琅能拿得出粮食,还有足够多的钱——几个月的时间,邓琳琅已经拥有了这个时代人不敢想象的四万两千块钱,心里底气足着呢。
李卫东心里也在计算着邓琳琅手里可能有的钱,在他算来,邓琳琅手里也就一万出头——毕竟在李卫东的概念里,那位给邓琳琅供货的人拿的才是大头。
一万出头已经足够邓琳琅藐视绝大多数人,可对于一个大队所有人的公粮、分红来还是远远不够。李卫东有些担心的问:“那可不止社员的口粮,还有该交的公粮,你确定自己拿得出来?”
邓琳琅直接扒拉他的手:“咋拿不出来,大不了我让他先给我供点布,再让李卫党勤快点。”
你是不是忘了李卫党是谁的弟弟,指使起来咋那么理直气壮呢。
李卫东被气乐了:“行,我告诉卫党,你就别去麻烦金环了。”真出事牵连到他们兄弟,有杨金环在外奔走还有一线指望,要是杨金环也牵连进去了,连个指望都没有,可不是李卫东想看到的。
邓琳琅当然也希望细水长流,立刻同意了李卫东的意见,顺便告诉他,因为春耕前进大队的鞋垫、手套定量,可能要交的迟些。
李卫东没有同意:“眼看着二季度的劳保该发了,你们还是得加紧点。”
的确不该让李卫东为难,邓琳琅咬着牙:“那我们再商量商量。你跟李卫党,明天、算了还是后天吧,让他再给我送次原料。”完自己都忍不住想笑。
李卫东对两人的双簧也很无奈:“让人家直接给你送不就行了吗?”
“那可不行。”演员得有演员的自觉:“大家都知道活是从日杂店接的,别人送货算怎么回事儿。”
李卫东拿常有理的邓琳琅没办法,只能礼送她出门,自己去找李卫党。
邓琳琅这里也不耽搁,一路上让系统帮着查商城里现有玉米种子,有没有种植一年后可以自行留种还能保持两三年产量的——陈老实等人的是买少量种子,自行留种后再全面种植的主意,她要是兑换必须年年买种子的品种,陈老实的主意就要落空。
而李卫东有一点没错,一个大队需要几万斤种子,哪怕是邓琳琅神秘的供货人,也不应该一次搞到那么多,真拿出来的话,李卫东不定都要去举报她。
好在系统还算给力,商城里的确有一种自行留种后,保持两年产量的玉米种,第三年再用自留种,就会减产百分之十,接下来逐年递减。
邓琳琅认真算了算时间,今年是种下的第一年,两年保持产量就是七七年秋收完,七八年才出现减产的话,春风都快吹起,自己再往出拿种子应该没那么引人注意。
可以,时间刚刚好。
“大队长,郑会计,李经理已经听清楚了,这种子是人家杂交出来的,从第三年自己留种的就开始减产,咱们还要不要?”邓琳琅把问题摆在桌面上。
陈老实和郑春山都有些失望:“还得三年买一回种子呀?”
知足吧,现代的时候大家都是年年买种子,有时还碰上黑心商家卖假种子,自己这里却可以保真。
“那今年他能帮着找多少,一斤多少钱?”郑春山拿过算盘,准备扒拉一下是不是划算。
邓琳琅在路上已经让系统算过了:“一斤七毛二,能帮着找七千斤。”一个生产队种二百亩,足够给全生产队下年作种还有富裕,接下来一年提高的产量,就是净赚的。
而邓琳琅没告诉陈老实等人的是,她拿出的种子,亩产不是李雪梅的八百多斤那种,而是一千斤挂零,就算减产百分之十,相对现在亩产只有六百左右斤的产量,也是绝对的高产高高产!
李雪梅见郑春山把算盘扒拉的山响,善意的提醒他和陈老实:“人家那高产种子,一亩才用五斤种,你可别按七斤算。”万一郑春山算完觉得不划算,建议陈老实不用李经理帮忙买种子,她头一个哭给他们看。
邓琳琅却有别的担忧,直接向三人尤其是陈老实明白:“这一次李经理给咱们帮忙,也是担着大风险的,所以不管是谁问,也不能是他帮忙。否则两年之后咱们又想找人帮忙,我没脸去求。”。
三个人自然知道这里头的干系——修坏农具找的铁匠,只涉及本县某处集体单位,以李经理在县里的能力不怕人找麻烦。高产种子却涉及省城附近,李经理到了那怕是也无能为力。
陈老实有些不好意思,就自己前次向钱副主任走露消息向邓琳琅赔不是,邓琳琅见他听明白了,又向他建议,最好对各生产队长直接强调一下,一定要对种子问题保密。
虽然知道这密很难一直保下去,可能让大家多种一年高产粮是一年。
陈老实当晚便把各生产队长叫到大队部开会,还要求邓琳琅必须列席。他的话十分直白,就问各生产队长是想多交公粮,还是多给社员们分点粮食。
几乎不用问的话,生产队长们自然全都选择后者。陈老实这才把有可能找到高产种子的事儿透露了一点,然后:“人家也是担着干系帮忙,所以都把嘴给我闭紧了。”
“还有,万一咱们每亩高产的消息让粮站的人知道了,核定公粮的时候肯定得往高了调。头一年的种子一个生产队只能种一百八到二百亩,粮站的人可不管你是不是全种的高产品种,知道了肯定把咱们所有耕地都按高产定公粮。哪轻哪重,你们自己都能想明白吧?”
生产队长们都能想明白,个个兴奋又压抑的声回答:“明白了。”那神情那声调,跟邓琳琅时候看革命者参加秘密会议一样一样的。
所以姜还是老的辣,看人家陈老实这情绪鼓动的,邓琳琅一点也不怀疑,接下来整个前进大队的社员,都会为了多分口粮保持沉默。
不对,邓琳琅想到了另一个可能泄秘的群体。不止邓琳琅想到了,因为想出让邓琳琅找李卫东帮忙主意的李雪梅,同样被要求列席会议,她也想到了:“大队长,还有各生产队的知青们,也得让他们把嘴闭严实了。”
陈老实摸了摸下巴:“庄头一下子处理了四个知青,他们还不吸取教训吗?”
李雪梅现在一点也不相信知青的觉悟:“那些知青都是外来的,能跟咱们一条心?邓,我可不是你,你跟他们不一样,你跟我们从来都是一条心。”
陈老实不满的看了一眼后找补的李雪梅,自己接着向邓琳琅解释:“你现在就是庄头的社员,不是知青,所以知青们做的任何事都跟你没关系。”
两人如此重视邓琳琅的感受,而邓琳琅又是帮全大队修好农具的人,生产队长们第一时间明白高产种子跟邓琳琅之间的关系,一齐点头赞同陈老实的话。
许茂林更是拍着胸脯向邓琳琅保证:“邓你放心,咱们庄头的人从来都没把你当外人。”
好象你没同意把原身关进牛棚一样。邓琳琅不在意的笑了一下:“各生产队的知青,一般都是单独分配生产任务吧,播种的时候,暂时别让他们接触高产种子行不行?”
行,为了保住高产种子的秘密,生产队长们觉得把知青们直接养起来都行。想想吧,一亩比原来多两百多斤玉米,二百亩就是四万斤,养活七八个知青还不跟玩似的。
前进大队的知青们谁也不会想到,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被分配最轻的活,记最少的工分,不是因为受了庄头知青犯错误的牵连,而是这个无从知晓的会议。
大队统一了意见,邓琳琅更加忙碌起来,还是别人看不见的忙。她得先从商城里把七千斤种子兑换出来,心里滴着血一一拆除包装——单独兑换一份种子与兑换其他粮食一样只要二十积分,可一份种子却只有五斤,而不是大米八五粉那种一大袋子二十斤起步!
七千斤种子足足花了邓琳琅两万八千积分,她的心不滴血谁滴血?!
更让她气愤的是,李卫党找的那家人藏的古董并不如想象中多,或是李卫党听了他哥的吩咐,没给邓琳琅换那么多,一共只兑换了一万四千积分。而邓琳琅为了兑换米,还花出去了一千积分。
里外里亏了一万五千积分,邓琳琅觉得前进大队一直种亩产六百来斤的玉米,也不是啥不能接受的事儿。
偏偏陈老实雷厉风行,直接把保密会都开完了,邓琳琅想退堂鼓都找不到鼓槌,除了任劳任怨背着大妮二妮拆包装,还能做什么?!
拆完包装,还得把七千斤种子装进缝好的白布袋子里,再趁夜间送到已经开始发芽的树林里,加上碎布头和白棉线,由李卫党第二天从县城一路招摇的运到庄头。
这一次是陈老实带着各生产队长一起接收原料——邓琳琅已经提前跟他过,李卫东会借送原料做为掩饰,把种子一齐运过来。
如此安排,又让陈老实把李卫东从头夸到脚,听的邓琳琅嘴角直抽抽,心你最该夸的难道不是我吗?
许是她的表情太过明显,陈老实最后敷衍的称赞了邓琳琅一句,真的只有一句:“邓你看人真准,李经理这人太可交了。”
至此,邓琳琅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则是把七千斤粮食分给各生产队,再把占用原料的空缺填平,又是一项夜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分粮食的事情有陈老实带郑春山完成,只是晚间悄悄借用一下邓琳琅的院子。可补原料空缺的事儿,就得邓琳琅自己来做。
好在知道空缺的陈老实等人,只问她自己一个人半夜接收原料行不行,在得到邓琳琅肯定的答复之后,没坚持非得跟邓琳琅一起接收原料。邓琳琅只要半夜自己从商城里把东西兑换出来就行,可以省去真到树林转一圈的表演环节。
哪怕省了半夜去树林的环节,邓琳琅还是要再忙上一天:那天李卫党送原料,是足足用四辆马车拉过来的,看在不知情人眼里,就是上万斤的碎布头和棉线,绝不会想到原料只有上面一层掩人耳目。
已经尝到甜头的妇女们,得知邓琳琅又收到原料,能不摩拳擦掌的想把原料尽快领到家,马上成袼褙缝鞋垫、织手套?
所以分粮与填补空缺的工作起来多,留给邓琳琅的时间只有一夜,哪怕只是从商城里兑换到西屋炕上,邓琳琅也得重新包,真的足足忙了一宿没合眼。
第二天孙桂英看着她眼底的黑眼圈,心疼的直接让她回屋接着睡觉,邓琳琅却知道自己不能睡:“算了,早分出去早省心,人家李经理也等着供应二季度的劳保呢。”
“大家伙挣钱的事儿,就可着你一个人折腾,算啥事儿。”孙桂英不满的嘟嚷了一句,由着邓琳琅自己在客厅盹,自己先把称搬出来,又要带着大妮两个去挖冒头的野菜,要给邓琳琅换换口味。
“孙嫂子,你来的挺早呀。”没等孙桂英带两个孩子出门,李雪梅已经挎着个篮子,进来笑眯眯跟孙桂英招呼。她太清楚孙桂英在邓琳琅心里的位置,在孙桂英面前兴不起摆妇女主任的架子的念头。
孙桂英因邓琳琅的疲惫,看大队部的人都不大顺眼,出来的话也直撅撅的:“邓这几天累狠了,我不早点过来,她跟两个孩子连饭都吃不上。”
李雪梅脸色有些尴尬:“可不是,这几天真让邓受累了。不过已经忙完了,等今天大家把原料领走,邓就能好好休息几天。”
“那今天不是还得忙一天。”孙桂英一点也没被安抚到。
李雪梅无话可,讪讪的把篮子递给孙桂英:“这是我家孩子挖的曲麻菜,都是刚露地皮的嫩芽,我都摘好洗干净了,中午就能给邓沾酱吃。”
伸手不笑脸人,人家大老远挎来的菜,孙桂英做不出不接的举动。即接了便没法再对人板脸,只能叹一口气:“邓这孩子实心眼,多大的苦累都自己忍着。身边也没个家里人帮着,这几天瘦了好几斤,我看着都疼的慌。”
“我也心疼。”话的是才进院的郑秀敏,手里跟李雪梅一样挎着篮子,里头装的也是一模一样的曲麻菜。不止郑秀敏,所有来领原料的妇女组长们,无一例外挎着篮子,装着摘干净水灵灵的野菜。
孙桂英看着七八篮子野菜,有些哭笑不得:“我天天也没啥事儿,自己带着两孩子就挖了,你们可别再拿野菜过来了。”
众人只当没听见,把篮子往孙桂英手里一塞,就进屋找邓琳琅分原料去了。这次送来的材料多,一个生产队咋还不得分上几千双鞋垫、手套的定量,比起领加工费时的高兴,一点点野菜算得了什么。
邓琳琅可没被这些野菜迷惑住,她严肃的向妇女组长们:“李经理一下子给咱们送这么些原料,是因为工厂二季度的劳保快该发了。所以这段时间大家都要辛苦点,别因为春耕就耽误交活儿。”
李雪梅有些担心:“虽然今年各队的工具都称手,可妇女要是都请假不下地,春耕得耽误。”
加工费只是补充,土地上长出的粮食,才是农民的根本。
邓琳琅能不知道这种情况?她向李雪梅提议:“李主任,你能不能跟大队长商量一下,让咱们大队妇女只出半天工,剩下半天统一在家里做手工?”
她敢这么建议,是因为前进大队的人均耕地只有两亩多一点,而人口则有两千四百左右,去了不能下地的老人孩子,男劳力咋也有一千人。就算妇女们全都不下地,四千多亩地也能种得过来。
只不过多年的大锅饭,已经让社员习惯出工不出力,妇女们才不得不跟着一起下地磨洋工。又因为妇女下地分薄了工分值,大家越发得成天长在地里,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妇女们能挣到现钱,对男人们未尝不是一种激励,不定能把大家懒散病治好。
妇女组长们却有些担心:“那工分咋记呢?”
李雪梅低头想了一会:“大家回去动员一下,下地干活的时候都卖点力气,不把一天的活都干出来,干个六七成,我也好跟大队长给大家记五六个工。”
“我看行。”张红云自然拥挤李雪梅:“咱们少记工,男人们就能多记,再加上挣的加工费,不吃亏。”
李花有些担心:“男人们能同意吗?”
张红云看了李雪梅一眼,笑嘻嘻的:“我觉得三队的男人应该能同意。”
郑秀敏也点头:“我们庄头肯定也没问题。”她不是对自己在许茂林面前的影响力有信心,而是对邓琳琅在许茂林心里的份量有信心。
郑秀玉见堂姐同意,自己也跟着点头:“我回去先跟春和商量一下,问题不大。”
七个生产队已经有三个生产队同意,李雪梅觉得这事儿在陈老实那里也没啥问题,乐呵呵的对邓琳琅吹起彩虹屁:“啥事到了邓这儿,就都不叫事儿。等我跟大队长完了,你们就动员大家,等着两头拿钱吧。”
“唉,还是快点分原料吧。”石秀玲突然叹了一口气:“得等老天把雨下下来,才能两头挣钱。不下雨种不上地,翻好的地耽误长了还得重新翻,大队长也不会同意咱们只上半天工,不如趁这几天不下地,多干点出来。”
话虽然有些扫兴,却实实在在到了大家心里,靠天吃饭的种植模式,不下雨的话再好的算都是空谈。大家一起看向窗外,透过明亮的玻璃,憋屈了一冬天的太阳,渐渐温暖起来,照得四处明晃晃的。
这老天,啥时候能下雨呢,再不下雨误了农时,只怕挣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粮食。
作者有话:
因为成绩不太理想,把文名改了一下,希望不会让天使们觉得不适。
◎最新评论:
【今天更新不收礼,收礼只收营养液! 你不更文,我怎么买文,我不买文,怎么会有营养液,你咋办吧!】
【感觉女主真的很有恃无恐啊!实话,她真的太不禁查了!这也就是大家都是好人了!】
【好看的,大大加油】
【吓我一跳,以为晋江抽了,仔细一瞅看着作者名。才知道封面也换了,没原来喜庆了】
【好看的大大 哼!!看,看在你更新的这么辛苦的份上,多给你浇些营养液!要,要加油哦!!!】
【作者大大的脑洞棒,快来一瓶营养液继续头脑风暴吧~】
【干旱严重吗,需不需要像上一本那样井】
【没影响的】
【撒花】
【按爪】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