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A+A-

    ◎猜疑◎

    对于自己是不是能承担重要工作, 宁记者现在并不怎么关心,他更想帮着邓琳琅这个善良的姑娘,尽早把房子建起来。

    哪怕现在还是冬天, 先把材料准备全了也是好的,免得他深入报道的旗号不了太久, 再协调也协调不到啥东西。

    于是第二天他又陪着邓琳琅,到了李卫党已经听清楚的黄石坑公社砖厂, 希望能从人那里协调点砖出来。

    砖厂厂长从未听过这种要求,看病人一样看着宁记者和邓琳琅:“哪怕是次砖,我们也是用了人工和煤才烧出来的,只是半青半红的颜色难看点。不大讲究的人家,想要这样的砖都排不上号。咱们农村别的人不多, 只想让房子牢实点,别的不讲究的人家多的是。”所以你们是不是在跟我开玩笑?

    农村的情况确实是厂长的这样, 道理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邓琳琅心里算计着自己拿出多少钱来买砖才不会让人觉得扎眼, 才由着宁记者提出请砖厂免费赠砖的要求。

    这就跟你跟人我想跟你借一万块钱,关系一般的人肯定不想借。可是你要是一上来就跟人想借几十万上百万, 再借一万应急也行,别人不定就借了, 是一样的道理。

    别以为邓琳琅不知道,砖厂的这批砖,已经向上级申请报废了——李卫党常年在黑市不是白混的,听这点消息是菜一碟。

    因此她丝毫不在意厂长的目光, 把有自己事迹的报纸摊到厂长面前, 又把昨天饭店里众人捐款的名单放在上面, 淡淡的:

    “厂长同志, 我知道自己的要求看起来不大合理。可是咱们都是集体的一员, 帮助集体照顾一下暂时腾不出手照顾的孩子们,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您能把次砖送给孩子们,是您替集体给孩子们送温暖,不送的话我也能理解。”

    相对于报纸,厂长更感兴趣的是写满人名的纸,拿起来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好几遍才问:“这是……”

    邓琳琅一脸骄傲的指着李卫党的名字:“这位李同志是县日杂店李经理的弟弟,跟我们前进大队有些业务往来。看过县报关于我的报道之后 ,也想给孩子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知道我们暂时有困难,一下子捐出两个月的工资。下面的人都是昨天受到李卫党同志的感召,一起给孩子们的捐款。”

    人家个人都能拿出两个月的工资来,你这么大一个砖厂,好歹也算集体单位,总不能还不如个人觉悟高吧?

    昨天就已经得知李卫党没有正式工作的宁记者,不解的看着邓琳琅面不变色心不跳的李卫党捐了两个月的工资,很想知道她是怎么计算出五十块钱是李卫党两个月工资的。

    不过现在要听厂长的表态,不是问这个的时候,宁记者与邓琳琅一起,静静等着厂长的回答。

    厂长在搓手,来回的搓,搓的两个手心明显见了红意,才下定决心般:“你们先等一会儿,我去公社请示一下。”他们厂是社办厂,那批次砖也已经订出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因为公社领导扯皮才没订出去,否则早就一块也不剩了。

    宁记者与邓琳琅点了点头,没觉得厂长这是躲出去了——躲邓琳琅不需要理由,可是躲宁记者,就得想想咋跟县报社圆话儿了。

    好在公社离砖厂不远,厂长走了不到一个时,就带着两个人回来了,其中一个远远的就向宁记者伸出了手:“宁记者,你好你好。我是黄石坑公社的马忠鸣,咱们在代表会上见过。”

    “马主任你好,本来不想扰您的。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我们最有体会。”宁记者接过马主任的手,同样用力握了握。

    马主任被这不轻不重的马屁拍的神情愉悦,笑看着邓琳琅问:“这位就是邓琳琅同志吧,公而忘私,一心为集体分忧,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呀。邓琳琅同志这样的先进人物到了我们黄土坑公社,我肯定是要见一见的。”

    大家寒喧着落座,宁记者不动声色的看了一下手表,马主任的脸色稍微紧了一下,笑眯眯进入正题:“邓琳琅同志一心为集体分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按理只是需要一些次砖,我们应该大力支持。”

    “可是对于黄石坑公社来,砖厂的收益占了公社弥补经费的一半,直接送给邓琳琅同志的话……”

    邓琳琅谦虚的一笑,刚想话被宁记者挡在了前面:“这些来之前我们就想到了,县妇联刘主席也是考虑到了你们的困难,所以昨天没有给马主任电话。如果砖厂跟纺织厂一样,是县里的厂子,就不用马主任这么为难了。”

    “纺织厂?”马主任想不出邓琳琅想盖房子,跟纺织厂有啥关系,有些疑惑的重复了一下宁记者的话,马上想到了一种可能:“刘主席帮着邓同志协调过纺织厂的木材了?”

    宁记者肯定的点头:“邓琳琅同志是新时代女性的楷模,县妇联对她照顾孤儿的情况十分重视,也是我要跟踪深入报道的原因之一。”

    完,他意有所指的看了邓琳琅一眼,马主任和厂长也随着他的目光看向邓琳琅。对于自己突然被称为楷模,邓琳琅心里不好意思,身姿却端坐如山,咋看咋有些我心里有底,但我不的意思。

    马主任向厂长使了个眼色,跟宁记者了声招呼便双双出门。陪着马主任过来的工作员,马上殷勤的给宁记者和邓琳琅添水,熟络的跟宁记者聊起了近段时间县里的动态,以及上级政策自己拿不准的地方。

    任何地方,都不缺有上进心且有眼力见的人呀。

    邓琳琅刚在心里感叹一声,马主任跟厂长已经进来了,不等坐下便:“刚才我跟厂长商量过了,可以把剩下的次砖都支援给邓同志。不过,为了好跟公社的同志们交待,我们也有一点困难,请邓同志搭把手。”

    到这儿,他顿住了,看了厂长一眼。

    厂长憨厚的向邓琳琅笑了一下:“是这样的邓同志,我们砖厂上交公社的利润,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用到福利院的。正好你那儿要给孤儿们盖房子,能不能就手多盖两间,把我们公社的三个女孩子也接收了?”

    宁记者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马主任,你们这个要求,的有点晚了。昨天邓已经到纺织厂协调好了木材,是按给五个女婴成长后的居住规划的。你这突然又要塞给她三个,木材从哪儿来,还有三个孩子的照顾问题、吃饭穿衣问题……”

    “还有将来的上学问题。”邓琳琅自己也没想到马主任他们居然起这么个主意,马上反应过来,对宁记者的担心的问题进行了补充。

    厂长对宁记者客气,对邓琳琅就是面上那点,不在意的:“都是些女孩子,又是没爹没娘的,上啥学上学,长到七八岁,就能帮着你下地挣工分。再不济,还能帮你收拾收拾家,。你们大队不是一直做手工挣加工费吗,女孩子到了六七岁就能拿针。邓同志,你累不着几年。”

    着着,厂长都相信自己的猜测了,看向邓琳琅的目光变了,连马主任和宁记者看邓琳琅的眼神里,都带上了猜疑,只是多点和少点的问题。

    邓琳琅来到办公室后一直和煦的笑容,不知什么时候收起来了,看向厂长的目光越来越冷,冷的厂长最后两句话,是硬着头皮完的。

    “马主任、宁记者,还有这位厂长同志。我做出代为照顾几个孤儿的决定,就已经想到会有人觉得我是沽名钓誉,或者想要在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不再重视这件事情了,借几个孩子牟利。所以厂长这么想,我十分理解。”

    “对于厂长有这样的怀疑,我只能时间是检验一切的试金石,任何的猜想、怀疑,都会在时间黯然失色。我代为照顾孤儿期间,所有的收入支出,哪怕是一分钱都会详细入帐,欢迎任何捐助者或是有疑惑的人,随时来查。”

    邓琳琅的声音不大,清冷的似乎落到房间里就碎裂开来,如同外面的天气一样,寒浸浸的让人心里并不舒服。可是邓琳琅拿给厂长看的那张写满不同笔迹的签名,就在桌子上摆着,证明邓琳琅不只是而已。

    马主任不满的看了厂长一眼,笑了一下:“厂长是老脑筋,性子又直,话不过脑子,邓同志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我知道突然让你多照顾三个孩子有些难为你,不如这样,缺的木材我们公社帮着解决,黄土梁公社给孤儿的补助,我们公社也按同样的标准给。宁记者,你觉得这样可以显示我们公社的诚意了吧?”

    宁记者看了邓琳琅一眼没话——将要照顾孩子的是邓琳琅而不是他,他没有资格替邓琳琅做主。

    作者有话:

    推一下自己的预收文,点开作者专栏支持一下吧:

    《美好的八零年代》:

    幸运重生的张美好,回到八零年代自己命运的转折点,很快会被堂姐顶替上大学,懦弱的父母不敢替她出头讨回公道,只知道让女儿忍忍忍。

    她是忍者神龟吗?

    再忍下去,她又得重复上辈子的悲惨命运,要这重生有何用。

    张美好举起手里的钱袋子:

    她就是有钱,别问钱是从哪来的,反正能让她天天吃烧鸡、喝啤酒,天下男人任她瞅,敢动歪心思扭断手!。

    ◎最新评论: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最容易被抛弃的是女孩子,大多时候给老人养老送终的也多是姑娘,不知道临终之时他们会后悔吗?还是会恐惧自己所作之恶会让自己下地狱?!】

    【卡】

    【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