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看见那张被水泡得浮肿不堪的脸, 寻芳有些受不住,转过身去干呕了一下。
他得庆幸自己今天早上没吃太饱,否则这会儿肯定已经吐出来了。
叶寻芝的脸色同样不好看, 视线从那男子的尸体上移开,方才寻芳见到的那短笛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瞧那笛子。”叶寻芝指着那笛子,犹豫着没能将下面的话完。
身带短笛,又多年考试不中者, 一下就让他们联想到了之前在客栈里吹笛的人。
若真是如此, 就真的令人嗟叹了!
寻芳他们早想结识此人, 同在一个考场考了几次, 不能在见面时认出对方, 已经令兄弟俩感叹与此人无缘了。
谁想第一次见面,竟然是阴阳相隔。
他们中了秀才, 满怀希望地走下去, 将来的大路且还宽敞。而眼前这人却走窄了, 年纪轻轻就已经绝望赴死。
真是叫人光想想,身上就一阵阵地发冷。
寻芳呕完, 虽然没有吐,却还是拿出帕子擦了擦嘴角。
转回来看着那短笛,边对叶寻芝道:“还是不要乱想, 这一场考了多少人?会笛子的又不止他一个。”
这时候,却听那其中一个衙役道:“这也找不到他认识的人,都不知该怎么核实他的身份。”
“也是个读书人,就这样做了无名的野鬼, 也是可怜。”另一个衙役道。
“先收拾了吧,放在这里尸体都要烂了。人来人往的,还要过日子呢。放着他在这里也不好。”
“先把他找个地方埋了, 再看看过两日会不会有人过来报案。”若是有人过来报案家人赴考失踪,那么这尸体也就有人认领了。
于是两位衙役找人借了个梯1子,这时候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什么担架,因此只能借梯1子,这东西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因为是抬死人,人家还不肯借。
寻芳跟寻芝便上去,买了那个梯1子,也花不了几个钱。
那两位衙役见寻芳出面为人买梯1子,以为他们认识,便问道:“你们同他是相识?”
寻芳自然是没有见过那人的,也不算认识,便道:“并不认识。只是同在一场考过。”
衙役见寻芳慷慨,了他两句好话,便抬着人离开了。
这也是他们吃力不讨好,没个赏钱不,还要抬人去埋了。
寻芳跟寻芝该帮的都已经帮过了,便准备离开。
寻芳先开口对寻芝道:“咱们回去吧,马车该准备好了。”
看着眼前场景,真叫人心里难受,还是不要看,赶紧离开吧。
叶寻芝赞同寻芳的提议,二人没有在外看多久,很快便回去了。然而在回旅店的途中,他们都没话,心里都还在想着方才见到的那一幕。
在路边走着,寻芳却想起了之前自己心肺复苏时救过的那位老人。
白发者,因为运气好,死里都能逃生。黑发人,许是伯乐难求,年纪轻轻葬送了性命。
在整个社会都认可的科举举士的制度下,总有那么些许人,是要因此而牺牲的。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
回到旅店,元庆他们已经驾着马车等在那里。寻芳他们早准备好要去学政大人那里拜访,这会儿只要上车就是。
二人上了车,一路来到学政大人府上,给门子递了帖子上去,等在外面。
本省学政姓方名敏之,是两榜进士出身,原本在京都六部任了个五品官,后来被选拔1出来做了一省的学政。
方敏之本人长相偏瘦,眉头总是皱着,时间久了就是淡淡的表情,眉头也有个“川”字,为人严谨,为官算是清廉。
这两日他要动身准备去别府监考,三年之内,要将省内各处院试落定,还要监察各地秀才的岁考成绩等,需要忙的事情实在很多。
这两日,陆续也有人来拜见他,只要是取中的学子,他都会请进来聊上一会儿,未取中的过来找他,都是一概不见的。
今日他正好在府内处理完了一些事情,夫人李氏亲自奉茶照顾,正接过茶来,就有门子递上寻芳跟寻芝请求拜见的帖子。
“叶寻芳跟叶寻芝。”方敏之因对这二人颇有印象,所以在见到他们二人的拜帖的时候,将他们的名字念了出来。
李氏在一旁听到学政的话,顿了一下,随即问道:“相公方才的是‘叶寻芳’?”
李氏是学政还没有发达时娶的妻子,自然也是农家出身。之后学政做了官,她就跟着去了京都做了官太太。
但是她又不像其他官太太那样养尊处优,到了京都之后不种地了,便自己在家中院子里开垦出一块地,种着果子自种自食。
如今跟着方学政到处跑,没有地种了就闲下来了。家里厨房又有厨子,跑腿还有丫头长班,根本没有她使力的地方。
因此只能常亲自照顾学政起居,来发挥一下平时多余的气力。所以平常学政闲下来的时候,都是太太亲自照顾。身边的厮丫鬟们因此常他们夫妻二人恩爱。
“夫人认识这叶寻芳?”方敏之疑惑自家夫人为什么会问到叶寻芳。
夫人李氏见丈夫发问,眼神犹豫了一会儿,道:“相公,这叶寻芳是不是年纪挺的一个少年?看着十二三岁的模样。”
方学政点头道:“正是。”
李氏确认了此叶寻芳是彼叶寻芳后,道:“相公,我与这叶寻芳有过一面之缘,咱们家却受过他的救命之恩。”
“此话怎讲?”方学政此刻十分疑惑。
“相公可还记得,你在进考场前,我要去庙内拜一拜的事情?”李氏道。
李氏去的时候方学政是已经进场了的,那时候要待在考棚内,等所有考试完毕,放了试卷出来才能出考棚,因此学政并不知道李氏之后去庙里拜时发生了什么。
原来李氏便是寻芳之前在庙前遇到的那位妇人,而当时寻芳救的,便是学政大人的父亲方老爷。
原本学政出来办差,别老爷,连妻子都可以安排在京都家里雇佣人养着。
但是李氏是真心的为丈夫着想,况且也不喜欢成日待在家里享福,她原是农家出身,这样天天1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她过不惯,因此跟着丈夫来了。
而方家人丁单薄,在京都又没什么要好亲戚。方学政的母亲已经去世,方老爷又无心再娶,又只有方学政这么一个儿子,因此就跟着来了,好在老人家身子硬朗,之前查出来只是脾胃不大好,好好调养注意饮食也就好了。
谁想他年纪大了,还发了容易心梗的病症。那日就是正好被寻芳碰见,才幸免一死。
李氏见丈夫问,只得一五一十将事情全部告诉了丈夫。
方学政听完这来龙去脉,十分震惊。
“爹既然都昏死过去了,这么严重的事情,为什么不告诉我?”
李氏叹气道:“我原本想找你的,是爹的不让告诉你。你公务繁忙,天子布派下来的任务,一刻也耽误不得,爹怕你因此而误了去监督考试的时间,因此让我瞒着你。原本那叶寻芳是恩人,我便悄悄派人去府内找这个人。
派去的下人找了好几家客栈都没有听有这一号人,前两日放榜,听下人来他中了秀才,我就想这也是你的门生。我也算他的师母,你父亲也是他的长辈了,就算他尽孝罢。今日是你问起来我才的,这也是你们师徒合该有的缘分。”
方学政听到这里,心里多少有些感触。缘分这一法,有时候真是贴切的。
“快去传他们进来吧。”方学政对那门子道。
门子领命,方才他听了太太这一段话,自然不敢怠慢叶寻芳他们。从老爷院里出来后,便很快地跑去了门口,请了寻芳跟寻芝二人进来。
这时寻芳还不知道自己救过学政的父亲,进了学政府邸,一路朝着会客的大堂而来。
等他们进到堂内,并没有见到李氏。向学政行礼坐下后,直到李氏亲自上了茶来,寻芳二人觉得其面熟,还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这人是谁。
“你是......”寻芳愣愣地道。
李氏笑着对寻芳道:“看来叶公子还记得我。”
“贤契还记得我夫人吧,那日你救的人,正是我父亲。”方学政也道。
贤契在这里是先生对门生弟子的爱称,这里方学政是对寻芳问的。
比起之前的激励却并不特别重视来,如今叶寻芳在方学政心里的地位可以是很高了。
二人有缘算是师徒关系,加上寻芳又救了方老爷一命。这好感度是不止升了一点两点。
原本老师就喜欢好学生,寻芳在方学政眼里,虽然有天赋,但是若寻芳仍旧懒惰的话,最后也可能伤仲永。
年纪的孩子,有很多的可能性。
但是光从他无私救人,还将那救人的法子分享出来,这便证明他品德高尚。这在学政这里反正是很大的加分项。
所以寻芳的成绩虽然不如叶寻芝,但在方学政的心里,他目前是跟叶寻芝同等的地位,甚至还隐隐超过叶寻芝一些。
寻芳跟寻芝于是站起来,朝着李氏作揖。之后才坐回原位。
李氏不好扰他们话,很快笑着退下去了。一般有男客来她是不会出面的,就是出面,也只有在丈夫特别要好的知己朋友来时,才会帮着上茶。
这次因为寻芳他们年纪,又是她相公的门生,加上对他们家还有恩,这才出来见一见的。
等李氏退下之后,方学政才道:“原本早该派人去找你们才是,只是家父怕我担心,贱内因此没有告诉我,自己私自去找,却并没有找到你们。到今日你来拜访,才知道你于我家有过救命之恩。”
“只是正好会些民间办法而已,救人之事能不能活都做不准,能够醒来,也是老人家命不该绝。”寻芳谦虚道。
学政大人继续夸道:“这也是你肯出手相救。放到别人手里,即便是个大夫,看到已经气绝的人,也不敢上前相助。”
就着这个一个谦虚一个夸奖的话题,寻芳他们三人开始聊了起来。
之前学政是知道寻芳他们家有人在京城做官,只是学政那时已经被派下来地方了,并没有见过叶锦,所以就没有多问什么。
这会儿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了解了寻芳他们家的祖宗,知道寻芳家出过知府,家里几代都在读书后,对寻芳跟寻芝二人更是满意。
直到晚上,还盛情邀请他们留下来一起用饭。
这时候就是这样,一旦先生认定了一个学生,便会尽力提拔。
所以学政大人对寻芳他们极好,之后又让他们来府学读书,寻芳这个名次虽然靠后,但也不是不能通融。
若是寻芳过来府学,方学政会帮忙安排,只是吩咐寻芳,让他只管用心学习。
府学跟县学虽然都是学习的地方,但是就跟普通学校跟重点学校一样,升学率一般还是府学更高一点。
虽然这时候具体也没有什么优劣之分的法,但寻芳他们还是默认府学比县学更好的。
原本他的成绩比较次,寻芳是希望到时候能跟寻芝还有杨雪松在一起上学的。
他想要上府学托叶老爷办理的话并不难,但是走动关系也麻烦。这会儿学政大人直接替他办了,减免了麻烦,寻芳自然高兴。
寻芳临走的时候,还特意谢了学政。
学政大人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对他来,安插一个人进府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只是在寻芳临走的时候,他嘱咐寻芳要勤奋学习。也对寻芝了一些让他继续努力的话。
随后寻芳跟寻芝别过了学政,回到客栈。
在这之后的第二日,他们便准备收拾行李回家了。
李穗自从考试完毕后身体就不太舒服,跟寻芳他们一样在府城留了好几日,寻芳他们走的时候,他的病也好了,于是大家商量着仍旧一起回去,这次叶寻蕙依旧是跟着他们一同回家。
之后几日奔波回家,到家的时候,寻芳都不知道自家母亲什么时候听到他今日回家的消息,竟然等在了门口。
寻芳刚下马车,就见王氏又哭又笑,从门里边儿走到寻芳跟前:“我的儿啊,辛苦了吧这些日子。”
边着,还边用帕子擦着眼泪,另一只手空出来掐寻芳的手臂。
“瞧瞧你,都瘦成这样儿了。”
寻芳听到这里,都不知道自己哪儿瘦了。
这几日在外头晒着,黑了些倒正常,但是原主是属于那种晒久了太阳容易出红斑点的体质,所以寻芳每天都不会让自己晒太久的太阳,就并没有黑多少。
但是瘦是肯定不可能瘦的。考试那几日确实吃不好,但是除了那几日外,他基本日日吃肉,之后应酬时又是大鱼大肉,估计反而还胖了几斤。
王氏这么,完全是属于“母亲觉得你瘦了”的心理。
“太太别站在门口话,快些进去吧。”寻芳都不知道王氏在外头等了多久了。
之前王氏还是姨娘的时候,碍着规矩,不能这个不能那个。儿子回来了,她碍着上面的金氏,只能在屋里等寻芳过去见自己。
那时候她也是心疼寻芳,之前寻芳出远门回来的时候,她就是在自己屋里抱着寻芳抹眼泪。
如今没有金氏在了,她也能够自己做主了,因此不拘什么,亲自到外院这边儿等着寻芳。
叶老爷见她如此,反正又不是大白天在别人家屋檐底下等人,这不算过火,也就随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