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寻芳对于放人上船这一点, 还是有些不赞同的,但是问过了众人意见,大家都觉得应该让那人上来。
“这人是不是骗子, 只要到时候等他上船了之后再问就能够清楚了。问过之后,若还是有怀疑他的地方,等下次停船,叫船家赶他下去便是。”梁佩恩见寻芳有些不同意, 便了一句。
大家都同意了, 就是多数赞成少数反对, 寻芳觉得反对反而显得不合群了。仆人们又都跟着主人走, 不能在这方面有什么意见。
至少梁佩恩的提议还不错, 加上那书生形象确实像个秀才,瘦弱的模样至少看上去不像坏人。
“那行吧, 先让他上船再吧。”寻芳道。
那船家得了寻芳的话, 便高高兴兴出了船舱, 将摘下的帽子重新戴上,撑船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要拉那书生上船。
那书生原以为自己要再等一日了,心情沮丧的站在岸边。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河边没有多少人过来了, 安安静静的,只有流水声、树叶作响声、还有鸟叫声。
结果船家摇了船回岸边,那书生见状,眼神又亮了起来。
等船家靠近, 便对那书生道:“相公,上来吧。”
那书生见他这么,作揖感谢, 然后背着行囊,大步夸到了船上。
他上船后,又谢了一回船家,那船家叫他到里头坐去,书生才走进了船舱内,正式走到寻芳他们面前。
都是文人,见面的时候得有礼貌,寻芳他们也从船上站起来,跟他作揖。
几人互相报了自己的名字,寻芳才知道这书生是叫陈礼。
大家行过礼,寻芳他们叫下人上茶,大家坐下来闲谈两句。
寻芳的声音这会儿已经变得正常了,声音里带着几分清冷,听着并不浑厚,也不阴柔,跟他本人外貌很相配,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
他们船上众人,就是不看衣着,光从气质上看,都能让人辨别出是读书人。
虽寻芳他们在府学的时候也并不是天天都跟人交际,但确实是很受人欢迎的。若是他们愿意,交到的朋友绝对比目前要多许多。
在整个府学,他们几人也算是有名气的人。
陈礼上船后,见到寻芳寻芝他们众人,一看他们的人品外貌,穿着扮,就变得心翼翼了起来。
大家坐下话,寻芳他们不会马上就开始问他读书上的问题,这显得太过迂腐。
一开始要问人家名姓,问问籍贯之类的。
陈礼先介绍了自己,原来他是附近安县的秀才,这次来府城是跟寻芳他们一样为了考试。
他之前是在县学里头读书,是在县里坐馆。
这次来府城,是搭了顺风车来的。这样路上就能省许多费用。
等到了府城这里,那马车不去省城,因此要到这里来搭船走。
寻芳听他这么一,戒心就放下了许多,再看他身上带的东西,无非是一些书本,还有一套衣服跟被褥,再没别的东西,那防备就放下了大半。
听陈礼过自己之后,寻芳他们也了自己的姓名,告知对方他们是丹县的人,梁佩恩也了自己是青县的人。
不是同一个县城的,并没有什么好。
却听陈礼对寻芳他们问道:“你们丹城有个做过知府的叶家,也是当地乡绅的,是兄台什么人?”
陈礼见寻芳他们一表人才,就猜测他们是乡绅人家出来的。
这时候还是相信同姓的人,几百年前是一家,就是没什么关系,之后相熟了,还是能序上,甚至关系好了还可以连宗的。
所以陈礼一听寻芳他们姓叶,自然就想到丹城的叶家了。
寻芳他们还有些诧异,陈礼跟他们不是同姓,家里姻亲也不曾听在安县有什么姓陈的亲戚,不在一个县城,原本消息就比较闭塞一些。
不过想着陈礼自己了自己是个秀才,那秀才只见互相有听过的也正常。
于是寻芳道:“这正是我本家。”
陈礼见寻芳这么,脸上笑容展露出来,一副了然的模样。
寻芳他们一看陈礼的表情,就猜测到,这或许是个远房亲戚。
“那你家是不是有个本家姑奶奶,嫁到了别府的张姓人家家里?”陈礼对寻芳问道。
寻芳听他姑奶奶,他对叶家的祖辈并不是多了解。况且远嫁的姑奶奶,没事儿也不会过来。
想了半日,原主印象里好像有这么一个人,但那时候也,根本记不得。
如果姑奶奶真的要从别的府城过来,那就得是一些大事儿,譬如家里老一辈去世了。
寻芳的爷爷去世的早,就先不,老太太在寻芳穿越过来前几年就死了,那时候原主也才六七岁。
但是寻芳记得自己是有个远嫁了的姑奶奶的,只是都不来往联络了,他跟本不清楚对方是不是嫁到姓张的人家去了。
对于这一点,或许这时候叶寻苌跟也寻苠还在的话或许还能知道一些,因为他们的爷爷是兄弟,自然他的姑奶奶,也是寻苠跟寻苌的姑奶奶了。
“这......”他哪里知道这些亲戚?
于是求救般地看向叶寻芝,希望他能够了解一些。
但叶寻芝这一脉虽然没从家里分出去,却跟寻芳他们远一些,这事儿连寻芳自己印象都不深刻,也就对叶寻芝不抱有太多期待。
叶寻芝见他疑惑,笑道:“你怎么连这个都忘了,姑奶奶确实是嫁去了张家的。”
寻芳听了寻芝的话,这才确认了陈礼的。但还是有些疑问。
“虽如此,但你不是姓陈吗?”
陈礼解释道:“我是姓陈,你家姑奶奶是嫁到了我祖母娘家的,这么算起来,我祖母该是你家姑奶奶的姑子,咱们是同辈。”
原来是姻亲家的姻亲,真要扯起来不算什么正经亲戚,不过确实很有关联,就是亲戚们不走动,寻芳他们根本不知道陈家这号人物。
还有一点疑惑,就是寻芳知道自己姑奶奶应该嫁的是一个大户人家,不是为官也是有钱的商户,怎么他们张家的姻亲,如今却落魄的连个厮都没有?出门坐船还舍不得包船?
这些都得慢慢了解,之后在船上大家聊了一会儿,道经史子集这些东西,发现陈礼确实有些墨水在肚内。
寻芳感觉自己的学问应该在陈礼之上,但是因为他身边都是梁佩恩、叶寻芝还有杨雪松这样的人,导致寻芳在学问上过分谦虚跟不自信。
有天才在身边的感觉是挺好的,寻芳自己原本学习的就挺有天分,所以进步的速度很快,几乎可以算是飞速了。
可是同样的,天才太能碾压人了。况且寻芳穿越过来后又跟他们不站在同一个起点,反而需要追赶叶寻芝他们。
所以到现在寻芳也只是勉强追赶上他们,终究无法跟他们并肩。
站在这个位置,寻芳已经觉得自己算幸运的了,因为在府城的秀才中,寻芳已经算是中上了,不只是学问,就连名气他也有。
只是有时候跟梁佩恩他们一对比,难免会被击。
所以即便他自己察觉到自己比陈礼学得更深了,在谈论这些正经学问的话题中,寻芳的话少的可怜。
就跟往常一样,只让叶寻芝他们多,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
而叶寻芝他们因为已经习惯,所以并没有察觉到寻芳如何。只是光跟陈礼聊一聊,大家心里也都能察觉到,陈礼在学问上并不如寻芳。
陈礼知道自己学问不如寻芝他们,在船上有空就看会儿书,偶尔会拿来跟大家请教。
船开了半日,杨雪松就开始晕船,一脸吐了两三日,吃不下睡不着,人都消瘦了。过了前面几日,才总算有了胃口。
船在河上行驶了有半个月,总算到了省城。
这里比起府城又更繁华几分,街上穿绸缎衣裳的人都更多了许多。
因为考试将近的缘故,寻芳他们下车的地点,有许多书生扮的人。
到了省城,寻芳他们下了车,行李自然又厮带着。找了一家离贡院近的下处住下,到的第一日,在下处吃过饭菜,好好睡了一天。
虽然在船上也是吃睡,无聊的时候就看书,晚上点上蜡烛大家还可围坐着话聊天。
但到底没有脚踏实地来的舒服,在船上漂泊半月,寻芳照常吃睡都瘦了一些,运动量没加大,但是身材却更瘦了,估计是心里原因。
每天呆在船上,空间变的压力,还有就是乡试的压力。
要是这次考试考不过,过几年又要来这么一次,船上来回,都得一个月的时间,寻芳真是觉得很难忍受。
还有就是叶寻芝他们所有要好的人成绩都比寻芳好,要是这次他不能过,就得跟寻芝他们分开了。实在也是不想自己一个人走接下来的路,况且朋友之间差距太大,并不是一件好事儿。
还有叶家众人跟学政大人都对寻芳抱有期待,寻芳总觉得自己考不过,就有些辜负了他们。
这时候学政大人已经回京赴任去了,寻芳他们当时亲自送行的。学政大人临出发前,还抓着寻芳的手叫他好好努力。
越是这样想着,就越焦虑。
明明一开始的时候,寻芳自己压力并没有那么大,觉得考不考过都一样,反正只要有个秀才,将来家里就是败落也无所谓。
但是时间一长,总觉得母亲的骄傲压在了自己身上,师友的盼望压在自己身上,就连妹妹的婚姻都压在了自己身上。
寻芳知道自己考不好也没人会怪罪他,毕竟按照这个年龄来,考不上也是正常。
但他就是莫名的紧张,总觉得这次不过,下次可能还过不了。
每次到了考试,不管是当初的院试,还是这次的乡试,越是临近日期了,他就越是紧张。
在下处安顿下来后,寻芳再开考前几日一直都没怎么出去逛,而是待在屋里继续学习,做文章,复习之前的错误内容。
考试一共三场,每场考试考三天,在考试前一天就要入场,总共一天的入场时间,寻芳他们不需要提早过去,就是到了下午再入场也没有关系。
考试的时候是直接锁院的,待在里面就不能出来。
吃喝的东西跟之前不一样,需要自己携带吃食,基本就是住在里面,闷头考三天,但实际要进考场得四天,考三场,就是半个月过去了。
寻芳他们是下午过去的,这次准备的东西比较多,所有东西元庆都再三看了一遍。
虽然陪着寻芳考试也不止一次了,但这次考试需要准备的东西多,一旦考上寻芳就是举人老爷了。
要是因为他准备的东西不够充足,寻芳在里面没能好好考试的话,元宝估计自己都能谴责死自己,所以半点儿不敢怠慢。
本来叶寻蕙这次也是能来考试的,但因为他丧母不到三年,所以不能进场考试,还要再等三年。
这次叶家就只有寻芳跟寻芝两个人过来考试,路上也少些麻烦。
寻芳他们到的时候前面还是有人在排队报名,这次检查还是同之前一般,一旦发现作弊,直接取消终生考试资格。
但还是不免有人作弊被发现,都已经经历过两次考试了,还是有人夹带进场,就连作弊都不能换点儿新鲜的法子。
寻芳在进场前就看了一圈贡院,贡院其实跟试舍很想,只是面积更大。四周都建立起了高强,抬头看里面,还有望楼。
望楼很高,方便瞭望,站在这上面,估计能将贡院内外的景色都收入眼底。设置望楼是为了防止,里面考试的考生,跟门外的人有沟通,或者是跟里面巡逻的衙役有联系。
这样在望楼上观察的话,就能很清楚的观察下面了。其清晰度,应该就跟上课的时候,老师站在讲台桌上看学生一样。
玩手机还是睡觉,都一清二楚。
在外面查过带进来的物件跟饮食,查过浮票,寻芳很快就被放了进去。
刚进到贡院内,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门,门的两旁有道可以通行。
那门不是寻芳可以走的,只有朝廷派下来的考官可以走这个门,而寻芳他们只能走两边的道,这个门,就叫作“龙门”。
两边道都可以行走,寻芳随便选了一条进去。进了门内,来到自己考试的号房。接下来三天,寻芳就得在这里面居住,吃喝都在里面,包括上厕所,考试睡觉,都在屋内进行。
号房内很狭窄,空间并不大,又不能跟人唠嗑聊天,进到里面去后,寻芳就觉得自己呼吸一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