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完结

A+A-

    至那天后,皇帝就不上朝了,令太子监国。

    关于涉及这案件一连串的人,依照法律,重则抄家问斩,轻则流放。

    皇极寺及其附近山林被金吾卫彻底的扫荡了一回。

    只是回云疏状态不好,每天闷闷不乐。

    裴延很忙,却在几日后,把带她去了皇极寺。

    裴延告知她,香积寺派了人正在修缮。

    不过,在烛玄和善木的要求下,已经在皇极寺立了牌位。

    回云疏先在头一间偏殿里,参拜了京郊战役的烈英牌位。她亡父亡母的牌位也在其中。

    而后,她被带去了另一间偏殿里,那有许多牌位,刻录着香积寺众人的姓名。

    回云疏参拜之后,一转身,太子殿下不见了。

    门口「吱」的一声,善木进来了。

    回云疏唤到:“善木师傅。”

    善木点了点头。他带给来了一袋子柿饼,这是之前他在香积寺每年必定会做的吃食。

    他一部分柿饼放在了贡品台上。

    接着,他又拿了一块,放在了回云疏手里,示意她吃。

    善木自己也吃了一块,坐在了回云疏身边的蒲团上。

    善木把一块金色的牌子递给了回云疏。他看着这弟子蔫吧蔫吧的脸,劝到:“这是烛玄要我交给你的。若是你一直这样提不起精气神,那就真的是对不起静慧他们,也对不起烛玄了。”

    “什么意思?”回云疏握着柿饼,有些懵。

    原来,烛玄本是皇帝的弟弟,景王。

    那一年,库丹戈来朝友好交流,也送来了几个女子。他与一位女子相恋,只是那库丹戈的女子身份不足,只能纳她做了妾室,却不想那女子只是个库丹东的间隙,藏得很好。

    按照烛玄自嘲的话来,是他很蠢。

    库丹戈的王领着队伍回国之前,那女子当胸给了景王一刀,幸好太医及时的抢救了过来。

    景王醒来之后,太医感叹着,幸好没有捅入什么要害部位,只是昏迷时间长了一些罢了。

    不过,景王却因此没有经历过京郊的那一场战役。

    后来,在战场上搜寻之时,找到了那个女子的尸体,仵作验尸时发现,那女子竟然已经有了不足月的身孕。

    其他人不明所以,但是景王却明了,那女子是早已知道王子必然会在京郊发难,她不想让他参与进那一场战争。

    所以她提前动手了,只让景王昏迷,错开了这场战役的时辰,他醒来之时,恰好战争结束。

    景王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他无法服自己。

    当天夜里,他独自一人在京郊游荡,突然看见到了几个尼姑、和尚,一边寻寻觅觅,一边手上又抱着几个孩童。

    上前一问才知晓,他们把这战场附近无人认领的孩子带回寺庙里暂时养着,免得这些孩童存活不下去。

    景王想到自己失去的那个孩子,不自觉的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后来,也未曾告知皇帝,便暗自出了家。王爷变成了一个寻常和尚,法号烛玄,在香积寺跟着静慧、善木念经。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结也悄悄散去。

    过了两年,他离开了京都,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本朝疆域内游历,人称烛玄大师。

    后来发生袭婳的事情,他料到了与皇室有关,原本不想暴露身份,却不想回云疏和他们几个香积寺弟子的做法感动了他。

    “我?”回云疏疑惑。

    善木神秘的笑了笑,未点明,只到:“早些跟太子回去把,重建香积寺的事情就交给烛玄和我了。”

    ——

    回云疏起身行了一个标准的佛礼,在善木的应允下,带上了柿饼。

    柿饼,是她以前在香积寺每年最期望吃到的东西,她要分给太子殿下一半。

    回云疏出了侧殿之后,便看见在台阶下太子殿下正在等着自己。

    回云疏把柿饼交给了守在门边的秀文。然后她跑过去抱住了太子殿下,脑袋撞进了他的胸膛,闷着声音到:“谢谢你。”

    然而,她却听殿下,“孤也谢谢你。”

    “什么?”脑袋惊讶的从裴延的怀里抬起。

    “谢谢你双亲当年护住了孤,也谢谢你还活着。”

    “我们是一路人。”裴延这么。

    当年,回家夫妇护着皇后躲避箭矢,只是他们死了,皇后也死了。

    回云疏声问道。“那,那徐太医所你时候,不时昏迷病症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吗?”

    “只是年幼罢了,亲眼看见死亡,总会受了影响。”裴延觉得有些丢人,只把这事情归于当年还。他现在必然不会这样。

    “那你现在还会昏迷很久吗?”回云疏担忧,她都见过两次了。

    “会……”

    “那那,那怎么办,我们去找太医。”回云疏拉住裴延转身就走。

    裴延微微用力,把这姑娘揽了回来,在她耳边悄悄了几句话,尢见那姑娘的脸颊慢慢泛红。

    “你夜里给孤念经,念多了,病症就减轻了。”

    “念,念哪种?”她没有学过什么能治病的经文呀。

    “就念,当时你在皇极寺中了药,求孤救你的那种经文。那夜,你唤的很好听。”

    之后,那姑娘就不话了,头埋在裴延的怀里就没有抬起来过。

    回云疏心里羞怯又无奈:怎么是这种念经,她不要念啦。

    ——

    入秋……

    太子监国半年来,有条不紊的跟皇帝交接着国务。

    戚子渊带着戚子之汇报完地方呈上的情报后,悄然退下。

    他们兄弟俩,也在交接的着金吾卫长的具体事务。戚子渊是皇帝的亲信,皇帝退位后,他必然会从这个位置上下来。还好他弟戚子之也是争气,接应得心顺手。

    自三皇子裴宁的与敌国私自通商的事情东窗事发之后,戚子渊深有感悟的跟皇帝谈了许久。

    爱国之心,武夫甚之。当朝与库丹戈的战役,必然不会停止。他也不想京郊之役再次发生。

    等金吾卫的事务交与戚子之以后,他跟皇帝申请去边疆领兵。

    皇帝同意了,封了他将军,但是要他与戚子之交接完再离京。

    ——

    御书房……

    皇帝拟写了两份圣旨。

    一份是给昭冉县主的太子妃册封诏书,一份是给嘉熙郡主的赐婚圣旨。

    太子裴延则在一旁的桌上忙忙碌碌的批阅奏折。

    不久后,皇帝搁了笔,裴延想看看份册封诏书。

    皇帝给他递了过去,却没有松手。

    裴延握着诏书的另一端,挑了挑眉,看向父皇。

    皇帝道:“你到底是怎么服太后的?她怎么舍得嘉熙外嫁。”真的,他其实疑惑好久了。

    裴延看着父皇的架势,不出来,必然不会放过他了。

    裴延缓缓道:“父皇,你也知晓,嘉熙自是个聪慧的人,服太后,不如先服她。”

    曾有一夜,他与皇帝告退出御书房之后,发现在宫墙附近等候的嘉熙。

    他们一道走了一段路。

    嘉熙被太后养的很好,一身端秀的气度并不输给皇子。

    嘉熙开口问:“太子哥,你可真是要昭冉县主为太子妃?”

    裴延肯定道:“是。”

    嘉熙沉默了,许久没有话。

    裴延看向了月亮,淡淡道:“嘉熙,我朝与库丹戈定有一战。”

    “太子哥,何意?”嘉熙思忖了一会,没有想明白太子哥要什么,眸子微微垂看地面。

    “近几年,孤并不算亲征库丹戈。”父皇最近已经有了禅位之意,他这几年会很忙碌。

    嘉熙美目微睁,看向了太子哥。他怎么知道……

    嘉熙不可否认,她的确很想手刃那库丹戈的王。

    若是太子哥不亲征,那她便没有这个机会。

    “原金吾卫长,戚子渊,父皇已将他封为将军。他请命前往边疆,筹备与库丹戈一战。”

    “若你想为家人复仇,不如首先征服我朝骠骑大将军。”

    裴延淡声完,便转身离去了。

    嘉熙站在月光下愣怔了许久,直到有风吹过,才微微唤醒她。

    嘉熙她笑了,令月光失色。

    太子哥真的很会拿捏人心。

    自己一步一步的被他到了心坎里。

    她没有失望,没有伤心,反而心里生出一种势在必得的感觉。

    后来,嘉熙亲自给戚子渊送来了赐婚圣旨。虽然是下嫁,但却是她亲自求来的赐婚。

    当戚子渊的手刚刚接过圣旨的另一端时,嘉熙郡主清瓷一般的嗓音响起,她:“骠骑大将军,本宫要与你一道去边疆,请多指教。”

    戚子渊依然还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样,眼里的征服欲,只眨眼一瞬间被他隐没了下去,他淡淡道:“劳郡主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