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男儿泪
姬幕弦没有等到瑾王和八公主的成亲之日,便要带兵前去剿匪。
李家和谢家带着世家总共出了军饷一百万两,由昭和帝任人在前一天带着江北所借的兵力一起送往边关。
颜玉书坐在酒肆的二楼,远远的看着昭和帝为姬幕弦践行。
姬幕弦是去剿水上匪寇,需要水军,带的人并不多。
但其实,水军恐怕比陆军好不了多少,没有好的船只,还没好的武器。
卯时三刻,姬幕弦带领大军出城,前来送行的百姓居多,喊着祟王出兵定要凯旋归来。
姬幕弦路过酒肆,抬头,看了颜玉书一眼。
颜玉书举杯,一饮而尽。
姬幕弦身后是即将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将士,对着颜玉书一笑,领着将士出城去了。
此一去,生死难料。
颜玉书想起前日姬幕弦的“后方就交给你了。”
长叹了一声,大敌当前,当放下私人恩怨,忘记党派之争,一心为国才是男儿该行之事。
他定会为颜玉绒和姬幕弦守好后方。
边疆之地,劲风烈烈,城楼上挂着颜字的旗帜随风晃动,旗帜被战火波及,破烂不堪,有的甚至看不清了颜字。
城楼萧条,许多地方已经缺了口,墙上布满斑驳的痕迹,契丹连日进攻,让守城的将士疲惫不堪,站在城门上站岗的将士身边,就是躺在地上睡着的人。
兵力太少,不能下了城楼去休息,契丹随时可能进攻,颜玉绒只能命人就地歇息,轮流换班,契丹一旦进攻,所有将士立即就能参与战斗。
“将军!”探子满怀热泪的扑进了门“颜,颜三公子接任了国师之位,为我大军向世家争取一百万两军饷!江北借了十万兵力,已经在往边关来了,将军!我,我们可以守住,可以守住了!”
“好!”
“好啊……”
“太好了!”
房中的将士纷纷高呼,为了守边,他们已经衣不卸甲了一个多月,军饷粮草也已经用竭,所有的将士都疲惫不堪,现在这十万大军和军饷,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颜玉绒冷静下来,问道“多少时日能送到?”
“已经出发五日了。”
“好。”颜玉绒一拍桌子“最多再有十五日,我们就能等来援兵,等来军饷!”
“是啊将军,我们一定能守住这十五日,一定能。”
“后方探子还传来消息,水上之地匪寇横行,祟王已经奉命前去剿匪,且祟王交出了柳家留下的银钱,只要我们能守住,军饷是不愁了。”
此话一出,所有将士都信心倍加“我等,定不负陛下的期望,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等定能守住边关,绝不让契丹铁骑踏足我大盛一步。”
“我们将士能由今日,多亏了颜三公子。不,是我们的国师,如今用着的,都是国师送来的军饷,又让他向世家低头索要军饷,我等,绝不能让国师失望。”
“绝不会让国师失望。”
颜玉绒看着地图询问道“荆楚湘楚之地的匪寇,可有派人前去剿除!”
他此话一出,大堂之中安静了下来,探子低声道“如今大盛兵力不足,能用的陆军都派了过来,实在没有能去荆楚之地的兵。”
颜玉绒深吸了一口气“罢了,保持海港畅通,我大盛才能发展经济,荆楚之地的流寇,就待日后吧。”
“将军,还有一事……”探子欲言又止,支吾着不知道该不该将知道的消息出来。
“何事?”
“云家姐,她……她不愿嫁人,剃度出家了……”
“什么?”颜玉绒心口钝痛,站起身捂着心口,不可置信的哑声问道“你什么?”
他原想,他要守这边关一生,不能误了她一辈子,只要她平安喜乐一辈子,即便她儿孙满堂,他守这边疆也值了。
“云姐她……她出家了……”
“啊。”心里疼得仿若有人拿刀在剜,颜玉绒起身便跑。
反应过来的几位将军连忙上前从身后抱住他“将军,你要去哪里?”
“我,我要去见她,我要去娶她,放开我,放开我!”
颜玉绒生得高大,几个将军拼尽全力才抱住他“将军!你现在走了,这些将士怎么办!边关这些百姓怎么办,他们会成为契丹铁骑下的孤魂野鬼。”
“将军,我们知道你难受,但事已至此,你不能在此时丢下所有人啊。”
颜玉绒情绪接近崩溃,手脚并用的奋力想要挣脱出去“放开!让我去,让我去见她!放我去见她……啊啊啊……”
几个人抱住他滚在了地上“将军!”
“将军!是我们,是我们留下了将军,是我们对不起云姐!”
“报!契丹再次进攻了!”前来禀报的人,见大堂中所有人的模样,愣了一下,急急道“将军,契丹再犯。”
“啊。”颜玉绒躺在地上,眼泪流在了满是灰尘的脸上,大声吼道“守!”
“是……”
抱住他的几个将军纷纷爬起来,拿上配剑冲了出去,颜玉绒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提着配剑出去。
“弓箭手准备!”
“滚石准备!”
颜玉绒走近,远远的就见契丹大军以雷霆之力快速冲了过来,城上的将士,弓箭已经瞄准,正在搬运石头。
颜玉绒在怀中拿出一块已经粘上了灰尘的手帕,扬声道“将士们,后方已经有十万大军和一百万军饷正在紧急送来边关,我们没有被放弃,没有被抛弃,只要我们能守住十五日,我们就有用不完的军饷!我们就能换武器,能有人为我们换班,能休息了,你们有没有信心守这十五日!”
“有,有,有!”
“很好!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爱人,我们的朋友,是千千万万的大盛百姓,只要能走能提刀,就要挡住契丹铁骑,护住我大盛大好的河山。”
颜玉绒扬声,声嘶力竭的吼道“我们要战到最后一刻!”
“战到最后!”
将士的信心已经鼓舞起来,士气大涨,颜玉绒抓紧手中的帕子,拇指心翼翼的摩擦上头云字,放回了怀中,契丹军已经临近,颜玉绒挥手道“放箭!”
城墙上响起了传话声“放箭!”
“放箭!”
箭矢疾风骤雨一般向着契丹军队射去。
颜玉书看着趴在床上的太子,一时竟不知该什么。
他收到太子之邀,这才前来,可如今太子尚且起不了身,就这般话?
“玉书,快坐。”太子趴在床上,不能起身。对颜玉书轻声道“此番多谢你赶来为孤话。否则,父皇是动了废太子的心思了。”
颜玉书在床榻边寻了一个凳子坐下,轻声劝太子“殿下多虑了,陛下悉心培养殿下您多年,那日只不过是气急了,怎会真的废太子。”
太子没有认同颜玉书的话,也没有否认“此次祟王出征,定是有兵权在手归来之时,恐怕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颜玉书笑着道“殿下,如今大盛内忧外患,祟王殿下能除掉这个内忧,也是好事。”
“孤明白,所以不曾阻止。”太子提议“我祖父的意思是,不能放任他发展,寻个可信之人作为军师一同前去。这样,他的一举一动,我们也能清楚。”
自己没有办法剿匪,就想要控制姬幕弦,更有甚者,哪一日突然对姬幕弦发难,岂不是防不胜防。
在姬幕弦的军中放人,焉知颜玉绒的军中没有太子的人?
定是有的,否则当年,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能让柳将军身死。
颜玉低声叱笑“殿下,军师与主将在军中不和,将士应该听谁的?这会让士气大跌,大盛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殿下不该再如此行事。”
让颜玉书笑着训了一顿,太子脸上挂不住,勉强维持住了笑意“玉书,你觉得,瑾王如今,是何心思。”
颜玉书的心思,他已经知道,既然他不同意。届时,在军中放人的时候,不让颜玉书知道便好。
此时,颜玉书已是国师,且深得民心,他不愿因此,让颜玉书同他翻脸,只好换了个话题。
颜玉书心里清楚,太子这么问他,是已经对瑾王心存芥蒂,只是没有撕破脸。
“瑾王如今的心思,恐是不好猜啊。”
“依玉书之见,西郊霉米,可是瑾王所为?”太子不能动弹,撑起半边身子“他身后有宸妃,有云家,当初归于我,难道不委屈,天子之位,谁甘心就这样放弃?”
太子与瑾王离心,颜玉书心里要有准备,只是时间问题。
“太子所言甚是。只是我们并没有证据,指明就是瑾王殿下动的手。”
这件事,不一定就是瑾王动的手,但太子想要是瑾王动的手,不如就引到瑾王身上,让他们去斗,没有精力将心思放在姬幕弦和颜玉绒身上。
“没有证据……”太子冷笑了一声“现在三司会审,孤就不信不能从赵士杰嘴里问出话来。”
赵士杰,便是太子派去运送米粮之人,但他既然做了,定不会轻易承认,是何人指示。
若是不稍加注意,恐怕就会畏罪自裁。到时候,给百姓送霉米的罪名,太子不背也得背上。
“殿下,此时不宜轻举妄动,如今瑾王送好米给西郊百姓,得了一致好评,陛下对他也诸多看重,不如避其锋芒。”
提到此,太子更气了“一致好评,是孤,孤亲力亲为的为他们开垦荒地,为他们修筑房屋,如今倒是忘了孤,全算在了瑾王头上。”
“人心便是如此。”颜玉书面上始终挂着浅笑“太子殿下应该明白,就算你做了一百件好事,只要你做了一件坏事,别人记着的,就是那件坏事。”
太子怒气冲冲的锤了一下床榻,颜玉书意有所指“就像,一个好人,你做了一件坏事,你就是坏人了,一个坏人,只要做了一件好事,他就是悬崖勒马,改邪归正的好人。”
太子看着他,冷声问“你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当然是你做的伤天害理的事,别人不记着,我会帮你记着。
“瑾王去送米一事,是明王殿下提议。”颜玉书提醒道“太子殿下,若明王殿下真的是个醉心书画的人,他是宫女所生,没有母妃,如何能在这吃人的后宫长大,还得陛下赐封号明王,当年,柳贵妃盛宠,陛下却赐了祟王殿下祟字。如此,可见明王并非是心无尘物之人。”
“你是,他和瑾王是联手了?”
“臣只是提醒殿下一声,明王殿下并没有表面看着的那么简单,至于有没有联手,臣不敢断定。”
是什么人,能用禁军中人,让禁军抓了李二的儿子,意图嫁祸颜家,又是谁,能在八公主诞辰那日,神不知鬼不觉的让瑾王和钟云夕落了水。
当日,姬幕弦推荐明王前去送新米,明王却推给了瑾王。
到底是因为真的不能做,怕太子祸及自己,还是因为,这本就是他的计划。
太子沉思了一会儿,笑道“玉书也知道他一个宫女所生之人,身后无人,即便是他与瑾王联手,也没什么用处。”
“殿下心里知道就好。”颜玉书的目的达成,起身行礼道“殿下,玉书告辞了。”
“嗯。孤如今这样,不能送玉书,玉书不要见外。”
颜玉书笑道“怎敢有劳殿下,玉书告退。”
瑾王与钟云夕的婚事办得隆重,八公主嫁往江北,仪仗队和嫁妆铺满了长安的一条街。
颜玉婉的孩儿落了地,是个男孩儿,取名陆盛阳。
不久,玉妃的孩子也出生,是个皇子,是大盛的喜事,昭和帝为其取名姬幕煜。
颜玉书在朝中如履薄冰的平衡着太子和瑾王的关系。
颜玉绒有了军饷,有了军队,守住了契丹接连不断的进犯。
姬幕弦剿除水匪,第五个月开始有捷报传来,之后,便是捷报不断。
瑾王宠妾灭妻,导致钟云夕产,让皇帝重罚了一次,那个妾更是赐了白绫,才平息了江北的怒火。
太子一心认定瑾王背叛了他,对付瑾王,和瑾王维持了表面的平和,暗地里斗得你死我活。
但云家岂是李家的对手,若不是颜玉书暗中相助,瑾王恐怕,早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