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接近真相 第三更!……

A+A-

    同样后背一凉的, 是当家主母王氏。

    她哪知陆青青店铺背后的人是五皇子,她只想贪点钱而已。这下不但钱拿不到,她还派家丁把赵守成了……虽然最终结果是赵守成狠狠收拾了家丁一顿,可到底对王爷动过手, 万一赵守成追究起来, 自己命不保。

    可赵守成此时根本没有理会王氏的心情, 他紧紧抱着木盒, 快步走出陆府。

    马车已从角门移至正门。

    车夫掀开帘子, 赵守成迈步上车, 刚一坐进去, 陆青青猛地站起来, 脑袋“咚”的撞上车顶。

    她痛得呲牙咧嘴,却强忍着不发出难听的叫声。

    “你没事吧?”赵守成赶忙放下木盒,起身挪过去, 想看看她撞到哪里。

    陆青青惊了下, 急忙低头。赵守成的手落了个空,陆青青有点尴尬,她偷偷拽了洛烟胳膊一下, 丫鬟心领神会, 立刻:“姑娘可是有东西落在府上, 洛烟回去帮你找。”

    陆青青:“东西藏得比较深,还是我亲自去取吧,洛烟,随我下车。”

    “我等你。”赵守成在她下车前。

    陆青青回头,微微笑道:“怎好劳烦王爷等呢。嫡母应该不会阻拦我回蓟城了,我回屋好好收拾一下,过两天再雇车回商铺。”

    赵守成没有再劝。无论出于什么目的, 是他隐瞒身份在先,她需要些时日平复一下。

    “王爷,都查清楚了,陆家主母王氏的父亲是王钦,当朝有名的儒官。”

    “儒官?腐儒而已,空谈大道理不讲实干,一张嘴一杆笔胡乱抨击有功之臣,冤枉不少好人,亏的父皇那么信任他。”

    ……

    高展把王钦的消息告诉他时,赵守成首先想到那个腐儒竟然是王氏的父亲。

    王氏计谋没得逞,必将迁怒陆青青。依他了解,陆青青绝不会轻易屈服,很可能得罪王氏。王氏恼羞成怒,若找王钦帮忙……不用大动干戈,只需动动笔杆子,以子女不孝之名写个文章,一旦流传出去,陆青青再无立锥之地。

    赵守成正在思考如何拦住王氏,这时,那些家丁撬门冲进商铺,准备砸抢烧。

    他一人干倒十个,然后带着高展一行人紧随其后,疾行一天一夜,终于追到陆府。

    然后……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从前在母妃口中,似乎听过这个地址。

    母妃生前,每半年就往宫外寄信。他从没听母亲宫外有亲人,只是个从相识的故友。那位故友,便住在这里。

    于是,他大胆的赌了一把。

    “平南王赵守成,今日专程前来,接陆老板回蓟城。”

    他十六岁封王后便请辞离开京城,既没封地也没实权,寻常百姓根本没听过“平南王”的封号,初听之下可能真的以为是信口胡言。

    唯有陆天鸣,立刻认出他就是董依依之子。

    陆先生就是母妃的故友。这一发现让赵守成惊讶不已,感慨万千。很多事冥冥中自有定数,他的母妃曾出钱让陆先生下江南做生意,如今自己出钱给先生的女儿开瓷器店。他承认最开始进城做生意,只是用商铺为他的身份做掩护,而陆青青正好需要一间铺子,便邀请她合伙开店。

    没想到,不但她生意做了起来,还为他查出母亲真正死因找到突破口,正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

    马车上,赵守成已急不可耐,开方木盒取出信件,一件件拆开,却发现纸上除了两行抄写的诗,什么内容都没有。

    母亲冒着风险每半年向宫外寄信,就是为了写诗?如果只是诗词,陆老爷不会保留多年,也不会并退左右把东西交给他。

    赵守成忽然想起,儿时宫里生活时,母亲喜欢收集稀奇古怪的东西,她曾用过一种特殊的纸,被火烤热后隐藏的字迹才会显现。这些都是母亲早年在宫外用过的玩意,如果她知道怎么用,陆天鸣可能也知道。

    “停车!”

    车夫得到指令,立刻勒紧缰绳。

    赵守成不等车停稳,就已急切的掀开帘子下车。车夫惊了一跳,赵守成抬手制止要跟上来的车夫,叫他原地待命。

    高展一行人骑马跟在后面,见平南王下车,他们也紧跟着下马。高展让手下的人原地稍等,自己随赵守成来到官道旁的树林里。赵守成抬手阻止,把高展也拦在树林外。

    年轻的王爷面色紧张,心快跳出嗓子眼,离开京城这些年,他从未像今日这般紧张害怕。

    他蹲在地上,随手捡了几根干树枝,用火折子点着生了一堆火,然后从怀里掏出信纸,按照陆天鸣原本放在盒子里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读过。

    心翼翼把纸烤热,一行行字迹显现出来。

    不同于抄诗文的字体娟秀,下面写的大段大段话语字迹略显潦草,可见是担心被人看到,情急之下匆忙书写的。

    赵守成越往下看,后背冷汗越来越多。

    母妃在宫中的困境……被人陷害……一次次死里逃生……最后依然没躲过去……

    她把所有温柔给了孩子,自己每日担惊受怕。

    她求助无门,无奈之下,她竟然想到向宫外的故友求助。但陆天鸣只是个商人,没有权势,哪怕用钱点关系,也不可能管到后宫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收买送信太监,叫他按时把董妃娘娘的信送到他手里。

    赵守成悔不当初,心痛如绞。

    为什么他一开始没察觉出来?为什么直到母亲去世他才怀疑有人害她?

    如果他能早点察觉,早做准备,母亲是否还活着?

    他双手紧紧攥着宣纸,差点把纸捏破。他身体冰冷、心头火起,大口喘气平复胸中的愤怒与悲伤。

    身体摇晃,他脚下一松劲,有些狼狈的跌坐在树林里。

    面前火堆越烧越旺,浓烟滚滚。高展守在外面等了一会儿,但觉烟熏火燎,立刻进树林查看。见赵守成有点魂不守舍坐在烈火焚烧的枯树堆前,他冲上前把王爷扶起来,然后用土熄灭火堆。

    他垂首立在一旁,从未见赵守成如此失态,想必是出了天大的事刺激到他。

    过了许久,高展心的问他:“王爷,您怎么了?”

    纸张温度降下来,字迹再一次隐没。

    赵守成站起来,脸绷得极紧,眼如寒冰。他把信纸一张一张叠好,收进怀里。

    “无事。”他长出口气,冷静吩咐道:“高展,回蓟城。”

    陆青青两天后回瓷器店。

    马车慢悠悠的进城,路过青云寺,她叫车夫停车,叫洛烟随车在树下等,自己进寺庙上柱香。

    今日非初一十五,前来上香的百姓很少。寺庙里不时传来僧侣敲钟声,回音绕梁,更显得古寺幽深宁静。

    陆青青从正殿出来,站在石阶上犹豫片刻,转身去偏殿求支签。她从不信这些东西,过去在现代甚至连寺庙都没进过,然而此时她内心矛盾又纠结,对未来感到担忧和不确定,促使她不但诚心诚意拜佛,还抱着试一下的态度求签。

    解签僧人不露面,他坐在暗室,从窗子里伸出一只手,示意陆青青把求得的竹签给他。

    陆青青将信将疑把签子双手递上去,他又让她把手往前伸,要看手相。陆青青心里直鼓,从前就听算命看相的喜欢好听的,最后再一两点不好的,引导你问破解之法,以此赚一大堆钱。她定主意,一旦这位僧人也用这套路,让她追问逢凶化吉之法,她可以给几两善款,再多就休想从她口袋里得到了。

    没想到,僧人沉默了许久,既没她命理富贵,也没她不久后有一劫。陆青青等了半天不见他话,低头凑到窗口,正要询问,侧门忽然推开,有位沙弥请她进去,师父有话当面对她。

    陆青青警惕,止步不前。这时,屋里传来低沉的声音:“施主求得的签与手相截然相反,必是逆天改命的结果。你身体里住着另一个灵魂,改变了原身的命格。”

    陆青青悚然一惊,立刻移步进屋。

    屋子不大,最多容两人。那位僧人不但身披袈裟,头上竟然也戴了面纱,只露出一双眼睛。这副扮让陆青青想起阿拉伯国家的女子,古时西域番邦女人也有蒙面的。

    她刚坐定,对面人就吐出一个深沉有力的声音:“贫僧不知姑娘从何处来,为何而来,单从姑娘现在的命理看,姑娘已经代替原身,改变她未来的结局。”

    陆青青后背一冷,难道这位大师看出自己是穿越的?换句话,她魂穿到陆青青身上,应该叫“夺舍”吧?庙里的僧人会不会像法海,把她当妖怪看?

    “施主莫怕,贫僧劳烦施主移步至捡漏屋舍里,正是担心谈话被旁人听去。出家人不诳语,贫僧定会为施主保守秘密。”

    陆青青紧张问:“……敢问大师,我的结局是好是坏?”

    “这就要看施主自己了。”蒙面僧人讳莫如深的,“想必您已知道原身本来的结局吧?只要您避开原身的劫难,方可一帆风顺、幸福无忧。”

    原身陆青青的劫难?攀高枝、未婚先孕、狐媚功夫、夫妻不和、子女不孝、公婆不喜……反派女配该有的,她几乎占全了。

    现在她已经靠自己做生意发家致富,知府也抄家流放,攀高枝的劫不存在,狐媚功夫她更不会用。那接下来呢?难道她注定婚姻不幸,与夫君感情不和?

    大师开口问:“施主可知破解劫难之法?”

    陆青青:“……”开始了,套路来了啊!

    不过,她还是虔诚的了句:“请大师赐教。”

    蒙面僧人转着手中的佛珠,低声:“珍惜眼前良缘,莫要患得患失。”

    眼前良缘?

    “施主不久后,将遇到自己的命定之人,切莫错过了。”

    离开青云寺,陆青青弃车步行,一路慢慢往瓷器店走,回到商铺后院已过午膳时间。

    “陆姑娘回来啦!陆姑娘回来啦!”竹笼子里的鹦鹉扑楞着翅膀叫起来。

    赵守成闻声走出屋子,见陆青青风尘仆仆站在门口,一路步行回来额头上出了细密的薄汗,脸颊红红的。

    陆青青愣了下,呆在原地。若是以前,她肯定口干舌燥的去他屋里讨杯茶喝,可现在他是王爷啊。

    回想自己从前和他一起做过的事、过的话,简直是大不敬!